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人教版(2024)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测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测试卷,共10页。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时间 45分钟 满分 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1.利用天平进行定量研究,最早提出质量守恒定律的科学家是 ( )A.拉瓦锡 B.门捷列夫 C.徐寿 D.屠呦呦2.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湿衣服在太阳下晒干质量减小,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10 g白磷与10 g红磷混合后质量为20 g,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加,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任何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都等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3.小明同学从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中总结的信息有:①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磷和氧气 ②反应条件是点燃③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 ④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⑤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4.下列叙述符合实际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用铁丝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3Fe+2O2Fe3O4B.用镁条燃烧验证质量守恒定律:Mg+O2MgO2C.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H2O2H2↑+O2D.用氢气燃烧实验探究水的组成:2H2+O22H2O5.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冰加热融化成水,质量不变,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某物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含有碳、氢元素C.把同体积空气和呼出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可以探究二氧化碳含量高低D.为减小环境污染,可以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6.在深海潜水器或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Na2O2)作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它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的生成物为 ( )A.Na2CO3和H2 B.Na2O和O2C.NaOH和O2 D.Na2CO3和O27.在反应A+3B2C+3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4,当2.8 g 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3.6 g D,则C的质量为 ( )A.1.6 g B.0.8 g C.4 g D.2 g8.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储存,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整个过程涉及三种氧化物B.反应Ⅰ属于分解反应,有三种物质生成C.反应Ⅱ中的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D.反应Ⅲ中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9.如图为加入了催化剂后的某反应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B.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和原子个数都发生了改变10.某可燃物46 g在一定量的氧气中恰好反应,同时生成88 g二氧化碳和54 g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消耗氧气的质量为96 gB.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C.该物质一定含C、H元素,不含O元素D.该物质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11.下列图像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12.一定条件下在某密闭容器中,四种物质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17B.丁物质可能是单质C.反应后x的数值为26D.甲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二、填空及简答题(共26分)13.(8分)按要求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3)、(4)配平系数是“1”的也要标注]。(1)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的化合反应 。 (2)有黑色固体参加的化合反应 。 (3) Fe+ H2O Fe3O4+ H2(4) FeCl3+ NaOH Fe (OH)3↓+ NaCl 14.(8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见下表:(1)依据微观示意图判断,D是由 (填“分子”或“原子”)构成的。 (2)气体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16 g B参加反应,则生成D的质量为 g。 (3)气体A和B在点燃条件下充分反应,可以生成D和F两种物质。已知F是一种氧化物,其中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则F的化学式为 。 15.(6分)“低碳”是全世界的主题,以下流程是通过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实现“低碳”,从而更好地通过化学反应为人类造福。(1)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2)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上述循环过程中不需要吸收能量B.涉及的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C.水生成氢气的过程中所用的催化剂一定是二氧化锰D.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复合催化剂的作用下得到的产物是混合物(3)汽油中加入乙醇(C2H5OH)作汽车燃料可节省石油资源,乙醇充分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6.(4分)定律是对自然现象或关系的描述,通常可用数学方式加以表达。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小亮查阅到以下材料:(1)波义耳实验中,金属灰增加的质量是 。 (2)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带给我们的启示有 (填字母)。 A.要善于总结前人的成果和经验B.实验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药品的选择C.定量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三、实验探究题(共28分)17.(16分)根据以下实验方案,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是否相等,请将你的思考及实验结果写在短线处。【实验探究】同学们用托盘天平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反思评价】上述天平不平衡的方案中,导致天平不平衡的物质是 。 【小结归纳】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必须在 容器中进行。 【解释应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 不变,所以纸张燃烧后剩余灰烬的质量变小 (填“遵循”或“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理由是 。 18.(12分)蔗糖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某兴趣小组对“蔗糖的组成”进行了探究。