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讲义2.1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2份,原卷版+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讲义2.1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原卷版).docx
    • 讲义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讲义2.1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解析版).docx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讲义2.1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2份,原卷版+解析版)01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讲义2.1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2份,原卷版+解析版)02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讲义2.1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2份,原卷版+解析版)03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讲义2.1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2份,原卷版+解析版)01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讲义2.1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2份,原卷版+解析版)02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讲义2.1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2份,原卷版+解析版)03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 (2019)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同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同步测试题,文件包含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讲义21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原卷版docx、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讲义21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01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解释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说明合理利用城市空间的意义。
    【地理核心素养】
    人地协调观:理解合理规划聚落空间形态的意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综合思维:运用相关资料,分析城镇内部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的主要特征和形成因素。并能结合环境因素、经济因素 ,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区域认知:结合具体区域了解聚落所在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以及对聚落形态的影响,掌握城镇土地利用方式及功能区的一般特点。
    地理实践力:结合当地地理环境理解城镇内部空间结构,探究区城镇规划的合理性及存在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实例,说明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教学难点:运用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相关原理,分析现实城镇功能区的现象
    02
    知识网图
    03
    课前准备
    温馨提示:请先预习通读课本
    一、 乡村的土地利用
    1. 农业用地: 耕地 ⁠、林地、草地、水域等。
    2. 村落内部土地利用:以 公共服务设施 ⁠为中心,住宅往往由此向外环绕分布。
    二、 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1. 城镇功能区的形成
    2. 常见功能区
    三、 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 形成因素
    (1) 经济 ⁠因素: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① 城镇土地利用方式主要取决于 付租能力 ⁠的高低。
    ② 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 交通便捷程度 ⁠和距离城镇中心远近。
    (2) 其他因素: 政策 ⁠、文化、环境等。
    2. 发展变化
    (1) 初期:各类功能用地 混杂 ⁠分布。
    (2) 随着工业不断发展和服务业的兴起,城镇中心用地紧张、 交通拥挤 ⁠、环境污染等问题日渐突出。为了降低 成本 ⁠、保护环境,城镇中心的工业企业纷纷向外搬迁。
    四、 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1. 通过发展 卫星城 ⁠、合理规划工业区、保留一定规模的绿地和河湖等生态涵养空间,可以有效改善环境状况,建设宜居的生活空间。
    2. 通过合理安排居住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可以提高 土地资源 ⁠利用效率,为生产和生活提供便利。
    3. 通过规划,保护地方和民族传统特色,使人类历史和 文化遗产 ⁠得以永续相传。
    04
    课中学习
    探究活动01乡村的土地利用
    乡村是以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
    依据农业生产的特点,农业用地可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不同类型。
    为了方便生产,农业用地一般分布在村落的周围。例如,在我国川西平原部分地区,田地紧密围绕在村落住宅的周边。
    学生活动:找出图片中农业用地的不同类型?
    乡村土地利用方式:
    乡村土地利用以农业用地和居住为主。
    当乡村发展到一定规模时,村落出现了一些满足居民社会需求的公共设施,以提供祭祀、聚会、娱乐、商业、医疗、教育等多种服务。
    这样,村落内部土地利用出现了简单的分化,以公共服务设施为中心,住宅往往由此向外环绕分布。
    村落内部土地利用出现了简单的分化,以公共服务设施为中心,住宅往往由此向外环绕分布。
    探究活动02八卦村——钟池土地利用
    看视频,说出主要分布特点:
    ①多数居民沿着巷道分布
    ②以大公堂为中心,围绕崇信堂、尚礼堂等祠堂形成多个居住片区。
    ③商业则布局在对外交通便捷的上塘周边地区。
    探究活动0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城镇:
    包括城市和镇,通常是指以非农业活动为主的地区。
    按土地利用(功能)划分:
    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
    大城市功能复杂,可能会形成如行政区、旅游休闲区、生态区等
    居住区
    居住区是城镇中广泛分布的一种功能区
    面积约占据60%,位于商业区周围,图为某城市住宅区规划图
    居住区是城市中最广泛的分布的一种功能区,占比城市面积的40-60%,有中高级居住区与低级居住区两大类。
    商业区
    商业区多位于城镇中心
    分布在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主要为点状或条状分布
    工业区
    工业区是工业集聚的区域,多分布在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通常距离城镇中心较远,要考虑保护环境
    探究活动04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一般来说,穿过的道路越多,或者距交通干线越近,土地租金就越高;
    离城镇中心越近,土地租金也越高。
    (1)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市中心距离的变化有何异同?
