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市荣昌清流镇民族中学2024年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
展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4分)如图,直线y=kx+3经过点(2,0),则关于x的不等式kx+3>0的解集是( )
A.x>2B.x<2C.x≥2D.x≤2
2、(4分)下列二次根式中与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
A.B.C.D.
3、(4分)估计的结果在( ).
A.8至9之间B.9至10之间C.10至11之间D.11至12之间
4、(4分)要使式子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
A.x>1B.x>﹣1C.x≥1D.x≥﹣1
5、(4分)甲,乙两名选手参加长跑比赛,乙从起点出发匀速跑到终点,甲先快后慢,半个小时后找到适合自己的速度,匀速跑到终点,他们所跑的路程y(单位:km)随时间x(单位:h)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在起跑后1h内,甲在乙的前面
B.跑到1h时甲乙的路程都为10km
C.甲在第1.5时的路程为11km
D.乙在第2h时的路程为20km
6、(4分)函数y=ax﹣a与y=(a≠0)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 )
A.B.
C.D.
7、(4分)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边CD、AD上的点,且CE=DF.AE与BF相交于点O,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AE=BFB.AE⊥BF
C.AO=OED.S△AOB=S四边形DEOF
8、(4分)如图,△ABC中,CD是AB边上的高,若AB=1.5,BC=0.9,AC=1.2,则CD的值是( )
A.0.72B.2.0C.1.125D.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4分)若<0,则代数式可化简为_____.
10、(4分)化简:(+2)(﹣2)=________.
11、(4分)若,,则代数式__________.
12、(4分)请观察一列分式:﹣,﹣,…则第11个分式为_____.
13、(4分)化简得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2分)已知关于x的方程2x2+kx-1=0.
(1)求证: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若方程的一个根是-1,求方程的另一个根.
15、(8分)已知:梯形中,,联结(如图1). 点沿梯形的边从点移动,设点移动的距离为,.
(1)求证:;
(2)当点从点移动到点时,与的函数关系(如图2)中的折线所示. 试求的长;
(3)在(2)的情况下,点从点移动的过程中,是否可能为等腰三角形?若能,请求出所有能使为等腰三角形的的取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16、(8分)某校240名学生参加植树活动,要求每人植树4~7棵,活动结束后抽查了20名学生每人的植树量,并分为四类:A类4棵、B类5棵、C类6棵、D类7棵,将各类的人数绘制成如图所示不完整的条形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补全条形图;
(2)写出这20名学生每人植树量的众数和中位数;
(3)估计这240名学生共植树多少棵?
17、(10分)已知: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过O点的两直线OE、OF互相垂直,分别交AB、BC于E、F,连接EF.
(1)求证:OE=OF;
(2)若AE=4,CF=3,求EF的长;
(3)若AB=8cm,请你计算四边形OEBF的面积.
18、(10分)垃圾分类有利于对垃圾进行分流处理,能有效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为了了解同学们对垃圾分类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某校对本校甲、乙两班各60名学生进行了垃极分类相关知识的测试,并分别随机抽取了15份成绩,整理分析过程如下,请补充完整
(收集数据)
甲班15名学生测试成绩统计如下:(满分100分)
68,72,89,85,82,85,74,92,80,85,78,85,69,76,80
乙班15名学生测试成绩统计如下:(满分100分)
86,89,83,76,73,78,67,80,80,79,80,84,82,80,83
(整理数据)
按如下分数段整理、描述这两组样本数据
在表中,a= ,b= .
(分析数据)
(1)两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如下表所示:
在表中:x= ,y= .
(2)若规定得分在80分及以上(含80分)为合格,请估计乙班60名学生中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合格的学生有 人
(3)你认为哪个班的学生掌握垃圾分类相关知识的情况较好,说明理由.
B卷(5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4分)如图,菱形的边长为2,点,分别是边,上的两个动点,且满足,设的面积为,则的取值范围是__.
20、(4分)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21、(4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1,A2,A3,…分别在x轴上,点B1,B2,B3,…分别在直线y=x上,△OA1B1,△B1A1A2,△B1B2A2,△B2A2A3,△B2B3A3…,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如果OA1=1,则点A2019的坐标为_____.
22、(4分)如图,Rt△ABC中,∠BAC=90°,AB=AC,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40°,得到△,与AB相交于点D,连接,则∠的度数是________.
23、(4分)已知△ABC中,D、E分别是AB、AC边上的中点,且DE=3cm,则BC=___________cm.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8分)已知: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AB⊥AC,AB=1,BC=.
(1)求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S□ABCD;
(2)求对角线BD的长.