Ⅰ.方案一已知:①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为CO2+H2O淀粉+O2②淀粉和蔗糖的组成元素相同。小明同学认为可得出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1)经查阅,该结论并不合理,无法确定蔗糖中是否含有 元素(写元素名称)。 Ⅱ.方案二【实验原理】蔗糖隔绝空气受热时可以发生分解反应。【实验装置】【实验过程】用上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给蔗糖加强热。【实验分析及改进】(2)①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目的是 。 ②实验时观察到干冷的小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说明蔗糖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③观察到玻璃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小组同学猜测该黑色固体是单质碳,并继续利用上图所示装置,另选试剂进行验证。实验过程和现象等见下表:【实验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实验拓展】(3)兴趣小组为进一步研究蔗糖,在分析化学实验室进行测试。测得3.42 g蔗糖中含有碳元素1.44 g,氢元素0.22 g,氧元素 g。据此可知蔗糖的化学式为 (填字母)。 A.C6H5NO2 B.C6H12O6 C.C12H22O11四、计算题(共10分)19.(10分)获取氢气的方法之一是电解水。如图是某小组设计的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下图为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请将“反应中”的图像补充完整。若实验要获得48 g氢气,试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需电解水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13.(每小题2分)(1)3Fe+2O2Fe3O4(合理即可) (2)C+O2CO2(合理即可) (3)3 4 1 4 (4)1 3 1 314.(每空2分)(1)分子 (2)2H2S+O22S↓+2H2O 18(3)SO215.(每空2分)(1)CO2(或二氧化碳) (2)ABC (3)C2H5OH+3O22CO2+3H2O16. (每空2分)(1)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 (2)AC17.(每空2分)【实验探究】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不 向右 【反思评价】氧气 【小结归纳】密闭 【解释应用】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 遵循 纸张燃烧生成的气体等物质扩散到空气中,使剩余固体质量变小18.(每空2分)(1)氧 (2)①排尽装置内的空气(或氧气) ③实验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现象分析:CO2+Ca(OH)2CaCO3↓+H2O (3)1.76 C19.(1) (2分)(2)解:设需要电解水的质量为x。2H2O2H2↑+O2↑ (2分)36 4x 48 g (2分)364=x48g (2分)x=432 g (2分)答:需要电解水的质量为432 g。A.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电解水C.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D.一定质量红热木炭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物质ABCD——氢原子——氧原子——硫原子微观示意图实验方案方案一方案二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分别将反应物及反应容器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及游码平衡取下烧杯,将铁钉浸到硫酸铜溶液中,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观察到的现象是 ,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再将其放回托盘天平,天平的指针 (填“向左”“向右”或“不”)偏转 取下烧杯并将其倾斜,使小试管中的H2O2溶液进入烧杯中,完全反应后放回托盘天平,天平指针 (填“向左”“向右”或“不”)偏转 实验过程实验现象现象分析(写化学方程式)实验结论小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往玻璃管中通入氧气,点燃酒精灯加热玻璃管中黑色固体燃烧C+O2CO2黑色固体是单质碳烧杯内 123456789101112ADDDADCACCDA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时间 45分钟 满分 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1.利用天平进行定量研究,最早提出质量守恒定律的科学家是 ( )A.拉瓦锡 B.门捷列夫 C.徐寿 D.屠呦呦2.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湿衣服在太阳下晒干质量减小,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10 g白磷与10 g红磷混合后质量为20 g,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加,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任何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都等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3.小明同学从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中总结的信息有:①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磷和氧气 ②反应条件是点燃③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 ④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⑤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4.下列叙述符合实际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用铁丝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3Fe+2O2Fe3O4B.用镁条燃烧验证质量守恒定律:Mg+O2MgO2C.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H2O2H2↑+O2D.用氢气燃烧实验探究水的组成:2H2+O22H2O5.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冰加热融化成水,质量不变,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某物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含有碳、氢元素C.把同体积空气和呼出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可以探究二氧化碳含量高低D.为减小环境污染,可以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6.在深海潜水器或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Na2O2)作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它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的生成物为 ( )A.Na2CO3和H2 B.Na2O和O2C.NaOH和O2 D.Na2CO3和O27.在反应A+3B2C+3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4,当2.8 g 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3.6 g D,则C的质量为 ( )A.1.6 g B.0.8 g C.4 g D.2 g8.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储存,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整个过程涉及三种氧化物B.反应Ⅰ属于分解反应,有三种物质生成C.反应Ⅱ中的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D.反应Ⅲ中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9.如图为加入了催化剂后的某反应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B.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和原子个数都发生了改变10.