    距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商业用地付租能力最强,其次是住宅用地,最后是工业用地。
    如果由各类用地的付租能力来决定土地的用途,那么图中OA最有可能成为哪一类功能区?AB和BC呢?
    付租能力来决定土地的用途,OA、AB、BC分别最有可能成为商业区、居住区和工业区
    探究活动05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01.有效改善环境状况
    02.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03.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05
    课堂总结
    06
    强化特训营
    一、选择题
    我国某特大城市一老旧厂区经过近十年的改造,于2006年被评为国家最佳文化创意产业园。2008年以来,该产业园又持续转型为文创旅游空间,大众游客替代文创从业者和爱好者成为消费的主要群体。下图示意2008--2019年该产业园功能分区演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产业园功能分区演化的原因不包括( )
    A.政府政策引导B.产业结构转型C.消费需求推动D.建筑布局调整
    2.图示的功能分区演化对该产业园带来的影响是( )
    ①土地租金上涨②商业规模缩小③消费群体减少④文创功能收缩
    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1.D 2.B
    【解析】1.消费需求推动商业区和餐饮区范围扩展,产业结构转型是2008年以来从文化创意产业园持续转型为文创旅游空间,该产业园是我国某特大城市经过近十年的改造,于2006年被评为国家最佳文化创意产业区,到现在产业园功能分区进一步的演化,都有政府政策引导,产业结构转型,和消费需求增大推动,ABC都属于该产业园功能分区演化形成的原因。该产业园主要有核心商业区、次要商业区、餐饮区和文化创意产业区,功能分区演化主要是文化创意产业区缩小,核心商业区、次要商业区和餐饮区范围扩展,建筑布局调整都是在其他原因影响下而变化的,D符合题意。故选:D。
    2.图示功能分区演化中可以看出商业区和餐饮区扩大,土地租金上涨,①正确②错误;该地区商业和餐饮区扩大,消费群体应该增加,③错误;该产业园文化创意产业区范围缩小,文创功能缩小,④正确。故选:B。
    【点睛】城市中最常见的功能区主要是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各功能区之间没有明显界线;各功能区可能兼有其它土地利用方式;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城市,其功能区构成不同。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最主要的因素是经济因素,如地租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交通便捷程度及距市中心远近)、各类土地利用方式的付租能力等。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我国乡村聚落空间分布发生了明显变化。图为“江南丘陵某区域四种乡村聚落空间演化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模式I中乡村聚落迁移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强功能区竞争力 B.保护环境敏感区域
    C.促进劳动力就业 D.提高城镇化水平
    4.反映乡村聚落空间演化过程从受自然要素影响转向受经济社会要素的模式是( )
    A.I B.II C.III D.IV
    5.在我国重大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演化的总趋势是( )
    A.集聚扩大B.原地保护C.均衡布局D.分散迁移
    3.B 4.D 5.A
    【解析】3.据图模式I中乡村聚落迁移的方向为从生态功能区向经济功能区迁移,可知其主要目的是保护环境敏感区域,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所以要将生态功能区的聚落迁移到经济功能区,B正确;增强功能区竞争力应该采取完善当地基础设施、优化产业布局、完善交通网等措施,单纯的聚落迁移无法增强功能区竞争力,A错误;乡村聚落从生态功能区迁移到经济功能区是所有人群的迁移,促进劳动力就业说法有些片面,C错误;评价城镇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据模式I图无法判断城镇化水平的变化,D错误。
    4.图IV中,聚落从靠近河流向靠近公路迁移,可反映乡村聚落空间演化过程从受自然要素影响为主转向受经济社会要素影响为主,D项正确;A项只是单纯的从生态功能区迁移至经济功能区无法看出乡村聚落空间演化过程从受自然要素影响转向受经济社会要素影响转变,A错误;B项只是乡村聚落从山地迁移至丘陵然后又迁移至平原,只体现了受自然要素的影响,B错误;C项小的乡村聚落向规模大的乡村聚落迁移,与题意不符,C项错误,本题选D。
    5.我国实行乡村振兴战略,结合所学可知乡村聚落未来发展呈现三大趋势:1.城乡结合趋势;2.土地规模化经营趋势;3.空心村撤并的趋势,故可以判断乡村聚落空间演化的总趋势是集聚扩大,从而提高乡村聚落的基础设施水平以及改善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A项正确;有些乡村聚落分布在偏远地区,气候条件恶劣、生存环境艰苦,不适合原地保护,B错误;乡村聚落数量多,空间分布不均,均衡布局显然不可能,C错误;乡村聚落一般规模不大,分散迁移不太实际且没有必要,D项错误,本题选A。
