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2.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教学设计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2.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教学设计01
    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2.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教学设计02
    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2.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教学设计03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导入新课,教学新课,课堂小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程标准】
    2011 版课标:
    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2022 版课标:
    通过了解河姆渡、半坡、 良渚、陶寺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知道中国的原始农耕生活;知道考古 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
    课标解读:
    从“ 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 ”改为“ 了解河姆渡、半坡、 良渚、陶寺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 遗存 ”,也就是不限定是否一定要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只需要了解与河姆渡、半坡遗址相 关的知识即可。从“ 了解原始农业的产生 ”到“知道中国的原始农耕生活 ”,范围扩大,因为原始农耕生 活包括原始农耕的产生,还包括原始农耕的特点与影响等。
    【教材分析】
    本课是统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 2 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三目,分别是农业的起源 与定居生活、稻作农业的繁荣、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
    2016 版统编教材第一目叫“原始农业的发展 ”,共 3 个自然段。2024 版统编教材改为“农业的起源与 家居生活 ”,从 3 段改为 2 段,删去的第 2 段内容放到了第 2 目介绍河姆渡遗址的部分。第 1 段主要增加 了一句话“我国是世界上农业起源地之一 ”。配图的稻谷由“玉蟾岩遗址出土的稻谷 ”改为“浙江义乌桥 头遗址出土的炭化稻拉 ”,修改的背后反映的史学前沿的成果,因为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发现距 今约 1.8 万年的大量水稻植硅石,表明先民已经开始采集野生水稻。而浙江义乌桥头遗址(属上山文化,距 今 11000—8500 年) ,出土极为丰富的水稻遗存,包括炭化的稻米、稻壳、小穗轴等不同部位,样品总量 多达 5 万余个,表现出明显的驯化特征, 以更明确的证据宣示,距今 1 万年前后,世界最早的稻作农业已 经开始萌生。保留了门头沟东胡林遗址的炭化粟料,是因为距今 11000—9000 年,北京门头沟东胡林遗址 发现世界最早的炭化人工栽培粟和黍。虽然粟只有 14 粒,黍只有 1 粒,但足以宣示,中国南方先民成功驯 化水稻的同时,北方先民也成功开始粟和黍的驯化。相关史事部分略有调整,主要是删去了仙人洞出口的 陶罐配图,将仙人洞陶罐由“ 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陶器之一 ”调整为“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出土的陶片 经科学测定,可早至约2 万年前,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陶器 ”。
    16 版教材第二目“河姆渡人的生活 ”一共有 4 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河姆渡先民的居住形式、农业生 产与手工生产、艺术创作。24 版首先调整标题,改成“稻作农业的繁荣 ”,内容变化不大,主要是精简了
    16 版的第 1 段内容,然后将其与第 2 段内容合。删去了“这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对中国古典建筑产生 了重要影响 ”这句话,将“最早的木结构水井 ”改为“最早的木结构水井之一 ”。对于河姆渡先民农业生 产的介绍,删去了“这表明长江中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 ”这是因为比河姆渡更早的上山文化遗址证 明距今 1 万年前后,世界最早的稻作农业已经开始萌生。增加“稻作农业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 ”,家畜删 去了“水牛 ”,只提“ 以猪、狗为主 ”,这是因为水牛是否驯养并未成为定论(白寿彝《中国通史》之《远 古时代》 中主张“水牛也可能被驯养 ”)。增加了“人们还狩猎野猪、鹿等 ”的表述。配图由稻谷、猪纹 陶钵改为了双鸟朝阳纹象牙雕刻器及线描图,并增加了绑缚藤条的骨耜图。更加突出河姆渡文化的特点(物 质生产与艺术创作)。
