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模拟检测卷一 统编版(2024)
展开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模拟检测卷一 统编版(2024),共8页。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模拟检测卷一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22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与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脑髓(suí) 蝉蜕(tuì) 白颊(jiá) 绽开(dìng) 脾气(pí)B.攒成(zǎn) 系上(jì) 栖息(xī) 收敛(liǎn) 缠络(luò)C.宿儒(xiǔ) 迁徙(xǐ) 秕谷(bǐ) 企盼(qǐ) 书熟(shú)D.拼凑(còu) 菜畦(qí) 倜傥(tì) 搓捻(niǎn) 窜向(cuàn)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海伦·凯勒不能不感慨万分。B.每天犬蒙蒙亮,老街就人声鼎沸,吆喝声、打铁声、鸟鸣卢让整条老街充满了生气。C.放学后,我绕操场跑了三圈就淋漓尽致了。D. 看完这12个故事,读者才恍然大悟,莫言讲述的不是某一个人的故事,而是时代的潮起潮落。3. 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每空1分,共10分)(1)一个人应该有坚定的志向,坚守气节,正如《十二章》中所说 , 。(2)亚里十多德曾说过:“人生的价值不只在学习,还必须有思考的能力。”这句话与《十二章》中的 , 意思相近。(3)《行军九日思长安战园》中,诗人借菊寄托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的诗句是 , 。⑷《次北固山下》中蕴含“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的对偶句是 , 。⑸《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表现征人满怀愁绪,凝望故乡的方向思念家乡的诗句是 ,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是一部志人文言散文集。B.《朝花夕拾》是鲁迅所作的回忆性散文集,共10篇,原题为《旧事重提》。作品记述的都是作者童年时期的生活和求学经历,追忆了很多让作者难以忘怀的往事。C.《再塑生命的人》一文表现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以及对学生的一片爱心。D.古人有谦称和敬称,《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尊君”是尊称对方的父亲,“家君”是谦称自己的父亲。“令尊”是尊称对方的母亲,“家母”是谦称自己的母亲。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百草园的盛夏是一个没有烦恼,没有忧愁,可以无拘无束地尽情欢笑的儿童乐园。B.“三味书屋”这一名称鲜明地体现了这所私塾的办学宗旨和教育内容。C.通过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为当地老百姓提供了足够的工作岗位,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D.据调查,青少年近视的原因主要是户外运动时间偏少,不科学使用电子产品造成的。6.综合性学习。(4分)人生在世,离不开朋友。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七(1)班将举行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请列举两个古代有关交友的成语典故或不朽的诗句。(2分)① ② (2)班委会集思广益,设计了下面一个具体活动项目.请你紧扣本次综合性学习帮他们再设计两个具体活动项目。(2分)活动项目一:畅谈交友之道活动项目二: 活动项目三: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48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田园乐 [唐]王维桃红复含宿雨 ,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木扫,莺啼山客犹眠。【注】①宿:昨夜下的的。 ②朝烟:清晨的雾气。7.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二句诗所写的景象。(3分) 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3分)[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贤战,回也!一箪食,一孤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战,回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乙]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9.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4分)(1)吾日三省吾身 (2)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3)自古皆有死 (4)去食 10.