    【点睛】乡村聚落是指乡村地区人类各种形式的居住场所(即村落),包括所有的村庄和拥有少量工业企业及商业服务设施,但未达到建制镇标准的乡村集镇。
    辽宁省抚顺市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工业基地(图)。抚顺市早期城市中心和工矿区主要分布在浑河南岸。由于煤炭开采与城市建设矛盾日益突出,1972年城市发展重心开始向浑河北岸转移,然而1983年城市发展重心又转回浑河南岸。近年来,抚顺市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不断优化城区功能布局。完成下面小题。
    6.影响抚顺市早期城市形态呈带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风向B.地形C.资源D.河流
    7.1983年抚顺市城市发展重心转回浑河南岸,主要因为( )
    A.南岸生态环境优美B.城区煤炭资源枯竭
    C.北岸发展空间狭小D.经济依赖重化工业
    8.为优化功能布局,抚顺市城区宜( )
    A.向东建设新城镇发展带B.向南建设宜居宜业新区
    C.向西承接沈阳产业外延D.向北拓展工业发展空间
    6.C 7.D 8.C
    【解析】6.由材料可知,抚顺市早期城市中心和工矿区主要分布在浑河南岸,因此影响其城市形态的主要因素是资源的分布位置,C正确,风向、 地形、河流对其影响较小,ABD错误。故选C。
    7.读图可知,当地主要盛行风向为东北风,浑河南岸地区处于下向风,重工业发展势必会导致城区空气污染严重,由此可知,煤矿开采及工业发展导致人居环境差是抚顺向北岸转移的主要原因,不是转回南岸的原因,排除A;抚顺市是资源型城市,当年如果煤炭枯竭了,则无法支撑转回南岸的工业,所以煤炭资源没有枯竭,排除B;读图可知,浑河以北有丘陵,对发展不利,但北岸仍有大面积地势平坦的空地待开发,只是分散,对工业建设不成问题,况且工业也可以就山地开发,空间大小并非是限制抚顺重新回到南岸的主要原因,仅为次要原因,从在城市发展的规划角度,地形地势问题不是主要问题,否则1972年重心不会向北转移,11年以后才考虑搬回南岸,因为北岸没有工业经济基础,在当时那个年代城市除了工业发展经济很困难,排除C;抚顺市在煤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产业结构单一,当地发展的工业部门对煤炭需求大,所以经济依赖重化工业,当时(1983年)经济发展缓慢,如果仍然在北岸大面积开发,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回到南岸可以获得集聚效应,降低成本,对经济发展有利,D符合题意。故选D。
    8.抚顺市城市形态总体呈东西向带状分布,但由图可知东侧为水库,不适宜向东建设新城镇发展带,A错误;抚顺南部为重化工业集中分布区,环境污染较严重,不适合建设宜居宜业新区,B错误;抚顺北部海拔高,发展条件不好,不宜向北拓展工业发展空间,D错误。抚顺市西侧临近沈阳市,空间距离较近,可以向西承接沈阳产业外延,C正确,故选C。
    【点睛】抚顺市,素有"煤都"之称,位于辽宁省东部,东与吉林省接壤,西距省会沈阳市45公里,北与铁岭毗邻,南与本溪相望。抚顺是沈阳经济区副中心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最具成长竞争力城市。
    为获得冬季防风、夏季通风的效果,我国东北平原的某城市对一居住区进行了相应的建筑布局规划,规划建筑物为高层(7层以上)和多层(7层或以下)。下图示意在该居住区内规划的两个居住片区、道路、出入口及当地盛行风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下列建筑布局中,适合居住片区II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10.相对居住片区II,居住片区I的建筑布局宜( )
    ①建筑密度大 ②建筑密度小 ③以高层建筑为主 ④以多层建筑为主( )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1.该居住区出入口的设计主要是为了避开( )
    A.春季盛行风B.夏季盛行风C.秋季盛行风D.冬季盛行风
    9.B 10.A 11.D
    【解析】9.居住片区Ⅱ位于该居住小区的西南方向,考虑到该地盛行风向是夏季西南风和冬季东北风,居住片区Ⅱ受夏季西南风影响大,考虑到有效通风,选择②横向错列排布模式有利于西南风吹入小区内,其他排布模式不利于夏季风的有效通风。所以选B。
    10.居住片区Ⅰ位于该居住小区的东北方向,考虑到光照和冬季防风,所以建筑布局以高层建筑为生,楼层高、建筑密度大有利于获得南侧光照,阻挡冬季风,起到冬季防风作用,所以选A。
    11.根据获得冬季防风、夏季通风的效果,该居住区出入口位于小区的东南和西北方向,与盛行风向垂直,是为了避开冬季寒冷的东北风,虽然也避开了夏季西南风,但不是居住区出入口的设计的目的,所以选D。
    城镇空间形态演变具有明显的动态特征。下图为我国某县级市不同时期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影响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地貌B.环境保护C.开发成本D.防灾安全
    13.2015年后,该城市的建设用地( )
    A.沿交通线蔓延式快速发展B.以周边卫星城镇用地为主
    C.以城市更新改造利用为主D.以城市中心工业用地为主
    12.A 13.C
