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复习与提高优秀当堂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复习与提高优秀当堂检测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能正确读取温度,辨析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掌握水沸腾,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生活应用,本节总结,请用你所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三季度经营亮点
学习目标
1、能正确读取温度。
2、辨析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
3、掌握水沸腾、晶体熔化的实验。
4、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第一节 温度
【课程导入】
仅凭感觉判断温度的高低是不可靠的。
一、温度的概念
1、概念: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2、单位:摄氏度(℃)
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为0℃,沸水为100℃,成人正常体温为37℃。
二、测量工具
实验用温度计
体温计
电子温度计
寒暑表
自制温度计:在小瓶里装满带颜色的水,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进一根细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
将小瓶放入热水中,观察细管中液柱上升;然后把小瓶放入冷水中,观察液柱下降。表明液体热胀冷缩。
1、温度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2、温度计构造
温度计分类
4、温度计使用
①会认: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②会选:估计待测液体的温度;选择合适温度计。
③会放: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或壁。
④会读: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待示数稳定后读数;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凹面或凸面相平(俯视读数偏大,仰视读数偏小)。
精品物理笔记
【习题训练】
1、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分别为_____℃,_____℃。
2、有三支温度计,其中甲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乙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30℃~50℃,丙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20℃~105℃,由此可知:________温度计是家庭用的寒暑表,________温度计是实验室用的温度计,________温度计是体温计。
3、一位经验不足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下去,结果测得三人的体温都是39.5 ℃。有关三人的真实体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三个人体温都是39.5℃
B.乙、丙两人的体温都高于39.5℃
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
D.甲的体温一定是39.5℃
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
【课程导入】
思考:水都能以什么状态存在于我们的自然中呢?
一、物态变化
1、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
自然界中物质通常以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存在。
(1)在常温下呈现固态的物质,如钢铁、石块等,一般称之为固体。
(2)在常温下呈现液态的物质,如水、煤油等,一般称之为液体。
(3)在常温下呈现气态的物质,如氧气、水蒸气等,一般称之为气体。
2、物态变化概念
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伴随吸收热量或者放出热量的过程。
例:下列情景中,哪个过程属于物态变化( )
A.铁棒放在火炉中被烧红了
B.铁丝被折弯了
C.窗户上的玻璃被打碎了
D.阳光下,小雪人“流汗”了
二、熔化和凝固
1、定义
①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要吸收热量。
②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要放出热量。
示例:蜡烛“流泪”,雪糕“变小”,水结成冰
2、实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设计实验
①实验过程:分别取适量的海波和石蜡(研碎),对它们加热,观察熔化的情况,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图像,比较温度变化规律。
②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温度计、石棉网、烧杯、试管、钟表、海波、蜂蜡、水等。
(2)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3)绘制图像
精品物理笔记
分析图像
①海波熔化特征
AB段是固态,吸热,温度不断升高;BC段是固液共存态,吸热,但温度保持为48°C;CD段是液态,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②蜂蜡熔化特征
