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地理中的68种效应之18 城市热岛效应 学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地理中的68种效应之18  城市热岛效应  学案第1页
    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地理中的68种效应之18  城市热岛效应  学案第2页
    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地理中的68种效应之18  城市热岛效应  学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4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地理中的68种效应之18 城市热岛效应 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地理中的68种效应之18 城市热岛效应 学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配套题目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个地区的气温高于周围地区的现象。用两个代表性测点的气温差值(即热岛强度)表示。中心的高温区就象突出海面的岛屿,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热岛。常见的是城市热岛效应,即城市气温高于郊区气温的现象。另外还有非城市热岛效应,如青藏高原的热岛效应等。
    城市热岛效应:城市人口密集、工厂及车辆排热、居民生活用能的释放、城市建筑结构及下垫面特性的综合影响等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
    热岛强度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
    日变化表现为夜晚强、白天弱,最大值出现在晴朗无风的夜晚。是城市气温比郊区气温高的现象。城市热岛的形成一方面是在现代化大城市中,人们的日常生活所发出的热量;另一方面,城市中建筑群密集,沥青和水泥路面比郊区的土壤、植被具有更大的热容量(可吸收更多的热量),而反射率小,使得城市白天吸收储存太阳能比郊区多,夜晚城市降温缓慢仍比郊区气温高。城市热岛是以市中心为热岛中心,有一股较强的暖气流在此上升,而郊外上空为相对冷的空气下沉,这样便形成了城郊环流,空气中的各种污染物在这种局地环流的作用下,聚集在城市上空,如果没有很强的冷空气,城市空气污染将加重,人类生存的环境被破坏,导致人类发生各种疾病,甚至造成死亡。
    (1)选择高效美观的绿化形式、包括街心公园、屋顶绿化和墙壁垂直绿化及水景设置,可有效地降低热岛效应,获得清新宜人的室内外环境;
    (2)居住区的绿化管理要建立绿化与环境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并且建立相关的地方性行政法规,以保证绿化用地;
    (3)要统筹规划公路、高空走廊和街道这些温室气体排放较为密集的地区的绿化,营造绿色通风系统,把市外新鲜空气引进市内,以改善小气候;
    (4)应把消除裸地、消灭扬尘作为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
    (5)建设若干条林荫大道,使其构成城区的带状绿色通道,逐步形成以绿色为隔离带的城区组团布局,减弱热岛效应。
    在现有的条件上,应考虑:
    ①控制使用空调器,提高建筑物隔热材料的质量,以减少人工热量的排放;
    ②改善市区道路的保水性性能; ③建筑物淡色化以增加热量的反射;
    ④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改燃煤为燃气;
    ⑤此外,“透水性公路铺设计划”,即用透水性强的新型柏油铺设公路,以储存雨水,降低路面温度;
    ⑥形成环市水系,调节市区气候。
    【配套题目练习】
    一、单选题
    (2021·全国·高考真题)增加屋顶的太阳辐射反射率可以减小建筑物增温幅度,降低城市气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功能区中,安装高反射率屋顶对城市热环境影响最大的是( )
    A.高密度居住区B.文教区C.低密度居住区D.工业区
    2.安装高反射率屋顶对降低城市气温最明显的是夏季( )
    A.冷锋过境日B.低压控制期C.暖锋过境日D.高压控制期
    【答案】1.A 2.D
    【分析】1.根据题干,“增加屋顶的太阳辐射反射率可以减小建筑物增温幅度,降低城市气温,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屋顶面积越大,反射率越高,与文教区、低密度居住区和工业区相比,高密度居住区住房多,安装高反射率屋顶能最大限度减小建筑物增温幅度,降低城市气温,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热环境影响最大。BCD错误,A正确。故选A。
    2.根据题意,安装高反射率屋顶对降低城市气温最明显的时间是气温最高、反射率最强的时候,冷锋、暖锋和低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气温较低,反射率较低,高压控制期,天气晴朗,气温较高,反射率高,对城市气温降低最明显,ABC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缓解城市热岛的措施:
