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学市榆社县2025届九上数学开学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山西省晋中学市榆社县2025届九上数学开学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4分)以下命题,正确的是( ).
A.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B.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D.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2、(4分)若分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 )
A.B.C.D.
3、(4分)已知A(x1,y1),B(x2,y2)是一次函数y=(2a﹣1)x﹣3图象上的两点,当x1<x2时,有y1>y2,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a<2B.a>C.a>2D.a<
4、(4分)下列几组数中,能作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的是( )
A.2,3,4B.4,5,6C.6,8,11D.5,12,13
5、(4分)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0,3)和(﹣2,0),那么直线必过下面的点( )
A.(4,6)B.(﹣4,﹣3)C.(6,9)D.(﹣6,6)
6、(4分)下列四组线段中。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4,5,6B.1.5,2,2.5C.2,3,4D.1,3,3
7、(4分)如图,五边形ABCDE的每一个内角都相等,则外角∠CBF等于( )
A.60°B.72°C.80°D.108°
8、(4分)七巧板是我国祖先的一项卓越创造.下列四幅图中有三幅是小明用如图所示的七巧板拼成的,则不是小明拼成的那副图是( )
A.B.C.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4分)如图所示,数轴上点A所表示的数为____.
10、(4分)如图,若直线与交于点,则根据图象可得,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_________.
11、(4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C=8cm,AB=6cm,BE平分∠ABC交AD边于点E,则线段DE的长度为_____.
12、(4分)因式分解:x2﹣9y2= .
13、(4分)如图,在□ABCD中,AB=5,AD=6,将□ABCD沿AE翻折后,点B恰好与点 C重合,则折痕AE的长为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2分)小明从家骑自行车出发,沿一条直路到相距2400m的邮局办事,小明出发的同时,他的爸爸以96m/min速度从邮局同一条道路步行回家,小明在邮局停留2min后沿原路以原速返回,设他们出发后经过t min时,小明与家之间的距离为s1m,小明爸爸与家之间的距离为s2 m,图中折线OABD、线段EF分别表示s1、s2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
(1)求s2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小明从家出发,经过多长时间在返回途中追上爸爸?这时他们距离家还有多远?
15、(8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BCD的顶点A在y轴正半轴上,顶点B在x轴正半轴上,OA、OB的长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x2﹣7x+12=0的两个根(OA>OB).
(1)求点D的坐标.
(2)求直线BC的解析式.
(3)在直线BC上是否存在点P,使△PCD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16、(8分)为了了解同学们对垃圾分类知识的知晓程度,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普及垃圾分类及投放的相关知识.某校环保社团的同学们设计了“垃圾分类知识及投放情况”的问卷,并在本校随机抽取了若干名同学进行了问卷测试,根据测试成绩分布情况,他们将全部成绩分成A,B,C,D四组,并绘制了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表:
请根据上述统计图表,解答下列问题:
(1)共抽取了多少名学生进行问卷测试?
(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3)如果测试成绩不低于81分者为“优秀”,请你估计全校2111名学生中,“优秀”等次的学生约有多少人?
17、(10分)如图,正方形的边长为6,菱形的三个顶点,,分别在正方形的边,,上,且,连接.
(1)当时,求证:菱形为正方形;
(2)设,试用含的代数式表示的面积.
18、(10分)如图,在△ABC中,∠ACB=90°,AC=30cm,BC=40cm.点P从点A出发,以5cm/s的速度沿AC向终点C匀速移动.过点P作PQ⊥AB,垂足为点Q,以PQ为边作正方形PQMN,点M在AB边上,连接CN.设点P移动的时间为t(s).
(1)PQ=______;(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2)当点N分别满足下列条件时,求出相应的t的值;①点C,N,M在同一条直线上;②点N落在BC边上;
(3)当△PCN为等腰三角形时,求t的值.
B卷(5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4分)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若AB=8,AC=6,则 =_____.
20、(4分)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为10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_________.
21、(4分)如图,数轴上点O对应的数是0,点A对应的数是3,AB⊥OA,垂足为A,且AB=2,以原点O为圆心,以OB为半径画弧,弧与数轴的交点为点C,则点C表示的数为_____.
