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语文《第八单元复习》名师教学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277254/0-172956170847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五上语文《第八单元复习》名师教学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277254/0-172956170851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五上语文《第八单元复习》名师教学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277254/0-172956170854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五上语文《第八单元复习》名师教学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277254/0-1729561708607/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五上语文《第八单元复习》名师教学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277254/0-1729561708712/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五上语文《第八单元复习》名师教学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277254/0-1729561708734/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五上语文《第八单元复习》名师教学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277254/0-1729561708759/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五上语文《第八单元复习》名师教学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277254/0-172956170879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五上语文《第八单元复习》名师教学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五上语文《第八单元复习》名师教学课件,共33页。
读书明智˙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根据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突出重点。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基础知识阅读理解语文园地真题演练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 苏轼 口语交际与习作基础知识馈赠 酵母 皎洁 直奔 荡寇志 沉甸甸 三十六天罡 七十二地煞 一大沓画片 栩栩如生 无病呻吟 如醉如痴 囫囵吞枣 呕心沥血 传识削奔煞卷传递传记shí zhì认识博闻强识xuē xiāo削弱削笔bēn bèn奔跑投奔煞白煞尾juàn juǎn画卷蛋卷chuán zhuànshà shā伶( )怜( )陡( )徒( )撒( )撤( )猬( )谓( )凝( )疑( )焰( )馅( )伶俐可怜陡峭徒步播撒撤退刺猬所谓凝视怀疑火焰缺陷教诲 窥探 舅父 英雄 述说 厌烦厌烦 荒唐 辛酸 质朴 书刊 烦琐津津有味 一知半解 真情实感jiāo huì kuī tàn jiù fù yīnɡ xiónɡ shù shuō yàn fányàn fán huānɡ tánɡ xīn suān zhì pǔ shū kān fán suǒ jīn jīn yǒu wèi yì zhī bàn jiě zhēn qínɡ shí ɡǎn窥荒酸穴字头,不要写成宝盖头。不要多加一点。是“酉”不是“西”。阅读理解1.敏而好学,____________。2.吾尝____________,终夜不寝,________,________,不如学也。1.敏而好学,____________。2.在学习中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要实事求是,正如《论语》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书时,我们要记住朱熹说的方法,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到之中,____________最急。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心到眼到口到心到 说说古人都有哪些读书方法? 古人读书的方法有:《论语》中提到的学习方法是“默而识之”;朱熹提到的读书方法是“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 《忆读书》是一篇叙事散文,作者是冰心,她按时间顺序,回忆了自己童年时期的读书经历、多年的读书经验、选书的标准以及读书的方法,表达“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等感悟。 快速默读课文,说说冰心回忆了自己读书的哪些经历呢?1.四岁时母亲教给她国文教科书。2.七岁因为太喜欢舅舅讲的故事,开始读《三国演义》。3.十二三岁,开始读《红楼梦》,中年以后又再读《红楼梦》。4.1980年后挑选、比较着“读万卷书”。这句话是作者的阅读体会,读了这句话,我也深有同感。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是有限的,要想扩充知识面,就要在课下有选择地、广泛地阅读。在我的书柜里就有许多中外名著,每当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后,我都会读上一个小时。在阅读中,我了解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开阔了视野,提升了语文素养。阅读让我感到幸福,从书中我体验到从未有过的快乐。以后我还会坚持阅读,让阅读伴我成长。 作者觉得“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你对这句话有什么样的体会?请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一谈。 