    16 版教材第 2 课第三目“半坡居民的生活 ”一共有 4 个自然段,同样分别介绍了半坡居民的居住形式、 农业生产与手工生产、艺术创作。24 版教材同样是调整了标题,改成“仰韶文化与大汶口文化 ”, 由原来 的 4 段变成了 5 段,变化最大的是第 4 段与第 5 段。第 4 段侧重从氏族社会的角度介绍仰韶文化,第 5 段 则是把原来相关史事栏目中有关大汶口文件的内容改成了正文。具体来说,修订涉及以下内容。第一、增 加了对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的介绍。半坡是仰韶文化的典型代表,16 版教材以半坡为典型进行介绍,但
    没有明确其属于仰韶文化。24 版教材介绍了仰韶文化,并明确指出半坡“是一处重要的仰韶文化早期遗址 ”。 这就与高中教材很好地衔接了起来(高中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课直接使用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 没有介绍半坡) 。第二、对半坡居民社会生产的介绍时,删去了“半坡人还制造骨器、角器等生产工具 ” 只保留“半坡人制作出精美的磨制石器 ”这句话;种植的农作物不再只讲粟,增加了黍(对于南方同学区 分粟和黍不容易);狩猎由“用弓箭、长矛、石球等捕猎斑鹿、獐、兔;用渔叉、渔钩、渔网捕鱼 ”改成 了“使用弓箭、渔叉等进行渔猎 ”。对于半坡居民纺织、乐器制作的介绍则基本未作改动。16 版半坡文化 配图是著名的“人面鱼纹彩陶盆 ”,24 版配图则是各种生产工具。同时,在文末的知识拓展部分介绍了“仰 韶文化彩陶 ”。第三、新增的第 4 段以仰韶文化灵宝西坡遗址为例介绍了仰韶文化的社会组织形式(如果 考虑与高中教材衔接的话建议以仰韶文化姜寨遗址为例进行介绍更好,因为高中教材没有介绍灵宝西坡遗 址,但是介绍了姜寨遗址,并称其“是仰韶文化聚落形态的典型代表 ”(见上图) 。指出通过墓葬可以看 出仰韶文化“ 氏族成员地位平等,没有明显的阶级分化 ”。第四、第 5 段介绍了大汶口文化,相比原来的 相关史事, 内容有所调整。新版教材只说大汶口文化“制陶技术有较大发展 ”,没有提究竟是什么陶( 16 版说是黑陶与白陶) ;同时强调陪葬器物“成套 ”并提供了成套玉器和成套陶器的配图。并通过陪葬品的 差别得出大汶口文化“ 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加快了迈向文明社会的步伐 ”。
    【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思维活跃,有强烈的好奇心。在思维上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仍有待提高。他们的地 理知识是很匮乏的(初中是先学世界地理再学中国地理),本课中学生对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种植怎样 的农作物,气候怎样,都是很陌生的,特别是南方的学生对于粟和黍都缺乏感性认识,更不用说去区分二 者了。另外,城市学生对于农业生活非常陌生,因而难以理解和想象古代原始农耕生活。
    基于这样的学情,本课拟采用云游览博物馆和创设情境的方式来帮助学生了解半坡文化、河姆渡文化 和中国的原始农耕生活。
    【教学目标】
    通过对河姆渡、半坡等史前文化遗存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史前农业社会的时空分布和发展特点, 同时认识到考古发现在了解史前社会中的关键作用(时空观念与史料实证) ;引导学生运用考古资料和历 史叙述,分析原始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以及它对史前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的影响(时空观念、史料实 证与历史解释)通过探讨中国史前农业文明的成就,如稻作农业的繁荣和彩陶艺术的精湛,激发学生的民 族自豪感和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同时培养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唯物史观与家国情怀)。
    【导入新课】
    讲述: (出示神农画像石图)现在大家看到的是一幅汉代画像石人物画,有没有人知道画面上这个人
    是谁啊?
    对,是神农(氏) 。(呈现文字:神农氏因宜教田辟土种谷以振万民)传说神农氏发明了农业,因而 得到了人们的敬拜。历史上真的有神农氏吗? (有学生会答有,有学生会答没有)如果有,理由是什么? 如果没有?理由又是什么?
    【教学新课】
    一、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
    1.农业的起源
    有个成语叫“五谷丰登 ”,大家知道五谷指的是那五种谷物吗?稻、黍、粟(稷)、麦、豆。这其中, 除了麦可能是从中东地区传过来之外,稻、黍、粟、豆都是中国先民培育出来,然后传播到世界各地的。
    有同学可能就会问了,我们怎么知道稻、黍、粟、豆是中国先民培育出来的,而麦则可能是外来的呢?
