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提优测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提优测试卷(含答案),共9页。
第三单元提优测试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积累运用(22分)1.默写。(10分)(1)在《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论语》中,说明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子夏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5)孔子在《述而》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24·南京阶段测试)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题目。(9分)我喜欢出发,喜欢醉人的景色、绮丽的风光。世界上有不绝的风景,我有不老的心。凡是到达过的地方.都属于昨天。哪怕那山再青.那水再秀,那风再和煦。太深的流连便成了一种羁绊,绊住的不仅有双脚,还有未来。怎么能不喜欢出发呢?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_。我自然知道,大山有坎坷,大海有波涛,大漠有风沙,森林有孟兽。即使这样,我依然执拗地喜欢出发。打破生活的平静,我便能看到另一番景致,一种属于年轻的景致。我还想从大山那里学习它的深刻,从大海那里学习它的而勇敢,从大漠字习它沉着,从森林那里学习它的机敏。我想学着品味一种_①_(五彩斑斓 五彩缤纷)的人生。人能走远?[A]这话不是要回双脚,但是要问志向。有了志向,人在路途中才能走得长远。于是,[B]我不断寻找更美的风景,为了追求一种境界,更为了争取一种光荣。目标实现了,便是光荣的;目标实现不了,人生也会因这一路风雨跋涉变得更丰富,这就是__②_(不虚此行 不虚此生)。是的,我喜欢出发,愿你也喜欢。(1)为横线①②两处选择恰当的词语。(2分)①______ ②______(2)画波浪线的A、B两句有语病,请写出正确的句子。(4分)[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次填入第3段横线处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①见了大山的粗犷没见过大海的浩瀚,仍然遗憾②见了大漠的广袤没见过森林的神秘,仍旧遗憾③见了大海的浩瀚没见过大漠的广袤,依旧遗憾 ④没见过大山的粗犷,真是遗憾A.②④③① B.③④② C.④①③② D.①④②③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A.“雨变得更轻,也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这个句子中的“下”“上”不是名词。B.“当我最后成功地把字母正确地写出来的时候,稚气的快乐和自豪使我满脸发红。”这个句子中的“快乐”是名词。C.“令堂”“ 惠存”“高论”“劳驾”都是敬辞。D.“热忱”和“热情”意义本相同,在语言中常常可以换用,我们称之为同义词。二、阅读理解(18分)(一)(2024·徐州期中,阅读下面一组古诗文,完成题目。(19分)[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③也日损④。”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也好与贤己者处,赐也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知其地,视其草木。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⑤,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选自《孔子家语》,有删改)[注]①商:卜商,字子夏,孔子弟子。②益:这里指长进。③赐:端木赐,子弟。损:这里指退步。⑤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丙]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4.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两处)(2分) 吾 死 之 后 则 商 也 日 益 赐 也 日 损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为人谋而不忠乎____________ (2)传不习乎____________(3)赐也好说不若己者____________ (4)丹之所藏者赤___________6.用现代汉语翻译甲、乙两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商也好与贤己者处,赐也好说不若己者。(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简要赏析丙诗中“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以上三则诗文都谈到“交友”这一话题,请结合诗文内容,谈谈在交友方面你有哪些收获。(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19分) 四月的蚕豆花丁鹤军“蚕豆花儿香呀、麦苗儿鲜。”