25、(10分)解不等式组把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并求出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26、(12分)如图,正方形ABCD边长为3,G是CD边上的一个动点(点G与C、D不重合),以CG为一边向正方形ABCD外作正方形GCEF,连接DE,连接BG并延长交DE于H.
(1)求证:BH⊥DE;
(2)当BH平分DE时,求正方形GCEF的边长.
参考答案与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B
【解析】
直接利用函数图象判断不等式kx+3>0的解集在x轴上方,进而得出结果.
【详解】
由一次函数图象可知
关于x的不等式kx+3>0的解集是x<2
故选B.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和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解法,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的内在联系.
2、B
【解析】
先将各选项化简,再根据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解答.
【详解】
A、,与被开方数不相同,故不是同类二次根式,选项错误;
B、,与被开方数相同,故是同类二次根式,选项正确;
C、,与被开方数不同,故不是同类二次根式,选项错误;
D、是整数,不是二次根式,故选项错误.
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本题主要考查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正确对根式进行化简,以及正确理解同类二次根式的定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3、C
【解析】
先把无理数式子进行化简,化简到6-3的形式,再根据2.236<,再根据不等式的性质求出6-3的范围.
【详解】
=,
因为4.999696<
因为2.236<,
所以13.416<6,
所以10.416<6.
所以10至11之间.
故选:C.
考查了无理数的估值,先求出无理数的范围是关键,在结合不等式的性质就可以求出6-3的范围.
4、C
【解析】
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分式的意义,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1,可得答案.
【详解】
要使有意义,得
x-1≥1.
解得x≥1,
故选C.
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5、C
【解析】
由图象即可判断A,B.通过计算可知甲在第1.5h时的行程为12km,故可判断C错误,求出乙2小时的路程即可判断D.
【详解】
由图象可知,在起跑后1h内,甲在乙的前面,故A正确;
跑到1h时甲乙的路程都为10km,故B正确;
∵y乙=10x,
当0.5<x<1.5时,y甲=4x+6,
x=1.5时,y甲=12,故C错误,
x=2时,y乙=20,故D正确,
故选C.
本题考查函数图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6、D
【解析】
当反比例函数图象分布在第一、三象限,则a>0,然后根据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对A、B进行判断;当反比例函数图象分布在第二、四象限,则a<0,然后根据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对C、D进行判断.
【详解】
解:A、从反比例函数图象得a>0,则对应的一次函数y=ax﹣a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所以A选项错误;
B、从反比例函数图象得a>0,则对应的一次函数y=ax﹣a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所以B选项错误;
C、从反比例函数图象得a<0,则对应的一次函数y=ax﹣a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所以C选项错误;
D、从反比例函数图象得a<0,则对应的一次函数y=ax﹣a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所以D选项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为双曲线,当k>0,图象分布在第一、三象限;当k<0,图象分布在第二、四象限.也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
7、C
【解析】
试题解析:A、∵在正方形ABCD中,
又
∴≌
故此选项正确;
B、∵≌
故此选项正确;
C、连接
假设AO=OE,
∴
∴≌
又
∴AB不可能等于BE,
∴假设不成立,即
故此选项错误;
D、∵≌
∴S△AOB=S四边形DEOF,故此选项正确.
故选C.
8、A
【解析】
先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ABC是直角三角形,根据计算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的两种计算方法求出斜边上的高CD.
【详解】
∵AB=1.5,BC=0.9,AC=1.2,
∴AB2=1.52=2.25,BC2+AC2=0.92+1.22=2.25,
∴AB2=BC2+AC2,
∴∠ACB=90°,
∵CD是AB边上的高,
∴S△ABC=AB·CD=AC·BC,
1.5CD=1.2×0.9,
CD=0.72,
故选A.
该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及其应用问题;解题的方法是运用勾股定理首先证明△ABC为直角三角形;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来解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
【解析】
二次根式有意义,就隐含条件b>1,由ab<1,先判断出a、b的符号,再进行化简即可.
【详解】
若ab<1,且代数式有意义;
故有b>1,a<1;
则代数式=|a|=-a.
故答案为:-a.
本题主要考查二次根式的化简方法与运用:当a>1时,=a;当a<1时,=-a;当a=1时,=1.
10、1
【解析】
根据平方差公式,(+2)(﹣2)=()2﹣22=5﹣4=1.
故答案为:1.
11、20
【解析】
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后计算,可得答案.
【详解】
解:
故答案为:20
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运算,能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变形计算是解题关键.
12、
【解析】
分母中y的次数是分式的序次的2倍加1,分子中x的次数与序次一致,分式的序次为奇数时,分式的符合为负,分式的序次为偶数时,分式的符合为正,由此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根据规律可知:则第11个分式为﹣.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定义:叫分式,其中A、B都是整式,并且B中含有字母.也考查了从特殊到一般的规律的探究.