    最主要的依据当然就是考古发掘啦。 目前为止,发现的最早的麦子是在中东地区,在中国发现的麦子 比中东地区要晚几千年,所以最大可能中国麦子是从那里传过来的。同样的道理, 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稻、 黍、粟都是在中国发现的,所以我们说稻稻、黍、粟起源于中国。
    那是不是说只要发现了年代最早的稻子就可以证明稻起源于中国呢?也不是这么简单。大家可能也知 道,无论是麦,还是稻、黍、粟,都是由野生植物培育驯化而来的。所以首先要在人类生活的区域发现稻 子,然后还要确定发现的稻子是人工培育驯化而不是野生的,这样才能证明。一开始的时候,考古工作者 在距今约 7000 年的浙江宁波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了人工培育稻谷,这就证明那个时候已经出现了稻作农业。 后来,人们不仅在距今约 1 万年的浙江金华浦江上山文化遗址找到了人工培育稻谷,还找到了包括栽培、 收割、脱粒加工和食用的一系列证据,也就是说一种崭新的农耕行为体系已经初步形成,这些都实证了早 在 1 万年前,华夏先民就已经在种植水稻了。
    基于同样的方法,考古人员在距今 11000—9000 年的北京门头沟东胡林遗址发现世界最早的炭化人工 栽培粟和黍。虽然粟只有 14 粒,黍只有 1 粒,但足以宣示,中国南方先民成功驯化水稻的同时,北方先民 也成功开始粟和黍的驯化。南稻北粟的中国史前农业格局由此奠定。
    虽然我们通过考古能够确定早在 1 万年前先民们已经发明农业,但我们无法知道他们的姓名与生平, 因为那时人类还没有发明文字。我们把人类有文字记录的历史之前的时代称为史前时代。如今人们对于史 前时代历史的了解,基本上来自于考古发掘和基于考古发掘的合理想象。当然,鉴于稻、黍、粟是在相隔 遥远的不同地区分别培育出来的,我们现在可以回答上课是提出的问题了,那就是神农在历史上是不存在 的,它是人们对过去历史的一种回忆和想象,反映出人们对农业的高度重视。毕竟,有了农业,才有人类 的文明。
    2.陶器的产生
    过渡:无论是稻还是黍和粟,都是不能直接生吃,需要烧熟了吃。这就涉及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 是用什么东西来盛放这些谷物。用什么东西呢?用陶器。也就是用泥土烧出来的器物。现在大家看到的是 仙人洞遗址出土的陶罐残片,经科学测定,可早至约 2 万年前,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陶器。是中华先 民又一项创新成果。人类可以使用陶器烹煮谷物,也可以将肉食烹制成汤,极大提高了食物利用率和营养 获取率。易碎的陶器广泛使用,也是定居生活出现的明确标志。
    原始农业的产生、陶器的制作,还有麿制石器的广泛使用,是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也就是说,人类大 约在 1 万年前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现在大家看到的是中国境内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分布图,根据上节课学 过的识图方法,大家从中能够获取什么信息?
    预设:分布范围广泛;
    讲述:考古人员在这些遗址不仅发现了农业、陶器和麿制石器,还发现了房屋遗迹和墓葬,这些充分 说明人们已经过上了定居生活。
    考古学证明,1 万年前我国先民已经发明农业,从事农耕生产,那是不是这些人就是农民了呢?(预设: 学生可能会回答是)事实上,这一时期的华夏先民还不能算是农民,为什么呢?因为考古发现这一时期人 们虽然种植谷物,但谷物在食物中的占比并不高,也就是说人们的主业并不是农耕而仍然是狩猎和采集。
    比如说距今 8000 年的兴隆洼遗址虽然发现了大量处于驯化初期的黍、粟,但这些黍、粟只占浮选出来的植 物籽粒的 15% ,对其出土的石刀分析显示,其被用于切肉而非收割。也就是说,狩猎仍然占重要地位。
    二、稻作农业的繁荣
    过渡:但是,渐渐地情况发生了变化。比如说在距今 7000 年左右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不在河 姆渡在田螺山),栽培稻的比例上升为 51% ,这说明稻作农业已经基本确实。
    讲述:考古人员还在河姆渡遗址发现了数万平方米的稻田,说明稻作农业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不仅 如此,考古人员还在那里发现了大量的农耕工具。什么样的工具呢?下面我们再一次云(网)游博物馆, 这次我们的目的地是浙江省博物馆(越地长歌 点场景 8)现 在大家看到的就是用大型动物的肩胛骨做的农业工具,名字叫骨耜。出土的骨耜中有一件用藤条捆绑木柄, 直接示例了骨耜的设计,其功能与现在的铁锹差不多(骨耜比石器轻便灵巧,而且表面光滑,不容易沾泥, 适宜在江南水田里使用)。出土骨耜磨损的严重程度说明,它是河姆渡人经常使用的工具。
    我们再来看这边,这显然是鹿角,河姆渡遗址出土了大量猪、鹿、牛、鱼、鳖等动物的骨骸,说明这 些动物都曾是河姆渡人日常的盘中佳肴。这个黑色陶器是著名的黑陶猪纹钵,上面的猪形象使我们后人可 以看到七千多年前家猪的模样。当然,这样的画本身是不足以证明的,最能证明的还是出土的猪骨骸,专 家们可以很容易区分出家猪和野猪。根据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骨骸,专家们确定河姆渡已经饲养猪了。此 外,狗也被证实被河姆渡人所驯养,但是牛是否被驯养, 目前仍有争议。
    河姆渡人养猪,大概在什么地方养呢? (学生回答) 同学们知道国家的家字怎么写不?宝盖头下面一 个豕(shǐ) 字。知道豕是什么意思不?就是猪的意思。所以什么是家呢?就是养猪的地方。但是猪很脏的, 人是不能和猪住在一起的,那怎么办呢?