这是某部电影的插曲《九九艳旧天》中的歌词。柳堡与我的家乡紧邻,四月,蚕豆花儿开在家乡丰腴的春天里,开在田埂地角、房前屋后.更开在我充满无限憧憬的童心中。蓝天白云下,葱郁绿叶间,蚕豆花娇羞张望,轻歌曼舞。农村人珍惜土地,节约资源.是舍不得拿一块良田来种蚕豆的。记忆里,秋末冬初的时节.农民总会在地头的田埂边、灌溉渠的渠沿上、房前屋后的空地里,见缝插针地随意挖开一块土,点进三五粒蚕豆种,抓一把草木灰,掩土盖上,一挖一撒、一抓一盖,把希望埋进了沃土。人间最美四月天,大地回春,蚕豆花开。绽放的蚕豆花,隐藏在翠绿的叶子下,乌白相间,朴实素雅,别有特色。那淡淡的紫、浓浓的黑、浅浅白、深的红,组成了一只只展翅的”彩蝶”,在春天和煦的阳光的照耀下,一朵朵、一簇簇迎风摇曳,芬芳扑鼻,引得蜂飞蝶舞。布谷声声,是嫩蚕豆上市的季节。儿时,放学回家,经常帮奶奶剥豆荚。蚕豆荚手指般粗细.蚕虫一样的身子,厚实饱满。用指甲一掐,双手一剥,几粒青碧如玉的蚕豆子带着“脐带”从白色的丝绒中掉下来,浅绿的外衣上,镶嵌着鹅黄一线。剥去外衣,鲜嫩的蚕豆瓣就出来了,诱人的清香,钻进鼻孔,勾引馋虫。奶奶看着我的馋样,伸出温暖的手抚摸着我的头,递给我几粒剥好的嫩蚕豆。放入嘴里,嫩嫩的、甜甜的、软软的,唇齿间四溢的是露水和清风的味道,更弥漫着春天的气息。我们还把空豆壳套在指尖上,十指开花,动来动去,像小木偶一般可爱。农家的餐桌因蚕豆而丰盛,现摘、现剥、现吃。奶奶做的蚕彡豆菜品五花八门.有蚕豆炒韭菜、蚕豆咸菜汤、蚕豆炖豆腐。就是普通的清水煮蚕豆,也是一道美味的农家菜。奶奶用酱油、醋调拌,再拍一个大蒜头子作配料、让人垂涎欲滴。蚕豆也有吃腻的时候。奶奶换着花样哄我玩儿,用针线把煮熟的蚕豆一颗串起来,挂在我的颈脖上.我挂着“项链”,一会儿拽一颗放进嘴里慢慢咀嚼,半天下来,“项链”就剩下一根线了,那幸福和满足,如同四月的田野一样的丰盈。如今奶已仙逝多年,而我再也吃不到奶奶烹饪的蚕豆、更吃不到那儿时的春天味道了。一年又一年,蚕豆花开,是故乡春日里一道靓丽的风景。岁月的转角处,那份情怀,那种疼爱,那些温暖,依旧氤氲着往昔的幸福时光,乡愁辽阔,情深幽远……(有删改) 9.赏析第2段中加点的“点”字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联系上文内容,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第3段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绽放的蚕豆花,隐藏在翠绿的叶子下,乌白相间.朴实素雅,别有特色。那淡紫、浓浓的黑、浅浅的白、深深的红,组成了一只展翅的“彩蝶”,在春天和煦的阳光的照耀下,一朵朵、一簇簇迎风摇曳,芬芳扑鼻,引得蜂飞蝶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阅读文章,仔细品味文中暗含作者情感的句子,说说文中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奶奶的人物形象。(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名著阅读。(10分)我常存着这样的一个希望:这一次所见的赛会,比前一次繁盛些。可是结果总是一个“差不多”;也总是只留下一个纪念品,就是当神像还抬过之前,花一文钱买下的,用一点烂泥,一点颜色纸,一枝竹签和两三枝鸡毛所做的,吹起来会发出一种刺耳" 的声音的哨子,叫作吹都都”的,吡吡地吹它两三天。现在看看《陶庵梦忆》,觉得那时的赛会,真是豪奢极了,虽然明人的文章,怕难免有些夸大。因为祷雨而迎龙王,现在也还有的,但办法却已经很简单,不过是十多人盘旋着一条龙,以及村童们扮些海鬼。那时却还要扮故事,而且实在奇拔得可观。13.上文段《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_____》,除此之外,这部回忆性散文集中还有《_______》《_______》等文章。(3分)14.阅读《朝花夕拾》整本书,谈谈童年鲁迅对下列两本书持怎样的态度,请选择一项并说明理由。(4分)A.《鉴略》 B.《山海经》我选_____________。童年鲁迅对这本书的态度是_______的,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有人说阅读《朝花夕拾》,不难发现,鲁迅能成长为一代文学巨匠,离开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也有人说,阅读《朝花夕拾》,可以看到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冷眼批判。请结合你的阅体体验,谈谈自己的看法。(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作文(30分)16.很多同学渴望养成好习惯,改变坏习惯,但他们又觉得这种“养成”或“改变”很难。请你写一篇文章,讲一讲你在“养成好习惯”或“改变坏习惯”方面的亲身经历或所见所闻所想,让这些同学读了你的文章以后受到启发。要求:①题目拟,文体不限,但不要写成诗歌或戏剧,也不要书信体;②不少于600字,不要抄袭,不要套作;③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真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答案1.