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地理中国的自然灾害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5-2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397221/0-173183813279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高中地理中国的自然灾害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5-2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高中地理中国的自然灾害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5-2,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图甲示意“福建省1960~2005年平均台风降水量分布”,图乙示意“福建省台风降水年总量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福建省台风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点。
(2)说明福建沿海地区台风灾害严重的原因及其防御措施。
【解析】 第(1)题,依据甲图可以看出,福建省台风降水量自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依据图乙可发现降水的年际变化大。第(2)题,对台风灾害的防御,可从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等分析。
【答案】 (1)自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年际变化大。
(2)台风频繁登陆区,狂风暴雨,易引发风暴潮、洪涝等;人口稠密,城镇众多,经济发达,造成严重损失。防御措施:加强对台风的监测和预警;植树造林;修建水利和护坡工程,加固堤防;制定救灾应急预案。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31°N,103.4°E)发生了8.0级强烈地震。
材料二 我国主要地震带的分布图。
(1)汶川地震发生后,诱发了滑坡和泥石流灾害,试分析成因。滑坡堵塞河道,河流上游形成堰塞湖,可能会导致什么灾害发生?
(2)汶川地震与1976年唐山地震(7.8级)相比,破坏性较强的是哪次地震?简要说明原因。
(3)根据材料二,说明我国地震的分布特点。
(4)我国是地震重灾区,近30年来,我国地震伤亡人数明显减少,而经济损失却有所加重,试分析这一趋势产生的原因。
【答案】 (1)地震震级高,山体断裂发育,造成岩石破碎;山地地形陡峻;植被破坏严重;连日降水促使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 洪灾。
(2)汶川地震。①从震级上,汶川地震稍强;②汶川地震波及的面积、造成的受灾面积比唐山地震大;③汶川地震诱发的地质灾害、次生灾害比唐山地震大得多;④汶川地震断层错动时间长。
(3)地震分布广;地震地区分布不均,西多东少;地震呈带状分布,地震带多与活动性断裂带的分布一致。
(4)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防震、抗震设施逐步趋于完善,抗震能力大幅度提高,使地震引发的死亡人数有所下降。但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资产密度加大,故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
3.(2010年泰安质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0年3月17日到5月7日,沙尘暴使内蒙古呼和浩特、赤峰、阿盟、锡盟和通辽市受灾人口达48.5万人,损失房屋53 413间,死亡牲畜10 472头(只),1.56万公顷农作物受灾,经济损失高达8 569万元。
2006年12月,甘肃民勤、凉州出现沙尘暴天气,这是当年入冬以来甘肃出现的最大一次扬沙天气,严重影响了当地的交通安全和农业生产。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沙尘暴天气分布图。
(1)根据上述材料说明我国沙尘暴天气的分布特点。
(2)简要说出华北地区应对沙尘暴频发的措施。
【答案】 (1)空间分布:我国西北、华北大部、青藏高原和东北平原地区;时间分布;冬春季节。
(2)在沙源地植树种草,有计划地退耕还林还草,提高植被覆盖率;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防灾抗灾意识;加强沙尘暴的预报预警,做好预防工作。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2022年高中地理章末整合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5,共3页。
这是一份2022年高中地理章末整合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6,共2页。
这是一份2022年高中地理人类与海洋协调发展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2-4,共2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