随着加热蜂蜡由固态慢慢地变软、变稠、变稀,逐渐熔化为液态,整个过程蜂蜡不断吸热,温度也逐渐升高。
(5)实验结论
①物质在熔化过程中都要吸收热量。
②不同的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不同。
(6)注意事项
①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②海波和蜂蜡应适量,目的是避免加热时间过短或过长,影响实验效果。
③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质充分接触,但不能触碰试管壁或试管底。
④记录温度的时间间隔不要太长,否则可能记录不到物质熔化时温度不变的过程。
⑤均匀缓慢受热的措施:水浴法加热;加热时用搅拌器不断搅拌(不可用温度计);将物质研碎。
⑥烧杯下面放石棉网的目的是使烧杯受热均匀。
3、晶体和非晶体
(1)定义
①晶体:像海波那样具有一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叫晶体。有海波、冰、石英、水晶、明矾、食盐、萘、金属等。
冰
食盐晶体
②非晶体:没有一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叫非晶体。有松香、石蜡、玻璃、沥青等。
(2)图像
晶体:AB段是固态,吸热升温;BC段表示熔化过程,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温度不变;CD段是液态,吸热升温。
非晶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晶体:EF段是液态,放热降温;FG段表示凝固过程,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温度不变;GH段是固态,放热降温。
非晶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
熔点和凝固点
①熔 点: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②凝固点:液体开始凝固形成晶体时的温度。
③晶体不同,熔点一般也不同;同一物质的凝固点和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5、生活应用
①冬天在大量积雪的公路上撒盐可以降低雪的熔点,加速雪的熔化。
原因:晶体中掺入其他物质,则熔点和凝固点会发生变化。在水中加入盐或酒精,可降低水的凝固点。
②夏天,如果我们要喝冰凉的饮料,往往会在饮料中加上几个冰块,而不是直接加冷水。
原因:冰块的温度更低,且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吸热,从而使饮料的温度下降得更多。
③在北方的冬天,为了很好地保存蔬菜,人们通常会在菜窖里放几桶水。
原因:利用水凝固时放热,使菜窖内温度不致于太低,菜不致于冻坏。
6、本节总结
精品物理笔记
【习题训练】
1、判断下列哪一变化过程是物态变化( )
A.把铜块加热到100℃ B.0℃的冰变成0℃的水
C.气球充气时,逐渐膨胀 D.把大铁片剪成许多块小铁片
2、物体吸收了热量,则物体的温度( )
A.一定升高 B.一定降低
C.一定不变 D.可能升高,也可能不变
3、下列事实能够说明相关物体是晶体的是( )
A.铁在熔化时要吸收热量
B.冰加热到0 ℃ 时才熔化
C.放在箱子里的卫生球会变小
D.铜可以锻造成各种规律的几何形状
4、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 )
A.下雪时雪的温度比较高 B.化雪时要吸收热量
C.化雪时要放出热量 D.雪容易传热
5、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熔化的是( )
A.-40℃的水银变成0℃的水银
B.冰变成水
C.食盐放入水中化成盐水
D.玻璃在高温状态下变成液态玻璃
6、有一种乳白色的固体物质,在250℃开始就熔化,直到温度升高到300℃时,才熔化结束,这种物质一定是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此物质在熔化的过程中___________(选填:“吸热”或“不吸热”)。
7、下列为某固体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这种物质是体,其熔点为 ℃,CA段表示该物质处于 态,在这段过程中该物质要
热量,且温度在 ;AB段表示该物质处于 状态,物质在AB段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地 热量,但温度 。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共经历了 min。
第三节 汽化和液化
【课程导入】
1、晒在太阳下的衣服一会儿就干了,衣服上的水跑到哪里去了?
2、冬天,戴眼镜的同学从室外到温暖的室内,眼睛变模糊了,这是为什么?
一、汽化和液化
1、汽化:物质从液态到气态,吸收热量。分为蒸发和沸腾。
2、液化:物质从气态到液态,放出热量。
※重要考点
①雨、雾、露、“出汗”、“白气”均为液化现象。
②夏天水珠在玻璃外侧;冬天水珠在玻璃内侧。
二、汽化的方式
1、蒸发
现象1:湿衣服在太阳下晾晒会变干,在阴凉处也会变干了,说明什么呢?
★蒸发温度:在任何温度下,蒸发都能进行。
现象2:湿衣服弄成一团,衣服的外边干了,但是里边还没干,说明什么呢?
★蒸发部位:从液体表面先进行,过程缓慢。
现象3:湿衣服在太阳下晾晒干的快,在阴凉处干的慢;
现象4:衣服打开晾晒干的快,弄成一团就干的很慢;
现象5:有风的天气里衣服干的快,没风的时候干的慢。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
现象6: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有什么感觉?
现象7: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沾上适量酒精,用扇子扇,温度计的示数有怎样的变化?如果温度计上不涂酒精,用扇子扇,温度计示数会变化吗?
★蒸发需要吸热,使物体温度降低,有致冷作用。
【学以致用】
人游泳之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天热时,狗常把舌头伸出来。你能解释这些现象吗?
