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基础知识专题练: 宇宙中的地球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基础知识专题练: 宇宙中的地球第1页
    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基础知识专题练: 宇宙中的地球第2页
    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基础知识专题练: 宇宙中的地球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基础知识专题练: 宇宙中的地球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基础知识专题练: 宇宙中的地球,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解题思路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中国空间站(“天宫”)建设和研发面临很多技术上的挑战。为保障航天员的生活、工作顺利进行以及空间站的长期运营,“天宫”实验舱布置了大型柔性太阳翼(太阳能电池板),太阳翼的角度可调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天宫”实验舱布置了柔性太阳翼,主要是为了( )
    A.避免陨石撞击B.躲避太阳风暴C.接受更多光照D.减弱风力影响
    2.推测空间站长期运营需克服的困难有( )
    ①地球引力较大
    ②太空垃圾威胁
    ③太阳风暴强烈
    ④物资循环利用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北京市门头沟区灰峪村被称为“化石村”。在一次学生科学体验活动中,同学们在村后山坡的页岩地层中采集到了轮叶化石(下图)。专家说,轮叶是古生代晚期的蕨类植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轮叶化石形成时,灰峪村所在地的地理环境最可能是( )
    A.雪山B.湖泊C.深海D.沙漠
    4.古生代晚期的地层中还可能发现( )
    A.鸟类化石B.野生水稻C.恐龙化石D.煤炭资源
    距离地球4.2光年的恒星比邻星的宜居带内有颗行星(比邻星b),可能存在生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比邻星属于( )
    A.太阳系B.地月系C.河外星系D.银河系
    6.下列关于比邻星b可能存在生命的推测,最全面的是( )
    A.适当的质量,离中心恒星的距离适中
    B.适中的公转周期,中心恒星适当的表面温度
    C.适宜的温度,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
    D.适当的质量,适中的公转周期
    雾凇,俗称树挂,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是非常难得的自然奇观。雾凇景观以吉林雾凇最为有名。下图为吉林雾凇景观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7.雾凇的形成,体现的地球圈层数量有( )
    A.1个B.2个C.3个D.4个
    8.构成雾凇景观的核心要素所属地球圈层的主体是( )
    A.海洋B.空气C.岩石D.植物
    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在一个太阳活动周期中,太阳黑子数量最大年被称为太阳活动峰年。图为2019~2030年的太阳活动周期中太阳黑子数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太阳活动峰年是( )
    A.2021年B.2023年C.2025年D.2027年
    10.剧烈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可能有( )
    A.卫星导航信号被扰乱B.地球磁场完全消失
    C.低纬普遍出现极光D.日地距离发生变化
    我国首枚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于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软着陆火星表面,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开展巡视探测等工作,实现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技术跨越。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天问一号”探测器进入火星轨道后,便脱离了( )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总星系
    12.与地球相比,火星大气层稀薄的原因可能是( )
    A.运动速度慢B.距日距离远C.质量与体积小D.公转周期长
    如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在大陆地壳的某地层中发现恐龙化石,推测该地层形成于( )
    A.新生代B.中生代C.古生代D.元古宙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莫霍面在地下平均2900千米处B.甲圈层属于地球外部圈层
    C.大洋地壳平均厚度比大陆地壳小D.软流层位于乙圈层最顶部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曾出土一幅彩绘帛画,画的右上方是一轮红色的太阳,太阳中间有一只三趾的乌鸦。《淮南子》中也记载过这一现象,称“日中有踆(cūn)乌”。据此完成小题。
    15.关于太阳及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
    A.太阳的能量来自太阳外部的核裂变反应
    B.太阳辐射能是促进地球上物质运动的主要动力
    C.我们使用的煤、石油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
    D.低纬度比高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能更多
    16.实际上,画中的“乌鸦”其实是___,它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
    A.耀斑;色球层B.黑子;光球层C.日珥;日冕层D.太阳风;日冕层
    17.该现象剧烈爆发时,对地球的影响是( )