    1、选择高效美观的绿化形式、包括街心公园、屋顶绿化和墙壁垂直绿化及水景设置。
    3、消除裸地、减少扬尘。
    4、要保护并增大城区的绿地、水体面积。
    5、控制城市发展的同时,要控制城市人口密度、建筑物密度。
    3.(2015·浙江·高考真题)我国东部地区不少城市出现了“热岛效应”,其主要原因有( )
    ①城市郊区化 ②绿地面积增大 ③能源消耗加大 ④城市人口剧增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热岛效应”形成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对课本主干知识的理解。
    【详解】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城市人口众多,生产、生活、交通等消耗大量能源,排放大量的废热造成的,所以③④正确。而城市郊区化不是“热岛效应”形成的原因,①错误。绿地面积增大会缓解“热岛效应”,②错误。故选B。
    【点睛】热岛效应,简单的概括就是城市气温高于郊区气温的现象。
    (2024·辽宁辽阳·模拟预测)21世纪以来,厦门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区面积不断增加,城市热岛效应日益凸显。厦门市政府拟通过调整城市用地的地表因素,创建更佳的宜居环境,其中工业用地调整幅度较小。下图示意厦门岛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与该市乡村均温的差值(单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乙、丁区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
    A.林地、湿地B.耕地、林地C.耕地、湿地D.建筑用地、耕地
    5.该市工业用地调整幅度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①人口密度小②经济发展需要③建筑密度大④热岛效应弱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4.C 5.A
    【解析】4.读图可知,甲占地面积最广,与乡村均温差最大,由于城市人口较乡村多,生产生活排放大量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乡村,故甲为(城市)建筑用地;乙地位于城市边缘,温差其次,因耕地温度高于林地和湿地,因此乙为耕地;湿地比热容最大,温差最小,所以丙为林地,丁为湿地。综上可知,C正确,ABD错误,故选C。
    5.由材料可知,政府通过调整城市用地的地表因素,创建更佳的宜居环境,因此工业用地中人口密度小,不属于城市人口的主要聚集地,没有调整的必要,①正确;工业生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之一,调整难度大、成本高,②正确;工业区地租相对较低,建筑密度较小,③错误;工业用地地面硬化度高,城市热岛效应强,且工业区排放废热相应较多,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排除BCD。故选A。
    【点睛】城市热岛强度是指市区温度与城市周边区域温度的差值,用来表明城市热岛效应的强度。
    (2024·浙江嘉兴·模拟预测)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北京计划到2035年,建设多条通风廊道,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及提升城市空气质量,下图为2021年6月11日12:00至12日12:00北京市城郊温差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6.以下时间段北京城市热岛效应最强的是( )
    A.11日12:00-13:00B.11日15:00-16:00
    C.11日23:00-12日0:00D.12日8:00-9:00
    7.根据北京盛行风向,推测北京通风廊道走向最有可能为( )
    A.东北-西南走向B.东南-西北走向C.东-西走向D.南-北走向
    【答案】6.C 7.B
    【解析】6.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在气温空间分布上,城市犹如一个温暖的岛屿,而其周围的郊区温度则较低,如同环绕岛屿的海洋,故得名热岛效应。关于北京城市热岛效应最强的时间段,从图中可以看出,在111日23:00-12日0:00这一时间段内,城郊温差达到最大值,说明此时城市热岛效应最强。C正确,ABD错误。故选C。
    7.通风廊道的主要目的是引导空气流动,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考虑到北京位于东亚季风区,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因此,通风廊道应尽可能与盛行风向平行,以便更有效地引导空气流动。东南-西北走向与北京的盛行风向相契合,能更好地利用风的动力效应,提高通风效果。而东北-西南走向、东-西走向和南-北走向与北京的盛行风向不太匹配,通风效果可能不如东南-西北走向。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量,加上城市建筑群密集、绿地和水体面积减少等因素,使得城市的气温比周围自然环境要高,如同一个“热岛”一样。