精品物理笔记
2、沸腾
实验:探究水封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实验目的:
观察沸腾前后水中气泡的变化情况和温度的变化规律。
2、实验器材:
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温度计、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和杯盖等。
3、观察现象并记录在表格中
注意观察沸腾前和沸腾时气泡产生的部位以及运动过程中大小的变化,观察水温度的变化,并做好记录。(从85 ℃开始计时)
沸腾前:气泡下面大,上面小;
沸腾时:气泡下面小,上面大。
4、分析数据和图像得出探究结论
(1)温度变化规律:
液体沸腾的条件:达到一定的温度(沸点),吸热。
【小结】
三、液化的方法
1、降低温度
2、压缩气体的体积(如煤气罐)
【学以致用】
问:为什么烧水、做饭的时候,水蒸气引起的烫伤往往比开水烫伤更严重,这是为什么?
答:因为水蒸气和开水的温度虽然差不多,但是水蒸气液化的时候还要放出一部分热。
【习题训练】
1、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是( )
A.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
B.用扫帚把地上的积水扫开
C.把蔬菜用保鲜膜包好放入冰箱
D.喝开水为了不烫口向水面吹气
2、许多房间都有玻璃窗,在闷热的夏天开着空调的甲房间和寒冷的冬天开着暖气的乙房间,玻璃窗上都会出现“水雾”。下列关于“水雾”是在玻璃窗的哪一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房间,水雾都在内表面
B.甲、乙两房间,水雾都在外表面
C.甲房间水雾在外表面,乙房间水雾在内表面
D.甲房间水雾在内表面,乙房间水雾在外表面
3、河面上常会看到一层雾气,是因为水经过了( )
A.先汽化后凝固的过程 B.先蒸发后液化的过程
C.蒸发后形成水蒸气 D.水蒸气液化成了小水珠
4、人从游泳池上岸被风一吹感到特别凉快,这是由于______的原因,一杯40℃的酒精,打开盖子酒精不断蒸发,余下的酒精温度______40℃(填:>、<或=)。
5、如图甲、乙是小芳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过程中看到的气泡上升情况的示意图,其中图 是沸
腾时的情况。丙图是她利用实验记录的数据作出的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可以看出此实验中水的沸点是 ;由此猜想:水面气压 1标准大气压。
丙
6、小芳正在实验室“研究水的沸腾”的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如图所示图线.可知:水加热的初温度约是______℃;加热_______分钟后,水开始沸腾;_______段图线反映了水沸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水的温度_______(填上升、下降、不变)。此实验中水的沸点是________。
精品物理笔记
第四节 升华和凝华
【课程导入】
我们已经学了固体和液体、液体和气体间的相互转化,那么固态和气态之间如何转化呢?
升华和凝华
1、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现象,吸收热量。
樟脑变小、冰冻衣服干了、灯泡的灯丝变细。
2、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现象,放出热量。
霜、雾凇、窗花、灯泡变黑了。
应用: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 易升华,可致冷①人工降雨:用高射炮或飞机在天空中撒下干冰,干冰会升华吸热,使云层中的温度急剧下降,从而使云层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者直接凝华成小冰晶,落到地上便形成雨。
②舞台烟雾:舞台上喷出的干冰瞬间升华,从周围吸热,导致温度下降,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或凝华成小冰晶悬浮在空气中,即我们所见到的烟雾。
③运输防腐
4、特殊
云:云是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或凝华成
的小冰晶,所混合组成的漂浮在空中的可见聚合物。
雪:水蒸气在空中凝华或小水滴凝固成雪。
【习题训练】
1、在严冬,早晨走进教室时会看到窗玻璃上有冰花,这是由水蒸气发生_________而形成的,冰花出现在玻璃的_________侧(填“内”或“外”)
2、戴眼镜的人喝热开水时,镜片变得模糊不清,这是____________现象;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棒,包装纸上会出现一层“白粉”,这些“白粉”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_____而成的。
3、烧开水时壶嘴上方冒“白气”,这是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水沸腾时温度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炎热的夏天,在地上洒水感到凉爽,这是利用__________来降低温度。寒冷的冬天,挂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会也变干,这是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4、近年来北京冬季大雾天气比往年频繁,而霜却比较少。雾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 _____ 形成的,霜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 _____ 形成的(均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
5、某地因干旱需要实施了人工降雨.气象部门用火箭将碘化银洒向云层,碘化银吸附水汽,加速了水蒸气
_________成小水滴,或加速水蒸气_________成冰晶(均填物态变化名称),水蒸气在变成冰晶的过程中
_________热量。
6、下面所说的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
A.秋天,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B.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往外冒“白气”
C.冬天,室外冰冻的湿衣服干了
D.春天,下过雨后路面干了
7、下列关于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春天清晨,大雾弥漫是汽化现象
B.仲夏正午,冰冻的饮料瓶冒“冷汗”是液化现象
C.深秋早上,树叶上有霜是凝固现象
D.初冬早晨,湖面结薄冰是凝华现象
8、请用你所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
(1)为什么“霜前冷”、“雪后寒”?