    A.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B.全球许多国家发生强烈地震
    C.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D.引起高层大气出现云雨天气
    科学家对“信使号”探测器第三次飞越水星的观测数据进行了解题思路,结果发现水星表面有火山活动迹象,以及磁场磁暴等信息,并且在水星超稀薄外大气层中首次发现电离钙元素。下图为太阳系局部图,图中M是地球的天然卫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美国“信使号”探测器考察的星球是( )
    A.MB.NC.PD.Q
    19.与P、Q相比,地球上生命形成的优越条件是( )
    ①太阳光照一直比较稳定
    ②表面温度适于生物生存
    ③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④有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读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0.图示太阳辐射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拔高低B.纬度高低C.天气状况D.海陆分布
    21.下列能反映太阳辐射的作用的是( )
    ①地热资源
    ②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动力
    ③为地球火山爆发提供能量
    ④地球生物生存所需能量的最主要来源
    ⑤石油、煤炭等矿物能源的形成
    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③④D.②③④
    2020年1月14日8时,菲律宾火山地震研究所发布消息称,在过去的24小时内,塔阿尔火山持续喷发,喷出了500m高的熔岩及2km高的黑灰色火山灰。下图为“塔阿尔火山喷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2.火山喷发物主要来自( )
    A.地壳B.岩石圈C.软流层D.内核
    23.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下图为青岛—拉萨海拔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4.图中甲为( )
    A.地表B.软流层C.莫霍界面D.古登堡界面
    2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距离海洋越远,地壳厚度越薄
    B.地壳厚度与距大陆中心远近呈正比
    C.山地、丘陵的地壳比高原的地壳厚
    D.海拔高度与地壳厚度变化基本呈正相关
    二、材料解题思路题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据观测数据显示,我国太阳能资源在近40年来,不论是在总辐射量、年日照时数还是在年有效日照天数上都存在着明显地减少,只是在减少幅度上存在着差异,不少学者对变化原因也进行了一定范围内的解题思路,总结前人研究结果,在太阳能资源变化上,我国东部与西部的主导因素并非一致。东部地区主要是人文原因,西部地区主要是自然原因。下图为我国多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单位:亿焦耳/平方米)图。
    (1)分别指出影响图中50和70等值线延伸方向的主导因素。
    (2)据图指出甲乙两地太阳辐射的差异,并解题思路差异的原因。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解题思路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近几十年来太阳辐射量减少的原因。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平流雾指暖湿空气平流到较冷的下垫面上形成的雾,是沿海地区常见的气象灾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已基本实现了“雾航不误航”,保障了社会经济平稳运行。2019年4月7日—8日,台湾海峡盛行近5级的西南风,北部有平流雾分布(下图)。8日6时后平流雾逐渐消散。
    (1)简述此次台湾海峡北部平流雾的形成机理。
    (2)推测此次平流雾在6时后逐渐消散的原因。
    (3)在此次平流雾发生期间,对举地理信息技术在保障“雾航不误航”中的应用。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天气状况和海拔等。下表为大气上界水平面太阳辐射分布统计表,下图示意我国多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单位:亿焦/米2)
    (1)根据表中数据,补充下图纵坐标数据、名称(单位),绘制大气上界水平面太阳辐射随纬度分布曲线,并描述其分布规律。
    (2)描述我国多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规律。
    (3)解题思路四川盆地多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低的原因。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年来,中国科技取得了许多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上天入地、通江达海……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全人类首次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研究表明,着陆点附近的月球表面金属来源可能与星际物质有关。本次嫦娥四号任务之一的“月面微型生态圈”,将在一个高18cm,直径16cm的高度密封抗压容器里创造动植物生长环境进行实验。实验中的昆虫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图为“月面微型生态圈”简介。
    材料二:位于新疆沙雅县的塔里木油田,突破国外垄断,采用系列新技术、新装备、新工具进行油气生产。2023年2月,果勒3C钻井钻至9360米,为该油田目前最深钻井。
    (1)“月面微型生态圈”需要克服的是月球上的_______、_______等条件。
    (2)上图中“月面微型生态圈”模拟的生物圈,该圈层主要特点是?
    (3)“嫦娥4号”发射过程中所经过的地球大气层大气密度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该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原因是?
