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2025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必刷常考题: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2024-2025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必刷常考题: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第1页
    2024-2025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必刷常考题: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第2页
    2024-2025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必刷常考题: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第3页
    还剩3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2025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必刷常考题: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必刷常考题: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共34页。
    A.将鸡卵放到温水中有气泡冒出,说明卵壳上有气孔
    B.将鸡卵的钝端敲出裂痕,除去卵壳和外壳膜后,看到的空腔是气室
    C.用探针挑破卵黄膜后卵黄流出,说明卵黄膜具有保护作用
    D.卵黄表面中央的乳白色小圆点是胎盘,里面含有营养物质
    2.(2024秋•翔安区期中)中国首只无壳孵化小鸡——“小茶缸”诞生的大致过程是:打开种蛋(即用于孵化的鸡卵),将内容物倒入如图的孵化装置中,盖上塑料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只有受精后的①才能发育成雏鸡
    B.种蛋是雌鸡和雄鸡交配后产生的
    C.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③
    D.多聚膜上的通气孔有助于透气
    3.(2024秋•翔安区期中)昆虫的两种变态发育过程可分别用如图所示的部分内容表示,已知d为卵期,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蜻蜓的发育过程可以表示为a→b→c
    B.若用此图表示蜜蜂的发育过程,则b为蛹期,c为幼虫期
    C.若此图表示蝗虫的发育过程,则c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D.若此图为家蚕发育过程,为提高蚕丝产量,应设法延长c时期
    4.(2024秋•商河县期中)下列诗句中关于生物生殖发育现象的描述,对应不正确的是( )
    A.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雄蛙鸣叫属于繁殖行为
    B.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蜻蜓与蚊子一样,在水中产卵
    C.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早成雏鸟类的亲鸟进行育雏的行为
    D.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少女进入青春期后形态出现显著变化
    5.(2024秋•龙凤区期中)如图表示蝗虫的生殖发育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是受精卵,②是幼虫(若虫),③是成虫
    B.由于有外骨骼的限制,②→③要经历蜕皮过程
    C.蝗虫的发育方式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D.蝗虫的若虫能跳跃,又称跳蝻
    6.(2024秋•商河县期中)下列关于动物的生殖、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Ⅱ可表示变态发育
    B.图甲中Ⅳ可表示卵生
    C.图乙如果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若D是受精卵,则它的发育过程是D→A→C
    D.图乙如果表示青蛙的发育过程,若D是受精卵,则A是蝌蚪
    7.(2024秋•天桥区期中)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美丽的蝴蝶是由“毛毛虫”发育而来,毛毛虫处于幼虫期,蝴蝶是成虫
    B.青蛙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C.雌雄蛙的抱对现象是为了提高蛙卵的受精率
    D.一般是鸟卵越大,孵化所需要的时间就越长
    8.(2024秋•天桥区期中)“落日临池见蝌斗,必知清夜有鸣蛙”。关于青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小蝌蚪用鳃呼吸
    B.青蛙鸣叫是求偶行为
    C.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
    D.青蛙的受精方式是体内受精
    9.(2024秋•西城区校级期中)如图为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代表受精卵,是青蛙发育的起点
    B.C外形像鱼,主要靠尾部摆动来运动
    C.由C到F变化中先长出前腿再长出后腿
    D.幼体和成体形态结构差异大,为变态发育
    10.(2024秋•同安区期中)养蚕抽丝是中国传统工艺,要获得较多的蚕丝,应尽量延长的发育时期是( )
    A.B.
    C.D.
    11.(2024秋•绿园区校级期中)无论鸟的生殖和发育有何特点,在生殖和发育过程中,鸟必须具有哪几种行为( )
    A.求偶、产卵、育雏B.求偶、交配、筑巢
    C.交配、产卵、孵卵D.交配、求偶、产卵
    12.(2024秋•同安区期中)如图,来自同一亲本的雌蜂幼虫能发育成蜂王或工蜂,下列关于蜂王和工蜂说法正确的是( )
    A.发育过程受环境影响B.蜂王性别一般是雄性
    C.发育起点为雌蜂幼虫D.发育过程不经历蜕皮
    二.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3.(2024•德州)班同学在学习物种延续的相关知识后,开展了“饲养家蚕”的跨学科实践活动,如下是他们的实践记录单,请你给他们补充完整。
    14.(2024春•秦都区校级月考)在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生物各有其繁衍后代的“高招”。请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蟾蜍在繁殖季节,常见雌雄抱对,也常见缠绕在水草上的卵带。根据有关数据,在雌雄比例没有明显差距的情况下,蟾蜍卵的受精率明显高于鱼类而低于鸟类。
    资料二:家鸡的繁殖方式是人工授精配种繁殖,通过人工采精和输精,将公鸡与母鸡进行交配受精后,产下受精卵。孵化20天左右,受精卵中的小鸡会破壳而出。
    (1)蟾蜍卵的受精率明显高于鱼类,从繁殖期动物行为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蟾蜍卵的受精率低于鸟类的原因可能是 。
    (2)如图是鸟卵的结构示意图,胚胎发育的主要部位是[ ]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名称),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的结构有 (填序号)。
    (3)小秦对小鸡的孵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把多枚同一品种、大小和产出时间都基本相同的鸡卵平均分成三组,进行了如下表探究实验。
    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孵化率最高的是 组。
    三.解答题(共1小题)
    15.(2024秋•翔安区期中)生物圈中任何一个物种都具有产生后代的能力,各种生物在生生不息的繁衍过程中实现了物种的延续。请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的个体发育方式属于 发育,图一所示昆虫个体发育比图二多了一个 期。
    (2)图二中,从②到③的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原因是 。
    (3)雄蛙用鸣叫声招引雌蛙前来抱对,以便完成受精,青蛙的受精方式为 。图三所示青蛙的发育过程为 (以文字和箭头的形式表示)。
    (4)图四为受精的鸟卵结构图,鸟卵中胚胎发育的部位是[ ] ;能够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的结构有 (填序号)。
    (5)鸟卵的发育摆脱了对水的依赖,从而适应陆地环境是由于 (写出一点即可)。
    2024-2025学年上学期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期末必刷常考题之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2024秋•天桥区期中)下列有关“观察鸡卵的结构”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将鸡卵放到温水中有气泡冒出,说明卵壳上有气孔
    B.将鸡卵的钝端敲出裂痕,除去卵壳和外壳膜后,看到的空腔是气室
    C.用探针挑破卵黄膜后卵黄流出,说明卵黄膜具有保护作用
    D.卵黄表面中央的乳白色小圆点是胎盘,里面含有营养物质
    【考点】鸟卵的结构.
