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四上《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学设计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四上《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学设计第1页
    四上《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学设计第2页
    四上《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学设计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勾连批注,理解词语,厘清脉络,聚焦“窝囊”,课中批注,思辨“成败”,结课批注,学会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把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了批注的和同学交流。
    2.结合文中描写“我”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在排练节目和演出时,“我”的心情变化。
    3.结合生活经验,评价“我”的演出,并开导“我”。
    教学重难点
    1.结合文中描写“我”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在排练节目和演出时,“我”的心情变化。
    2.把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了批注的和同学交流。评价“我”的演出,并开导“我”。
    教学流程
    一、勾连批注,理解词语
    师:今天,我们来读一个有趣的故事。(出示课题)读课题。
    (生读)
    师:“囊”单独出现时读第二声,在“窝囊”这个词语里读轻声。再读。
    师:(出示单元篇章页及单元目录)这是本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学习前一篇课文《牛和鹅》时,我们学习了作批注。你知道可以从哪些角度给文章作批注吗?
    生:可以在有疑问的地方、写得好的地方,还有有启发的地方作批注。
    师:一边阅读一边批注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大家在预习这篇课文时,也都在有疑问的地方作了批注,主要分为两类。老师摘录了一些,你有什么发现?(展示学生的两类批注)
    生:我发现一类批注的都是我们不懂的词语。
    师:对,遇到不懂的词语,你们用一条横线和一个问号来批注,很清楚。另一类呢?
    生:批注的都是不理解的内容。
    师:是啊,你们都在内容旁批注了自己的疑问。
    师:先一起看看针对词语的批注。这几个词语有较多的同学不理解,谁来帮忙?
    生:我查过词典,知道“殷切”的意思是深厚而急切。
    师:很好。你通过查词典了解了新词的意思。
    生:我知道“豁虎跳”是一种类似虎跳的动作。
    师:老师找到了一段视频。(出示戏剧演员做“豁虎跳”的视频)你们看,这就是老虎跳起来的样子,威风吧?“豁虎跳”就是像老虎跳一样的跳跃。
    生:“糨糊”就是胶水,“霉糨糊”就是指发霉的糨糊,味道很难闻。
    师:除了这些词语,谁还批注了其他不懂的词语呢?
    生:我不懂“窝囊”。
    生:“窝囊”的意思是动作缓慢。
    生:“窝囊”的意思就是很没有能力。
    师:我们都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解释“窝囊”。相信读完了课文,我们会对这个词有更深的理解。课文里还有一些难读的字,一起读准确。
    (出示“露面、角色、殷切、撇嘴、哄堂大笑、笨拙”,学生齐读)
    师:刚才我们针对不懂的词语,互相帮助,解决了疑难。再看这些批注,都是对课文内容有不理解的地方。自己来读批注。
    生:为什么老师要看了“我”半晌才决定让“我”扮老虎?
    生:为什么老师对“我”的演技不满意,却又不撤换“我”呢?
    生:“我”已经按照老师说的表演了,为什么台下还会一阵哄堂大笑呢?
    生:扮演老虎是不是一定要会“豁虎跳”?
    师:这些对课文内容的疑问,我们通过读课文就能解决。阅读时可以作批注,写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二、厘清脉络,聚焦“窝囊”
    师: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请大家默读课文,把表格填写完整,也就是用关键语句填写关于事情和心情的内容。
    (出示课堂作业题,学生自学并完成)
    师:(投屏展示两份作业)先请这两位同学说一说填的事情是什么。
    生:课文先讲“轮到我们班表演”,再讲“老师让我扮老虎”,最后讲“我在台上正式演出”。
    生:我第一行填的是“我想在文艺表演中露面”,第二行是“我开始排练”。
    师:谁填得更合适?为什么?
    生:我认为第二位同学填得更合适。他写的三件事情都用“我”开头。表格的最后一栏是“我在台上正式演出”,说明主角是“我”,那么前两件事也要用“我”开头。
    师:有道理。按照这样的方法,第一位同学的应该怎么改?