    (4)果勒3C钻井达到的最深处属于地球内部圈层中的_______,推测该圈层内地震波波速的变化特征。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知,太阳翼为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光能发电为空间站提供能源,布置柔性太阳翼可以通过调整太阳能板的角度获得更多的光照,C正确;陨石、太阳风暴来临时,柔性太阳翼也无法避免受到危害,BC错误;中国空间站(“天宫”)位于地球之外,大气稀少,没有风,D错误。故选C。
    2.答案:C
    解析:目前,太空垃圾数量大,且难以清除,对空间站安全运行构成威胁,②正确;为空间站补充物资成本高,因此空间站长期运营需要加大物资循环利用技术的研发,④正确;随着科技发展,地球引力大不算困难,①错误;太阳风暴属于自然现象,不经常出现,对空间站危害比较少,④错误。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轮叶化石中的轮叶是古生代晚期的蕨类植物。蕨类植物喜欢湿润、阴凉、温暖的生长环境。它的生长离不开水分,耐旱性极差,多是生长在森林下层的阴暗而潮湿的环境里,耐旱品种极少。因此轮叶化石形成时,灰峪村所在地的地理环境最可能是湖泊,适宜蕨类植物生长,B选项正确。雪山、深海、沙漠不适宜蕨类植物生长,A、C、D选项错误。故选B。
    4.答案:D
    解析:鸟类属于陆生的脊椎动物,主要出现在中生代,A选项错误。野生水稻属于被子植物,出现在新生代,B选项错误。恐龙属于爬行动物,主要出现在中生代,C选项错误。我国的主要成煤时期是晚古生代,因此在古生代晚期的地层中可以发现煤炭资源,D选项正确。故选D。
    5.答案:D
    解析:材料信息表明,比邻星是距离地球 4.2光年的恒星,因为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恒星,因此比邻星不属于太阳系,而地月系位于太阳系之中,因此比邻星也不可能属于地月系,排除A、B;银河系的直径约10万光年,而比邻星距离地球4.2光年,因此比邻星位于银河系,而不属于河外星系,D正确,C错误。
    6.答案:C
    解析:适当的质量,离中心恒星的距离适中,仅能推测该行星可能有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和适宜的温度,不能表明有适宜液态水的条件,因此推测比邻星b可能存在生命的条件不全面,A错误;适中的公转周期,中心恒星适当的表面温度,只能推测该行星可能有适宜的温度,不能推测具有适宜大气和液态水的条件,因此推测比邻星b可能存在生命的条件不全面,B错误;适宜的温度,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液态水,这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C选项表述最全面,C正确:适当的质量,适中的公转周期,仅能推测该行星可能具有适宜的大气,因此推测比邻星b可能存在生命的条件不全面,D错误。
    7.答案:C
    解析:据图文材料可知,雾凇是空气中的水汽在树木等物体上凝结而成,故雾凇的形成体现的地球圈层有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共3个,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答案:A
    解析:据图文材料可知,雾凇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所以构成雾凇景观的核心要素是冰晶,属于水圈,水圈的主体是海洋,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答案:B
    解析:太阳黑子数的变化能反映出太阳活动的强弱,其数量与太阳活动呈正相关。读图可知,2023年太阳黑子数最多,太阳活动强烈为太阳活动峰年。
    10.答案:A
    解析:太阳活动能影响地球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可能会导致卫星导航信号被扰乱。
    11.答案:A
    解析:“天问一号”探测器进入火星轨道后绕转火星公转,脱离了地月系的范围,依然在太阳系、银河系和总星系范围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2.答案:C
    解析:火星体积和质量比地球小,产生的引力较小,形成的大气层较薄,C正确。火星大气层稀薄与火星的运动速度、距日距离和公转周期无关,ABD错误。故选:C。
    13.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在中生代晚三叠纪至白垩纪末,是恐龙的活跃期,这一时期属于中生代,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4.答案:C
    解析:莫霍界面距离地表平均深度33千米,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线,地面以下2900千米深处应为古登堡面,A错误;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它的范围比地壳大,因此属于地球的内部圈层,B错误;据图可知,大洋地壳平均厚度比大陆地壳小,C正确;据图可知,软流层位于上地幔的上部,而不是顶部,D错误。故选C。
    15.答案:A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太阳辐射能量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A错误,符合题意;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B正确,不合题意;煤炭和石油均是地质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C正确,不合题意;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多;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小,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少,所以低纬度比高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能更多,D正确,不合题意。故选A。
    16.答案:B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太阳中间的三趾乌鸦,为太阳表面暗的区域,即黑子,太阳黑子出现在太阳的光球层,B正确,AD错误。日珥位于色球层,C错误。故选B。
    17.答案:C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当太阳黑子剧烈爆发时,太阳活动强,发射的电磁波干扰地球电离层,会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C正确;为地球提供光和热的是太阳辐射,不是太阳活动,A错误;地震与太阳活动没有必然的关系,B错误;云雨天气主要发生在对流层,而不是高层大气,且云雨天气与太阳活动关系不大,D错。故选C。