    【专题】归纳推理;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专题.
    【答案】D
    【分析】鸟卵的结构包括卵壳、卵壳膜、气室、胚盘、卵黄膜、卵黄系带、卵黄、卵白。
    【解答】解:A.卵壳上有气孔,故将鸡卵放到温水中有气泡冒出,A正确。
    B.将鸡卵的钝端敲出裂痕,除去卵壳和外壳膜后,看到的空腔是气室,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B正确。
    C.卵黄膜是卵细胞最外面的膜,起保护作用,相当于细胞膜。用探针挑破卵黄膜后卵黄流出,说明卵黄膜具有保护作用,C正确。
    D.卵黄表面中央的乳白色小圆点是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将来发育成雏鸡,D错误。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要掌握鸟卵的结构。
    2.(2024秋•翔安区期中)中国首只无壳孵化小鸡——“小茶缸”诞生的大致过程是:打开种蛋(即用于孵化的鸡卵),将内容物倒入如图的孵化装置中,盖上塑料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只有受精后的①才能发育成雏鸡
    B.种蛋是雌鸡和雄鸡交配后产生的
    C.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③
    D.多聚膜上的通气孔有助于透气
    【考点】鸟卵的结构;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专题】结构示意图;归纳推理;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专题.
    【答案】C
    【分析】题图中:①是胚盘,②是卵黄,③是卵白。
    【解答】解:A.鸟的①胚盘,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地方,受精后发育成雏鸡,A正确。
    B.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其发育通常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经过分裂、生长和分化完成个体发育。种蛋含有受精卵,是在雌鸡和雄鸡交配后产生的,B正确。
    C.②卵黄富含营养物质,为胚胎发育提供主要的营养物质,C错误。
    D.胚胎发育需要氧气,图中的通气孔的作用助于透气,D正确。
    故选:C。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鸟卵的结构和功能。
    3.(2024秋•翔安区期中)昆虫的两种变态发育过程可分别用如图所示的部分内容表示,已知d为卵期,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蜻蜓的发育过程可以表示为a→b→c
    B.若用此图表示蜜蜂的发育过程,则b为蛹期,c为幼虫期
    C.若此图表示蝗虫的发育过程,则c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D.若此图为家蚕发育过程,为提高蚕丝产量,应设法延长c时期
    【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专题】过程示意图;归纳推理;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专题.
    【答案】C
    【分析】(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
    (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
    (3)图中,a幼虫、b蛹、c成虫、d卵。
    【解答】解:A、蜻蜓的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经过d卵、a幼虫和c成虫三个时期,因此可以表示为d→a→c,A错误。
    B、蜜蜂的完全变态发育经过d卵、a幼虫、b蛹和c成虫四个时期,因此若用此图表示蜜蜂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则b为蛹、c为成虫,B错误。
    C、若用此图表示蝗虫的发育过程,则c成虫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C正确。
    D、家蚕只有在a幼虫末期才能吐丝,因此若用此图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为了提高蚕丝产量,应设法延长a幼虫时期,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
    4.(2024秋•商河县期中)下列诗句中关于生物生殖发育现象的描述,对应不正确的是( )
    A.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雄蛙鸣叫属于繁殖行为
    B.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蜻蜓与蚊子一样,在水中产卵
    C.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早成雏鸟类的亲鸟进行育雏的行为
    D.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少女进入青春期后形态出现显著变化
    【考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青春期的发育特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专题】归纳推理;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专题;青春期专题.
    【答案】C
    【分析】1、在繁殖季节,雄蛙的鸣叫是一种求偶行为,雌雄蛙经过抱对,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幼体和成体在外形上和内部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属于变态发育,因此,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水中发育。
    2、绝大多数昆虫进行有性生殖、发育成熟后,经过交配产生受精卵,受精卵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可以发育成幼虫和成虫。
    3、鸟类的繁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并伴有一系列复杂的行为,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等。
    4、性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
    【解答】解:A、雄蛙高声鸣叫是在吸引雌蛙,属于繁殖行为,A正确。
    B、蜻蜓与蚊子都在水中产卵,B正确。
    C、晚成雏鸟类的亲鸟进行育雏行为,早成雏鸟类的亲鸟不进行育雏行为,C错误。
    D、进入青春期后,女孩身高突增,乳房增大,脂肪积累增多,身体丰满,臀部变圆等,D正确。
    故选:C。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动物和青春期发育的特点。
    5.(2024秋•龙凤区期中)如图表示蝗虫的生殖发育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是受精卵,②是幼虫(若虫),③是成虫
    B.由于有外骨骼的限制,②→③要经历蜕皮过程
    C.蝗虫的发育方式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D.蝗虫的若虫能跳跃,又称跳蝻
    【考点】蝗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专题】结构模式图;归纳推理;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专题.
    【答案】C
    【分析】(1)蝗虫的发育过程经过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
    (2)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常用的生物防治有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三大类。
    (3)图中①是受精卵、②是幼虫(若虫)、③是成虫。
    【解答】解:A、蝗虫的发育过程经过了卵、幼虫(若虫)、成虫三个时期,所以①是受精卵,②是幼虫(若虫),③是成虫,A正确。
    B、蝗虫的体表具有外骨骼,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生长而生长,会限制蝗虫的生长,因此蝗虫生长到一定阶段会出现蜕皮的现象,所以②幼虫(若虫)→③成虫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B正确。
    C、蝗虫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卵→幼虫(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C错误。
    D、蝗虫的若虫能跳跃,因此又称跳蝻,D正确。
    故选:C。
    【点评】解题关键是掌握蝗虫的发育过程的相关知识点。
    6.(2024秋•商河县期中)下列关于动物的生殖、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中Ⅱ可表示变态发育
    B.图甲中Ⅳ可表示卵生
    C.图乙如果表示家蚕的发育过程,若D是受精卵,则它的发育过程是D→A→C
    D.图乙如果表示青蛙的发育过程,若D是受精卵,则A是蝌蚪
    【考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专题】热点问题;归纳推理;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专题.