22、(4分)如图,在△ABC中,∠B=90°,∠A=30°,DE是斜边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B,AC于点D,E,若BC=2,则DE=___.
23、(4分)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若AO+BO=5,则AC+BD的长是________.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8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上存在,两个点,且,试探究与的关系.
25、(10分)王先生准备采购一批(大于100条)某种品牌的跳绳,采购跳绳有在实体店和网店购买两种方式,通过洽谈,获得了以下信息:
(1)请分别写出王先生在实体店、网店购买跳绳所需的资金y1、y2元与购买的跳绳数x(x>100)条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王先生选取哪种方式购买跳绳省钱?
26、(12分)如图,等腰直角三角形中,,点是斜边上的一点,将沿翻折得,连接,若是等腰三角形,则的长是______.
参考答案与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A
【解析】
利用正方形的判定方法分别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
【详解】
A、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正确,是真命题;
B、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故错误,是假命题;
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故错误,是假命题;
D、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故错误,是假命题,
故选:A.
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正方形的判定方法.
2、B
【解析】
根据分式分母不能等于0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分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
解得:
故选B
本题考查分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比较简单,要熟练掌握
3、D
【解析】
根据一次函数的图像即可求解.
【详解】
解:∵当x1<x2时,有y1>y2
∴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即2a﹣1<0
∴a<
故选:D.
此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一次函数的图像.
4、D
【解析】
欲求证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这里给出三边的长,只要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
【详解】
解:A、22+32≠42,故不是直角三角形,故错误;
B、42+52≠62,故不是直角三角形,故错误;
C、62+82≠112,故不是直角三角形,故错误;
D、52+122=132,故是直角三角形,故正确.
故选D.
5、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两点法”确定一次函数解析式,再检验直线解析式是否满足各点的横纵坐标.
解:设经过两点(0,3)和(﹣2,0)的直线解析式为y=kx+b,
则,解得,∴y=x+3;
A、当x=4时,y=×4+3=9≠6,点不在直线上;
B、当x=﹣4时,y=×(﹣4)+3=﹣3,点在直线上;
C、当x=6时,y=×6+3=12≠9,点不在直线上;
D、当x=﹣6时,y=×(﹣6)+3=﹣6≠6,点不在直线上;
故选B.
6、B
【解析】
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只要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
【详解】
解:A. 42+52≠62,不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故A选项错误;
B. 1.52+22=2.52,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故B选项正确.
C、22+32≠42,不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故C选项错误;
D、12+32≠32,不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
7、B
【解析】
由题意可知五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相等,五边形的外角和为,由计算即可求得 ∠CBF 的大小.
【详解】
解:因为五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相等,所以五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相等,则每个外角=.
故答案为: B
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外角和,n边形的外角和为,若多边形的外角都相等即可知每个外角的度数,熟练掌握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8、C
【解析】
观察可得,选项C中的图形与原图中的④、⑦图形不符,故选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
【解析】
首先计算出直角三角形斜边的长,然后再确定点A所表示的数.
【详解】
∵,∴点A所表示的数1.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关键是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直角三角形斜边长.
10、
【解析】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就是组成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即直线L1与L2的交点P的坐标.
【详解】
解:根据题意知,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就是直线l1与l2的交点P的坐标,
又∵P(2,1),
∴原方程组的解是:
故答案是: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就是组成该方程组的两条直线的图象的交点.
11、2cm.
【解析】
试题解析:∵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AE∥BC,AD=BC=8cm,
∴∠AEB=∠EBC,
∵BE平分∠ABC,
∴∠ABE=∠EBC,
∴∠ABE=∠AEB,
∴AB=AE=6cm,
∴DE=AD﹣AE=8﹣6=2(cm).
12、.
【解析】
因为,所以直接应用平方差公式即可:.
13、1
【解析】
由点B恰好与点C重合,可知AE垂直平分BC,根据勾股定理计算AE的长即可.
【详解】
解:∵翻折后点B恰好与点C重合,
∴AE⊥BC,BE=CE,
∵BC=AD=6,
∴BE=3,
∴AE=.