    18.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知M为地球的天然卫星,排除A项;根据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与太阳的位置关系可知,N行星为水星,故选B项。
    19.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P为金星,Q为火星,与它们相比,地球表面温度适于生物生存,且有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与太阳系其他七大行星的宇宙环境相同。
    20.答案:B
    解析:图示太阳辐射随纬度升高而减少,所以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纬度,故选B。
    21.答案: B
    解析:地热资源、火山爆发的能量均来自地球内部;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动力,生物生存所需能量,石油、煤炭等矿物能源均来自太阳辐射能。故选B。
    22.答案:C
    解析:火山喷发物岩浆,发源于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C正确,AD错误;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B错误,所以选C。
    23.答案:A
    解析:蔓延的火山灰物质,随着火山的喷发先进入大气圈,再沉降到水圈,生物圈,最后到达岩石圈表面,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
    24.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莫霍界面至地表为地壳,一般而言,大陆的地壳较厚,其厚度约为33km,大洋的地壳薄,其厚度约为6km。因此甲为莫霍界面,A错误,C正确;软流层在上地幔的上部,B错误;古登堡界面平均深度为2900km,D错误。故选C。
    25.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壳的厚度不一,读图可知,离海洋越近,地壳厚度越薄,A错误;地壳厚度与距大陆中心远近没有太大相关性,一般来说,海拔越高,地壳厚度越厚,B错误,D正确;地壳厚度大致从高山、高原地区向沿海平原地区变薄,C错误。故选D。
    26.答案:(1)50等值线:纬度和地形;70等值线:地形。
    (2)甲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大于乙地。原因:甲地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地势较高,空气稀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或乙地气候湿润,日照时间短;海拔较低,地形封闭,大气密度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
    (3)我国东部地区经济较为发达,人类活动相对更加剧烈,对环境的影响更大;大气污染更加严重,雾、霾的出现和增加导致太阳辐射量减少。我国西部地区近几十年来降水增加,云雨天气增多,导致太阳辐射量呈减少的趋势。
    解析:(1)读图可知,南部的50等值线东部呈东西走向,应是受纬度影响;而其西南部则呈南北走向,且位于横断山脉附近,应是受地形影响;东北地区的50等值线基本呈南北走向,基本与大兴安岭走向一致,应是受地形影响。图中70等值线延伸方向,与青藏高原的轮廓基本一致,应是受地形影响。
    (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的数字为80~90,而乙的数值为30~40,甲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大于乙地。原因在于甲地位于青藏高原之上,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地势较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强;而乙地位于四川盆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日照时间短;海拔较低,地形封闭,大气密度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
    (3)由材料可知,在太阳能资源变化上,我国东部地区主要是受人为因素影响,这是因为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快速、水平高,人类活动相对剧烈,工业发展水平高,所以大气污染更加严重,雾霾的频繁出现导致太阳辐射量有所减少,使得东部地区整体太阳辐射呈下降趋势。而我国西部地区主要是受自然因素影响,这是因为近些年来,气候变化使得西部地区降水增加,云雨天气较多,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减少。
    27.答案:(1)西南风携带暖湿气流持续向东北方向输送;台湾海峡北部海水温度较低;暖湿的空气接触到较冷的水面,温度下降,水汽凝结成雾。
    (2)6时后太阳辐射增强,海面温度升高,不利于水汽凝结;阳光照射使雾滴蒸发;西南风减弱,暖湿气流不再持续输送。
    (3)利用RS技术实时接收卫星图像,监测雾区的分布、范围和动态变化;利用GIS建立预警系统;利用GNSS在能见度较低的情况下为船舶提供导航。
    解析:(1)此次台湾海峡北部受到西南风的影响,台湾海峡北部的海水表面温度降低;接着,近地面的空气湿度大,遇冷凝结形成雾;最后,由于风力较小,雾不易被风吹散,从而形成了平流雾。
    (2)平流雾在6时后逐渐消散的原因主要是日出后,太阳高度逐渐增大,海面获得太阳辐射增多,导致气温升高,地面附近的空气温度升高,从而削弱了逆温现象,同时,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近地面的海风势力增强,加速了平流雾的消散:当海温高于气温时,海水会通过潜热输送、长波辐射等方式使近海面气温升高,从而使大气变得不饱和,雾逐渐消散。
    (3)在此次平流雾发生期间,地理信息技术在保障“雾航不误航”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首先,遥感技术能够实时获取台湾海峡北部平流雾的分布范围、强度等信息,为船舶航行提供及时准确的天气信息;其次,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对获取的遥感数据进行处理和解题思路,提供航行建议、路线规划等服务,帮助船舶避开平流雾的影响:此外,北斗导航系统可以为船舶提供高精度定位和导航服务,确保船舶在恶劣天气下仍能准确航行;最后,通信技术在整个过程中也起到了关键作用,保障船舶与指挥中心之间的实时通信,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处理,这些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共同确保了“雾航不误航”的目标实现。