    【答案】C
    【分析】(1)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的发育,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
    (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例如:蜻蜓、蝉、蟑螂、蝼蛄、蟋蟀、蝗虫等。
    (3)变态发育指动物在胚后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所出现的一系列显著变化。幼体与成体差别很大,而且改变的形态又是集中在短时间内完成,这种胚后发育叫变态发育,特指昆虫和两栖动物。
    【解答】解:AB、蝗虫是不完全变态发育,家蚕是完全变态发育,青蛙是变态发育,因此三者共同点为变态发育,蝗虫、家蚕和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因此图甲中Ⅱ可表示卵生、变态发育;图甲中Ⅳ可表示卵生,AB正确。
    C、图乙中若D表示为家蚕的受精卵,则果蝇一生的发育过程是D受精卵→A幼虫→B蛹→C成虫,C错误。
    D、图乙如果表示青蛙的发育过程,则青蛙一生的发育过程是D受精卵→A蝌蚪→B幼蛙→C成蛙,C成蛙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D正确。
    故选:C。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昆虫、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知识。
    7.(2024秋•天桥区期中)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美丽的蝴蝶是由“毛毛虫”发育而来,毛毛虫处于幼虫期,蝴蝶是成虫
    B.青蛙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C.雌雄蛙的抱对现象是为了提高蛙卵的受精率
    D.一般是鸟卵越大,孵化所需要的时间就越长
    【考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归纳推理;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专题.
    【答案】B
    【分析】1、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2、昆虫的发育为变态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方式。
    3、鸟类的生殖和发育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等过程。
    【解答】解:A、蝴蝶的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蝴蝶是由“毛毛虫”发育而来,毛毛虫处于幼虫期,蝴蝶是成虫,A正确。
    B、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幼体和成体在外形上和内部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属于变态发育,B错误。
    C、雌雄蛙经过抱对,分别把卵细胞和精子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雌雄蛙的抱对现象是为了提高蛙卵的受精率,C正确。
    D、鸟卵产出以后,由于外界温度低于鸟的体温,胚胎就暂停发育.以后在鸟的体温或人工孵化箱的恒温条件下,胚胎继续发育,最后雏鸟破壳而出。一般是鸟卵越大,孵化所需要的时间就越长,D正确。
    故选:B。
    【点评】掌握青蛙、昆虫及鸟的生殖和发育是解题的关键。
    8.(2024秋•天桥区期中)“落日临池见蝌斗,必知清夜有鸣蛙”。关于青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小蝌蚪用鳃呼吸
    B.青蛙鸣叫是求偶行为
    C.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
    D.青蛙的受精方式是体内受精
    【考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归纳推理;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专题.
    【答案】D
    【分析】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水中发育。
    【解答】解:A、青蛙的幼体是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A正确。
    B、在繁殖季节,雄蛙的鸣叫是一种求偶行为,雌雄蛙经过抱对,分别把卵细胞和精子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B正确。
    C、青蛙的受精卵在水中形成后,便开始进行细胞分裂,形成胚胎,进一步发育成幼体(蝌蚪),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蝌蚪进一步发育成幼蛙,幼蛙可以离水登陆,逐渐发育成成蛙。所以,青蛙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C正确。
    D、雌雄蛙分别把卵细胞和精子排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这种受精方式称为体外受精,D错误。
    故选:D。
    【点评】掌握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9.(2024秋•西城区校级期中)如图为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代表受精卵,是青蛙发育的起点
    B.C外形像鱼,主要靠尾部摆动来运动
    C.由C到F变化中先长出前腿再长出后腿
    D.幼体和成体形态结构差异大,为变态发育
    【考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专题】归纳推理;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专题.
    【答案】C
    【分析】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是: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图中AB是受精卵、C是蝌蚪、DE是幼蛙、F是成蛙。
    【解答】解:青蛙的变态发育:由受精卵发育成的蝌蚪,无论是外部形态还是内部结构都像鱼,有尾、用鳃呼吸,只能生活在水中。慢慢地,蝌蚪先长出后肢,再长出前肢,尾、鳃都逐渐萎缩消失,还形成了能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的肺,发育为能上陆地生活的成蛙。A受精卵,是青蛙发育的起点;C蝌蚪外形像鱼,主要靠尾部摆动来运动;由C蝌蚪到F成蛙变化中先长出后腿再长出前腿;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形态结构差异大,为变态发育,ABD正确;C错误。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两栖动物的生殖与发育特点。
    10.(2024秋•同安区期中)养蚕抽丝是中国传统工艺,要获得较多的蚕丝,应尽量延长的发育时期是( )
    A.B.
    C.D.
    【考点】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专题】结构示意图;归纳推理;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专题.
    【答案】B
    【分析】昆虫的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不完全变态发育的过程包括受精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完全变态发育的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解答】解:图中家蚕的发育经过A受精卵、B幼虫、C蛹、D成虫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B幼虫时期进食大量的桑叶,作茧时吐丝较多,若想获得更多蚕丝,应尽量延长图中B幼虫期。
    故选:B。
    【点评】明确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11.(2024秋•绿园区校级期中)无论鸟的生殖和发育有何特点,在生殖和发育过程中,鸟必须具有哪几种行为( )
    A.求偶、产卵、育雏B.求偶、交配、筑巢
    C.交配、产卵、孵卵D.交配、求偶、产卵
    【考点】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专题】归纳推理;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专题.
    【答案】D
    【分析】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等阶段。
    【解答】解:鸟类生殖发育的过程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几个阶段,有的鸟不筑巢,不孵卵,不育雏,如杜鹃,杜鹃将卵产在其他鸟类(如画眉,鸦雀,寿带鸟和柳莺)的巢内,让这些鸟类为其孵卵、育雏。无论各种鸟的生殖和发育有何特点,在生殖和发育的过程中,鸟必须有的是求偶、交配、产卵行为。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熟记鸟的生殖特点和发育过程。
    12.(2024秋•同安区期中)如图,来自同一亲本的雌蜂幼虫能发育成蜂王或工蜂,下列关于蜂王和工蜂说法正确的是( )
    A.发育过程受环境影响B.蜂王性别一般是雄性
    C.发育起点为雌蜂幼虫D.发育过程不经历蜕皮
    【考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专题】过程示意图;归纳推理;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专题;生物的分类.