    【解析】12.由四幅图明显可以看出该县级城市不同时期城镇空间形态主要沿河流地带的河谷延伸,所以说影响该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地貌,A正确;图中没有信息支持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受环境保护、开发成本、防灾安全的影响,BCD错误。故答案A。
    13.由图可知2015年以后,城市用地规模没有明显的扩展,A错误;特大城市周边才会出现卫星城市,该城市为县级城市,所以周边不可能发展卫星城镇,B错误;以城市更新改造利用为主,由图可知2015年以后,城市用地规模没有明显的扩展,所以说城市可能以更新改造利用为主,C正确;工业用地一般分布在城区周边地区,D错误。故答案选C。
    【点睛】城市三大功能区一般是指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或次中心,形态呈集中团块和沿街道线形分布,特点是标志性商业街大商场,交通便利,高密度,高人流量;居住区位于商业区外围或工业区周边,是城市的主体区域形态,呈现组团状分布,特点是背景性,中等密度,配套齐全,住宅成片,高低分化;工业区位于城市外围,形态呈片区,园区式分布,特征是低密度,高物流量。
    刚果首都布拉柴维尔在老城区东北方向的滨河湿地规划建设新城。下图示意新城区的功能分区,其中住宅区规划为三个不同等级。0,P区的住宅设计为装配式木质建筑,Q区的住宅设计为钢筋混凝土建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新城区内设计“串珠状”湖泊的首要目的是( )
    A.改善市民居住环境B.提升土地商业价值C.提供生产生活用水D.应对城市内涝灾害
    15.0、P区的住宅设计成装配式木质建筑,主要是为了( )
    A.降低成本B.提升品质C.隔热防潮D.生态环保
    14.D 15.A
    【分析】14.刚果主要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量大。在城区容易诱发城市内涝,在新城区修建“串珠状”湖泊,利用湖泊调蓄洪水的作用,在汛期自动蓄水,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的内涝问题,D选项正确;城区靠近刚果河,便于取水,C选项错误;“串珠状”湖泊也可以提高周边地区土地的商业价值,改善用地的居住环境,但都不是首要的目的,A、B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15.刚果建材工业极不发达,水泥等建筑材料稀有昂贵。紧邻着行政办公区的住宅区Q,大部分属于高收入人群,而O、P住宅区多属于中低收入人群,难以负担水泥等稀有建材,采用装配式木质建筑可以借助当地高品质丰富的木材,就地取材,引进外国装配式企业,最大限度降低成本,A选项正确;装配式建筑主要便于拆卸,其品质较差,B选项错误;木质建筑隔热防潮效果差,C选项错误;木质建筑,主要借助当地高品质丰富的木材,就地取材,会造成当地植被的破坏,不利于生态环保,D选项错误。故选A。
    【点睛】湿地的价值:生态价值——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中污染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提供水资源;提供粮食、药材等农副产品;提供工业原料;提供航运。
    城市群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支撑全国经济增长,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已建设19个国家级城市群。下图为“我国城市群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我国城市群空间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
    A.成熟型城市群分布于东部沿海B.成长型城市群分布于中部地区
    C.培育型城市群分布于西部地区D.主要分布于胡焕庸线以东地区
    17.符合天山北坡城市群发展定位的是( )
    A.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引擎B.“一带一路”重要的综合性枢纽
    C.联系各大城市群的重要节点D.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先行高地
    16.D 17.B
    【解析】16.读图可以看出,西部地区也有成熟型城市群,A错误。东部地区也有成长型城市群,B错误。东部和中部地区也有培育型城市群,C错误。读图可以看出,由于胡焕庸线(黑河-腾冲一线)以东地区人口密度大,所以,我国城市群主要分布于胡焕庸线以东地区,D正确。故选D。
    17.天山北坡城市群位于“陆上丝绸之路”的枢纽位置,所以,天山北坡城市群发展定位应该是“一带一路”重要的综合性枢纽,B正确。与东部城市群相比,天山北坡城市群发展相对落后,并不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引擎,A错误。天山北坡城市群地处西北地区,与各大城市群联系不便,C错误。与东部城市群相比,天山北坡城市群发展相对落后,技术水平相对低,并不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先行高地,D错误。故选B。
    【点睛】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河流
    社会经济条件:人口、交通、资源、开发历史、政治等