某可燃物46 g在一定量的氧气中恰好反应,同时生成88 g二氧化碳和54 g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消耗氧气的质量为96 gB.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C.该物质一定含C、H元素,不含O元素D.该物质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11.下列图像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12.一定条件下在某密闭容器中,四种物质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17B.丁物质可能是单质C.反应后x的数值为26D.甲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二、填空及简答题(共26分)13.(8分)按要求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3)、(4)配平系数是“1”的也要标注]。(1)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的化合反应 。 (2)有黑色固体参加的化合反应 。 (3) Fe+ H2O Fe3O4+ H2(4) FeCl3+ NaOH Fe (OH)3↓+ NaCl 14.(8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见下表:(1)依据微观示意图判断,D是由 (填“分子”或“原子”)构成的。 (2)气体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16 g B参加反应,则生成D的质量为 g。 (3)气体A和B在点燃条件下充分反应,可以生成D和F两种物质。已知F是一种氧化物,其中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则F的化学式为 。 15.(6分)“低碳”是全世界的主题,以下流程是通过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实现“低碳”,从而更好地通过化学反应为人类造福。(1)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2)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上述循环过程中不需要吸收能量B.涉及的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C.水生成氢气的过程中所用的催化剂一定是二氧化锰D.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复合催化剂的作用下得到的产物是混合物(3)汽油中加入乙醇(C2H5OH)作汽车燃料可节省石油资源,乙醇充分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6.(4分)定律是对自然现象或关系的描述,通常可用数学方式加以表达。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小亮查阅到以下材料:(1)波义耳实验中,金属灰增加的质量是 。 (2)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带给我们的启示有 (填字母)。 A.要善于总结前人的成果和经验B.实验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药品的选择C.定量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三、实验探究题(共28分)17.(16分)根据以下实验方案,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是否相等,请将你的思考及实验结果写在短线处。【实验探究】同学们用托盘天平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反思评价】上述天平不平衡的方案中,导致天平不平衡的物质是 。 【小结归纳】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必须在 容器中进行。 【解释应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 不变,所以纸张燃烧后剩余灰烬的质量变小 (填“遵循”或“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理由是 。 18.(12分)蔗糖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某兴趣小组对“蔗糖的组成”进行了探究。Ⅰ.方案一已知:①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为CO2+H2O淀粉+O2②淀粉和蔗糖的组成元素相同。小明同学认为可得出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1)经查阅,该结论并不合理,无法确定蔗糖中是否含有 元素(写元素名称)。 Ⅱ.方案二【实验原理】蔗糖隔绝空气受热时可以发生分解反应。【实验装置】【实验过程】用上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给蔗糖加强热。【实验分析及改进】(2)①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目的是 。 ②实验时观察到干冷的小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说明蔗糖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③观察到玻璃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小组同学猜测该黑色固体是单质碳,并继续利用上图所示装置,另选试剂进行验证。实验过程和现象等见下表:【实验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实验拓展】(3)兴趣小组为进一步研究蔗糖,在分析化学实验室进行测试。测得3.42 g蔗糖中含有碳元素1.44 g,氢元素0.22 g,氧元素 g。据此可知蔗糖的化学式为 (填字母)。 A.C6H5NO2 B.C6H12O6 C.C12H22O11四、计算题(共10分)19.(10分)获取氢气的方法之一是电解水。如图是某小组设计的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下图为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请将“反应中”的图像补充完整。若实验要获得48 g氢气,试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需电解水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13.(每小题2分)(1)3Fe+2O2Fe3O4(合理即可) (2)C+O2CO2(合理即可) (3)3 4 1 4 (4)1 3 1 314.(每空2分)(1)分子 (2)2H2S+O22S↓+2H2O 18(3)SO215.(每空2分)(1)CO2(或二氧化碳) (2)ABC (3)C2H5OH+3O22CO2+3H2O16. (每空2分)(1)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 (2)AC17.(每空2分)【实验探究】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不 向右 【反思评价】氧气 【小结归纳】密闭 【解释应用】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 遵循 纸张燃烧生成的气体等物质扩散到空气中,使剩余固体质量变小18.(每空2分)(1)氧 (2)①排尽装置内的空气(或氧气) ③实验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现象分析:CO2+Ca(OH)2CaCO3↓+H2O (3)1.76 C19.(1) (2分)(2)解:设需要电解水的质量为x。2H2O2H2↑+O2↑ (2分)36 4x 48 g (2分)364=x48g (2分)x=432 g (2分)答:需要电解水的质量为432 g。A.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电解水C.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D.一定质量红热木炭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物质ABCD——氢原子——氧原子——硫原子微观示意图实验方案方案一方案二实验装置实验过程分别将反应物及反应容器放在托盘天平上,用砝码及游码平衡取下烧杯,将铁钉浸到硫酸铜溶液中,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观察到的现象是 ,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再将其放回托盘天平,天平的指针 (填“向左”“向右”或“不”)偏转 取下烧杯并将其倾斜,使小试管中的H2O2溶液进入烧杯中,完全反应后放回托盘天平,天平指针 (填“向左”“向右”或“不”)偏转 实验过程实验现象现象分析(写化学方程式)实验结论小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往玻璃管中通入氧气,点燃酒精灯加热玻璃管中黑色固体燃烧C+O2CO2黑色固体是单质碳烧杯内 123456789101112ADDDADCACCDA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