13、.
【解析】
试题分析:原式=.
考点:分式的化简.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 (1)证明见解析;(2).
【解析】
(1)计算得到根的判别式大于0,即可证明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可直接求出方程的另一个根.
【详解】
解:(1)∵△=k2+8>0,
∴不论k取何值,该方程都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设方程的另一个根为x1,
则,
解得:,
∴方程的另一个根为.
本题是对根的判别式和根与系数关系的综合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与判别式△的关系:(1)△>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0⇔方程没有实数根.
15、(1)证明见解析;(2);(3),,,,或
【解析】
(1)由平行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BD=∠CDB,∠A+∠ADC=180°,∠ABD+∠CBD=90°,∠ABD=∠ADB,得出∠A+2∠ABD=180°,2∠ABD+2∠CBD=180°,即可得出结论;
(2)作DE⊥AB于E,则DE=BC=3,CD=BE,由勾股定理求出AE==4,得出CD=BE=AB-AE=1;
(3)分情况讨论:①点P在AB边上时;②点P在BC上时;③点P在AD上时;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1)证明:∵,
∴,
又∵,
∴
∵,
∴,即
∴
(2)解:由点,得,
由点点的横坐标是8,得时,∴
作于,∵,∴,
∵,∴
(3)
情况一:点在边上,作,
当时,是等腰三角形,此时,,
∴
情况二:点在边上,当时是等腰三角形,
此时,,,
∴在中,,
即,
∴
情况三:点在边上时,不可能为等腰三角形
情况四:点在边上,有三种情况
1°作,当时,为等腰三角形,
此时,∵,
∴,
又∵,
∴
∴,
∴,
∴,
∴
∴
2°当时为等腰三角形,
此时,
3°当点与点重合时为等腰三角形,
此时或.
本题是四边形综合题目,考查了梯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有一定难度.
16、(1)图形见解析
(2)众数为5,中位数是5;
(3)估计这240名学生共植树1272棵.
【解析】
(1)先求出D类的人数,然后补全统计图即可;
(2)由众数的定义解答,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因为是20个人,因此找出第10人和第11人植树的棵树,求出平均数即为中位数;
(3)求出20人植树的平均棵树,然后乘以总人数240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
(1)D类的人数为:20﹣4﹣8﹣6=20﹣18=2人,
补全统计图如图所示;
(2)由图可知,植树5棵的人数最多,是8人,
所以,众数为5,
按照植树的棵树从少到多排列,第10人与第11人都是植5棵数,
所以,中位数是5;
(3)(棵),
240×5.3=1272(棵).
答:估计这240名学生共植树1272棵.
考点:1、条形统计图;2、用样本估计总体;3、中位数;4、众数
17、(1)见解析;(2)EF=5;(3)16cm2
【解析】
(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OB=OC,∠OBE=∠OCF=45°,再利用同角的余角相等得到∠BOE=∠COF,从而推出△OBE≌△OCF,即可得OE=OF;
(2)由(1)中的全等三角形可得BE=CF=3,由正方形的性质可知AB=BC,推出BF=AE=4,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EF即可;
(3)由(1)中的全等三角形可将四边形OEBF的面积转化为△OBC的面积,等于正方形面积的四分之一.
【详解】
(1)∵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OB=OC,∠OBE=∠OCF=45°,BD⊥AC
∴∠BOF+∠COF=90°,
∵OE⊥OF
∴∠BOF+∠BOE=90°
∴∠BOE=∠COF
在△OBE和△OCF中,
∵∠OBE=∠OCF,OB=OC,∠BOE=∠COF
∴△OBE≌△OCF(ASA)
∴OE=OF
(2)∵△OBE≌△OCF
∴BE=CF=3,
∵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AB=BC
即AE+BE=BF+CF
∴BF=AE=4
∴EF=
(3)∵△OBE≌△OCF
∴S四边形OEBF=S△OBE+S△OBF
=S△OCF+ S△OBF
=S△BOC
=S正方形ABCD
=
=16cm2
本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熟练掌握正方形的性质得出全等三角形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18、【整理数据】:7,4;【分析数据】(1)85,80;(2)40;(3)乙班的学生掌握垃圾分类相关知识的整体水平较好,见解析.
【解析】
由收集的数据即可得;
(1)根据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求解可得;
(2)用总人数乘以乙班样本中合格人数所占比例可得;
(3)甲、乙两班的方差判定即可.