    下图为“某城市用地及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若该城市规划合理,则甲、乙功能区和城市盛行风向分别是( )
    A.工业区、居住区、西南风B.居住区、工业区、西南风
    C.工业区、居住区、西北风D.居住区、工业区、东南风
    19.下列城市规划合理的是( )
    A.①处建钢铁厂——交通便利B.②处建大型仓库——水源充足
    C.③处建信息产业园——科技水平高D.④处建食品加工厂——城市地价低
    18.B 19.C
    【分析】18.一般而言,城市中占地面积最大的是居住区,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而工业区位于城市外围的交通干线附近,故甲、乙功能区分别是居住区和工业区;因为该城市布局合理,工业区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故该地盛行风向最可能为西南风。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9.钢铁厂占地面积较大,且对环境污染大,①处距离住宅区近,不适宜建钢铁厂,A错;建大型仓库不需要水源充足,B错;③处邻近大学城,科技力量强,邻近绿地,环境优美,邻近交通线,交通便利,因此适宜建信息产业园,C对;食品加工厂应靠近消费市场,④位于住宅区,可以建食品加工厂,但理由并非是地价低,而是接近市场,D错。故选C。
    【点睛】居住区一般位于城市商业区以外的区域,占地面积在所有功能区中比重最大。
    甘肃省张掖市位于河西走廊中部,下图示意张掖市区路网和工业用地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张掖市区工业布局的特点是( )
    A.靠近水源地,方便用水B.与住宅区混合,方便通勤
    C.靠近交通线,便于运输D.分散布局,均衡发展
    21.张掖市区城市空间发展的特点是( )
    A.东西扩展B.由分散到相对集中C.南北扩展D.由中心城区向周围拓展
    20.C 21.D
    【分析】20.读图分析,张掖市区工业用地集中分布在东北部,靠近铁路线,交通便利,便于产品和原料的运输,C正确,D错误;图中信息无法判断工业区和水源地的关系,A错误;工业区集中布局,没有与住宅区混合,B错误。故选C。
    21.读图分析,从1949年到2014年,张掖市区城市空间大致由中心城区向四周均扩展,由集中到相对分散,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城市工业区往往布局在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主要原因:①减轻对市区的污染;②交通便利,降低成本。
    图表示我国西北地区某城市中心城区交通、金融、医疗和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密度。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22.图中虚线圈内区域最可能的城市功能是( )
    A.商业和住宅B.工业和行政
    C.旅游和休闲D.仓储和物流
    23.影响该市中心城区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B.地形C.气候D.科技
    22.A 23.B
    【解析】22.读图可知,虚线圈内交通设施和金融设施的密度较大,交通便利,金融服务设施完善,最可能为商业区和住宅区,休闲旅游区的可能性小,A正确,C错;该图表示我国西北地区某城市中心城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分布密度(即是表明该图整个区域均为该城市中心城区),工业区和仓储物流区占地面积较大,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可能性较小,BD错。故选A。
    23.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城市中心城区形态大致呈条带状,最可能受地形因素的制约,B正确;根据交通设施的分布密度图可知,该城市中心城区西北侧交通密度较低,说明其形态受交通的影响不是很大,不是主要影响因素,A错;根据图中比例尺信息可知,该城市中心城区范围不大,其气候差异不大,C错;科技因素对中心城区形态的影响较小,D错。故选B。
    24.图为我国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例①②③中,表示工业用地的是 。说明判断理由 (至少回答两点)
    (2)甲、乙两处同属于 区(城市功能区),甲处功能区的主要特点是 、 (至少答两点)
    (3)该市钢铁工业布局在丙处的有利条件有 。(至少回答两点)
    (4)某房产开发商准备在A、B两处选择处建高级住宅区,较合理的选择是 ,说明理由: 。(至少回答两点)
    24.(1) ③ 城市外围,交通便利处
    (2) 商业区 经济活动集中 高楼林立等
    (3)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交通便利
    (4) A 环境优美,环境质量高,交通便利
    【分析】该题以我国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城市功能分区、工业的区位因素等知识。考查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综合思维与地理实践力。
    【详解】(1)根据图示可知,③处于城市外围,且位于交通便利处,因此属于工业用地。