故答案为:1.
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根据翻折特点发现AE垂直平分BC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 (1)s2=-96t+2400(2)小明从家出发,经过20min在返回途中追上爸爸,这时他们距离家还有480m
【解析】
(1)首先由小明的爸爸以96m/min速度从邮局同一条道路步行回家,求得小明的爸爸用的时间,即可得点D的坐标,然后由E(0,2400),F(25,0),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答案;
(2)首先求得直线BC的解析式,然后求直线BC与EF的交点,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解:(1)∵小明的爸爸以96m/min速度从邮局同一条道路步行回家,
∴小明的爸爸用的时间为:=25(min),
即OF=25,
如图:设s2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s2=kt+b,
∵E(0,2400),F(25,0),
∴,
解得:,
∴s2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s2=-96t+2400;
(2)如图:小明用了10分钟到邮局,
∴D点的坐标为(22,0),
设直线BD即s1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s1=at+c(12≤t≤22),
∴解得:,
∴s1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s1=-240t+5280(12≤t≤22),
当s1=s2时,小明在返回途中追上爸爸,
即-96t+2400=-240t+5280,
解得:t=20,
∴s1=s2=480,
∴小明从家出发,经过20min在返回途中追上爸爸,这时他们距离家还有480m.
15、(1)D(4,7)(2)y=(3)详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解一元二次方程求出OA、OB的长度,过点D作DE⊥y于点E,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AD=AB,∠DAB=90°,然后求出∠ABO=∠DAE,然后利用“角角边”证明△DAE和△ABO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DE=OA,AE=OB,再求出OE,然后写出点D的坐标即可;
(2)过点C作CM⊥x轴于点M,同理求出点C的坐标,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b(k≠0,k、b为常数),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解答;
(3)根据正方形的性质,点P与点B重合时,△PCD为等腰三角形;点P为点B关于点C的对称点时,△PCD为等腰三角形,然后求解即可.
试题解析:(1)x2﹣7x+12=0,
解得x1=3,x2=4,
∵OA>OB,
∴OA=4,OB=3,
过D作DE⊥y于点E,
∵正方形ABCD,
∴AD=AB,∠DAB=90°,
∠DAE+∠OAB=90°,
∠ABO+∠OAB=90°,
∴∠ABO=∠DAE,
∵DE⊥AE,
∴∠AED=90°=∠AOB,
∵DE⊥AE
∴∠AED=90°=∠AOB,
∴△DAE≌△ABO(AAS),
∴DE=OA=4,AE=OB=3,
∴OE=7,
∴D(4,7);
(2)过点C作CM⊥x轴于点M,
同上可证得△BCM≌△ABO,
∴CM=OB=3,BM=OA=4,
∴OM=7,
∴C(7,3),
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b(k≠0,k、b为常数),
代入B(3,0),C(7,3)得,,
解得,
∴y=x﹣;
(3)存在.
点P与点B重合时,P1(3,0),
点P与点B关于点C对称时,P2(11,6).
考点:1、解一元二次方程;2、正方形的性质;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4、一次函数
16、(1)61(名);(2)见解析;(3)估计全校2111名学生中,“优秀”等次的学生约有1111人.
【解析】
(1)利用频数÷频率=总人数,即可解答.
(2)A组频数 61-(24+18+12)=6,补全见答案;
(3)先求出不低于81分者为“优秀”的百分比,再利用总人数乘以“优秀”等次的学生数的百分比,即可解答.
【详解】
解:(1)24÷1.4=61(名)
答:共抽取了61名学生进行问卷测试;
(2)A组频数 61-(24+18+12)=6,
补全如下
(3)2111×=1111(人)
答:估计全校2111名学生中,“优秀”等次的学生约有1111人.
此题考查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
17、(1)见解析;(2).
【解析】
(1)根据已知条件可证明,再通过等量代换即可得出,继而证明结论;
(2)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点,连接,再证明,得出,进而可求得答案.
【详解】
解:(1)∵四边形是正方形,
∴,
∵四边形是菱形,
∴.