(2)为什么“下雪不冷,化雪冷”?
精品物理笔记
章节练习
一、选择题
1、(河北)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放出热量的一组是( )
①冰雪消融②积水干涸③滴水成冰④霜满枝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在我国北方寒冷地区,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是因为( )
A.固态水银比固态酒精的熔点低B.水银比酒精的沸点高
C.水银比酒精的凝固点高 D.水银比酒精的凝固点低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雾和露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C.用久的灯泡钨丝变细是升华现象
D.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的“白气”,是从冰箱里冒出的水蒸气
4、(2023潜江)大量中华诗词蕴含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露”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C.“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雪”是水凝华形成的
D.“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冰”是雪熔化形成的
5、淡水资源缺乏已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利用太阳能、海水等资源获得淡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如图为小明设计的太阳能海水淡化器,在海水淡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升华,后液化
B.先汽化,后液化
C.先汽化,后凝华
D.先液化,后汽化
6、(2023永州)今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在炎热的夏天可以吃上远方的新鲜食品,人们为了防止食品在长时间运输中腐烂变质,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给食品降温,这是因为( )
A.干冰熔化吸热 B.干冰液化吸热
C.干冰升华吸热 D.干冰凝华吸热
7、(2023兰州)冬天,室外佩戴口罩,眼镜片上会出现白雾。下列现象与上述“白雾”的成因相同的是( )
A.吃冰棒时常出现冰棒粘舌头的现象
B.冬天,大巴车窗内侧出现冰花
C.放置在冰箱外的蔬菜水果容易变蔫
D.水烧开后,壶嘴上方有大量白气冒出
8、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凝华过程
B.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汽化过程
C.丙为气态,由丙到甲是液化过程
D.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熔化过程
二、填空题
1、(咸2023宁)市面上出售的一种网红食品——“炒酸奶”。将-196℃的液态氮和酸奶倒入容器中,液态氮迅速汽化_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热量,使酸奶瞬间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块。
2、回答下列各题:
(1)图1所示,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cm。
(2)图2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
3、(2023长沙)环卫工人往结冰的桥面撒盐加快冰的熔化,激发了小明探究盐水凝固点的兴趣。他把两杯浓度不同的盐水放入冰箱冷冻室里,当杯内的盐水中出现冰块时测量它们的温度,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每支温度计的单位都是摄氏度),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从实验现象可知,盐水的浓度越高,其凝固点越___________。
(2023无锡)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将装有适量碎冰的试管置于烧杯内的温水中,冰________热量,温度升高。当冰开始熔化时,温度计
精品物理笔记
的示数如图所示为_________℃,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由此可知,冰属于晶体。
5、取一张光滑的厚纸,照图那样做成一个小纸锅。纸锅里装些水,放到火上加热。注意不要让火苗烧到水面以上的纸。过一会儿水就会沸腾,而纸锅不会燃烧。
(1)水的沸腾是剧烈的_______现象。
(2)纸锅没有燃烧,是因为水沸腾时仍要继续吸热,温度_______,低于纸燃烧的温度。
三、实验题
1、如图所示,为锡熔化或凝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1)锡的熔点是_______℃.
