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古诗词诵读2《送元二使安西》(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古诗词诵读2《送元二使安西》(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页
    古诗词诵读2《送元二使安西》(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六年级下册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六年级下册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由曲入诗.,学习古诗.,课外拓展,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读通并理解诗句意思
    2、结合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王维和元二之间的深厚友谊
    3、掌握学习古诗的五步法
    4、有感情地诵读这一首诗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学习古诗的五步法
    2、体会王维和元二之间的深厚友谊
    教学过程:
    一、由曲入诗.
    1、师:课前请大家欣赏《阳关三叠》,请孩子们仔细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谈谈你的感觉。
    2、放曲。
    3、过渡语: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根据唐代著名的诗人王维写的这首送别诗谱曲而成的,齐读课题《送元二使安西》。
    4、读准了直接过渡,没读准诗示范。为什么这样停顿呢?请看:
    二、学习古诗.
    (一)解诗题.
    1、释义:
    元二:诗人的朋友元常,在家排行老二,所以叫元二。
    使:出使。
    安西:地名,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也是元二此行的目的地。
    2、谁能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说一下诗题的含义(1-2人回答):王维送元二出使到安西去任职(齐读)。
    3、相机引导:也就是说这是一首送别诗。
    4、极书: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解诗题。
    (二)知诗人
    1、师:诗人王维,你了解吗?生答(评:看来孩子们准备的非常充分)。
    2、师:老师在课前也搜集了王维的资料,请孩子们读一读。
    PPT:王维:唐代诗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3、师:读完后有的同学脸上露出羡慕的神情,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们来欣赏一下王维的作品吧!
    4、师:有的同学边欣赏边“哇,”你觉得王维是一位怎样的人?
    生1:多才多艺.
    生2:才华横溢.
    5、极书学法:刚才我们一起了解了诗人王维,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二步:知诗人。
    (三)读诗文.
    1、师:王维除了是位多才多艺,才华横溢的人,他还是一位怎样的人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与元二的故事。
    2、师:首先请孩子们自由地读两遍这首诗,要求把字音读准确(生自由读)。
    3、抽2生读:
    (1)一中等生,正音:其中有个多音字“朝”,意为“早晨”时候读“zha”,“舍”意为“房子”的时候读四声。
    (2)谁再来试试。
    (3)谁还想来读读,请一优等生,尝试读出节奏。(评:老师听出来了,你已经尝试着用恰当的停顿读出诗歌的节奏。)
    (4)师追问:你在哪里停顿的?
    生:223
    师评:很好,字正腔圆,又能读出诗歌的节奏,让我们像这位同学这样,一起有节奏地读读这首诗。(生齐读)
    (5)极书:孩子们,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三步:读诗文。
    (四)明诗意.
    1、师:诗读正确了,如果我们能明白这首诗的诗意,会读得更好更有感情。
    板书:明诗意。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首诗描绘的画面。
    PPT:下雨画面、客舍
    请孩子们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1:渭城的清晨下起了毛毛细雨。
    生2:王维和元二在饮酒道别。
    生3:王维叫元二再喝一杯美酒。
    2、师:王维怎样把这个画面通过诗句体现出来呢?请孩子们结合画面,注释说了诗句的意思,自由说一说。
    生1: (真不错,诗句中的每一个字都说出来了,意思表达的很完整)
    生2: (你把王维的心里话都说出来了)
    (五)悟诗情.
    友情深厚
    过渡:明白了诗意,诗中王维与元二的感情值得我们悟一悟。极书:悟诗情。
    1、同学们,王维与元二的感情怎么样?(生:深厚)极书:友情深厚
    2、请孩子们仔细思考一下,他们的交情深厚体现在哪些地方,譬如之前我们从“元二”这个称谓就能感受到亲切,从诗中去找,可以是一个字。
    生1:我从“送”字体会到王维亲自送,友情深(评:真不错,从一个“送”字便可感受到)
    生2:“劝”关系亲近,才劝了一遍又一遍。(“劝······无故人”。)哪个字?
    生3:“更进”什么意思?生答:再喝一杯.→师:再喝一杯酒就能让元二多留一会儿。
    生4:“无故人”(王维是元二的真心朋友,出阳关难再遇到······)
    生5:“客······新” 柳:留。
    渭······新
    3、同学们,我们来看看渭城的美景吧。
    ①师:引说:这里有鲜花,有焕然一新的杨柳,有亭亭玉立的荷花,有亭台楼阁,有小桥流水······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你想用一个什么词形容这幅画面?
