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2024)五年级下册4.蚯蚓的选择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2024)五年级下册4.蚯蚓的选择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研究教材,分析学生,教学资料及资源,自我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蚯蚓的选择》是教科版《科学》五上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的第四课。这一课是在研究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环境后,继续研究动物的生长是否也需要一定的环境。教材的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蚯蚓与环境
在这一部分中,学生先要谈谈自己对蚯蚓生活环境的了解,做出自己的猜测,然后用对比实验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把蚯蚓放入半边明半边暗的纸盒里,观察蚯蚓往哪边爬。在这个实验中,盒子里的温度、湿度条件都一样,只有光的条件不一样。然后请学生猜测实验结果,并观察、记录实验。在这个实验中,蚯蚓会爬向纸盒阴暗的一边。
一个实验是把蚯蚓放在干土和湿土之间。在这个实验中,只有土的干湿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请学生猜测实验结果,观察、记录实验。在这个实验中,蚯蚓会爬向湿土的一边。
第二部分:动物对环境的需要和适应
这个部分是让学生具体分析一些动物的生活需要,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动物生活也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体会到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二、分析学生
本班学生来源复杂,两极分化大,调皮学生较多,他们大多不喜欢做作业,但很爱上科学课,上课的热情比较高,再加上他们喜欢动手,善于操作,但对数据的记录和分析不是很擅长。三年级的孩子对蚯蚓已有了认识的基础,但对它的生活习性还缺乏认识,针对这种情况,我设计教学计划。
三:教学目标
1:科学与技能: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蚯蚓喜欢在湿润和黑暗的环境中生存。
2:过程与方法:通过模拟对比实验探究蚯蚓喜欢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的实验,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做实验,让学生体会严谨、事实就是的科学精神。通过对蚯蚓的放生,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设计并经行模拟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
教学准备:长方形扁纸盒(一端开口,内表使用透明胶带沾好),蚯蚓、干燥土壤、潮湿土壤。
五: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问题一:同学们,之前的课程我们知道了植物的生存是需要环境的。同学们还记得吗?(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巩固复习)
问题二:既然动物需要环境那我们人类和一些动物了,老师想知道动物的生存,是不是也需要特定的环境呢?(意图:利用孩子的回答,引导出动物和植物一样,生存是需要一定的条件的。)
问题三:同学们知道蚯蚓吗?它需要怎样的环境才能生存呢?(意图:引起讨论,有许多同学对蚯蚓很熟悉,从而引起话题,通过讨论得出假设。)
问题四:同学们我们通过讨论蚯蚓,得出了我们的假设。
1: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的环境中。
2: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你认为这些假设对不对了?
为了证明假设我们需要干什么?
(意图:通过讨论提高了孩子们的讨论能力,通过对假设到底对不对的问题,引起使用实验,从而引出对比模拟实验,加强学生对模拟实验步骤的回顾。)
2:新课实验
通过上面的问题,我们需要证明就需要实验,怎么设计实验了?下面分小组设计实验计划。
实验一: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
1、我们先来研究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该怎样设计实验呢教师PPT展示实验的工具,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的工具来设计实验。
老师询问并解释:纸盒为什么中间分开了?纸盒之中问什么用胶带贴好了。
(意图:在有工具的帮助下,孩子们能更好的设计好实验步骤。在操作的时候也有凭有据。)
学生思考后交流,小组回答实验步骤,大家的想法可能最后集中在把蚯蚓放在一个盒子里,两边都放,可以同时进行多次实验,节约宝贵时间。一边是黑暗的,一边是光亮的,放在中间,看蚯蚓往哪个方向爬。
2、对于这个实验,大家还有什么要说的,或是实验中有什么要改进、注意的地方呢?
在学生汇报中,逐步引导他们完善对比实验的设计,尤其注意控制条件。比如:实验中蚯蚓的条数、实验的次数等。
3、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完成书本上记录单
4、你们在实验中看到了什么现象?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5、小结:从我们大家做的实验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
(意图:1、经历过前几课的对比实验设计,学生应该有能力自行设计这个对比实验的。老师只做进一步的引导,使实验方案更加科学合理即可。2、实验结果是比较明了的,但为使实验更具说服力,需重再用其他蚯蚓证明一次。对老师实验的再现也是进一步对实验结果的验证。)
(三)、实验二: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
1、过渡:那么,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呢,让我们也来设计一个对比实验。
2、教师出示实验材料,学生根据材料设计实验,自由发表意见。在交流中概括出比较合理的实验步骤
(1)在另外的盒子两端分别铺上同样土质的泥土,不同的是一边干燥,一边湿润。
(2)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3)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记录,填写书本表格。
(4)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
3、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4、组织交流,师生小结概括得出结论——蚯蚓喜欢湿润的环境。
(意图:此项实验结果是显而易见的,但在汇报过程中,老师要重点引导学生准确地进行观察描述上。)
(四)、动物对环境的需要和适应
1.让学生归纳:通过两个实验,我们能说说蚯蚓适合怎样的生活环境?
2.过渡:跟蚯蚓一样,其实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3.举例说说不同的动物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
4.拓展:当环境不适应动物生存的时候,它们会重新选择合适的环境生活,否则它们将难以生存。谁能说说相关的例子吗?在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5.所以最后,我们该如何对待它们呢?激发孩子们的爱心。
4、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设计:
蚯蚓的选择
潮湿 干燥
阴暗 光亮
八、教学资料及资源
教学用书及多媒体课件
九、自我反思
本节课由于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又经历了猜测-推想-设计-动手操作-观察-总结等环节,从而使本节课显得有声有色!同时我也认识到:上好一节,用梁永增老师的话说,我们要做到三、二、二。三为三多:多看、多听、多想;二为二少:少说、少指挥,把绝对的时间给学生。在学生活动中,我们教师并不是无所事事,而是大有可为,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做到;另一个二为二做,即做学生活动的促进者、做信息的收集者。特别是,对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很重要。因为那才是事实,从小培养孩子实事求是的科学品质很重要。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下册4.蚯蚓的选择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判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下册4.蚯蚓的选择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准备,教学实验,知识解析,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下册4.蚯蚓的选择教案设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