    【答案】A
    【分析】昆虫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发育经历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的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解答】解:A、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但生物的性状表现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A正确。
    B、蜂王是由雌蜂幼虫能发育成的,性别是雌性,B错误。
    C、蜜蜂属于昆虫,发育起点是受精卵,C错误。
    D、蜜蜂体表具有外骨骼,由于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的长大而长大,幼虫的发育要经历蜕皮过程,D错误。
    故选:A。
    【点评】掌握昆虫的发育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二.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3.(2024•德州)班同学在学习物种延续的相关知识后,开展了“饲养家蚕”的跨学科实践活动,如下是他们的实践记录单,请你给他们补充完整。
    【考点】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专题】归纳推理;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专题;生物的分类.
    【答案】(1)温度
    (2)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外骨骼会限制蚕的生长和发育
    (3)蛹;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5)完全变态发育
    (6)将有斑纹蚕和无斑纹蚕进行杂交;若子代蚕既有有斑纹的又有无斑纹的,则亲代有斑纹蚕的基因组成是Bb;若子代蚕都是有斑纹的,则亲代有斑纹蚕的基因组成是BB。
    【分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2、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解答】解:(1)通过题干中数据可看出3和7组相比,光照时间不同,但是两组孵化率为100%,说明光照对家蚕卵的孵化无影响。3和4组相比,湿度不同,但是两组孵化率为100%,说明湿度对家蚕卵的孵化无影响。1组的孵化率最低,3组的孵化率为100%,1组和3组只有温度不同,其它条件都相同。可见,温度对家蚕卵的孵化影响最大。
    (2)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包括两层意思:一定的结构产生与之相对应的功能;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可见,幼虫依靠腹足上趾钩附在桑叶上,利于取食和运动,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外骨骼会限制蚕的生长和发育,所以家蚕会定期蜕皮。
    (3)蛹期,若给蚕食用彩色蚕饲料,使白色蚕宝宝从内而外变为彩色,说明性状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说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5)家蚕的生长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了四个阶段,成虫蚕蛾与幼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差别,这样的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发育。
    (6)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家蚕有斑纹是显性B和无斑纹是隐性b,则有斑纹的基因组成有BB和Bb,无斑纹是隐性基因bb。选取家蚕有斑纹(B)和无斑纹(b)这对相对性状进行探究实验。若要确定有斑纹蚕的基因组成,可按如下方案进行:将有斑纹蚕和无斑纹蚕进行杂交,①若子代蚕既有斑纹的又有无斑纹的,说明亲代有斑纹蚕的基因组性b,则有斑纹的基因组成Bb;若子代蚕都是有斑纹的,则亲代有斑纹蚕的基因组成是BB。
    故答案为:(1)温度
    (2)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外骨骼会限制蚕的生长和发育
    (3)蛹;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5)完全变态发育
    (6)将有斑纹蚕和无斑纹蚕进行杂交;若子代蚕既有有斑纹的又有无斑纹的,则亲代有斑纹蚕的基因组成是Bb;若子代蚕都是有斑纹的,则亲代有斑纹蚕的基因组成是BB。
    【点评】掌握家蚕的生长发育过程、性状的表达是解题的关键。
    14.(2024春•秦都区校级月考)在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生物各有其繁衍后代的“高招”。请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蟾蜍在繁殖季节,常见雌雄抱对,也常见缠绕在水草上的卵带。根据有关数据,在雌雄比例没有明显差距的情况下,蟾蜍卵的受精率明显高于鱼类而低于鸟类。
    资料二:家鸡的繁殖方式是人工授精配种繁殖,通过人工采精和输精,将公鸡与母鸡进行交配受精后,产下受精卵。孵化20天左右,受精卵中的小鸡会破壳而出。
    (1)蟾蜍卵的受精率明显高于鱼类,从繁殖期动物行为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雌雄个体抱对增加了精子和卵细胞接触的机会 ;蟾蜍卵的受精率低于鸟类的原因可能是 蟾蜍是体外受精,鸟类是体内受精 。
    (2)如图是鸟卵的结构示意图,胚胎发育的主要部位是[ ③ ] 胚盘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名称),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的结构有 ②④ (填序号)。
    (3)小秦对小鸡的孵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把多枚同一品种、大小和产出时间都基本相同的鸡卵平均分成三组,进行了如下表探究实验。
    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孵化率最高的是 丙 组。
    【考点】鸟卵的结构.
    【专题】归纳推理;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专题.