【详解】
解:乙班75.5~80.5分数段的学生数为7,80.5~85.5分数段的学生数为4,
故a=7,b=4,
故答案为:7,4;
(1)68,72,89,85,82,85,74,92,80,85,78,85,69,76,80,
众数是x=85,
67,73,76,78,79,80,80,80,80,82,83,83,84,86,89,
中位数是y=80,
故答案为:85,80;
(2)60×=40(人),
即合格的学生有40人,
故答案为:40;
(3)乙班的学生掌握垃圾分类相关知识的整体水平较好,
∵甲班的方差>乙班的方差,
∴乙班的学生掌握垃圾分类相关知识的整体水平较好.
本题考查了频数分布直方图,众数,中位数,正确的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
【解析】
先证明为正三角形,根据直角三角形的特点和三角函数进行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
菱形的边长为2,,
和都为正三角形,
,,
,而,
,
;
,,
,
即,
为正三角形;
设,
则,
当时,最小,
,
当与重合时,最大,
,
.
故答案为.
此题考查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和菱形的性质,解题关键在于证明为正三角形
20、
【解析】
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就是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即可求解.
【详解】
根据题意得:x﹣1≥0,解得:x≥1.
故答案为x≥1.
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意义和性质.概念:式子(a≥0)叫二次根式.性质: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否则二次根式无意义.
21、(22018,0)
【解析】
根据OA1=1,△OA1B1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到A1和B1的横坐标为1,根据点A1在直线y=x上,得到点B1的纵坐标,结合△B1A1A2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到A2和B2的横坐标为1+1=2,同理:A3和B3的横坐标为2+2=4=22,A4和B4的横坐标为4+4=8=23,…依此类推,即可得到点A2019的横坐标,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根据题意得:
A1和B1的横坐标为1,
把x=1代入y=x得:y=1
B1的纵坐标为1,
即A1B1=1,
∵△B1A1A2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1A2=1,
A2和B2的横坐标为1+1=2,
同理:A3和B3的横坐标为2+2=4=22,
A4和B4的横坐标为4+4=8=23,
…
依此类推,
A2019的横坐标为22018,纵坐标为0,
即点A2019的坐标为(22018,0),
故答案为:(22018,0).
此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此题是一道规律型的试题,锻炼了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灵活运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
22、20
【解析】
由旋转的性质可得AC=A'C,∠ACA'=40°,∠BAC=∠B'A'C=90°,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A'C=70°=∠A'AC,即可求解.
【详解】
∵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40°得到△A'B'C,
∴△ABC≌△A'B'C
∴AC=A'C,∠ACA′=40°,∠BAC=∠B'A'C=90°
∴∠AA'C=70°=∠A'AC
∴∠B'A'A=∠B'A'C−∠AA'C=20°.
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旋转的性质.旋转前后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图形全等.在旋转过程中,一定要仔细读题,能理解∠ACA′即为旋转角等于40°,AC和A'C为一组对应线段.
23、6
【解析】
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可得,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 (1)S□ABCD=2,(2)BD=2
【解析】
(1)先求出,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进行计算即可.
(2)在中求出,继而可得的长.
【详解】
(1) ∵AB⊥AC,∴∠ABC=90°
在中,
则
(2)∵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O=OC,BO=OD,
∴AO=1,
在中,
25、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是
.数轴见详解
【解析】
先解不等式组中的每一个不等式,再根据大大取较大,小小取较小,大小小大取中间,大大小小无解,把它们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再取整数解.
【详解】
由①得x≥−
由②得x<3
∴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3
数轴表示:
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是-1,0,1,1.
26、(1)见解析;(2)3﹣3
【解析】
(1)先由四边形和是正方形证明,得出,再得出;
(2)连接BD,解题关键是利用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BD=BE,再由正方形的性质得出,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
(1)证明:∵四边形是正方形
∴,
同理:,
∴
在和中,
∴
∴
在中,
∴
∴
∴
(2)连接,如图所示:
∵平分,由(1)知:
∴
∵正方形边长为
∴
∴
∴正方形的边长为:
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几何知识,特殊图形的特殊性质要熟练掌握.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组别
班级
65.6~70.5
70.5~75.5
75.5~80.5
80.5~85.5
85.5~90.5
90.5~95.5
甲班
2
2
4
5
1
1
乙班
1
1
a
b
2
0
班级
平均数
众数
中位数
方差
甲班
80
x
80
47.6
乙班
80
80
y
26.2
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初级中学2025届数学九上开学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重庆市荣昌区盘龙镇初级中学2025届数学九上开学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届重庆市荣昌清流镇民族中学数学九上开学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5届重庆市荣昌清流镇民族中学数学九上开学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荣昌清流镇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数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荣昌清流镇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数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已知P1,若,则x的取值范围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