    请大家看这里(越地长歌 点场景 8),这是专家复原的河 姆渡人住房。大家注意这个房子有什么特点没?(学生回答)河姆渡人先在地上打木桩,考古发现这些木 桩甚至深达 3 米。在木桩上,河姆渡人架铺木梁和地板,然后再盖屋子。现在广西、云南少数民族村寨仍 有这样的房屋样式,古人称之为“巢居 ”,意思是像鸟儿在树上筑巢居住,现在学术上称其为“干栏式 ”。 这种房子上面住人,下面可以用来养猪。此外,这种建筑还有什么好处呢? (学生回答)主要是防潮、防 水,所以这种建筑主要流行于温热潮湿地带。
    除了房屋遗址,考古学家还在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木结构水井,这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
    之一。这些房屋和水井的木头,并不是用钉子连下来的,因为那时人们还不会冶铁。那怎么连接这些木头 并使人保持稳固呢?答案是采用榫(sǔn)卯技术。榫卯是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 式。凸出部分叫榫;凹进部分叫卯,榫和卯咬合,起到连接作用。这是中国人所独创的技术,一直延续到 今天。著名的故宫就是采用榫卯技术修建的。
    同样,根据出土的遗物,专家们确认河姆渡人已经有纺织生产,能制造石器、陶器、玉器和骨器,还 懂得使用天然漆制作漆器。这里特别想带大家参观了解的是一件用象牙制作而成的器物,叫双鸟朝阳纹象 牙雕刻器。
    中间为一组由五个大小不等的同心圆构成的太阳纹,外圆上端刻出炽烈的火焰状, 以象征着太阳的光 芒。两侧各有一振翅欲飞的双鸟。作圆眼、钩喙、伸脖昂首相望之态,器的边缘衬托以羽状纹,线条洗练 简洁。鸟的眼和太阳纹中心均以圆锥浅钻而成,更富传神色彩。在图像两侧还对钻有 6 个小圆孔, 以便于 捆绑或悬挂之用。
    “双鸟朝阳 ”图案对于河姆渡人来说究竟有什么寓意?学者们有各种不同的解读,大多数观点认为这 表现了河姆渡先民对太阳及鸟的崇敬。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对称的构图、精细的雕刻,很难想象是出自 7000 年前先民之手。正因为如此,今天河姆渡遗址的入口处就是一块巨大的双鸟朝阳石雕。
    三、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
    1.仰韶文化
    过渡:7000 年前的中国,气候比今天温暖湿润,所以包括河南在内的中原地区同样出现了稻作农业, 不过,中原黄河流域主要仍然是以种植黍和粟为主。其中的典型就是位于西安的半坡遗址。
    讲述:在半坡遗址,考古人员发现的工具有 5275 件,如石斧、石铲、石锄,石刀、陶刀、蚌刀,石碾、 石磨盘、石磨棒等,还在多处发现有粟粒的遗存,说明当时主要种植粟。还发现了石镞(箭头)、骨镞、 石网坠、带倒钩的骨鱼钩、鱼叉等,可以证明渔猎还占重要地位。半坡遗址还发现了大量猪、狗、鸡、黄 牛的骨骼,说明这些动物已经成为家畜。
    遗址中还出土了骨针、骨锥,陶器和石制的纺轮,可见半坡人已会纺织、制衣,衣料可能以兽皮为主。
    但是房屋不可能完整地保存在地下,怎么证明半坡人居住的房屋呢?首先发现的是,有些掘开的地面 与其他地面不同,有一层坚硬而平滑的草泥土,环绕这层硬地有数个圆洞,圆洞可以立起一根根木柱。再 对硬地面的堆积物进行分析,得出墙壁是木篱笆抹草拌泥;屋顶用橼支撑,上敷茅草或草拌泥。这样陆续 发现的房屋遗址共有 46 座,大的面积有 20 多平方米,小的仅 10 平方米左右。判断房屋遗址还因为每个这 样的地方都有明显的门道和门坎,所有房屋的门都面向一座面积有 160 平方米的大房子。大房子应该是公 共场地。专家根据研究结果复原了半坡人的房屋,大家会注意到房子有部分是在地面以下,这种房屋样式
    被称为半地穴式。