    【答案】(1)雌雄个体抱对增加了精子和卵细胞接触的机会(意思相近即可);蟾蜍是体外受精,鸟类是体内受精(意思相近即可)。
    (2)③胚盘;②和④。
    (3)丙。
    【分析】(1)体内受精和体外受精是两种不同的受精方式,体内受精是指在生物体的内部完成的受精过程,体外受精则是在生物体的外部进行的受精过程。这种方式常见于鱼类、两栖动物。
    (2)观图可知:①卵壳、②卵黄、③胚盘、④卵白、⑤气室。
    【解答】解:(1)蟾蜍卵的受精率明显高于鱼类,蟾蜍在繁殖季节会表现出雌雄抱对的行为,这种行为有助于公蟾蜍将精子直接释放到母蟾蜍产卵的水域中,从而大大增加了精子和卵细胞相遇的机会,提高了受精率。相比之下,鸟类采用体内受精的方式,即雄鸟将精子直接传递到雌鸟的生殖道中,这样可以确保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因此鸟类的受精率通常比体外受精的蟾蜍高。可见,雌雄个体抱对的行为是蟾蜍提高受精率的一种适应性行为,而体内受精则是鸟类提高受精率的生殖策略。
    (2)鸟卵的结构中,胚盘位于卵黄上,是个含有细胞核的盘状结构。当受精发生后,胚盘发育成为胚胎,最终孵化出雏鸟,因此③胚盘是鸟类胚胎发育的主要部位。②卵黄位于细胞的中央,呈黄色,是胚胎发育的主要营养物质;④卵白在卵壳膜与卵黄膜之间,也能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和营养物质。因此,为受精卵发育成胚胎提供营养的结构有②卵黄和④卵白。
    (3)在小秦的实验中,丙组鸡蛋不做任何处理,保留了气室的存在和蛋壳的透气性。气室为胚胎发育提供了必要的氧气,而蛋壳上的微孔则允许气体交换,甲组抽出了气室的空气并密封了蛋壳表面,乙组虽未抽取空气但也密封了蛋壳表面,这两组均会影响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排出,不利于胚胎正常发育。因此,根据所学的胚胎发育所需条件,丙组的孵化率应该是最高的。
    故答案为:
    (1)雌雄个体抱对增加了精子和卵细胞接触的机会(意思相近即可);蟾蜍是体外受精,鸟类是体内受精(意思相近即可)。
    (2)③胚盘;②和④。
    (3)丙。
    【点评】掌握各类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共1小题)
    15.(2024秋•翔安区期中)生物圈中任何一个物种都具有产生后代的能力,各种生物在生生不息的繁衍过程中实现了物种的延续。请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的个体发育方式属于 完全变态 发育,图一所示昆虫个体发育比图二多了一个 蛹 期。
    (2)图二中,从②到③的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原因是 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的生长而生长 。
    (3)雄蛙用鸣叫声招引雌蛙前来抱对,以便完成受精,青蛙的受精方式为 体外受精 。图三所示青蛙的发育过程为 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以文字和箭头的形式表示)。
    (4)图四为受精的鸟卵结构图,鸟卵中胚胎发育的部位是[ 2 ] 胚盘 ;能够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的结构有 1和6 (填序号)。
    (5)鸟卵的发育摆脱了对水的依赖,从而适应陆地环境是由于 鸟卵既可贮存丰富的营养物质供胚胎发育需要(又有卵壳、卵壳膜的保护,能减少水分的丢失) (写出一点即可)。
    【考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鸟卵的结构;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专题】过程示意图;归纳推理;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专题.
    【答案】(1)完全变态;蛹。
    (2)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的生长而生长。
    (3)体外受精;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4)2胚盘;1和6。
    (5)鸟卵既可贮存丰富的营养物质供胚胎发育需要(又有卵壳、卵壳膜的保护,能减少水分的丢失)。
    【分析】图一中:1是受精卵、2是幼虫、3是蛹、4是成虫。
    图二中:①是受精卵、②是若虫、③是成虫。
    图三中:A是受精卵、B是蝌蚪、C是幼蛙、D是成蛙。
    图四中:1是卵白、2是胚盘、3是卵壳膜、4是气室、5是系带、6是卵黄、7是卵黄膜、8是卵壳。
    【解答】解:(1)图一中昆虫的发育过程经历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这种发育方式被称为完全变态发育。与图二不完全变态发育(卵、若虫和成虫)相比,图一的昆虫个体发育多了一个蛹期。
    (2)在图二中,从②若虫到③成虫的过程中,昆虫会出现蜕皮现象。这是因为昆虫的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的生长而生长,所以当昆虫身体长大到一定程度时,外骨骼就会限制其生长,此时昆虫就会蜕去一层旧的外骨骼,换上新的更大的外骨骼。
    (3)雄蛙在繁殖季节会用鸣叫声来吸引雌蛙前来抱对,以便完成体外受精。青蛙的受精方式是体外受精,即精子和卵子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结合分析和题图可知,图三所示青蛙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4)在图四所示的受精鸟卵结构中,胚胎发育的部位是2胚盘,胚盘是位于卵黄表面的中央一盘状小白点。能够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的结构有6卵黄和1卵白,其中卵黄是胚胎发育的主要营养物质来源,而卵白则提供胚胎发育所需的水分和养料。
    (5)鸟卵的发育摆脱了对水的依赖,从而适应了陆地环境。这主要是因为鸟卵具有一些特殊的结构和功能。首先,鸟卵内贮存了丰富的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能够满足胚胎发育的需要,使得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不需要从外界环境中获取营养物质。其次,鸟卵具有卵壳和卵壳膜等保护结构,这些结构能够减少水分的丢失,为胚胎发育提供一个相对稳定和湿润的环境。
    故答案为:
    (1)完全变态;蛹。
    (2)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的生长而生长。
    (3)体外受精;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4)2胚盘;1和6。
    (5)鸟卵既可贮存丰富的营养物质供胚胎发育需要(又有卵壳、卵壳膜的保护,能减少水分的丢失)。
    【点评】掌握昆虫和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及鸟卵的结构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考点卡片
    1.青春期的发育特点
    【知识点的认识】
    青春期:
    青春期是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是一个人发育的重要时期。一般地说,男生从12~14岁、女生从10~12岁开始进入青春期。
    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1)形态的变化:
    身高、体重显著增加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身高增加主要是因下肢骨生长导致的,体重增加是内脏、肌肉和骨骼迅速生长发育的结果。
    (2)内脏功能的变化:
    儿童到了七八岁,脑的重量已接近成人水平。到了青春期,脑的重量虽然增长有限,但是,大脑皮层内部结构和功能却发育得更加复杂和完善,神经系统的发育也基本完成。例如,大脑皮层的沟回增多并加深,神经的联络纤维在数量上大大增加,兴奋的传递能力提高,分析、判断和理解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反应的灵敏性和准确性也大大提高。
    人在青春期,心脏由于心肌的增厚而重量迅速增加,心脏的每搏输出量也因心肌收缩力量的显著增强而增加,血压也随着明显升高。此外,肺活量也显著增加。
    (3)生殖器官的变化:
    ①男性睾丸体积增大,并分泌雄性激素,开始产生精子和出现遗精现象。遗精是指男子进入青春期之后,随着性器官的发育,有时在睡眠状态下从尿道排出乳白色的液体的现象,这是青春期开始后出现的一种特殊生理现象。第一次遗精大都发生在14~15岁,但也有人早在11岁或推迟到18岁发生。个别青年始终没有发生过遗精也是正常的。
    ②女生卵巢质量增加,并分泌雌性激素,开始产生卵细胞和出现月经现象。月经是指进入青春期的女子,由于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的作用使子宫内膜发生周期性变化,每月脱落一次,脱落的黏膜和血液经阴道排出体外,这种流血现象就是月经。因多数人是每月出现一次而称为月经。少女第一次来月经称为月经初潮,它是青春期到来的重要标志之一。初潮年龄约在10~16岁。初潮来的早晚与遗传、环境、营养和经济状况等因素有关。正常月经一般为28天一个周期,20~40天均属于正常范围,经期一般为3~5天。但在2~7天内均属于正常。
    (4)第二性征开始出现:
    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叫作第一性征。进入青春期以后,在性激素的作用下,男女之间还出现除了性器官以外的男女性各自所特有的征象,这叫作第二性征,也叫副性征。男性的第二性征主要表现在长胡须、喉结突出、肌肉发达、声音变粗等;女性的第二性征主要表现在骨盒宽大、皮下脂肪较多、乳腺发育,声调较高等。
    【命题的方向】
    本考点考查了对青春期的发育特点的认识,需重点掌握知识,考试热点,题型多为选择、填空、解答形式。
    例1:下列关于青春期发育特征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身高和体重迅速增加 B.性器官和第二性征发育不明显
    C.神经系统功能显著增强 D.心肺功能显著增强
    分析:此题是关于青春期发育特征知识的选择题,据此答题。
    解答: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只要熟练掌握了青春期发育的主要特点,即可作出正确的选择。
    例2:如图示男女主要性器官发育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所表示的器官是( ),B表示的器官是( )据图分析可以发现A的发育比B要( )(填早或者晚)两年左右。
    (2)由于A和B两器官的发育,进入到青春期后男孩会出现( ),而女孩对应地会出现( )
    分析:此题是关于人体发育知识的识图填空题,分析作答。
    解答:(1)性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点,如图A表示睾丸的发育,B表示卵巢的发育。可见A睾丸的发育比B卵巢的发育要晚两年左右。
    (2)进入青春期之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并出现了一些羞于启齿的生理现象: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遗精是指男孩在睡梦中精液自尿道排出的现象,月经是指进入青春期之后,女子每月一次的子宫内膜脱落引起的出血现象,月经期一般为4到5天。遗精和月经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我们要正确对待。
    故答案为:(1)睾丸;卵巢;晚;(2)遗精;月经。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青春期发育的特点,结合分析图形灵活解答。
    【解题思路点拔】
    熟练掌握了青春期发育的主要特点是解题关键。特别注意男女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第二性征的特点与区别。
    2.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知识点的认识】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1、昆虫的生殖:
    绝大多数昆虫进行有性生殖、发育成熟后,经过交配产生受精卵,受精卵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可以发育成幼虫和成虫.
    2、昆虫的发育:
    昆虫的发育为变态发育,分为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种方式.
    (1)完全变态
    蜜蜂、家蚕等昆虫的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完全变态.下图为家蚕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
    (2)不完全变态
    不完全变态是指蟋蟀、蝼蛄、螳螂等昆虫的一生经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非常相似,生活习性也几乎一致的发育过程.幼虫又称为若虫.图为蝗虫一生的发育过程.
    特别提醒:昆虫的体表有外骨骼,可以有效防止体内水分散失,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但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的生长而长大,所以昆虫发育过程中要出现蜕皮现象.蝗虫的一生要经过5次蜕皮,每蜕皮一次增加一龄,幼虫经过5次蜕皮,逐渐长大.最后变成成虫.
    3、昆虫两种发育方式的比较:
    【命题的方向】
    考查了对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认识,需重点掌握的知识,题型选择、填空和解答题为主,注意结合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图来解答.
    例:以下是对如图所示某昆虫发育过程的解释.
    (1)该昆虫发育过程属( )变态发育,属于这种发育类型的昆虫有( )(举一例).
    (2)b的名称是( ),与蝗虫相比,该昆虫的发育过程多了[d]( )期.
    分析:本题是对昆虫的发育过程通过图示的情况进行考察,应首先熟悉它的每个过程.
    解答:昆虫的发育过程包括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不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
    (1)图示中的时期为:a为受精卵;b为幼虫;d为蛹;c为成虫,所以发育过程为完全变态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有蜜蜂、菜粉蝶、苍蝇、蚊子、蚕等等.
    (2)a是受精卵,b是由a发育而来的,所以b应为幼虫期;蝗虫的发育过程是不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没有蛹这个时期.
    故答案为:(1)完全;蚕(蜜蜂、菜粉蝶、蚊、蝇);(2)幼虫;蛹.
    点评:对于昆虫的发育过程的区分,可通过对比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进行掌握.
    【解题思路点拔】
    明确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是解题的关键.昆虫的发育分为不完全变态和完全变态两种,熟记两种发育方式之间的异同点.可结合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图来理解记忆.
