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2.3大气的压强_教案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2.3大气的压强_教案第1页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2.3大气的压强_教案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科学第3节 大气的压强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第3节 大气的压强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道具,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知道大气压的存在,并能例举证明。
    (2)知道大气压很大(通过马德堡半球实验)。
    (3)能说出标准大气压的数值和测量大气压的工具。
    (4)知道“离地面越高,大气压越小”基本规律。
    2.过程方法目标
    学会一种方法,就是能利用生活中最最常见的物品来验证科学疑问(如这里的疑问:大气是否存在压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逐步养成学生观察生活,并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大气压的存在,认识生活中各种与大气压有关的现象
    2.难点:能运用大气压的知识解释生活中出现的与大气压有关的现象
    【教学方法】
    实验演示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道具】
    玻璃杯、水、纸板、吸管、牛奶盒、马德堡半球、吸盘钩、空盒气压计、水银气压计等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大气的压强
    一、大气压强的存在
    1.大气对其中的物体有压强,大气压在各个方向都存在
    2.马德堡半球实验 大气压的存在 大气压的值很大
    二、大气压的大小
    1.测量工具:气压计(空盒、水银)
    2.单位:1毫米汞柱=133帕
    3.变化规律:离地面越高,大气压数值越小
    4.1标准大气压=1.01*10︿5帕=760mmHg
    教学任务和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说明
    导入
    材料:如果把笼罩着地球的大气层比作浩瀚的海洋,那么我们就生活在大气层的底部。生活在海洋中的鱼会受到水的压强,那么大气是否也会对我们产生压强呢?
    学生默想
    1.通过阅读材料引起学生的思考:“气体是否也能产生压强”这一问题,从而进入今天的讲课中来。
    教学任务一:
    大气压强的存在
    教学任务一:
    大气压强的存在
    1.【实验一】覆杯实验
    (1)将硬纸片平放在瓶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提醒同学注意观察),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
    (2)将玻璃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
    (3)再慢慢把杯口向各个方向转一圈,又看到什么现象?
    师:此时硬纸片在受到重力的同时还应该受到水的压力作用,为什么反而不会掉下来呢?
    师:这个力来自哪里呢?
    师:可见:是大气压强托住了杯内的水和硬纸板。所以实验可以说明有大气压强存在。
    2.【实验二】牛奶盒的变化
    用吸管吸牛奶,当牛奶吸完后继续吸,观察牛奶盒会发生什么变化?
    师:为什么喝完牛奶的牛奶盒会变瘪?
    3.【实验三】瓶中取袋
    将一只薄膜塑料袋放入广口瓶内,使塑料袋尽可能贴近瓶壁。将袋口沿瓶口翻过来,用橡皮筋紧紧扎在瓶口上。试试看,你能否将塑料袋从瓶内拉出?
    师:为什么塑料袋不能从瓶内拉出?
    小结:大量现象表明,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学生观察。
    (硬纸片掉下)硬纸片掉下的原因是因为受重力作用。
    硬纸片没有掉下来
    硬纸片仍没有掉下来
    生:应该有个向上的力把纸片托住了
    生:来自我们周围的空气。是纸片受到了空气对它向上托的力。
    生:牛奶盒变瘪
    生:大气压强
    生:不能
    生:大气压强
    此环节有意设计一个受力分析,旨在考察学生受力分析掌握情况如何。
    利用问答的方式启发学生思维,自己一步步得出大气存在压强的结论。
    这个实验现象能够使学生感到身边处处有科学,从而对科学产生亲切感。
    这个实验结果是学生事先较难想到的,所以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冲击。
    教学任务二:用大气压解释生活现象
    1.杯中的饮料为什么能够通过吸管进入口中?2.带有挂钩的吸盘为什么能牢牢的贴在瓷砖表面?
    学生回答
    了解学生能否用大气压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教学任务三:
    大气压很大
    1.【讲故事】马德堡半球实验。
    2.用两个带有挂钩的吸盘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
    请两位力气大的男生上来演示
    八匹马才拉开马德堡半球,透过这个实验,让学生深刻地意识到大气压很大。
    教学任务四:
    大气压的大小
    教学任务四:
    大气压的大小
    1.测量仪器:气压计(空盒气压计、水银气压计)
    介绍空盒气压计、水银气压计的使用方法。
    2.规律:高度越高,气压越小。
    在海平面附近,大气压的值接近1.01×105帕,就把这个大气压称为标准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1.01×10︿5帕==760mmHg
    1.活动:在空盒气压计中读出当时的大气压值。
    2.算一算:标准大气压与760毫米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相等,其数值相当于在1 平方厘米的面积上施加约多少牛的压力?
    1.让学生学会用空盒气压计读数。
    2.让学生感性地认识到大气压的大小。
    教学任务五:
    课堂小结
    老师、同学一起来总结
    老师、同学一起来总结
    帮助学生回忆、梳理、巩固本堂课所学内容

    相关教案

    浙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3节 大气的压强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浙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3节 大气的压强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浙教版(2024)第3节 大气的压强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浙教版(2024)第3节 大气的压强教案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课题,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上册第3节 大气的压强第3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第3节 大气的压强第3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