∵,
∴
∴,
∴
∴,
∴菱形为正方形.
(2)如图,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点,连接,
∵,∴,
∵,∴
∴
在和中,
∴
∴
∵,∴
∴
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菱形的判定及性质、勾股定理,会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题,能够正确的作出辅助项是解此题的关键.
18、(1)4t;(2)①,②;(3)秒或秒或秒.
【解析】
(1)先求出AB=50,sinA==,csA==,进而求出AQ=3t,PQ=4t,即可得出结论;
(2)先判断出PN=QM=PQ=4t,
①求出CD=24,AD=18,进而判断出AQ+QM=AD=18,建立方程即可得出结论;
②判断出∠APQ=∠PNC,进而得出△AQP∽△PCN,建立方程即可得出结论;
(3)分三种情况,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建立方程求解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1)在Rt△ABC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B=50,
∴sinA==,csA==
∵PQ⊥AB,
∴∠AQP=90°,
由运动知,AP=5t,
在Rt△AQP中,AQ=AP•csA=×5=3t,PQ=AP•sinA=4t,
故答案为:4t;
(2)由(1)知,AQ=3t,PQ=4t,
∵四边形PQMN是正方形,
∴PN=QM=PQ=4t,
①如图1,
由(1)知,AB=50,
过点C作CD⊥AB于D,
∴AB•CD=AC•BC,
∴CD=24,
在Rt△ADQ中,AD==18,
∵点C,N,M在同一条直线上,
∴点M落在点D,
∴AQ+QM=AD=18,
由(1)知,QM=PQ=4t,AQ=3t,
∴4t+3t=18,
∴t=;
②点N落在BC上时,∠PCN=∠PCB=90°=∠AQP,
∴∠CPN+∠CNP=90°,
∵∠QPN=90°
∴∠CPN+∠APQ=90°,
∴∠APQ=∠PNC,
∵∠AQP=∠PCN,
∴△AQP∽△PCN,
∴,
∴,
∴t=;
(3)当PC=PN时,30-5t=4t,
∴t=,
当PC=NC时,如图2,过点C作CF⊥PN于F,延长CF交AB于D,
∴PF=PN=2t,
∴QD=2t,
根据勾股定理得,AQ==3t,
∴AD=AQ+QD=5t=18,
∴t=,
当PN=NC时,如图3,过点N作NG⊥AC于G,
∴PG=PC=,
易知,△PNG∽△APQ,
∴,
∴,
∴t=,
即:当△PCN是等腰三角形时,秒或秒或秒.
此题是四边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勾股定理,锐角三角函数,用方程的思想解决问题是解本题的关键.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4:3
【解析】
作DE⊥AB于点E,DF⊥AC于点F,
∵AD平分∠BAC,
∴DE=DF,
===.
故答案为4∶3.
点睛:本题关键在于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两个三角形的高相等,将两个三角形面积之比转化为对应的底之比.
20、12.
【解析】
因为题中没有指明该外角是顶角的外角还是底角的外角,所以应该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详解】
解:当100°的角是顶角的外角时,顶角的度数为180°-100°=80°;
当100°的角是底角的外角时,底角的度数为180°-100°=80°,所以顶角的度数为180°-2×80°=20°;
∴顶角的度数为80°或20°.
故答案为80°或20°.
本题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三角形外角性质等知识;分情况进行讨论是解答问题的关键.
21、
【解析】
首先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OB的长,然后再由题意可得BO=CO,进而可得CO的长.
【详解】
∵数轴上点A对应的数为3,
∴AO=3,
∵AB⊥OA于A,且AB=2,
∴BO===,
∵以原点O为圆心,OB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C,
∴OC的长为,
故答案为:.
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与数轴,勾股定理,关键是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BO的长.
22、1
【解析】
连接DC,由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DC=DA,易得∠ACD=∠A=30°,∠BCD=30°,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可得CD的长,利用“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DE的长.
【详解】
解:连接DC,
∵∠B=90°,∠A=30°,DE是斜边AC的垂直平分线,
∴DC=DA,
∴∠ACD=∠A=30°,∠BCD=30°,
,
∵∠BCD=30°,
,
∴DE=1,
故答案为1.