示例:我们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是有限的,要想扩充知识面,就要在课下有选择地、广泛地阅读。在我的书柜里就有许多中外名著,每当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后,我都会读上一个小时。在阅读中,我了解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开阔了视野,提升了语文素养。阅读让我感到幸福,从书中我体验到从未有过的快乐。以后我还会坚持阅读,让阅读伴我成长。示例一:我不赞同这种读书方法。字音读不对,自然也很难理解这个字以及与之相关的词语、句子的含义,不利于理解整本书的内容。我们在读书时还是要尽可能把握每个词语、每句话的内涵,这样才能加深理解,从中学到有用的知识。示例二:我赞同作者的这种读书方法。作者当时年纪尚小,要她像成人那样去读一部长篇小说显然是不现实的。对于七八岁的小孩,读书时从整体入手,不要过分纠结于某个字、词的含义,只要把握大致内容就可以了。我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你是否赞同这种读书方法?为什么?示例:我不赞同这种读书方法。字音读不对,自然也很难理解这个字以及与之相关的词语、句子的含义,不利于理解整本书的内容。我们在读书时还是要尽可能把握每个词语、每句话的内涵,这样才能加深理解,从中学到有用的知识。 叶文玲写的《我的“长生果”》。这里的“长生果”指得就是书。作者把书比作“长生果”,表达了书和人类之间的关系,以及自己对书籍的无比喜爱。作者从读书、作文中悟出了哪些道理,你能说说吗? 快速默读课文,作者从读书、作文中悟出了哪些道理,你能说说吗? 示例:作者的感悟很多,比如阅读可以扩展想象力,做读书笔记锻炼记忆力,增强理解力;作文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要与众不同,还要写出真情实感;作文要借鉴、模仿,更要创造。阅读使作者的想象力丰富,而丰富的想象力能让作文新颖、别致;阅读使作者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增强,为作文时能准确借鉴、模仿和创造打下基础。口语交际与习作 口语交际要点: 1.列举理由时,尽量概括,列举典型事件。 2.如需要引用书籍中的文字,要提炼重要信息,整合内容相似的信息。 3.要让大家感受到你对这个人物的喜爱之情。 4.在别人介绍时要学会倾听,抓住重点,有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感受,要等别人介绍完了再提问或补充。 习作要点: 1.推荐理由可以只写一点,也可以写几点。注意分段写。 2.把重要的理由写具体。如果你推荐的是一本小说,可以结合书中的相关情节、人物、对话或插图等来说明你的理由;如果你推荐的是一本科普读物,可以说说你获取到哪些有趣的知识或独特的想法。另外,你还可以转述或摘录书中的精彩片段,引用别人对这本书的评价。推荐一本书开头中间结尾推荐什么书?书的基本信息、主要内容、推荐理由。对书的喜爱,书对自己的影响。语文园地 请选择合适的比喻,把序号填在下面的名言中。(1)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______。”(2)我国汉代文学家刘向说:“书犹______也,善读之可以医愚。”(3)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______。”(4)高尔基说:“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______上。”④①②③“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这句话把 比作 ,突出了 。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一写你心目中的“书”: 。 “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这句话把______ 比作__________,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一写你心目中的“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书长生果书在作者心目中的地位之高书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 欧阳询是初唐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用笔方整,笔力刚劲,点画的起、收及转折处一丝不苟。字形竖长,各部分之间穿插巧妙,结构十分严谨。整体上显得既平正端庄,又险劲生动。《九成宫醴泉铭》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 观书有感(其一)【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观书有感(其二)【宋】朱熹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真题演练王老师:《忆读书》一课中,我们不仅了解到了冰心奶奶的读书经历,还能了解到她的读书方法,请你从文中找一找,看看冰心奶奶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读书方法。王辉:读书可以比较着读。冰心奶奶在读《水浒传》时,就和《荡寇志》作了比较,这样更能发现书的精彩之处。李晓东:冰心奶奶读《红楼梦》,十二三岁时读它兴趣不大,中年以后才感悟到其中滋味。所以对于有些暂时不感兴趣的或读不懂的书籍,可以隔一段时间再读。赵子轩:冰心奶奶说读书还可以一知半解地读,她在读《三国演义》时,有的字都不认识,她居然还能越看越明白。听短文两次后,回答问题。1.在讨论冰心奶奶的读书方法时,同学们说到了哪几种方法?请简要概述。 ①读书可以比较着读。②对于有些暂时不感兴趣的或读不懂的书籍,可以隔一段时间再读。③读书还可以一知半解地读。2.对于同学们提到的最后一种读书方法,你赞同吗?说说你的观点,并把理由讲清楚。 示例:我赞同这个观点,因为读书的过程中难免遇到暂时读不懂的内容,但并不妨碍我们理解整本书的内容,所以读书可以一知半解地读。3.关于读书,孔子、苏轼、朱熹都有他们独到的见解,王老师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分享其中感受最深的一个观点,如果请你发言,你会怎么说呢? 示例:苏轼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我在读书的过程中也深有体会。我在初读有些书的时候,只能读懂大致意思,但读过好多次之后,书中所讲的内容我就能明白了,甚至能领会得更加深刻了。同学们, 下课!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