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峨眉山月歌/李白课前预习ppt课件
展开1、理解并背诵这首诗。(重点)2、理解这首诗的意境和主旨。(难点)
从历史上看,我们是个特别喜欢月亮的民族。入晚,我们抬头望月,想起住在那里面的嫦娥、吴刚、白兔和蟾蜍,再想起古典诗词中有关月亮的佳篇名句,有一种特别的感受。如果这也算是一种民族心理,那么最善于表现这种心理的诗人就是李白了。“太白十诗九言月”,明月经过诗人反复歌咏成为美丽皎洁动人的形象,赋予了它特别的生命和感情。我们今天就来欣赏一首李白的咏月诗——《峨眉山月歌》。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
此诗是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大约作于唐玄宗开元十二年(724)秋天。当时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离开蜀中赴长江中下游的舟行途中,写下此诗。峨眉山是蜀中大山,也是蜀地的代称。李白是蜀人,因此峨眉山月也就是故园之月。
峨眉山月歌唐代 李白峨眉 / 山月 / 半轮 / 秋,影入 / 平羌 / 江水 / 流。夜发 / 清溪 / 向 / 三峡,思君 / 不见 / 下 / 渝州。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翻译:半轮明月高高悬挂在峨眉山前,平羌江澄澈的水面倒映着月影。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
翻译: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只能依依不舍顺江去向渝州。
指清溪驿,属四川犍为,在峨眉山附近。
1、赏析:峨眉山月半轮秋
首句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该句是仰望,写静态之景。“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
2、鉴赏:影入平羌江水流
次句是俯视,写动态之景;“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3、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画面。
深秋时节,峨眉山巍峨耸立,半轮淡淡的秋月悄然悬挂在山头,月亮的影子倒映在平羌江面上,如一块碧玉晶莹可爱,江水流动,月影也随着江水前行。
4、鉴赏:夜发清溪向三峡
第三句写出发和前往的地点;上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
5、鉴赏:思君不见下渝州
末句写思念友人之情。峨眉山是作者实际上的故乡。诗人对峨眉山月的怀念,无疑也是对故乡的依恋。所以“思君”不是单指对某一友人的思念,而是以象征着故乡的山月为友,表示一种宽泛的乡情。
6、试结合“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视为绝唱”这一评价,赏析本诗。
短短四句诗,将“峨眉山”“平羌”“清溪”“三峡”“渝州”五个地名连用,造成空间迅速转换之感,让人感觉到行船之快,既传达出诗人江行的独特体验,又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7、有人说“月”是此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试加以说明。
同意。本文的诗眼是“思”。“月” 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诱导物。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及,如同思友之情。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更加深沉。
这首诗涉及五个地名,渐次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的复杂情感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前两句点明了写作的时间和地点,作者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不仅描写了月映清江的美景,也暗示了行船之事。全诗意境清朗优美,风致自然天成,为李白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
1、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时令,叙写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的一句是;明写月映清江美景,暗点秋夜行船之事的一句是: 。2、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情思的两句: 。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3、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以“秋”字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B.次句“影”指月影,“人”和“流”两个动词连用,表现了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的景象。C.“夜发清溪向三峡”一句写到了夜晚才发现船正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并快速向三峡驶去。D.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末句以“思君不见下渝州”写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4、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诗人依次经过的地点是: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诗人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B.诗中“峨眉山月”这一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C.诗歌首句写秋月是仰望,描写静态之景;次句写江中影和水流是俯视,写动态之景。D.诗歌语言自然流畅,构思新颖精巧,意境清朗秀美,充分显示了青年李白的艺术天赋。
3、下面对这首诗赏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诗中连用四个地名,这在绝句中是独一无二的,峨眉山、平羌江、渝州、三峡。构思精巧,连用四个地名构成一种清朗秀美的意境。B、“入”和“流”两个动词描绘出这样一幅画面: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C、诗中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穿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 D、本诗表达了作者的依依惜别和对故乡(友人)的思念之情。
1、必做题:背诵并默写这首诗。2、选做题:搜集阅读其他有关咏月的诗歌。
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江南逢李龟年/杜甫教学演示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yw/tb_c4050800_t3/?tag_id=26" target="_blank">江南逢李龟年/杜甫教学演示ppt课件</a>,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江南逢李龟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示范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yw/tb_c4050802_t3/?tag_id=26" target="_blank">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示范课ppt课件</a>,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边塞诗,读通诗意,欣赏并领悟诗文,总结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峨眉山月歌/李白评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yw/tb_c4050799_t3/?tag_id=26" target="_blank">峨眉山月歌/李白评课ppt课件</a>,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青溪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