    (23-24高三下·陕西安康·阶段练习)陕西省位于中国西北部,分为三大自然区域:北部陕北高原,中部关中平原,南部秦巴山区。三大自然区的气温分布存在差异。图为陕西省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7月份,安康、汉中、西安、榆林四城市,气温日较差最大的可能是( )
    A.安康B.汉中C.西安D.榆林
    9.该月,西安一带成为高温中心,主要的原因是( )
    A.纬度低,太阳辐射强B.地势低,干热风影响
    C.降水少,晴朗天气多D.城市多,热岛效应强
    10.与同纬度相比,陕西省东部黄河谷地气温偏高,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水域B.降水C.海拔D.季风
    【答案】8.D 9.B 10.C
    【解析】8.榆林位于陕北高原,地势较高,7月夏季风影响较小,降水偏少,晴朗天气多,白天接受太阳辐射多,气温偏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偏低,气温日较差大。D正确。安康、汉中、西安,7月夏季风影响较大,降水偏多,多阴雨天气,白天接受太阳辐射少,气温偏低,夜晚大气逆辐射强,气温偏高,气温日较差小,ABC错误。故选D。
    9.由图可知,高温区出现在渭河平原,南面是秦岭山脉,夏季会受到来自秦岭的下沉气流即干热风的影响,加上海拔较低,成为高温中心,B正确。西安一带并不是陕西纬度最低的地区,A错误。西安一带并不是陕西降水最少的地区,陕北晴朗天气多,C错误。热岛效应影响的是城市中心的气温,题干问的是西安一带,不是特指城市,不是影响西安一带成为高温中心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B。
    10.陕西省东部为黄河谷地,因海拔低于东西面的黄土高原而气温偏高,C正确。黄河谷地水域面积小,对气温影响不大,A错误;降水对气温影响较小,B错误;冬季风对气温影响大,受冬季风影响,冷空气容易堆积,导致温度偏低,D错误。故选C。
    【点睛】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角越大,接受的太阳辐射能越多,因此气温较高;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角越小,接受的太阳辐射能越少,气温较低。
    (2022·新疆乌鲁木齐·二模)城市热岛强度指城市中心区平均气温与周围郊区平均气温的差值,用来表明城市热岛效应的强弱。图为乌鲁木齐市年平均城市热岛强度日内逐小时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1.乌鲁木齐市( )
    A.0时郊区平均气温最低B.17时中心区平均气温最低
    C.0时中心区和郊区平均气温最接近D.17时中心区和郊区平均气温最接近
    12.关于乌鲁木齐市平均城市热岛强度昼夜差异大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中心区蓄热量比郊区多②中心区建筑物密集,地面辐射散失比郊区快
    ③中心区风速比郊区大④中心区空气质量较差,保温作用比郊区强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答案】11.D 12.C
    【解析】11.一天中温度最低值应在日出前后出现,所以不论是郊区还是城区,其最低平均气温都应出现在日出前后,AB错误;0时城区热岛强度约为1.25℃,热岛效应处于较强水平,与郊区气温差异相对较大,C错误;17时热岛强度为0.25℃,此时为热岛强度最低值,故此时热岛效应最弱,使中心区和郊区的平均气温最为接近,D正确。故选D。
    12.中心区人口和建筑密集,热量释放多,蓄热量较大,散热慢,造成热岛强度昼夜差异大,①正确;中心区建筑物密集,地面辐射散失速度应比郊区慢,②错误;中心区建筑物密集,对风的阻挡较强,风速应比郊区小,且风速大有利于散热,③错误;中心区空气质量较差,空气中杂质较多,保温作用比郊区强,散热慢,造成热岛强度昼夜差异大,④正确。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热岛效应是由于人为原因,改变了城市地表的局部温度、湿度、空气对流等因素,进而引起的城市小气候变化现象。该现象,属于城市气候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2023·山东潍坊·一模)科研工作者对上海市城市热岛效应及不同区域的风速进行了观测,并绘制了上海市年平均风速日变化示意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推测上海市城市热岛效应最强时的天气状况是( )
    A.晴朗弱风B.晴朗强风C.阴雨弱风D.阴雨强风
    14.影响上海市年平均风速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距海远近B.大气环流C.下垫面粗糙度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答案】13.A 14.C
    【解析】13.晴朗弱风城市与郊区温差大,热力环流强,热岛效应强,故A正确;晴朗强风,城区与郊区热交换快,温差小热岛效应弱,故B错误;阴雨天城区与郊区温差小,热力环流弱,热岛效应弱,故C错误;阴雨天城区与郊区温差小,强风导致城区与郊区温差更小,热岛效应更弱,故D错误。故答案选A。
