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六年级上册月光曲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六年级上册月光曲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题目引入,概括主要内容,体会内心,感受人格之美,想象画面,感受音乐之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执教者:王春艳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体会贝多芬在创作过程中的情感变化,感受他对兄妹俩的同情与关爱。
2、能够借助语言文字,通过想象画面,感受音乐之美。
3、通过发现音乐与画面之间的联系,学习运用想象画面来表达欣赏音乐时的感受,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能想象第九自然段描绘的画面,感受乐曲的美妙,并背诵下来。
教学难点:
能说出贝多芬为什么弹琴给盲姑娘听,弹完一曲又弹一曲的原因。
教学准备:
《月光曲》音乐
教学用PPT
教学过程:
一、题目引入,概括主要内容
1、板书“月光”:看到月光,你想到了什么?
2、板书“曲”:又想到什么?
3、概括主要内容:围绕这个“曲”,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大家翻开书105页,自由、快速地读一读课文吧。
4、学生借助“曲”,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概括主要内容。
5、贝多芬简介
二、体会内心,感受人格之美
1、创设情境,角色体验,内心补白。
让我们回到两百多年前,此时你就是贝多芬。
在那个秋天的晚上,你正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前方茅屋里传来断断续续的钢琴声,弹的正是你的曲子。【此时,你心里想……】
于是,你走近茅屋,听见屋内有人在说话,(学生分角色朗读)【听到这里,你心里在想什么呢?】
于是,你走进屋内,为盲姑娘弹奏了她想听的那首曲子。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她激动地说:(一女生读)【此时,你心里又在想了些什么呢?】
2、当贝多芬准备再弹一首时他看到了什么?(齐读第8段)
三、想象画面,感受音乐之美
(一)活动一:欣赏音乐,走进皮鞋匠的想象
1、欣赏音乐:究竟《月光曲》是一段怎样的乐曲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说说刚才听到的音乐旋律是怎样的呢?
舒缓——明快——激昂
3、兄妹俩也静静地听着,他们又感受到了什么呢?
4、齐读9自然段描写皮鞋匠想象的句子。
5、比较:听了《月光曲》后,皮鞋匠的感受和我们刚才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6、小组讨论:在皮鞋匠想到的画面和我们感受到的音乐之间,你有什么发现吗?
7、小结:原来,皮鞋匠随着音乐旋律的变化,想到的那些事物也在变化着。
8、积累背诵:让我们听着音乐,想象着画面,试着背一背。
9、同学们,其实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这个故事仅仅只是一个传说,这首乐曲的名字最初也不叫《月光曲》。
补充信息:
贝多芬的《月光曲》原名叫《第十四号钢琴奏鸣曲》,只因为德国诗人雷尔施塔勃用“瑞士卢塞恩湖上的明媚月光”来形容第一乐章,于是就有了《月光曲》这个名字。其实每个人心中的《第十四号钢琴奏鸣曲》都是不一样的,回家后希望大家再次完整的把音乐欣赏完,你的脑海中又会浮现生活中哪些熟悉的画面呢?
(二)活动二:欣赏音乐,走进自己的想象
1、现在我们来欣赏一首钢琴作品《穿越时空的思念》,闭上眼睛仔细聆听,将你想到的情景写下来吧。
2、作品展评
结课:
今天,我们徜徉在文字、画面、音乐之中,丰富的想象让我们感受到音乐如此美好,也希望在大家以后的生活中,能够有音乐相伴。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月光曲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资料交流,初识人物,角色代入,聆听心声,激发思辨,体会魅力,延学作业,提升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六年级上册月光曲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23 月光曲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学习课文,初品美感,赏析句子,再品美感,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