    在半坡遗址中发现最多的是陶片、陶器,搜集到的陶片在 50 万件以上, 占全部出土物的 80%以上,完 整和能够复原的陶器近 1000 件,其中包括乐器陶埙(xūn) 。当然,最有名的还数以这个人面鱼纹陶盆为代表 的彩陶。史前华夏先民们制作陶器的时候,在泥坯表面用矿物颜料绘出图案,经过烧制,陶器表面就留下 了彩色纹样,这样的陶器被称为“彩陶 ”。半坡人制造陶器的水平很高,彩陶更令人惊叹,最典型的绘制 工艺是人面鱼纹、鱼纹、鹿纹以及各种几何彩形,颜色或黑、或红。半坡人用陶器做葬棺很有意思,发现 的瓮棺有 73 个是装小孩儿的,说明儿童的死亡率比较高。
    制作彩陶是仰韶文化主要的特征,仰韶文化的另一个特征是社会平等,没有明显的阶级分化。现在大 家看到的是陕西西安临潼姜寨聚落遗址复原图。姜寨聚落是仰韶文化聚落形态的典型代表,反映了由五个 大家族组成的一个氏族公社。它有氏族公共墓地,但各个墓葬的随葬品不多,差别也不大,反映了尚未产 生贫富分化的母系氏族公社状况。
    2.大汶口文化
    过渡:与仰韶文化没有明显的阶级分化不同的是,位于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出现了明显的贫富(阶 级)分化。
    讲述:我们是怎么知道大汶口文化出现了明显的贫富(阶级)分化呢?答案同样是根据墓葬。 比如在 山东章丘焦家遗址,考古人员发现那里的墓葬之间等级分化明显,小型墓葬规模较小,多无葬具,无随葬 品或仅见少量陶器、骨器和蚌器等,而大型墓葬则不仅规模较大,更是有大量随葬品,包括成套的玉器与 陶器。这些制作十分精美的成套陶器和玉器预示着华夏先民即将迈入文明社会。
    【课堂小结】
    如果我们注意这些陶器,会发现这些陶器的主要功能是烹饪(炊器)与饮食(食器)。正所谓,民以 食为天,没有足够的粮食,就谈不上幸福生活。正是怀着这样的理想,袁隆平将毕生精力奉献于水稻育种。 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的种子。
    ——袁隆平
    【板书设计】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产生 发展
    稻作农业:上山文化——河姆渡文化
    仰韶文化
    黍粟农业: 门头沟——
    大汶口文化
    【资料附录】
    干栏式住房 手工业发展 古朴的艺术
    彩陶;社会平等 贫富分化;
    文明社会 良渚文化
    龙山文化
    发达的稻作农业,促进了家畜饲养业的发展。遗址中普遍发现猪、狗、水牛的骨骼,从猪的死亡年龄 及陶塑小猪的形态看,已经是人工饲养的产物了,水牛此时也可能已被驯养。
    —— 白寿彝总主编;苏秉琦主编, 中国通史第 2 卷远古时代,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06,第 66 页
    相关教案

    历史七年级上册(2024)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精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ls/tb_c404965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精品教学设计</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内容,素养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ls/tb_c404965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教学设计</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ls/tb_c404965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标标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