    3.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知识点的认识】
    家蚕起源于中国,由古代栖息于桑树的原始蚕驯化而来,其吐的丝是重要的纺织原料。蚕蛾是家蚕的成虫,雌、雄蛾完成交配后,雌蛾产下大量的受精卵。受精卵孵化成幼虫——蚕。蚕吃桑叶长大,在生长过程中,每经过五六天就蜕皮一次;经过四次蜕皮后,蚕就会停止取食,吐出蚕丝,结成茧。蚕在茧里变成蛹。茧可以保护蚕蛹。蛹在茧里,经过十多天,羽化成蚕蛾(成虫)。蚕蛾吐出汁液将黏着蚕丝的丝胶溶解,从茧中钻出。因此,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命题的方向】
    本考点命题多样,一般有选择题、填空题。考查学生对家蚕的发育过程的认识,重点考查家蚕发育的各个阶段。
    例:“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9月提出的合作倡议,它揭开了欧亚国家发展的新篇章。我国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古老的国家,养蚕织丝有着悠久的历史。小小的家蚕不仅同中华文明紧密相连,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如图表示家蚕的不同发育时期,请据图回答问题:
    (1)家蚕的发育过程经历了 四个时期。
    (2)家蚕的这种发育方式属于 发育,家蚕的发育过程与蝗虫相比多了 期。
    (3)为提高吐丝量,可设法延长其中的 期。
    分析:(1)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2)家蚕的生殖和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完全变态发育,蜜蜂、菜粉蝶、蝇、蚊、蚂蚁等的发育同家蚕。
    (3)蝗虫的生殖和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
    解答:(1)结合分析和题图可知,家蚕的发育过程经历了①卵→②幼虫→③蛹→④成虫四个时期。
    (2)①变态发育: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家蚕的生殖和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完全变态发育。
    ②家蚕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蝗虫的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二者相比,家蚕比蝗虫的发育过程多了一个蛹期。
    (3)家蚕由受精卵发育成幼虫,取食桑叶,经过4次蜕皮,停止取食桑叶,吐丝结茧,因此家蚕是在幼虫期吐丝,春蚕到了蛹期,蛹皮就硬起来了,无法吐丝了。所以,为了提高蚕丝产量,养蚕的人可适当的延长蚕幼虫期,使其积累更多的营养。
    故选:(1)卵;幼虫;蛹;成虫
    (2)完全变态;蛹
    (3)幼虫。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解题思路点拔】
    家蚕是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发育过程的四个阶段(卵;幼虫;蛹;成虫)是考查的重点。
    4.蝗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知识点的认识】
    蝗虫的发育过程是:由受精卵孵出的幼虫,与成虫一样具有三对足、一对触角,但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仅有翅芽,称为若虫。蝗虫的若虫能够跳跃,又称为跳楠。若虫经过5次蜕皮,身体逐渐长大,不经过蛹期,就发育成有翅能飞的成虫;因此蝗虫的发育过程经过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
    【命题的方向】
    该知识点命题形式为选择题、填空题,考查学生对蝗虫发育过程的识记情况。
    例:如图是蝗虫(图1)和菜粉蝶(图2)两种昆虫的发育过程图,请据图回答问题([内填序号,横线上填名称):
    (1)对比二者的发育过程,最明显的区别是菜粉蝶的发育有[ ] 这个阶段,其发育过程称为 (填“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发育。
    (2)二者的发育起点都是 ,且在整个发育过程中都有蜕皮现象,这是因为它们体表的外骨骼限制了生长和发育。
    分析:(1)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2)图中A成虫、B受精卵、CD幼虫(若虫);①成虫、②受精卵、③幼虫、④蛹。
    解答:(1)菜粉蝶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其过程包括:②卵→③幼虫→④蛹→①成虫。蝗虫的发育过程包括B受精卵→CD幼虫(若虫)→A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通过对比可见菜粉蝶的发育有蛹期。
    (2)菜粉蝶和蝗虫的发育起点都是受精卵,属于有性生殖。二者都属于昆虫,体表具有坚硬的外骨骼,但外骨骼不能随着昆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所以在蝗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故答案为:(1)④蛹;完全变态。
    (2)受精卵。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各种昆虫的生殖发育特点。
    【解题思路点拔】
    蝗虫是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发育过程包括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考查的重点是发育过程与完全变态发育相比少了蛹期。
    5.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知识点的认识】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1、两栖动物的生殖:
    现存的两栖动物约有2500种,它们是从水生过渡到陆生的脊椎动物.最常见的是蛙类,它们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春末夏初,雄蛙鸣叫→雌雄蛙抱对→雌蛙排卵、雄蛙排精→体外受精.雌雄蛙分别把卵细胞和精子排到水中,精卵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这种受精方式称为体外受精.
    2、两栖动物的发育(变态发育):
    青蛙的受精卵在水中形成后,便开始进行细胞分裂,形成胚胎,胚胎继续发育形成幼体﹣﹣蝌蚪.蝌蚪用鳃呼吸.蝌蚪的发育过程中先后长出后肢、前肢,尾和鳃逐渐萎缩消失,肺逐渐形成,发育成幼蛙.幼蛙可以离水登陆,逐渐发育成成蛙,其发育过程可以概括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命题的方向】
    考查了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认识.题型多样,与两栖动物有关的知识点是经常考查的内容,而且知识点较多,需要同学们准确记忆.
    例:下列对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体内受精,水中发育 B.体内受精,土中发育 C.体外受精,水中发育 D.体外受精,土中发育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解答时可以从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特点方面来切入.
    解答:在繁殖季节,雄蛙的鸣叫是一种求偶行为,雌雄蛙经过抱对,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幼体和成体在外形上和内部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属于变态发育,因此,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水中发育.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解题思路点拔】
    熟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概念.关键是熟记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
    6.鸟卵的结构
    【知识点的认识】
    鸟卵的结构
    观察鸟蛋的结构:
    1、卵壳:坚硬,起保护作用;有小孔透气。
    2、气室:内充满空气,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3、卵壳膜:包裹内部物质,具有保护作用。
    4、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具有保护作用。
    5、卵黄:卵细胞的主要营养部分,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
    6、卵黄膜:起保护作用。
    7、系带:起固定卵黄、减震的作用,利于孵化(位于卵黄上,一端与卵钝端的壳膜相连,另一端与卵尖端的壳膜相连)。
    8、胚盘:含有细胞核。未受精的卵,胚盘色浅而小,已受精的卵,胚盘色浓而略大,胚盘在受精后可发育成胚胎。
    特别提醒:鸟产下的整个鸟卵并不是一个卵细胞。鸟卵中的卵细胞是由卵黄膜、卵黄和胚盘三部分组成的。
    【命题的方向】
    本考点考查了对鸟卵的结构的认识,需重点掌握知识,题型多样,常结合鸟卵的结构图出题。
    例:鸟卵的结构中相当于卵细胞的一组是( )
    A.卵黄膜、卵黄、胚盘 B.卵壳膜、卵白、卵黄 C.卵壳、卵壳膜、卵白、卵黄 D.整个鸡卵
    分析: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鸟卵的结构。
    解答:鸟卵的结构如下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卵细胞包括:胚盘、卵黄和卵黄膜。
    故选:A
    点评:注意:“一个鸟卵就是一个卵细胞”的说法是错误的。
    【解题思路点拔】
    关键是熟记鸟卵的结构及其功能,可结合鸟卵的结构示意图来理解记忆,注意:“一个鸟卵就是一个卵细胞”的说法是错误的。
    7.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知识点的认识】
    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在生殖时期,发育成熟的雌、雄鸟进行交配,雄鸟把精子送入雌鸟体内,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完成体内受精.受精卵在雌鸟的体内开始发育.鸟卵产出以后,由于外界温度低于鸟的体温,胚胎就暂停发育.以后在鸟的体温或人工孵化箱的恒温条件下,胚胎继续发育,最后雏鸟破壳而出.
    鸟类的繁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并伴有一系列复杂的行为,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等.