    生1:美不胜收→你能读出这美不胜收的画面吗?→看来你需要多练习一下,会把画面读得更美。
    生2:生机勃勃→真好
    生3:清新
    ②渭城这么多美景,为何诗人只选取了“柳、客舍、雨”?(生说)
    ③“客舍”是羁族者的伴侣,折柳送别古来有之,最早在《诗经》中就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这样诗句,后来人们常借“柳”来表达挽留、不舍的意思,田边随风舞动的杨柳最容易引起人们千丝万缕的离愁,而且“柳”同“留”谐音,“柳”就成了离别的象征,天空中再下点零星小雨更让人伤感,“柳色青青”却是离别的象征,读出留恋。
    PPT:渭城·······柳色新。
    小结:从王维描绘的场景中看出王维与元二友情深厚,王维不愧是位多才多艺的诗人,把感情融予景中,叫“融情于景,情更深”。(板书)
    劝······故人
    过渡:请同学们找一找,诗中的哪几行在描写诗的情呢?(生答“劝君······故人)
    1、男同学读一读(劝······故人)。
    2、在这如诗如画的画面中按理说诗人应该怀着喜悦的心情,可我想问,王维他有这种心情吗?(生:没有)为什么?(生:元二要出使安西了)。
    3、那我想问,此时王维是什么心情?(2生:依依不舍,悲伤难过。评:你们已经站在诗人的角度,走进了诗人的内心)。
    4、师:元二这次出使安西,是受了朝廷的派遣,按理说是件好事呀,可好朋友诗人王维为什么如此的感慨呢?这可是要从元二要出使的安西说起。
    5、渭→安西的图片:
    师:①渭城是古时长安古城的西北,渭水的北岸,因此被称作渭城;阳关位于甘肃省的西南,是古时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安西还在阳关以西,是那么遥远。
    ②从渭城→安西几乎横跨了大半个中国,已经到了唐代边界。
    ③这一路,无垠的沼泽地,无尽的荒漠,除了沙漠还是沙漠,除了黄土还是黄土,除了戈壁还是戈壁。
    4从渭城→安西有3000多公里,即使是用上当时最快的交通工具骑马,也得花上整整半年时间,这是元二的一路所见之处,越往西越荒凉越冷清,那可是塞外边城啊,孩子们,来看看,面对着漫漫黄沙路,如果你是诗人王维,有没有什么话想对王维说?
    生1:路途遥远,一定要注意安全。师:来,好个知心朋友,来你把你的关心读出来。
    3000多公里的路程,几乎到了塞外边境,想了这一路,元二又会遇到什么样的危险和困难呢?
    生2:沙漠没水了。 师:那你又想嘱咐元二什么呢? 生2:多带水。 师;担忧啊,来,读出来。
    骑马也要花整整半年时间,面对着人困马乏,如果你是王维,你这时间又想嘱咐王二什么?
    生3:温差大,多穿衣服。 师:太担忧了,读出来。
    小结:你们的担忧,其实也是诗人王维的担忧,一起读(劝······无故人)。
    6、是啊,到过(边塞)多次的王维,他深知元二此行的艰辛,“古老征战几人回”,这叫王维如何不担忧,可是此时,他只能举起酒杯,一遍又一遍地对王二说—“劝······无故人”。
    7、在这离别的日子里,王维有很多的话想对元二说,可此时他却只能代作一句祝福,代作手中的一杯酒,这可不是一杯普通的酒,这一杯酒里可是有一百种滋味,孩子们,请仔细地品一品,这一杯又一杯的酒里面有什么滋味,可小组讨论(生讨论)。
    8、师:谁来说说,你品出来什么滋味。
    (生1):祝福 (生2):不舍、留恋、担忧、体贴、关爱、深厚友情、忧愁、担心
    9、师:你们已经把这是什么样的酒的词语写在黑板上,百种滋味在这酒里面,王维的这种方法是:寄情于酒,情更浓。(板书)
    10、
    A过渡:端起这杯饱含深情的酒,王维又有什么话想对元二说呢?来,拿出你们的题单,试着在黑板上选择一个词填在括号里,你有自己的想法也可以,把王维想对元二说的话写在横线上。
    B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看看王维这杯饱含深情的酒到底有哪些千言万语想对好朋友元二说呢?我们一起来倾听一下:
    生1
    生2
    生3
    生4
    11、情感升华:
    A是啊,别时容易见时难!王维就在元二走后的5年便去世了,这真的是一杯离别的酒,一杯诀别的酒啊!
    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B孩子们,其实我们来看,在这两行的时候,我们已经读出了诗人深深的情了,那我们说,就写这两行就行了,前面那两行写景的我们就可以不要了,可不可以?(生:不可以)说说原因:
    生1:前面写的客舍和柳树都突出了元二和王维的不舍之情,这样更凸显出王维的依依不舍。
    师:那也就是说,景中看着是在写景,其实景中包含着深深的情,这就叫做——借景抒情,情于景中
    C细雨如丝,柳成荫,读——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离别情深,意更浓,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D这首诗后来被人们谱成曲叫做《阳关三叠》,又叫《渭城曲》,听,悠扬的音乐响起来了——
    让我们在这悠扬的乐曲声中,想象着当时的画面,感受着诗人王维的情,再一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会背的同学可以背)
    (齐读整首诗)
    PPT出示全诗
    三、课外拓展
    师:多么感人的离别之情,在古代,这样的离别诗数不胜数呢,来,同学看,李白在目送孟浩然,生读“孤帆······天际流”。听,高适在安慰董大—“莫愁······不识君”。瞧“桃花······情”这是李白在赠别汪伦。
    四、总结
    总结:同学们,下来以后,我希望你们能够在课外搜集更多的送别诗,自己去吟诵,感受不同送别诗不同的情。这节课,咱们就上到这儿。
    极书设计: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解诗题 友情深厚:融情于景、情更深
    知诗人 寄情于酒、情更浓
    读诗文
    明诗意
    悟诗情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送元二使安西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送元二使安西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读全诗,掌握节奏,读出韵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六年级下册送元二使安西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六年级下册送元二使安西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知诗人, 解诗题,读古诗,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六年级下册2 春夜喜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六年级下册2 春夜喜雨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初读古诗,了解诗题,再读古诗,读通诗句,品读古诗,想象画面,抓诗眼,领悟深情,拓展积累,升华主题,板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