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上册习作:介绍一种事物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1.个性习作,彰显自我。
2.引导交流,赏析修改。
一、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能介绍的事物千千万万,文具可以按一定的顺序、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和描写方法写下来,那水果、蔬菜、玩具……都可以这样把它写下来。那现在请你提起笔,运用学到的方法把你喜欢的事物用文字记录下来。
2.学生运用写法,构思酝酿,草拟习作,注意书写工整,语句通顺。教师巡回指导,随时发现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及时加以引导解决,重点指导按一定顺序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也要发现好的作文,提出表扬和鼓励,激发同学们的写作热情。
教师的引导起到拨云见日的效果,能使学生茅塞顿开。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二、交流习作,评议修改。
1.自主修改。写好后自己读一读,重点修改错别字、不正确的标点符号、语句不通顺之处。并且把自认为的好词佳句画出来。
2.互评互改。在小组内交换习作,将别人写得好的地方标出来,对存在问题的地方提出修改建议,互相交流。组内评改后,学生根据同学的建议再次进行修改。
3.共同评议。各小组内选出优秀的作文,在全班进行朗读,师生共同评议,表扬学生习作中的亮点,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投影仪出示比较优秀的习作,供同学们阅读、评价。)
4.二次创作。根据同学和老师提出的修改意见,对作文进行第二次创作。
讲评环节,主要把习作评价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提高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体验表达的快乐。学生习作兴趣消弭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往往感受不到习作带给他的乐趣、成长体验。当习作表达成为学生自我成长的需要,学生参与习作积极性和写好习作的情趣就会大大增强。所以,最后环节尽可能给学生创设习作“发表”的园地,感受 “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三、课堂小结。
经过写作前的认真观察和积累,以及精心地组织和认真地写作,我们的这篇作文写完了。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对说明文又有了新的认识,并且能恰当地使用说明方法,语言也准确、生动,内容富有一定的条理。希望同学们继续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把生活变成自己习作的源头活水。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从回顾课文内容入手,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写作素材,使学生觉得有东西可写。通过合作分享,师生交流,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明确写什么、怎么写等难题。
本次习作活动设计,体现了创新性学习的基本特征——参与性。课堂教学活动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向教学活动,而是一种多向活动,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动。这就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有利于增强课堂效果。
教师的引导,消除了同学们的习作畏惧心理,同学们的讨论交流擦燃了学生的智慧火花,学生可以在互动中理清写作思路。把作文评价的权力交给学生,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本节课的设计展示“学前准备”这一环节做得不够深入,没有激活学生展现自我、完善自我的情趣。今后教学中要加以改进。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上册习作:____ 即景第二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6086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习作:____ 即景第二课时教案</a>,共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再次激励,激发习作热情,交流习作,评议修改,教师巡视指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统编版(2024)习作:介绍一种事物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统编版(2024)<a href="/yw/tb_c16083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习作:介绍一种事物第一课时教案设计</a>,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游戏激趣,导入写作课,回顾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出示写作内容和习作要求,观察事物,指导写作方法,范文引路,拟写提纲,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上册习作:介绍一种事物第二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6083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习作:介绍一种事物第二课时教案</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