    【命题的方向】
    直接考查了对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理解认识,难度一般,常结合图或多个知识点出题,注意灵活解答.
    例:秋天林区和公园的树干上,悬挂一些人工巢箱,是为了( )
    A.保护一些不会营巢的鸟类不会被冻死 B.招引食虫鸟类在巢箱中繁殖
    C.保护鸟类免受敌害 D.捕捉鸟类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鸟类的生殖和发育一般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等过程.
    解答:鸟类的繁殖行为是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包括占巢区、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等一系列行为,筑巢是鸟类建筑巢穴的行为,为产卵、繁殖做准备,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我们在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了保护战略和不同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最根本的措施是保护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我们不能随便捕捉鸟类.因此,人们在树干上悬挂一些人工巢箱是为了招引食虫鸟在巢箱中繁殖.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鸟类的繁殖行为.
    【解题思路点拔】
    熟记鸟的生殖特点和发育过程,鸟类是体内受精.
    实践记录单
    实践目的
    通过饲养家蚕观察其发育过程,尝试探究家蚕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饲养家蚕
    (1)卵 蚕卵的孵化需要一定的外界条件,将在网上购买的同批350粒蚕卵平均分为7组,下表是在不同温度、光照、湿度条件下,各组蚕卵的孵化情况:
    组别
    蚕卵数量
    温度(℃)
    光照(h)
    湿度(%)
    孵化天数(天)
    孵化率
    1
    50
    18
    10
    75
    24
    90%
    2
    50
    22
    10
    75
    12
    96%
    3
    50
    26
    10
    75
    9
    100%
    4
    50
    26
    10
    90
    11
    100%
    5
    50
    26
    10
    60
    12
    98%
    6
    50
    26
    20
    75
    9
    98%
    7
    50
    26
    0
    75
    10
    100%
    分析表格,可以看出 对家蚕卵的孵化影响最大。
    (2)幼虫 ①幼虫依靠腹足上的趾钩附着在桑叶上,有利于取食和运动,这体现了 的生物学观点。②本阶段,家蚕会经历4次蜕皮,蜕皮的原因是 。
    (3) 给家蚕幼虫食用不同颜色的蚕饲料,它们会结出不同颜色的茧,这个事例说明基因、环境、性状之间的关系是 。
    (4)成虫 蚕蛾全身被白色鳞片和毛;口器退化,不能进食;胸部三对足,两对翅,但飞行能力退化。雌蛾体大,爬动慢;雄蛾体小,爬动较快。与幼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差别。
    (5)根据以上观察,发现家蚕的发育过程属于 。
    探究实验
    (6)选取家蚕有斑纹(B)和无斑纹(b)这对相对性状进行探究实验。若要确定有斑纹蚕的基因组成,设计如下的实验方案并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方案: 。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① ;② 。
    组别



    步骤1
    用消毒过的注射器抽出气室中的空气,然后用胶水涂满卵壳表面。
    直接用胶水涂满卵壳表面
    不做任何处理
    步骤2
    将以上三组鸡卵同时放入孵化箱中,人工孵化21天左右,统计孵化率
    实践记录单
    实践目的
    通过饲养家蚕观察其发育过程,尝试探究家蚕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饲养家蚕
    (1)卵 蚕卵的孵化需要一定的外界条件,将在网上购买的同批350粒蚕卵平均分为7组,下表是在不同温度、光照、湿度条件下,各组蚕卵的孵化情况:
    组别
    蚕卵数量
    温度(℃)
    光照(h)
    湿度(%)
    孵化天数(天)
    孵化率
    1
    50
    18
    10
    75
    24
    90%
    2
    50
    22
    10
    75
    12
    96%
    3
    50
    26
    10
    75
    9
    100%
    4
    50
    26
    10
    90
    11
    100%
    5
    50
    26
    10
    60
    12
    98%
    6
    50
    26
    20
    75
    9
    98%
    7
    50
    26
    0
    75
    10
    100%
    分析表格,可以看出 温度 对家蚕卵的孵化影响最大。
    (2)幼虫 ①幼虫依靠腹足上的趾钩附着在桑叶上,有利于取食和运动,这体现了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的生物学观点。②本阶段,家蚕会经历4次蜕皮,蜕皮的原因是 外骨骼会限制蚕的生长和发育 。
    (3) 蛹 给家蚕幼虫食用不同颜色的蚕饲料,它们会结出不同颜色的茧,这个事例说明基因、环境、性状之间的关系是 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
    (4)成虫 蚕蛾全身被白色鳞片和毛;口器退化,不能进食;胸部三对足,两对翅,但飞行能力退化。雌蛾体大,爬动慢;雄蛾体小,爬动较快。与幼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差别。
    (5)根据以上观察,发现家蚕的发育过程属于 完全变态发育 。
    探究实验
    (6)选取家蚕有斑纹(B)和无斑纹(b)这对相对性状进行探究实验。若要确定有斑纹蚕的基因组成,设计如下的实验方案并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方案: 将有斑纹蚕和无斑纹蚕进行杂交 。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① 若子代蚕既有有斑纹的又有无斑纹的,说明有斑纹蚕的基因组成是Bb ;② 若子代蚕既都是有斑纹的,说明有斑纹蚕的基因组成是BB 。
    组别



    步骤1
    用消毒过的注射器抽出气室中的空气,然后用胶水涂满卵壳表面。
    直接用胶水涂满卵壳表面
    不做任何处理
    步骤2
    将以上三组鸡卵同时放入孵化箱中,人工孵化21天左右,统计孵化率
    发育方式
    不同点
    相同点
    举例
    发育过程
    发育特点
    完全变态发育
    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幼虫和成虫有明显的差异,有羽化现象
    发育起点都是受精卵;都是有性生殖;都属于变态发育
    家蚕、蚊、蝇、蜜蜂
    不完全变态发育
    受精卵、幼虫、成虫
    幼虫和成虫相似,无羽化现象
    蝗虫、蟋蟀、螳螂

    相关试卷

    2024-2025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必刷常考题: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必刷常考题: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共27页。

    2024-2025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必刷常考题:生物圈中的动物: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必刷常考题:生物圈中的动物,共19页。

    2024-2025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必刷常考题:动物的运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期末必刷常考题:动物的运动,共22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