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10* 往事依依/于漪课时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10* 往事依依/于漪课时作业,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拼音在横线处填写正确的汉字,在下列句子横线处填写正确的选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在加粗字后的括号内填写正确的拼音。
①我们徜徉( )在一幅幅新奇而美妙的民俗风情画卷里,感受着多样的生活方式、多彩的地域文化。
②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 )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
2.根据拼音在横线处填写正确的汉字。
①年华似流水,很多重要的事情会随时间流逝而变得模糊,即使_________(sōu)索枯肠仍不可得。
②梁山雄伟险峻,水泊烟波浩_________(miǎ),水面有无边无际的芦苇,山上有一排排大房子……
3.在下列句子横线处填写正确的选项。
①我似乎目睹何涛、黄安率领的官军在_________的焦山下,在芦苇水港中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犹如_________,真是_________。
A.走投无路
B.身历其境
C.茫茫荡荡
D.津津有味
E.狼狈逃窜
②“红紫芳菲”“_________”“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令人_________,_________。脑海里常常浮现_________的世界,沉浸在美的享受中,生活情趣_________。
A.心旷神怡
B.浓浓郁郁
C.橙黄橘绿
D.五彩纷呈
E.眼花缭乱
4.为促进《文心》进一步发展,编辑组特设留言专区供同学们交流想法,同学们纷纷留言,以上留言中加粗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同学B.乙同学C.丙同学D.丁同学
5.宣传组从同学们的投稿中选出了以下两幅书法作品作为海报。对于这两幅书法作品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作品为行书,笔画连绵,潇洒飘逸,体现阅读文学作品须有端正的态度。
B.甲作品为草书,结构简省,苍劲有力,展现出文学可助人获得成长的力量。
C.乙作品为楷书,笔画平直,严整端正,正如好的文学作品可启心智、正品格。
D.乙作品为隶书,笔画圆转,古朴典雅,表现文学能带给人诗意与美的体验。
小语和小文拟参加“少年正是读书时”主题活动,邀你一起完成下面的任务。
6.小语和小文设计了下面的调查问卷,你认为他们设计的三个问题中哪一个不恰当?请说明理由。
7.在活动中,同学们还提出了一些疑问,小语和小文汇总出两个共性问题。请你选择其中一个问题并对此提出两条有效建议。
[共性问题]①没有时间读书。②不知道读什么书。
阅读下文,按要求完成下题。
开花的日子一定会到来
(1)萎萎毛,又名小蓟。这种野菜极常见极普通,它的叶子满身全是刺,嫩时刺软,可以做菜。叶子的汁还可以止血。它开出的小花,也蛮漂亮。
(2)说起萎萎毛,我情不自禁想起一些往事。
(3)1954年,我10岁,和邻居女孩一块报名上一年级。那时我父亲已病逝,母亲独自拉扯三个孩子,还能支持我上学,真是不简单。16岁我参加初中考试,只考语文数学。分数考得挺好,可惜按当年规定,年龄超了,没能录取。
(4)我20岁那年,村里办教育,缺教师,让我教孩子们学文化。我跟孩子们一块学习汉语拼音,一些字词也得到熟悉和巩固。24岁结婚后,整天忙着干农活,把孩子们养大,供他们上学,教书和读书也就没再继续下去。
(5)多年后,孙女出生了,我到北京帮忙照看。我和孙女一起看书,由此又开始捉笔写字。这时候已经是字认识我,我不认识字了。孙女上小学后,每天她回家写完作业,我就和孙女一起抄写《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抄了好多遍,有的都能背下来,还能默写出来。这让我很高兴、很充实,觉得生活更有意义了。
(6)近些年,儿子鼓励我写回忆录,说将来给孙辈们看,有意义。我说一个农村老太太,没什么成绩,也没什么功劳,有什么可写的?儿子说,种地养家糊口就是成绩,把孩子培养成材就是功劳,就写小事小人物,慢慢来,写一点是一点。我偷偷写了一些,自己藏着。后来儿子偶然看到了,很高兴,说太好了,虽然看着像白开水,可是挺真实挺有味道。他拣出一些成篇的发到网上,没想到这些自言自语的白开水小文章,得到了网友们的喜爱和支持。