    28.答案:(1)绘图如下:
    分布规律: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2)总体由东南向西北递增;四川盆地为低值中心、青藏高原为高值中心。
    (3)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多阴天、云雾量大,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解析:(1)首先根据表中数据,补充纵坐标数据、名称(单位):然后在不同纬度,用点标出其对应的年,总辐射量;最后用平滑的曲线将点连接起来。据材料中表和补充完整的图可知,大气上界水平面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为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2)我国多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规律可先整体描述,然后再指出特殊区域。结合图可知,我国多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总体由东南向西北递增:最低值在四川盆地,最高值在青藏高原。
    (3)据材料可知,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天气状况和海拔等。四川盆地为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多阴天,云雾量大,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所以多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低。
    29.答案:(1)昼夜温差大;缺少液态水; 缺失大气,辐射较强;月球没有大气,易受陨石等星际物质撞击。
    是地球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自然界地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和岩石圈上部(多数生物集中分布在大气圈、水圈与岩石圈很薄的接触地带)。
    逐渐变小。该层集中了大气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空气对流运动显著,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易成云致雨。
    地壳,横波和纵波都随深度增大而增大。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月球不像地球一样能存在生命,月球上无大气,昼夜温差大,缺少液态水,没有大气保护导致辐射较强,这些影响生命存在,因此“月面微型生态圈”需要克服的是月球上的昼夜温差大、缺少液态水、缺失大气、辐射较强,月球没有大气,易受陨石等星际物质撞击等条件。
    (2)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月面微型生态圈”模拟的生物圈是指地球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是目前地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和岩石圈上部,多数生物集中分布在大气圈、水圈与岩石圈很薄的接触地带。
    (3)结合所学知识,“嫦娥4号”发射过程中随着海拔高度逐渐升高,大气密度逐渐减小。对流层集中了大气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该圈层空气对流运动显著,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易成云致雨。
    (4)结合所学知识,新疆位于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大陆地壳厚度在39-41km,根据材料可知,果勒3C钻井钻至9360米,属于地球内部圈层中的地壳依据地震波波速变化,在该圈层内纵波(P波)和横波(S波)的波速都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质量
    与恒星
    距离
    温度、
    光照
    空气、

    公转
    周期
    中心恒
    星温度
    地球
    1
    1.5亿
    千米
    适宜
    可观
    365天
    6000K
    比邻
    星b
    1.3
    700万
    千米
    适宜
    可观
    11.2天
    小于
    3000K
    纬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年总辐射量(亿焦/米2)
    131.7
    129.9
    124.5
    115.8
    104.1
    90.1
    74.9
    62.6
    56.4
    54.8

    相关试卷

    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基础知识专题练: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

    这是一份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基础知识专题练: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三产业协调发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基础知识专题练: 人口:

    这是一份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基础知识专题练: 人口,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解题思路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基础知识专题练: 产业区位因素:

    这是一份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基础知识专题练: 产业区位因素,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解题思路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