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人教统编版2.4* 致云雀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统编版2.4* 致云雀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含英咀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高中语文
年级
高一
学期
秋季
课题
致云雀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梳理诗歌内容,把握云雀自由、欢乐的特点。
2.学生能把握诗歌的修辞手法,体会诗人奇特的想象。
3.学生能阐释云雀的象征义,理解诗人追求光明、蔑视黑暗以及向往理想世界的情感。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学生能把握诗歌的修辞手法,体会诗人奇特的想象。
教学难点:
学生能阐释云雀的象征意义,感受诗人追求光明、蔑视黑暗以及向往理想世界的情感。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学校要举行主题为“向青春而歌”的视频征选活动,你所在的班级认为雪莱的《致云雀》拥有独特的青春价值,准备以“云雀”为原型来拍摄视频参赛。那么,视频内容如何设计呢?请加入讨论吧!
任务一 初读感知 明确“云雀”特点
1.现代诗歌的意象具有诗人浓厚的个人色彩。为把握视频主体“云雀”的形象特点,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并用一句话来概括对“云雀”的初印象。
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云雀。
欢乐、自由、热烈、勇敢、追求光明、心怀希望、洒脱自在、坚定不移等
2.有同学提出,为了提高视频的质量,拍摄时应该聚焦在“云雀”某些具有代表性的特色部分。以《红烛》为例,它用“意象解构法”将完整的“红烛”分解为“色、光、灰、泪”等部分来表情达意。
那么,本诗又从哪些方面来塑造这独特的“云雀”呢?请你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诗歌内容,明确视频拍摄的结构。
飞——鸣——心
任务二 含英咀华 展现想象魅力
那么视频又将选择什么样的画面来呈现云雀的“飞——鸣——心”呢?
同学们认为,一个视频画面总要有“出圈”的特色,那么你认为本视频的“出圈点”应该是什么呢?(停顿)
有同学提出《致云雀》最大的“卖点”应该是奇特的“想象”,这也许可以成为“出圈点”。那么《致云雀》如何呈现雪莱奇特、大胆的想象?他的想象又有何独特的魅力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感受诗人奇特、大胆的想象。并选择印象深刻的两个画面,完成下表,为视频拍摄设计镜头脚本。
请思考:本视频的“出圈点”是什么?
1.想象是创造力
2.诗可以解作是”想象的表象”
镜头
主体/陪体
手法
效果
第2节:
烈火的轻云
主体
比喻
将云雀比作“一片烈火的轻云”展现云雀热烈的情感与一跃而上的矫健身姿,更突出其“火”一般的激情,火一般的魅力,“云”一般的轻盈与欢快。
第12-14节:
春霖洒落的声息、雨后苏醒的花蕾、爱情或是醇酒的颂歌、赞婚的合唱、凯旋的欢歌
陪体
对比
这一组镜头将云雀的歌声与明朗、欢悦、清新的一切做对比,感受其歌声的沁人心脾;又将歌声与神圣的颂歌做对比,体现云雀歌声的高洁优雅,具有安抚伤痛、唤醒心灵的独特作用。
3.“要做一个至善的人,必须有深刻而周密的想象力”雪莱《诗辩》
任务二总结:《致云雀》诗句“以不事雕琢的艺术倾吐衷心”,表达了雪莱在诗歌创作上的追求:美的诗作应该是从诗人心灵深处直接涌现的激情、思想、音响和形象。
雪莱通过其奇特的想象,塑造了一只自由的云雀,并以视觉、嗅觉、听觉等感官充实了云雀的世界,让我们达到雪莱所说的另一种境界:”诗以不断使人感到新鲜乐趣的思想来充实想象,因而扩大想象的范围。“
任务三 悟读入境 探究云雀象征义
回归“向青春而歌”的活动主题,同学们开始思考这个视频能传递给观众什么样的“青春价值观”?也就是雪莱想通过这小小的云雀传递出什么样的情感与价值。
请同学们结合写作背景,细读文本,分析作者为何塑造云雀这一形象,并探究云雀的象征义。
写作背景:
当时黑暗恐怖正沉重地笼罩着整个英国,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使百姓流离失所,大批工人流落街头,到处是弱肉强食;严重的经济危机使国家物价飞涨,工人工资骤降,人民生活贫困;愤怒的工人因此起来罢工,捣毁机器,游行请愿,然而这一切行动均遭到统治阶级的血腥镇压。
1.为何塑造“云雀”?
为了唤醒,唤醒黑暗社会背景下的人民拥有冲破束缚的勇敢、自由的心。诗句中 “倦怠”“烦恼”“瞻前顾后”“自扰”“摒弃憎恨、傲慢和恐惧”“摒弃尘土”等等字眼,暗示了社会的现状及作者对现状的认知,也让诗歌的风格不再单调于“欢乐”“活泼”,而带有了稳重的色彩。
2.请总结云雀的象征义。
首先,它是自由飞翔,尽情高歌的“欢乐精灵”。矫健飞翔的雄姿和“不事雕琢”、优美自然的歌声向世人传递它那渴望自由、追求光明的最强音。在这弥漫着压迫气息的社会中,小小云雀用自己和谐、炽热的激情唱出欢乐的歌曲 ,为压迫的生存世界带来欢乐。
其次,他也是追求理想,崇尚自由的“诗人化身”。诗中的“云雀”,并不只是自然界中的云雀,更是诗人理想中的自我、诗人思想的化身。他用诗人、少女、萤火虫等一连串具象的比喻来说明自己与云雀的相似之处:二者都渴望光明,追求崇尚理想的世界。在诗歌的最后一节,象征诗人的“自由云雀”仿佛已经找到了那个充满“爱”的平等和谐的理想世界,无比坚定信念的呼喊,体现了诗人唤起穷苦人民内心觉醒的决心。
课堂总结:
有人说在《致云雀》这首诗歌当中,一只鸟就是一个诗人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世界。从一只鸟到一个世界,具有“洞穿”的隐喻,而更重要的是在这个理想的社会中有勇气、有自由、有迅疾的飞翔及伟大的远征。
作业:
请你依据本课的解读,完成视频“致云雀”的拍摄脚本。
有人说,教材选入的江枫译本对云雀意象的塑造不如查良铮版本,你怎么看?请做对比鉴赏。
致云雀(查良铮译)
祝你长生,欢快的精灵!
谁说你是只飞禽?
你从天庭,或它的近处,
倾泻你整个的心,
无须琢磨,便发出丰盛的乐音。
你从大地一跃而起,
往上飞翔又飞翔,
有如一团火云,在蓝天平展着你的翅膀,
你不歇地边唱边飞,边飞边唱。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2.4* 致云雀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整体感知,深入研读,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2.4* 致云雀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素养目标,教学素养,作者背景常识,鉴赏活动,文本研读,文本联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统编版2.4* 致云雀一等奖教案,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主要人生经历,诵读指导,小试牛刀,对点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