2)AB段图象表示的是_______过程,BC段表示的是_______过程,这段过程中_______保持不变,但必须从外界__________。
3)锡熔化过程经过_______min,在3-6min的时间内锡所处的状态为__________,9-12min内锡处于______过程,锡在3-6min内与9-11min内的不同点在于_________。
2、(1)放学回家的路上,小民发现骑自行车下坡时,会越来越快。为了研究物体从斜面上滑下时速度的变化,他用小车、斜面、挡板等器材进行了实验。
①实验中,除了电子停表外,小民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
②小民某次实验时,在斜面上选定了间距均为40.00cm的A、B、C、D四个位置,小车经过各位置时电子停表显示的时间如图1所示。
由图中数据判断可知,小车沿斜面滑下的运动是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③完成实验后,小民在评估时意识到,时间不容易测准。在测量时间时,______能减小测量误差。
A.熟练使用电子停表 B.适当减小斜面的倾角
C.适当减小选定位置的间距
D.用光电计时器代替电子停表
(2)如图所示是小明“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
①在组装该实验装置时,小明首先应当根据______(选填“酒精灯”、“酒精灯火焰”或“酒精灯外焰”)的高度调节并固定放置石棉网和铁圈的位置。
②在对水进行加热的过程中,小明判断烧杯中水沸腾的依据是______。
A.水中有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
B.温度计的示数已经达到了100℃
C.温度计的示数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
D.温度计的示数不变后还需要继续加热
③小明为了验证“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继续吸收热量”,他可以在水沸腾一段时间之后______,观察水是否能继续沸腾。
3、(2023荆州)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物质的熔化规律。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______(选填“A”、“B”或“C”)。
(2)下列措施不能使物质受热均匀的是______。
A.加热过程中不断搅拌
B.通过水给试管加热
C.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物质中
(3)加热到某一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其温度为______℃。
(4)根据实验数据绘出该物质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丙所示,该物质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5)另一小组同学用相同物质进行实验,绘制出的温度—时间图像中没有出现明显的水平段,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分类
实验用温度计
寒暑表
体温计
用途
测物体温度
测室温
测体温
量程
-20℃~110℃
-30℃~50℃
35℃~42℃
分度值
1℃
1℃
0.1℃
所用液体
水银、煤油(红)
酒精(红)
水银
特殊构造
只有体温计玻璃泡上方有缩口,防止水银倒流。
使用方法
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
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
蒸发
沸腾
汽化部位
只在液体表面进行
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
温度条件
任何温度都可进行
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剧烈程度
缓慢的汽化
剧烈的汽化
吸热现象
物体温度降低
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影响因素
①液体温度
②液体表面积
③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
加快沸腾的速度
①盖上盖子
②减少水量
③加大火力
④提高水的初温
答案
选择题
D 2、C 3、D 4、A 5、B 6 C 7B 8C
填空题
1、吸收 凝固 2、2.35cm -4 3、-5 低 4、吸收 0 不变 5、汽化 不变
三、实验题
1、(1) 232 ,
(2) 固体升温;熔化;温度;吸收热量;
(3) 3;固液共存; 凝固;前者吸热,后者放热.
2、1刻度尺 变速 B 酒精灯外焰 A 移走酒精灯,停止加热
【详解】
(1)[1]在测量小车的运动速度时,用停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刻度尺测量小车运动的距离,因此测量工具除了停表,还需要刻度尺。
[2]从图1可以看出,在相等的路程下,所用时间不相等,则小车做的是变速运动。
[3]小车运动的时间不容易测准,是由于斜面的坡度太陡,小车速度过快,人不能迅速作出反应造成的,因此增加物体运动的时间是测准的关键;
AD.熟练使用电子停表、用光电计时器代替电子停表不能增加物体运动的时间,故AD不符合题意;
BC.适当减小斜面的倾角可以延长小车运动的时间,故B符合题意;适当减小选定位置的间距,会使小车运动的时间更短,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1]做“水的沸腾”的实验时,因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应用外焰给物体加热,所以应从下向上固定实验器材的位置。
[2]实验过程中判断水沸腾的依据是加热一段时间后看到烧杯内的水翻腾,有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这一现象确定的,而温度的变化规律是根据这一现象总结出的结论。因此不能由温度来判断水是否沸腾。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水在沸腾过程中是要不断吸收热量的,如果移走酒精灯,停止对水加热,我们会发现水会停止沸腾,这进一步证明了水在沸腾过程中必须不断吸热。
3、(1)C (2)C (3) (4)晶体
(5)记录时间的间隔过长、被加热的物质太少、试管内有其他杂质、温度计读数错误(答出任意一点合理原因即可得分) (每空1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复习与提高精品一课一练,共1页。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第三章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预测03物态变化-备战中考物理考点精讲与精练(人教版),文件包含预测03物态变化-备战中考物理重难点预测人教版原卷版docx、预测03物态变化-备战中考物理重难点预测人教版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