    (2)根据图示可知,甲处于市中心,交通便利,人流量大,形成商业区而已,处于交通交汇处,交通便利,而且靠近汽车站和火车站,占地面积较小,属于商业区。商业区的主要特点包括经济活动相对集中,高楼林立,人口的昼夜差别大等。
    (3)根据图示可知,并处靠近铁路和煤铁资源,且靠近河流,距离原料燃料的较近,可以节约运输成本。靠近铁路,交通便利,靠近河流,水资源充足。
    (4)根据图示可知, A点附近为风景区,自然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环境质量较高,且有便捷的交通与城市交通网络连接,交通便利。
    25.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租与距市中心的距离之间的关系是 。
    (2)图中表示商业支付能力的曲线是 ;表示工业支付地租能力的曲线是 。
    (3)城市中心对 (工业、商业、住宅)活动吸引力最大,此处地租最高的原因是 ;B区域最可能分布的功能区为 原因是 。工业区布局在城市外缘地带所考虑的因素是 。
    (4)影响地租的因素有 和 。
    25.(1)距离市中心的距离越远,地租越低
    (2) a c
    (3) 商业 交通便利,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 居住区 既方便上下班,又利于购物 地价便宜,对市中心影响小
    (4) 距市中心远近 交通通达度
    【分析】该题以“地租水平与距离市中心远近示意图”为材料,考查地租与市中心远近的关系,以及交通通达度对地租的影响。
    【详解】(1)由图可知,一般随着距离市中心越远,地租水平越低。
    (2)一般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和地租次高地区的道路相交处,形成商业区;在地租较高的道路两侧形成住宅区;而地租较低的其他地方则往往形成工业区。根据地租水平,A为商业区,a为商业支付能力的曲线,c为工业支付地租能力的曲线,C为工业区。
    (3)城市中心对工业、商业、住宅活动的吸引力取决于他们的付租能力,而付租能力由各种功能活动本身的特点决定。由图可知,付租水平最高的土地利用形式是商业用地。商业区交通便利,接近最大消费人群,B区域为住宅区,位于商业区和工业区之间,既方便上下班又便于购物和休闲。工业区布局在距离市中心较远的城市外缘地带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考虑地租水平低;另一个考虑的是对城市中心污染小。
    (4)影响地租水平的因素一个为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二为交通通达度较好的地区。
    【点睛】影响城市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有: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交通通达度。距离市中心越近,通达度越高,地租就越高,反之则越低。
    功能区
    分布特征
    居住区
    是城镇中 广泛 ⁠分布的一种功能区
    商业区
    多位于 城镇中心 ⁠、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主要为点状或条状分布
    工业区
    多分布在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 便捷 ⁠的地带
    相关试卷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a href="/dl/tb_c400374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当堂达标检测题</a>,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精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a href="/dl/tb_c400374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精练</a>,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影响城市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有,一般城市都具有的功能区是,日本筑波兴起的主要区位因素是,该城市交通最便利的地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版 (2019)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a href="/dl/tb_c400374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课后作业题</a>,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影响城市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有,一般城市都具有的功能区是,日本筑波兴起的主要区位因素是,该城市交通最便利的地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讲义2.1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2份,原卷版+解析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