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1.“贤哉,回也”赞美了颜回的什么精神?(2分) 12. 甲、乙两文共同强调的是什么?你如何看待它在人生成长中的作用?(3分) 三.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0分)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13.这段写了四件趣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14.这段中有许多动词运用很精炼传神,找出一例做简要赏析。(3分) 15.请简要分析划线句的作用。(3分) 四.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4分)捧在碗里的故乡余继聪①母亲自从搬进城里与我们一起生活后,每次回故乡,总是会带回一些故乡的土特产,吃饭的时候,一端起碗,闻到母亲带回来的新鲜蔬菜香甜的味道,妻子和孩子都会高兴地说,是故乡的味道。一家人,就常常把故乡捧在碗里。②母亲入城来跟我们一起生活,是因为原本离城很遥远的故乡村庄被征占拆迁了。但失地的乡亲们,长期难以适应,难以适从。每一个播种的节气来临,勤俭的乡亲们,还会按节气在路边河畔,播种上几窝几簇辣椒茄子、葵花苞谷、芫妄香葱,播撒下一眼小白菜什么的。每一个节气来临,关节和骨头里,还会像惊蛰春风来临,庄稼发芽一样,嘎嘣嘎嘣作响。闲不住的乡亲们总想拿起镰刀,扛起锄头,下地播种,总想扛起犁耙下地耕耘。③记得,以前老家的村子瓦房院落还没有拆除的时候,父母总要在山地里播种许多苞谷,栽种许多红薯,每年养几头土猪。等到红薯藤蔓长长、爬满一垄垄的时候,每天傍晚他们就会背着大花篮,拿上一把镰刀,到山地里去割一大花篮红薯藤背回来,第二天一早砍细了煮一大锅,分早晚两顿喂那些土猪。到了腊月,杀年猪,腌腊肉,好不热闹。等到腌制的腊肉晾晒干后,父母就会陆陆续续背进城里来给我。吃着红薯藤、南瓜叶、苞谷面长大的土猪腌制的腊肉,家里就溢满了故乡的味道,一家人,就这样常常把故乡捧在碗里。④离开故乡,进城工作以来,二十多年了,老家每有收获,每有新鲜吃食,母亲总不忘给我送些来。母亲一生勤俭惯了,舍不得花钱坐班车。坐一次车,上吐下泻,晕得就像大病一场,几天都难以恢复。秋天收获,每一次给我送大米来,母亲都是趁天晴,一路坑坑凹凹、艰难颠簸、烘烤辣日、汗流浃背而来。每一次独自给我送红薯苞谷、南瓜洋瓜、辣椒茄子、青菜白菜来,母亲都是用竹篾背箩或者花篮背,沉重而来,蹒珊而回。让她坐公交车到城郊,她往往舍不得花那五角钱或者一元钱。再说,母亲严重晕车,也不愿遭那个罪。⑤搬进城里来与我们一起生活以后,母亲又开始经营起菜地,在我们家阳台里、楼下的花圃里播种各种蔬菜,从老家拔来茄子秧、辣子秧,栽在阳台里。装水果的泡沫箱,母亲把它们直接变废为宝,盛装上泥土,放进阳台;装香油的塑料瓶、塑料桶,母亲把它们划掉上半截,盛装上泥土,放在阳台,它们马上都变成了阳台上的微型菜地。栽种一两棵茄子、番茄,或者栽种上一丛辣椒、香葱、芫萎。楼下的花圃,废弃多年了,无人管理,母亲翻挖出来一溜,晾晒几天,捡拾干净杂草,就开始播种小白菜,并像在老家故乡一样在菜地边栽种上一簇簇茄子、辣椒、青葱。⑥狭窄拥挤的小屋,就又溢满了故乡的味道。一回到家,就看见阳台上摇曳着的辣椒茄子、芫萎小葱,就闻到了故乡的味道。母亲的微型菜园,总让我觉得好像又回到了故乡老家,晚上睡觉,也好像还睡在故乡村子里、庄稼地、菜地边,一身的疲惫、满心的烦恼沮丧,马上能够洗掉,云开雾散。⑦儿子上初三时,我们三口搬离了嘈杂拥挤的教育小区,母亲仍然住在教育小区的老房子。她还是像我以前回到故乡老家一样,总是不忘在我离开时候,顺手塞给我从花圃莱地里采摘的一把绿油油的小葱,一抱水灵灵的小白菜,几枚嫩生生的青椒。吃着这些鲜美的蔬菜,就如同把故乡捧在碗里,满碗都是新鲜香甜,满碗都是恩情和感动。⑧如今,一端起碗,就如同把故乡捧在碗里。那种亲切,几乎让我流泪。有时甚至不舍得吃,不舍得咀嚼下咽,怕故乡没了,怕把故乡嚼化了。16.通读全文,根据提示,概括文章围绕“捧在碗里的故乡”写了哪几件事。(2分)(1)村庄拆迁后,乡亲们在路边河畔种庄稼;(2)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3)进城工作后,母亲徒步给我送家乡物产;(4)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17.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6分)(1)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的画线句。(3分) (2)结合语境,赏析第⑥段的加点词语。(3分)一回到家,就看见阳台上摇曳着的辣椒茄子、芫萎小葱,就闻到了故乡的味道。 18.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⑦段画线句的理解。(3分) 19.文章开头结尾都提到“把故乡捧在碗里”,说说其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3分) 五.名著阅读。(5分)20. 阅读下面的名著造段,回答后面的问题。(3分)仍旧引到房里,老妈子便将病人的手拉出帐外来。他一按,冷冰冰的,也没有脉,于是点点头道,“哈,这病我明白了。”从从容容走到桌前,取了药方纸,提笔写道:“凭票付英洋壹百元正。”下面是署名,画押。(1)上面的选段出自《朝花夕拾》中的哪一篇?(1分)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不是一个真正给人治病的医生?(2分) 21.