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高考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含解析)
新高考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26单元模块总结(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26单元模块总结(含解析),共1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模块总结,〔网络构建〕,〔阶段特征〕,〔拓展深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线索一:文化发展历程。早在远古时代,我国已形成中原核心、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础;汉代以后,我国形成以儒学为主流,融合佛教、道教等思想的思想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理学。明清之际,伴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抨击封建专制的进步思想产生。
线索二:文化交流与融合。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鲜明特征,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中,不断地发展、升华,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隋唐时期,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中华文化圈”;明清之际,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呈现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的新景象。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学东渐的深化,我国思想界掀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先后经历了器物—制度—文化的历程、由向西方学习走资本主义道路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思想内涵(1)“核心思想理念”,则其内涵为:天人和谐、道法自然、居安思危、自强不息、诚实守信、厚德载物、以民为本、仁者爱人、尊师重道、和而不同、日新月异、天下大同。(2)“中华传统美德”,则其内涵为:孝敬父母、尊师敬长、团结友爱、立志勤学、自强不息、谦虚礼貌、诚实守信、严己宽人、人贵有耻、见义勇为、整洁健身、求索攻坚、勤劳节俭、见利思义、敬业尽责、清正廉洁、爱国爱民、天下为公。
(3)“中华人文精神”,则其内涵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天下为公、大同世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为政以德、政者正也;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策群力;仁者爱人、以德立人;以诚待人、讲信修睦;清廉从政、勤勉奉公;俭约自守、力戒奢华;中和、泰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居安思危。
二、古代民本思想的发展阶段(1)先秦时期为民本思想的形成阶段民本思想萌芽于商周之际。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建立起了民本论的基本理论框架。在当时的学派中,儒家学派是民本思想的积极倡导者。孔子提出“仁”的思想;孟子提出“仁政”思想,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比较全面地继承和发展了历史上的民本思想,系统地提出了以发展经济为基础、以王霸并用为措施,以礼法结合为保证、以利民为核心的民本思想,标志着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形成。
(2)汉唐时期为民本思想的发展阶段汉初在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以“民为政本”的思想;董仲舒在宣扬君权神授的同时,又继承和发扬了先秦儒学“仁政”、民本的思想,主张将仁政与法治结合起来,以德为主,以刑为辅。唐初李世民提出了以“国依于民”为核心内容的民本思想,并以自己的特殊地位推行这种思想的实现。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20单元模块总结(含解析),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模块总结,〔网络构建〕,〔阶段特征〕,〔拓展深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19单元模块总结(含解析),共1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模块总结,〔网络构建〕,〔阶段特征〕,〔拓展深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13单元模块总结(含解析),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模块总结,〔网络构建〕,〔阶段特征〕,〔拓展深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