    生:第一件事改成“我很想参加班级表演”,第二件事改成“我扮老虎,和同学一起排练”。
    师:这下主角都是“我”了。把三件事连在一起说一说,就知道课文讲了什么故事。大家先自己说说。
    生:这篇课文讲的是“我们”班要表演了,“我”非常想上台。“我”被分配演老虎这个角色,于是“我”开始排练。终于有一天,“我”在台上正式演出了。
    师:随着故事的发展,作者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呢?两位同学写得比较一致的是“期待表演”,但是表演时的心情填得不太一样,一个认为是“紧张”,一个认为是“害怕”。大家有别的想法吗?
    生:我读了课文第17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我套上老虎皮,戴上老虎头罩,紧张地等候在后台的上场口”,知道了作者心里很紧张。
    生:我读到作者最后“满头满脸都是汗”,感受到他当时很狼狈。
    师:课题中有一个词,也很贴切地表达了作者表演时的感受。
    生:“窝囊”。
    师:是啊,“我”感到窝囊。
    三、课中批注,思辨“成败”
    师:作者的演出真的像他自己感觉到的那样窝囊吗?有人摇头,也有人点头。怎么样才能更确定自己的观点呢?
    生:可以去课文中找依据。
    师:对,我们就用作批注的方法去读课文,为自己的观点找到理由。请再次默读第16~19自然段,也就是“我”正式表演的那部分内容,找1~2处能证明你观点的句子,圈出关键词,把你的想法批注在旁边。5分钟,计时开始。
    师:老师看到大家都已经批注出了想法。现在,根据观点调整座位。认为“我”的演出窝囊的同学请起立,拿好你的课本和笔坐到左边三组。认为演出不窝囊的坐到右边三组。
    (学生调整座位)
    师:我们已经按观点组成了新的学习小组。那到底哪边的观点更具说服力呢?咱们来一场辩论会,看谁可以借助批注,有理有据,说清楚观点。给你们一点准备时间,进行小组合作。
    (出示合作学习要求:1.在组内交流批注内容;2.确定有说服力的理由,讨论并摘录关键词。)
    师:(梳理学生贴在黑板上的关键词卡)看,这是认为演出“窝囊”的理由;这些词语是认为演出“不窝囊”的同学找到的理由。
    师:(投屏呈现学生批注)刚才老师关注到,一位同学的批注写得很不错。请围绕关键词,结合批注,说一说你们的观点。其他同学仔细听,有同样观点的可以想想怎么补充,持不同观点的同学想想怎么反驳。
    生:我的关键词是第17自然段的“笨拙”。“笨拙”的意思是不灵活、不干脆。这只“老虎”的动作一点都不灵活,说明“我”的演出很窝囊。
    师:围绕关键词,结合批注,说清观点,你给大家做了一个示范。围绕“笨拙”这个关键词,有没有其他的理由要补充?
    生:“笨拙”这个词语所在的句子是说,“我”已经明白自己笨拙的表演把全场的老师、同学都逗乐了,这说明连作者自己都知道他演的这只老虎很窝囊。
    师:这位同学联系了上下文来补充理由。来说说其他关键词。
    生:我们的关键词是“哄堂大笑”。“哄堂大笑”的意思是全屋子的人都在笑。文中“我”笨拙的表演竟然逗笑所有看演出的人,就说明表演真的很窝囊。
    生:我要补充一下。我觉得“哄堂大笑”说明了所有的观众都觉得“我”的演出十分窝囊,所以大家觉得可笑。
    生:我们的关键词是“砸锅”。因为“砸锅”的意思就是做得很不好,这里代表“我”扮演的老虎很糟糕,太窝囊了。
    师:好。刚才认为演出窝囊的组,都抓住关键词,结合批注,充分谈了自己的理由。认为演出不窝囊的小组,你们的关键词更多。谁先说?