《父亲的病》和《琐记》中都写到了衍太太,请任选一篇,写一件与衍太太相关的事,并说说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 第三部分 写作(50分)22.作文。英雄因忠诚而让我们铭记,阳光因温暖而让我们留恋,梦想因美好而让我们追逐……在我们的心里,总会有你的印记。你也许是朝夕相处或萍水相逢的人,你也许是大自然中一道独特的风景,你也许是某种可贵的品质……生活因你而灿烂,生命因你而精彩!请以“你是我心目中的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④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⑤不得套作。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模拟检测卷一参考答案1.D(A.髓suǐ,绽zhàn。B.攒cuán,栖qī。C.宿sù,熟一垫)2.C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谈话等详尽透彻,发挥充分。此处应用“大汗淋漓”。3. (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⑷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⑸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4.C A.“文言散文集”错误,应该是小说集。B.并不都是童年时期的生活和求学经历,还有青少年时期的。D.“令尊”是对对方父亲的尊称。5.B A.搭配不当,可将“百草园的盛夏”改为“盛夏的百草园”。C.缺主语,可删掉“通过”。D.句式杂糅,可删掉“造成的”6.⑴示例一:①管鲍之交 ②割席断交示例二: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②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2)示例:诵读交友名言;讲述交友故事7.红红的桃花花瓣用上还凝着昨夜的雨珠,碧绿的柳丝还萦绕在早晨若有若无的烟雾中。8.抒发了诗人对美丽春光的喜爱和闲适愉悦的情感。9. (1)自我检查、反省。(2)诚信。(3)全,都。(4)食物。10.(1)选取他们的优点而学习,如果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2)自古以来(人)都必有一死,(但如果)没有百姓的信任,那么这个(国家)就不能存在下去了。11.赞美了颜回安贫乐道的精神。12.共同强调的是诚信。示例:人无信不立,诚信是立身之本,一个人要想生存就必须要讲诚信。只有讲诚信,我们才能与别人更好地交流,被朋友信任,被社会认可。[参考译文][乙]子贡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办法。孔子说:“备足食物,充足军备,老百姓信任统治者。”子贡问:“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如果迫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在剩下的这两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食物。自古以来(人)都必有一死,(但如果)没有百姓的信任,那么这个(国家)就不能存在下去了。”13.找蜈蚣 按斑蝥 拔何首乌 摘覆盆子 14.如“伏”字,既写出了黄蜂体形的肥胖,有写出了了娇憨可爱的形象;如“窜”简洁形象的表现了云雀的轻捷迅疾,突出了孩子的美好向往。15.两个“不必说”略写百草园的总体印象,“单是”详写泥墙根一带,两者相呼应,重点突出局部景物,写出百草园景色的丰富多样,点明“百草园是我的乐园”这一中心。16.①村庄拆迁前,父母养猪腌腊肉②父母进城后,阳台花池种菜17.(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关节和骨头里嘎嘣嘎嘣作响比作春风来临、庄稼发芽,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乡亲们渴望劳动、充满活力的状态,表现了他们长期养成的勤奋劳作的习惯,表达了他们对土地对劳动的热爱。 (2)“摇曳”是轻轻地摆荡的意思,这里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阳台上辣椒茄子、芫荽小葱等蔬菜长势喜人的样子,表达了“我”对它们的喜爱,对故乡眷恋之情。18.绿油油的小葱,水灵灵的小白菜,嫩生生的青椒带等新鲜的蔬菜是母亲亲手种植的,带有浓浓的家乡味道,是家乡的象征,承载着久居城市的“我”对故乡的思念,吃着这些菜蔬,就感受到了母爱,仿佛回到了故乡,表达我对母爱付出的感激,对生我养我的故乡的怀念之情。照应题目,揭示文章主旨。19.内容上:碗里新鲜香甜的菜蔬,溢满了故乡的味道,让“我”感到格外亲切。这里运用了象征(借代)的手法,碗中的菜蔬象征(代指)了故乡的一草一木,眼前的菜蔬勾起了“我”对故乡的回忆,表达了“我”对故乡的眷恋和怀念之情。结构上:照应题目,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突出主题。20. (1)《父亲的病》。(2)病人已经死亡,他仍假装把脉看病;不说病人的具体病因,只是含混地说他明白了,只想着骗人钱财。21.示例一:《琐记》中,衍太太怂恿“我们”在冬天吃冰、打旋子,还怂恿“我”偷拿母亲的首饰变卖并散播流言,表现出她的虚伪、心术不正。示例二:《父亲的病》中,衍太太让“我”在父亲临终之际大声呼唤父亲,表现出她的迷信与愚昧。2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