(1)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4)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5)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2.(1)①五彩缤纷 ②不虚此生(2)[A]这话不是要问双脚,而是要问志向。[B]我不断寻找更美的风景,为了争取一种光荣,更为了追求一种境界。[解析] 画波浪线的A句关联词语使用错误,应将“但是”改为“而是”。画波浪线的B句语序不当,应先是“争取一种光荣”,再是“追求一种境界”,在语意上有所递进。(3)C [解析] 根据第3段中“大山有坎坷,大海有波涛,大漠有风沙,森林有猛兽”可知,横线处所填的句子应按照“大山”“大海”“大漠”“森林”的顺序相接。3.A [解析]“不是名词”表述有误。“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中,“上”和“下”属于方位名词。4.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解析]句意:我死了之后,那么子夏每天长进,子贡每天退步。“则”是连词,其前应断开。“商也日益”“赐也日损”是两个并列关系的语句,中间应断开。故应断句为: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5.(1)竭尽自己的心力(2)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3)不如,不及 (4)……的容器[解析](1)句意:替人谋划事情是不是竭尽自己的心力了呢?忠,竭尽自己的心力。(2)句意: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呢?传,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句意:子贡喜爰评论不如自己的人。不若,不如、不及。(4)句意:储藏朱砂的容器会变成红色。者,……的容器。6.(1)选择他人好的方面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人不好的方面就加以改正。(2)子夏喜爱和比自己贤良的人相处,子贡喜评论不如自己的人。[解析](1)重点词:择,选择;善者,好的方面、优点;从,学习;改,改正。(2)重点词:好,喜爱、爱好;与,和、同;说,评论;不若,不如、不及。7.这句诗融情于景,景中见情(或:借景抒情),借“杨花”“子规”两个意象点明时节,烘托凄凉感伤的气氛,寄寓诗人叹飘零、感离恨的心境。[解析]“杨花落尽子规啼”的意思是:在柳絮飘落完、杜鹃啼叫的时候。杨花、即柳絮,暗含漂泊无定之意。子规,即杜鹃,又称“布谷鸟”,叫声凄惨,引人叹息。诗人选取“杨花”“子规”两个意象,既点明时节,又营造一种凄凉感伤的氛围,融情于景,感叹孤零漂泊,抒发离愁别绪。8.[示例]甲文:“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告诉我们,与朋友交往要诚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告诉我们,要学习他人的优点,改正缺点。乙文:“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告诉我们“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丙诗:“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告诉我们,在朋友失意时,要给予他(她)关切、同情和安慰。[解析]结合三则诗文中关于“交友”的具体内容,表达清楚,言之有理即可。根据甲文中“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可知,朋友之间相要诚信,以真心换真心;要学习他人的优点,对照缺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根据乙文中“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可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真正的君子必须谨慎地选择自己所处的环境。根据丙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可知,在人生失意的时候,真正友是关心、相互安慰的。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乙]孔子说:“我死了之后,那么子夏每天长进,子贡每天退步。”曾子说:“为什么这样说呢?”孔子说:“子夏喜爱和比自己贤良的人相处,子贡喜爱评论不如自己的人。不了解他的儿子,就看他的父亲;不了解他的为人,就看他的朋友;不了解他的君主,就看他任命的大臣;不了解土地,就看地上生长的草和树。所以说:和好的人相处,像进入有香草的屋子,时间长了闻不到它的香味,(这)就是和香气融合在一起了;和不好的人相处,像进入卖咸鱼的店铺,时间长了闻不到它的臭味,(这)也是和臭味融合在一起了。储藏朱砂的容器会变成红色,储藏漆的容器会变成黑色。因此君子一定要谨慎地选择和自己相处的人。”9.“点”在这里指不刻意地、大面积地栽种,农村人舍不得用良田来种蚕豆,从侧面表现出蚕豆这种植物易于养活、适于生长的特性,表现了蚕豆顽强的生命力。[解析]第2段“点进三五粒蚕豆种”中的“点”字是“放”的意思。根据第2段“农村人珍惜土地……见缝插针地随开一块土”可知,此处指农村人因舍不得良田,不刻意地、大面积地去栽种蚕豆。根据第3段“人间美四月天,大地回春,蚕豆花开。