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同步教案
统编版(2024)一年级下册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一年级下册动物儿歌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导入,教学过程,教学总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习目标:
1.运用借助课文插图、结合生活经验等多种方法认识“蜻、蜓”等带有虫字旁的生字,发现形声字的特点。认识“造、迷”等生字。能正确书写“迷、运、造”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学习重点:1. 借助汉语拼音、课文彩图和生活经验,认识“蜻、蜓”等生字;会写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学习难点: 1. 有节奏地朗读儿歌。归类认识带有虫字旁的生字。
教学过程:1
课题: 动物儿歌(第二课时)
设计: 审核: 执教: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巩固本课的生字。能正确书写“间、网、池、欢”4个字。
2.通过拍手读、表演读、合作读等方式,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3.复习儿歌特点,并会模仿儿歌中的句子,表达“什么动物干什么”,培养观察小动物、理解小动物的兴趣。
学习重点: 1.巩固本课的生字。能正确书写“间、网、池、欢”4个字。
2.通过拍手读、表演读、合作读等方式,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学习难点: 会模仿儿歌中的句子,表达“什么动物干什么”,培养观察小动物、理解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过程:1
(结合课程标准或者单元目标进行简要分析)
本文是一篇充满童趣的儿歌,介绍了6种小动物的习性,还配有生动有趣的彩图,展现了动物活动美好快乐的画面。本课儿歌每一句都是以“谁在哪里干什么”的结构组成的,因此应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受儿歌的节奏和韵律,培养学生的语感。
备 注
一、教学导入
1.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5动物儿歌》,请同学们和我一起书写课题。师板书课题并口述目标
二、教学过程
第一学程:
学习任务
主问题1. 看图说话,认读小动物名称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
出示课文插图,学生观察,提问:夏天快到了,池塘边聚集了许多小动物。你看到了谁?它们在干什么?
出示表示小动物的名称的词语,学生认读
第二步:互学要求
同桌讨论交流这些字的共同点,提问:为什么都是虫字旁呢?
第三步:展学要求
师生合作认读生字,教师指名一位学生一起合作,拿6张词卡让学生认读,顺势评价;再互换,学生拿6张词卡让老师认读,学生评价老师的认读情况。
主问题1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角度分析):
借助课文插图,认读表示动物名称的词语,遵循了学生从形象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对本课集中出现的形声字,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的特点,从而有效识记生字。
主问题1预设答案
第二学程:
学习任务
主问题2.初读儿歌,随机识字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
学生自读儿歌,要求:借助拼音把字音读正确,把儿歌读流利。
第二步:互学要求
同桌合作读儿歌,多种形式读带拼音的词卡和去拼音的词卡。
第三步:展学要求
指名学生读词卡,学生齐读儿歌
主问题2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角度分析):
充分朗读,让学生充分地接触课文,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受儿歌的节奏和韵律,在朗读中识字,在朗读中培养语感。
主问题2预设答案
第三学程:
学习任务
主问题3. 合作问答,趣读儿歌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
去掉儿歌每句中的“干什么”部分,引导:有些词语宝宝躲起来了,你还能说出小动物的本领吗?
教师提问,学生逐句回答。
第二步:互学要求
同桌合作问答读。
第三步:展学要求
指名一组展示朗读。
主问题3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角度分析):
通过一问一答的游戏形式,引导学生在互动游戏中理解小动物在干什么,进一步读好儿歌,把儿歌读正确、读流利。
第四学程:
学习任务
主问题4. 巩固字词,书写练习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
字词回顾,学生自由读,开火车读生字。
观察字形结构。
第二步:展学要求
教师范写,学生自由练写。
主问题4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角度分析):
低年级学生在识字过程中容易遗忘,应在课堂上及时巩固识记。在书写指导中,重点指导学生写好一类字,对笔顺、重点笔画进行逐步指导,扎实有效。
三、教学总结
齐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读一读,记一记”
四、板书设计
(结合课程标准或者单元目标进行简要分析)
本文是一篇充满童趣的儿歌,介绍了6种小动物的习性,还配有生动有趣的彩图,展现了动物活动美好快乐的画面。本课儿歌每一句都是以“谁在哪里干什么”的结构组成的,因此应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受儿歌的节奏和韵律,培养学生的语感。
备
一、教学导入
1.复习词语
2.复习生字
二、教学过程
第一学程:
学习任务
主问题1. 趣读儿歌,读出韵律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
1.学生一边拍手,一边读儿歌
2.一边读,一边模仿小动物的动作,读出韵味。
第二步:互学要求
同桌合作问答读,一人问一人答。
第三步:展学要求
指名两组同桌分别上台展示。
主问题1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角度分析):
通过合作问答读、表演读等,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儿歌,同时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受儿歌的节奏和韵律,增强朗读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语感。
主问题1预设答案
第二学程:
学习任务
主问题2.仿照练说,积累词语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
出示课后练习“读一读,记一记”中的词语,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第二步:互学要求
拓展积累词语,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主问题2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角度分析):
课后练习中出现的词语,正是对儿歌内容的概括,值得学生积累。拓展积累此类词语,既是对相关动物知识的扩充,又是语言的习得过程。
主问题2预设答案
第三学程:
学习任务
主问题3. 书写练习,展示点评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
学生观察字形、结构、部件以及关键笔画,明确书写注意点。
第二步:互学要求
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第三步:展学要求
展示评价
主问题3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角度分析):
把要写的字根据结构进行分类指导,相同字形结构的放在一起,引导学生归类掌握书写规律。引导学生观察字形是,提供了方法的指导,在教学生写好字的同时,教给学生学习书写的方法。
三、教学总结
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容易接触到的小动物。模仿课文“谁在哪里干什么”,再编几句儿歌,读给家人和同学听。
四、板书设计
5 动物儿歌
蜻蜓 蝴蝶 蚯蚓 蚂蚁 蝌蚪 蜘蛛
半空 花间 土里 地上 池中 房前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5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效果,成功之处,不足之处,改进措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5 动物儿歌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由图导入,学习字词,初学儿歌,质疑问难,感情朗读,激发兴趣,作业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识字(二)5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说明,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