(7)那之后,我写得越来越勤了。写事、写人、写物、写吃、写玩,庄稼、蔬菜、家畜、饮食、用具等这些我熟悉的东西,都写到文章里。几十年里,眼见的、耳听的、亲历的,用笔记下来,还不少哩。
(8)张嘴说容易,写在纸上对我来说可就难了。要么字不会写,要么句子不通。我自己查字典,老伴在网上给我查成语、查谚语。一篇文章一两千字,草稿写两遍,最后再誊清一遍,基本一个礼拜完成一两篇。除去做饭、吃饭、刷碗、打扫卫生,每个星期抽出一天去公园,其余的时间,我都花在笔头上。
(9)有事忙挺好。在写的过程中,我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快80岁的老人,忘记了我已腰弯背驼,全身心投入。过去的事浮现在眼前,挺有画面感。不少事几十年后再端详,苦的淡了,好的存了。写出来是放下,说出来是安慰。我写的文章,是最简单、最实在的那种,一眼看到底。能保证的,是自己真实的记录,是真诚的念想。
(10)写字作文锻炼了大脑,还锻炼了手指灵活度。自己生活自理,活得有质量,不给孩子们添负担,也是福气。写的时候,总觉得时间过得快,仿佛又回到了儿时上学的日子。
(11)儿子给我当编辑,录入、配图、发文,给我买了大字本词典,还准备了好多本子,嘱咐我不要为了节约写得太满,方便以后修改。老伴每次用毛笔书写标题,还拍了誊清的稿子,通过微信发给儿子录入修改。我常想,如果当年娘不让我去上学,如果村里不让我当老师,如果不和孙女一起读书写字,如果不是儿子鼓励我继续写,如果不是大家鼓励指点我,就不会有这些文字。
(12)一次,孙女玩耍时管家门口的小花叫“生命花”,我发现这名字取得好,于是我的小书就取名叫《生命花》了。这本小书印出来了,让我在如今这个好时代里活得更有趣味。牡丹花是花,萋萎毛也有花。经历了生命的苦,才体会日子的甜。草木用生命开花,我们用生命生活。不怕千辛万苦,只要希望在,美好就在,开花的日子一定会到来。
(作者:高秀花)
8.梳理全文情节,分析“我”能够写成小书《生命花》的原因。(至少写三点)
9.品味语言,说说你对第(9)段画线句“写出来是放下,说出来是安慰”的理解。
10.分析文章标题“开花的日子一定会到来”的作用。
11.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语言朴实,可用文中“看着像白开水,可是挺真实挺有味道”一句形容其特点。
B.“我”的写作经历,体现了“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乐观的生活态度。
C.“我”写字作文的目的是锻炼大脑和手指,生活能够自理,不给孩子们添负担。
D.“我”的作品能得到网友们的喜爱和支持,是因为内容的真实和念想的真诚。
12.清朝袁枚有一首小诗《苔花》:“白日不到处,青春怡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本文结尾也提到了牡丹。请结合本文内容,谈谈这种写法的妙处。
13.读书往事
于漪在《往事依依》中所介绍的这些往事都与读书有关,依依往事中融入了作者的缕缕情思。请你试着写一段与读书有关的往事,表达自己的情思。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①cháng;yáng;②lòu
2.答案:①搜;②渺
3.答案:①C;A;E;B;D;②C;E;A;D;B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A项,使用正确,“油然而生”指某种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B项,使用正确,“谆谆教导”形容恳切教导。C项,使用正确,“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D项,“搜索枯肠”形容竭力思索,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书法作品的能力。A项有误,笔画连绵是草书的特点,也体现不出“端正的态度”。B项有误,甲作品为行书,而结构简省、苍劲有力是草书的特点。D项有误,乙作品为楷书,笔画圆转、古朴典雅是篆书的特点。
6.答案:问题③不恰当,因为问题③是关于“阅读的好处”的,不符合调查主题“中学生阅读途径和方法”。
解析:本题考查设计调查问卷的能力。结合标题“‘中学生阅读途径和方法’调查问卷”可知,这个问卷设计的问题要与“阅读途径和方法”相关。“你认为阅读有什么好处?”是关于“阅读的好处”的,与“阅读途径和方法”无关,故不恰当。
7.答案:[示例一]针对“没有时间读书”的问题,建议一:科学规划,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减少过多的娱乐活动。建议二:利用碎片时间来阅读,如,每晚睡前读15~20分钟的书;随身携带书籍,闲暇时就随时随地阅读。