……在春天和煦的阳光的照耀下,一朵朵、一簇簇迎风摇曳,芬芳扑鼻,引得蜂飞蝶舞”可知,这一描写侧面表现了蚕豆易于养活、适于生长的特性,表现了蚕豆顽强的生命力。据此分析作答即可。10.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绽放的蚕豆花比作展翅的“彩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蚕豆花朴实素雅、别有特色的美感,表达了作者对蚕豆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解析]作答本题,先判断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再结合语境和文章内容分析表达效果。11.蚕豆花朴实平凡却美丽动人,让人感动;蚕豆生命力顽强,代表着作者对过去艰难生活的回忆、对美好生活和美丽品质的寄托,让人回味,令人深思;奶奶是传统农民的代表,像蚕豆一样朴实无华、扎根乡土且具有美好质;抒发了作者对美好童年的回忆,对奶奶的怀念之情。[解析]根据第3段“绽放的蚕豆花……在春天和煦的阳光的照耀下,一朵朵、一簇簇迎风摇曳,芬芳扑鼻,引得蜂飞蝶舞”可知,蚕豆花朴实平凡却美丽动人,让人感动;根据第1段“四月,蚕豆花儿开在家乡丰腴的春天里……轻歌曼舞”可知、蚕豆生命力顽虽,代表着作者对过去艰难生活的回忆,更是对美好生活和美丽品质的寄托,让人回味,令人深思;根据第5段“农家的餐桌因蚕豆而丰盛……让人垂涎欲滴”可知,奶奶是农村传统农民的代表,像蚕豆一样朴实无华、扎根乡土却具有美好的品质;根据第7段“如今奶已仙逝多年,而我再也吃不到奶奶烹饪的蚕豆,更吃不到那儿时的春天味道了”可知,文章抒发了作者对童年的回忆,对奶奶的怀念之情12.奶奶祥和蔼、疼爱孙儿,她给孙儿剥好蚕豆,变着花样儿给孙儿做五花八门的蚕豆菜品;奶奶像蚕豆一样扎根乡土,给孙儿无忧无虑的童年,默默守护着孙儿成长,是一位可亲可敬的农村老人。13.五猖会 [示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琐记14.[示例]A 望而生畏 虽然这本书是鲁迅童年开蒙时读的唯一—本书,但是鲁迅却说一字不懂。临出发看五猖会时,他被父亲强迫背诵这些无趣无味的文字。为这本书,连五猖会也变得没有意思了。[示例二]B 喜爱 《山海经》中有插图,有好玩的神话故事,比枯燥乏味的诗书礼仪之书好看,另外它也是促进鲁迅精神成长的宝书。[解析]根据所给书目,明确鲁迅的感情,选择自己熟悉的内容,说出鲁迅的态度,再结合名著内容来分析原因。言之成理即可。15.[示例]鲁迅的成长首先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阅读《朝花夕拾》,我们看到鲁迅得到绘图版《山海经》后的喜悦,和之后搜集《尔雅音图》等绘图书籍的热情,也读到他对民间的迎神赛会、民间戏曲、民间传说故事的渴盼,以及他对《荡寇志冰西游记》等通俗演义小说的涉猎,乃至父亲让他背的《鉴略》和寿镜吾先生教读的大量文言文,这些在背少年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广泛积累,为他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他练就了过硬的“童子功”。同时,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落后与腐朽也进行了抨击。在《〈二十四孝图〉》中,他对“郭巨埋儿”“老莱娱亲”等残酷虚伪的“孝道”就进行了毫不客气的讽刺批判;在《五猖会》中,他对封建的教育方式也表现出十分的痛恨。[解析]结合名著阅读体验谈看法,首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阐述理由。如鲁迅喜欢民间迎神赛会、民间戏曲、民间传说故事等,都为他日后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说.鲁迅能成长为一代文学巨匠,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熏陶。再如,《五猖会》中父亲要求“我”背书,“我”失望、郁闷至极,最终背书成功,得以去看五猖会,却失去了快乐的心情,表达了鲁迅强烈谴责封建强权教育对孩子天性的扼杀。可见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落后与腐朽也进行了批判。16.[写作指导]本题需要留意题干中的关键词“习惯”,其含义是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 斋日兴的诟阜丈“养成习惯”与“改变习惯”都不是轻而易举的,而是艰难的、漫长的,需要付出努力的。因此,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是:“习惯”有好有坏,应区别对待。“好习惯”应该提倡、坚持,如养成按时交作业、为班级服务、阅( 读优秀报刊书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等习惯。反之,“坏习惯”则应该坚决摒弃或改正,诸如粗心大意、上课开小差、背后说长道短等。“亲身经历或所见所闻所想”,就是要求所写内容与作者密切相关,要真实,不能虚构。写作时,应以记叙为主,兼及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借助抒情、议论,揭示文章主旨、意义,即自己的反思、感悟等。题序一二三总分评卷人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