    14.整个上海市距海均较近,且图中显示的是内环、外环、外环以外风速的差异,与距海远近关系不大,故A错误;上海市均属于季风环流,大气环流相同,故B错误;图中显示的内环、外环、外环以外风速的差异大,应是地面建筑高度等的影响即下垫面粗糙度不同导致的,故C正确;若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的,不会导致内环、外环以外风速的差异,D错误。故答案选C。
    【点睛】热岛效应是由于人们改变城市地表而引起小气候变化的综合现象,是城市气候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4] 由于城市建筑群密集、柏油路和水泥路面比郊区的土壤、植被具有更大的吸热率和更小的比热容,使得城市地区升温较快,并向四周和大气中大量辐射,造成了同一时间城区气温普遍高于周围的郊区气温,高温的城区处于低温的郊区包围之中,如同汪洋大海中的岛屿,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城市热岛效应。
    二、综合题
    15.(2019·广东清远·高考真题)简述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原因和气象条件。
    【答案】城市热岛是受城市下垫面特性的影响。城市内有大量的人工构筑物,如混凝土等,改变了下垫面的热力属性,这些人工构筑物吸热快而热容量小,在相同的太阳辐射条件下,它们比自然下垫面升温快,因而其表面温度明显高于自然下垫面。气象条件:背景风弱。
    【分析】该题以热岛效应为材料设置问题,涉及热力环流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和知识应用能力。
    【详解】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形成原因:城市热岛是受城市下垫面特性的影响。城市内有大量的人工构筑物,如混凝土等,改变了下垫面的热力属性,这些人工构筑物吸热快而热容量小,在相同的太阳辐射条件下,它们比自然下垫面升温快,因而其表面温度明显高于自然下垫面;此外城市人口聚集,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居民生活等活动排放大量热量。使城市温度高于周边郊区温度;城市建设过程中减少了城市水域面积和绿地面积,水域和绿地对局部区域气候的调节作用减弱,致使城市和郊区的温差增大,也会加剧热岛效应。热岛效应形成是局部地区冷热不均,形成热力环流,形成的气象条件应是背景风弱,有利于局部受热不均。
    【点睛】热岛效应的成因:(1)建筑密度大,比热容小,升温速度快;(2)人口集聚,热量排放多;(3)水域和绿地面积小,对城市气候的调节作用弱等。
    16.(2023·北京东城·二模)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由于城市建筑及人类活动引起热量在城市空间范围内积聚,导致市区温度显著高于郊区的现象。城市热岛效应会引发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下图为2005年、2020年北京市夏季白天城市热岛高概率区的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北京市热岛高概率区的空间变化特征。
    北京市山地与平原之间多山谷风。下图为北京市热力环流示意图。
    (2)补全上图,并解释图中城市热岛效应加强山风的原因。
    (3)提出有助于缓解北京市城市热岛的措施。
    【答案】(1)高概率区面积扩大;向北、南方向扩展;西部面积缩小;形态由团块状向条带状转变等。
    (2)绘图如下。
    夜间山地降温快,空气下沉,吹山风;城区气温高,空气上升,空气从四周流入城市,与山风叠加,使山风增强。
    (3)增加城市绿地和水域面积;规划建设城市通风廊道;降低能源消费量,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控制城市人口数量等。
    【分析】本大题以城市热岛效应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热力环流的应用、热力环流的成因、原理、城镇化问题的形成、表现、措施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素养。

    相关学案

    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考点02中国地理学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考点02中国地理学案含答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高考解密,真题探究,核心精要,变式演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1) 专题9 微专题18 桥学案: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1) 专题9 微专题18 桥学案,共3页。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1) 专题6 微专题12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学案: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新高考1) 专题6 微专题12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学案,共3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