[示例二]针对“不知道读什么书”的问题,建议一:可以与老师或者同学们交流,阅读他们认为比较好的书籍。建议二:走进书店,了解畅销书目。建议三:通过网络获取相关资讯,如浏览书评、畅销书排行榜等。建议四:可以选择教材推荐的自主阅读书目阅读。建议五: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如,学了朱自清的《春》,可以找来其他名家写“春”的书来读。
解析:
8.答案:①母亲支持“我”上学。②村里让“我”当教师。③“我”和孙女一起读书写字。④儿子的鼓励和支持。⑤网友们的喜爱和支持。⑥老伴的帮助。⑦“我”的努力和坚持。
解析: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句,用最简洁的语言,按照“人物+事件”的格式来概括即可。
9.答案:(示例1)写出过去的生活经历,忘记其中的艰难困苦。时过境迁,过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对老年生活的慰藉。
(示例2)放下苦难,安慰自我,乐观生活。
解析:紧扣重点词“放下”“安慰”来理解句子。“放下”指的是忘记过去的苦难,“安慰”指的是对现在生活的慰藉。据此组织语言作答即可。
10.答案:①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②运用比喻,将生命的历程比作开花的过程。③点明中心:经历了生命的苦,才体会日子的甜。不怕千辛万苦,只要希望在,美好就在,开花的日子一定会到来。
解析:标题“开花的日子一定会到来”运用比喻修辞,既生动形象地描写出生命的历程,揭示了文章主题,又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满满的正能量,给人以积极向上、阳光生活的感觉。据此理解作答即可。
11.答案:C
解析:“锻炼大脑和手指,生活能够自理,不给孩子们添负担”是写作此文的结果之一。
12.答案:这是一种对比的写法,这种写法能有力地突出事物的特点和文章的主题。本文把萋萋毛与牡丹进行对比,突出了只要努力就会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美丽的主题。人生亦是如此。
解析:萋萋毛普通平常,它只是一种野菜,没有牡丹的艳丽夺目,但是也能开出漂亮的小花,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美丽。本文将萋萋毛和牡丹比作两种不同的人生,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普通人一样能活出自己生命的精彩。据此理解作答即可。
13.答案:
真的,读书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十来岁,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觉,不管生疏,常常和同学去串门儿。到了别人家里,我是安静的,不声不响,微笑,直盯着墙壁上的报纸。那些报纸,是大人贴在墙上做装饰用的,不至于到处露着墙皮。有字可读,真好。看着看着,我的身子会趴下,因为,靠底下的一些字,实在是看不清了。而下面的报纸,往往更旧一些,泛着黄色,伴随着一丝丝潮潮的味道。而于我,是温润,是隆重,闪着华丽的光,仿佛是琥珀。慢慢读完一面墙,真畅快呀。
“中学生阅读途径和方法”调查问卷
①你平时通过什么途径阅读?
A.买书 B.借书 C.看电子书
②你经常采用什么方法阅读?
A.了解大意,有选择性地精读。
B.反复品味,摘抄好词好句。
C.跳读浏览,随便翻翻。
③你认为阅读有什么好处?
A.可以放松身心。
B.可以获得知识、陶冶情操。
C.没什么好处。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6 散步/莫怀威课时训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下列句子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晚饭后,你们一家人在一起看电视,【诵读我了解】,【诵读我宣传】,【节目我主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第三单元12 《论语》十二章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时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加粗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