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件
初中语文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授课ppt课件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语文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授课ppt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初见三味书屋,分角色朗读,百草园,空间顺序,枯燥无味的书塾,三味书屋,自由快乐的乐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作品收在《鲁迅全集》里,本文选自《朝花夕拾》。“朝花夕拾”的意思是早上开的花,傍晚时把它捡起来。作者用这个名字说明这是一本回忆往事的散文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回忆自己早年的生活。本文写于1926年,当时作者45岁。
《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搜集了10篇文章,大部分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本篇文章时鲁迅已经40多岁了,这部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拾取,晚年了,回忆起少年时代的事。 散文属于记叙文体,是与小说、诗歌、戏剧并称的文学体裁。散文的重要特征是“形散神不散”。
9:告别百草园去书塾读书
以空间变化为顺序安排材料
1—8段:回忆百草园的有趣生活
10—结束:回忆在三味书屋读书的经历
再次默读课文,圈画文中关键语句,谈谈儿时的“我”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分别抱有怎样的态度。提示:“关键语句”,如标题、开头、结尾、过渡段等
儿时的“我”对百草园 ,对“三味书屋” 。
不矛盾。“似乎”是因为间隔时间太久,印象有些模糊;“确凿”是因为追忆童年往事,历历在目,又十分肯定。两个词语连用,表达了作者对百草园的依恋和怀念之情。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 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这一段描写景物,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纷杂中却暗藏着富有变化的顺序。百草园的一切,在少年鲁迅的心目中显得那样生机勃勃,情趣盎然。试据此对这一段景物描写的方法做简要分析。
( )开一块雪,( )出地面,用一支短棒( )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 )些秕谷,棒上( )一条长绳,人远远地( )着,( )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 ),便( )住了。
动词准确地写出了捕鸟的全过程,表现了冬天百草园的乐趣,同时显示出回忆时的欣喜愉悦。
高大、肥胖、臃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
鸣蝉“长吟”、蟋蟀“弹琴”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
写静景由低到高,写动景由高到低
美女蛇的故事增添神秘感
写百草园,始终围绕着一个“乐”字——乐于观察百草园的景物,乐于听美女蛇的故事,乐于捕鸟活动,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
三味书屋就位于鲁迅祖居地对面,隔着一条小街。
“一扇黑油的竹门”,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 书屋的陈设、对着那匾和鹿拜孔子以及拜先生使儿时的鲁迅充满了新奇感,但是环境相对沉闷、封闭。
1. 三味书屋的陈设是怎样的?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恭敬: 方正、质朴、博学不满: 不回答“我”的问题开明: 有戒尺不常用 读书入神时学生可画画
2. 我对先生的印象如何?
(1)知识渊博,但拒绝回答“怪哉”虫一类的问题。(2)教学认真,不断增加教学内容。(3)不太束缚学生,虽然学生调皮贪玩,但先生很少体罚他们,通常也只是瞪瞪眼睛。
总结:先生的人物形象分析
要求:一人读“我”语言,一人读先生的语言,一人读叙述部分
提示: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人至矣。 上九,潜龙勿用。 厥土:下上、上错; 厥贡:苞茅、橘柚。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
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
三味书屋的生活真的枯燥无味吗?
① 一有机会就跑出去玩② 折腊梅花③ 寻蝉蜕④ 在座位上做各种游戏,画画儿等
1. 鲁迅描写了在三味书屋读书生活中的哪些事情?
问“怪哉”虫正午习字,晚上对课逃课到小园中玩耍师生一起朗读时的情景上课偷偷玩纸盔甲,画画儿
2. 怎样理解先生不回答“怪哉”这虫的问题?
原因:因为学生在不适合的时间提出了不相干的问题,违反了教学的秩序和师道尊严。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封建制度的弊端。
讨论:把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老先生(死板、冷漠)
长妈妈、闰土的父亲(亲切、耐心)
不懂的古文(枯燥乏味)
自然景物、故事、捕鸟(神奇、有趣)
(1)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2)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多媒体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六年级英语pdf、六年级英语听力材料及答案pdf、六年级英语答题卡pdf、盘州市六年级mp3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教课内容ppt课件,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作者简介,写作背景,《朝花夕舍》导读,课前预习检查,走进百草园,走进三味书屋,体现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备课课件ppt,共5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学习目标,读读写写,建议识记字词补充归纳,多音字,形近字,词语集注,品读课文,视觉上,听觉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