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材解读与重难点突破【课堂笔记】同步练习(附答案)
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4节 眼睛和眼镜巩固练习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4节 眼睛和眼镜巩固练习,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眼睛,近视眼及矫正,远视眼及矫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材考点梳理
一、眼睛
1.人眼成像原理: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实像。。
2.结构: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
(1)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
(2)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3.眼睛如何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1)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放松,晶状体变薄,会聚能力变弱,使远处射来的光线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
(2)看近处物体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变厚,会聚能力变强,使近处射来的光线刚好会聚在视网膜上。
二、近视眼及矫正
1.近视眼特征: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看近不看远)
2.近视眼成因:晶状体太厚(会聚能力太强)或眼球前后方向上距离太长,使来自远处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前方。
3.近视眼矫正:佩戴凹透镜(利用凹透镜可以发散光线)。
三、远视眼及矫正
1.远视眼特征: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看远不看近)
2.远视眼成因:晶状体太薄(会聚能力太弱)或眼球前后方向上距离太短,使来自近处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后方。
3.远视眼矫正:佩戴凸透镜(利用凸透镜可以会聚光线)。
重难点突破
1.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下列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
A.甲、乙 B.甲、丁 C.丙、乙 D.丙、丁
2.如图所示,使用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时,成缩小的实像.下列仪器成像特点与此相同的是( )
A.放大镜 B.照相机
C.投影仪 D.显微镜
3.小明自制了一个水凸透镜.器材如图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接着他推动活塞使水凸透镜变厚,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将蜡烛适当靠近透镜,像又变清晰;若不移动蜡烛,要让光屏上的像变清晰,可在蜡烛与水透镜之间适当位置安装一个合适的______(选填“凹”或“凸”)透镜.此过程模拟的是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4.小明将蜡烛放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前24 cm处,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______(选“放大”或“缩小”)的像。
如图,将远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由于眼镜片对光具有________作用,烛焰的像会变模糊,要使像再次变清晰,应将光屏向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5、2020年初受新冠疫情影响,全国广大学生停课不停学,通过网络线上听课,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图中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
A.甲和丙B.甲和丁C.乙和丁D.乙和丙
6、如果眼球太长或者太短,视网膜上的像就会变得模糊,幸运的是通过佩戴眼镜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如图是眼睛的成像光路,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远视眼,应戴凹透镜眼镜;乙是近视眼,应戴凸透镜眼镜
B.甲是近视眼,应戴凸透镜眼镜;乙是远视眼,应戴凹透镜眼镜
C.甲是近视眼,应戴凹透镜眼镜;乙是远视眼,应戴凸透镜眼镜
D.甲是远视眼,应戴凸透镜眼镜;乙是近视眼,应戴凹透镜眼镜
参考答案
1、答案:A
2、答案:B
3、答案:凹;近视眼;
4、答案:缩小;会聚;靠近;
5、答案:C
解析:近视眼是由于眼睛晶状体变厚或眼球前后距离过长,使得光线会聚点落在视网膜前方,应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6、答案:C
解析:近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眼。近视矫正方法:需佩戴凹透镜;
远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远视正方法:需佩戴凸透镜。
由题意可知:甲是近视眼,应戴凹透镜眼镜;乙是远视眼,应戴凸透镜眼鏡。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六章 质量和密度第2节 密度课时训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密度,密度的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2024)第1节 质量课后作业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质量,托盘天平,用天平测质量,特殊情况造成的质量偏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1节 透镜同步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透镜,了解与透镜有关的名词,三条特殊光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