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咏雪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咏雪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读文之美,合作探究,练习巩固,拓展延伸,自主归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培养文言语感,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2.通过文中两个比喻句,分析掌握比喻形似、神似的特点。
3.通过三个层次的“言语见精神”,人物的形象特点。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培养文言语感,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教学难点:
感受魏晋时期的人物风貌。
学法指导:
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设备及教学用具:
教案、PPT
“1”自主学习,发现问题(7分钟)
一、情境导入
1.“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
说起冬天,总会想起带给人们无限欢乐的雪花,今天我们一起去参加一场千年前的家庭聚会,赏一场浪漫了中华文化的大雪。(出示课题:《咏雪》)或“柳絮才高”古代形容女子十分有才华称为“柳絮才高”,为什么女子的才华会与柳絮有关呢?今天的故事将为我们揭晓答案。
2.介绍《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二、读文之美
1.自读课文,根据文义读准节奏。
(1)重点字音
(2)明确节奏,齐读课文
重点: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3.从文中找出交代咏雪背景的一句话。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3”合作探究,实现突破(30分钟)
三、合作探究
1.赏雪之韵
(1)赏析两个比喻。“咏雪”的过程中,文章特别记载了两个人的咏,即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对其中哪一个更欣赏?为什么?
补充比喻的三个要素
(2)对比阅读,体会比喻的神韵。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找出诗中描写雪的句子,说说与“未若柳絮因风起”有何相似之处?
明确:选取了大自然中有的自然之物,描写了大雪纷飞的的神韵之美。
2.识人之神(言语见精神的三个层次)
(1)探究:“撒盐空中差可拟”和“未若柳絮因风起”中,“差”和“未”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差:差不多,表现人物谦虚。粗犷
未若:不如比作,表现人物自信、沉稳、得意。
小结:通过短短的两句话,就可以看出来一个粗犷、谦逊,一个自信、沉稳,两兄妹的形象呼之欲出,这就是言语见精神。
(2)谢安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明确:谢太傅对两人的答案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十分耐人寻味。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3)结合文中其他几处描写,你能看出谢安是个怎样的人?
有爱的大家长、温和重视后辈教育的长辈。通过作者的描写,可见谢安的形象,这是第二层的言语见精神。
补充:谢家资料
(4)作者更赞赏哪个比喻?
明确:“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着重介绍谢道韫,是对她的赞赏。通过作者言语看见作者态度,这是第三个层次的言语见精神。
小结:可通过文中人物语言、文中作者语言见到文中人物精神和作者情感态度,这就是言语见精神。
“1”拓展归纳,呈现效果(8分钟)
四、练习巩固
1.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举出几句咏雪的名句。
五、拓展延伸
1.尝试运用比喻、想象写作:英语中有26个字母,从这些大写字母中任选几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示例:
A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取。
B是两颗联结的心,是友谊。
C是未满的月牙儿,是缺憾。
六、自主归纳
学生自我归纳本节课所得,与同学们分享。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师生共读,感知课文,由浅入深,理解文意,比较两个比喻的优劣,拓展延伸,开拓视野,品味其语言简洁,教师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8 《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咏雪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投影展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咏雪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目标确立依据,核心素养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及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