    生:请大家看一下第17自然段。“只听见台下一阵哄堂大笑,笑得我脸上一阵热”。我找到的关键词也是“哄堂大笑”。但是,这里的笑不一定是嘲笑,也可以是赞许的笑,可能是他的演技很好,把全场都逗乐了,所以说这只老虎不窝囊。
    生:我对“哄堂大笑”的理解有补充。这句话里面还有一个词是“逗乐”,可能是因为“我”演得很滑稽,观众们觉得很有意思才笑的,这应该是善意的笑。
    生:我们的关键词是“满头满脸”。请大家看第18自然段。“满头满脸都是汗”说明“我”很努力,不偷懒,要争取做到最好。
    生:作者在前面写到了表演时要穿的老虎皮,穿上以后“脸,手、脚都不露”,还有“霉糨糊味直冲脑门”,说明扮老虎的服装并不好,但为了演好,作者坚持穿这样糟糕的服装参加训练和表演,这真的不窝囊。
    生:我们小组的关键词是“立刻”。“立刻”在第17自然段。刚刚认为“窝囊”的小组也说了,老虎的动作是非常迅速、灵敏的。作者在表演的时候,“立刻弯下身子”,说明他的表演灵活,并不窝囊。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持不同观点,但都找到了像“哄堂大笑”“立刻”这些关键词。针对这些关键词,有没有想要反驳对方的?
    生:我想反驳对“立刻”的理解。老师推了“我”,是想让“我”上台,“我”才立刻弯下身子。如果他不立刻上台的话,那就太磨蹭太糟糕了,因此“立刻”不能说明他不窝囊。
    生:我想反驳“不窝囊”组的“满头满脸”。“满头满脸”只能说明他十分努力,也不能说明不窝囊。
    生:我要坚持我们对“满头满脸”的理解。我觉得满头满脸都是汗珠,是因为“我”上台时很紧张,而且台下一阵哄堂大笑,使“我”变得更加紧张。第18自然段中还有一句话是“我总算一直演到了躺下来死掉”。这说明“我”虽然紧张但仍然尽力完成演出,这怎么会窝囊呢?
    师:同一个词语,大家会产生不同的想法,作的批注也不一样。看来,一边阅读一边批注,不仅记录了我们的阅读感受,还能帮助我们把观点整理得更清楚。
    四、结课批注,学会反思
    师:读到这里,你们课前提出来的问题解决了吗?现在把你的新想法记录下来,可以是通过刚才的阅读和讨论后得到的启发,也可以是新的疑问。
    (学生作批注;交流)
    生:我的问题是“老师不满意‘我’的演技为什么又不撤换‘我’呢”?我现在知道,老师看到“我”排练时这样认真、这样努力,她相信“我”会演好,所以没有撤换“我”。
    师:这是你仔细读课文,感受“我”排练时的动作、神态体会到的。
    生:我的问题是“台下为什么一阵哄堂大笑”?刚开始我认为是因为演员演砸了,现在我知道了,这也可能是观众对演员的鼓励,并非嘲笑。
    师:这是你跟大家讨论后的新认识。
    生:我的问题是“扮演老虎是不是一定要会豁虎跳”?现在我知道了,最好能学会豁虎跳,这会使表演更逼真,会赢得观众的喝彩和掌声。但如果不会也没关系,只要认真投入地去演,也会获得成功,就像文中的“我”,不会豁虎跳,也赢得了观众的笑声,这是大家对他表演的认可。
    师:你的认识有进步,可以不那么绝对地看问题,真厉害!
    师:这节课,我们借助批注读懂了“我”在正式演出时的感受,解决了一部分不理解的问题。下节课,我们再走进故事的前两个部分,结合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继续解决不理解的问题。关于这只“窝囊”的大老虎,我们可能又会有新的想法。事情
    “我”的心情
    充满自信
    我在台上正式演出

    相关教案

    小学出塞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出塞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构划学习任务群,创设任务情境,拓展延伸,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9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9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学设计,共7页。

    2021学年19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2021学年19 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案及反思,共10页。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