本题主要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做出恰当的辅助线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3、1;
【解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知:AO=OC,BO=OD,从而求得AC+BC的长.
【详解】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OC=AO,OB=OD
∵AO=BO=2
∴OC+OD=2
∴AC+BD=AO+BO+CO+DO=1
故答案为:1.
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题关键是得出OC+OD=2.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见解析.
【解析】
由,得到BQ=DP,再根据平行四边形性质可得AD=BC,AD∥BC,可证△ADP≌△CBQ(SAS),即可得:AP=CQ,∠APD=∠CQB.可得∠APB=∠DQC,结论可证.
【详解】
解:AP=CQ,AP∥CQ;
理由:∵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AD∥BC
∴∠ADP=∠CBQ,
∵BP=DQ,
∴DP=BQ
∴△ADP≌△CBQ(SAS),
∴AP=CQ,∠APD=∠CQB.
∵∠APB=180°-∠APD,∠DQC=180°-∠CQB
∴∠APB=∠DQC
∴AP∥CQ.
∴AP=CQ,AP∥CQ
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能利用平行四边形找到证明全等的条件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5、(1)y1=32x;y2=28x+1200;(2)当100<x<300时,在实体店购买省钱,当x=300时,在实体店和网店购买一样,当x>300时,在网店购买省钱.
【解析】
(1)根据题意和表格求得用这两种方式购买跳绳所需的资金y(元)与购买的跳绳数x(条)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即可.(2)比较(1)中求出的两个函数的大小并求出x的范围即可.(3)令y=10000,可以求得两种方式分别可以购买的跳绳数,从而可以得到王先生用不超过10000元购买跳绳,他最多能购买多少条跳绳.
【详解】
(1)由题意可得:
王先生在实体店购买跳绳所需的资金y1(元)与购买的跳绳数x(条)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1=40x×0.8=32x;
王先生在网店购买跳绳所需的资金y2(元)与购买的跳绳数x(条)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2=40×100+(x-100)×40×0.7=28x+1200;
(2)当y1>y2时,32x>28x+1200,
解得x>300;
当y1=y2时,32x=28x+1200,
解得x=300;
当y1<y2时,32x>28x+1200,
解得x<300;
∴当100<x<300时,在实体店购买省钱,当x=300时,在实体店和网店购买一样,当x>300时,在网店购买省钱.
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列出相应的函数关系式,会根据函数的值,求出相应的x的值是解题关键.
26、或
【解析】
分两种情形:①如图1中,当ED=EA时,作DH⊥BC于H.②如图2中,当AD=AE时,分别求解.
【详解】
如图1中,当ED=EA时,作DH⊥BC于H.
∵CB=CA,∠ACB=90°,
∴∠B=∠CAB=45°,
由翻折不变性可知:∠CED=∠B=45°,
∴A,C,D,E四点共圆,
∵ED=EA,
∴∠ACE=∠ECD=∠BCD=30°,设BH=DH=x,则CH=x,
∵BC=,
∴x+x=,
∴x=.
∴BD=x=-1.
如图2中,当AD=AE时,同法可证:∠ACD=∠ACE,
∵∠BCD=∠DCE,
∴∠BCD=2∠ACD,
∴∠BCD=60°,设BH=DH=x,则CH=x,
∵BC=,
∴x+x=,
∴x=,
∴BD=x=3-.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BD的值为-1或3-.
故答案为:-1或3-.
本题考查翻折变换,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组别
分数段
频数
频率
A
61≤x<71
a
b
B
71≤x<81
24
1.4
C
81≤x<91
18
c
D
91≤x<111
12
1.2
购买方式
标价(元条)
优惠条件
实体店
40
全部按标价的8折出售
网店
40
购买100或100条以下,按标价出售;购买100条以上,从101条开始按标价的7折出售(免邮寄费)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西省(太原临汾地区)2025届九上数学开学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弥勒市朋普中学2025届数学九上开学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届山西省晋中学市灵石县九上数学开学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