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第七中学2024年九上数学开学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莆田市第七中学2024年九上数学开学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4分)无论a取何值时,下列分式一定有意义的是( )
A.B.C.D.
2、(4分)下列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3的是( )
A.B.C.D.
3、(4分)如图1是由个全等的边长为的正方形拼成的图形,现有两种不同的方式将它沿着虚线剪开,甲将它分成三块,乙将它分成四块,各自要拼一个面积是的大正方形,则( )
A.甲、乙都可以B.甲可以,乙不可以
C.甲不可以,乙可以D.甲、乙都不可以
4、(4分)下列各图中a、b、c为三角形的边长,则甲、乙、丙三个三角形和左侧△ABC全等的是( )
A.甲和乙B.乙和丙C.甲和丙D.只有丙
5、(4分)计算(+3﹣)的结果是( )
A.6B.4C.2+6D.12
6、(4分)如图,在中,,,,D为AB上的动点,连接CD,以AD、CD为边作平行四边形ADCE,则DE长的最小值为( )
A.3B.4C.D.
7、(4分)某特警部队为了选拔“神枪手”,举行了1000米射击比赛,最后甲、乙两名战士进入决赛,在相同条件下,两人各射靶10次,经过统计计算,甲、乙两名战士的总成绩都是99.68环,甲的方差是0.28,乙的方差是是0.1.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的成绩比乙的成绩稳定B.乙的成绩比甲的成绩稳定
C.甲、乙两人成绩的稳定性相同D.无法确定谁的成绩更稳定
8、(4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菱形的顶点的坐标分别为,点在轴上,则点的坐标是( )
A.B.C.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4分)如图,直线y1=kx+b与直线y2=mx交于点P(1,m),则不等式mx>kx+b的解集是 ______
10、(4分)李明的座位在第5排第4列,简记为(5,4),张扬的座位在第3排第2列,简记为,若周伟的座位在李明的前面相距2排,同时在他的右边相距2列,则周伟的座位可简记为___________________.
11、(4分)不等式组的解集为______.
12、(4分)如图,正方形ABCD中,AB=6,E是BC的中点,点P是对角线AC上一动点,则PE+PB的最小值为_____。
13、(4分)对于一次函数,若,那么对应的函数值y1与y2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2分)如图1,矩形摆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在轴上,点在轴上,,,过点的直线交矩形的边于点,且点不与点、重合,过点作,交轴于点,交轴于点.
(1)若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①求直线的函数解析式;
②在轴上另有一点的坐标为,请在直线和轴上分别找一点、,使 的周长最小,并求出此时点的坐标和周长的最小值.
(2)如图2,过点作交轴于点,若以、、、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直线的解析式.
15、(8分)(问题原型)如图,在中,对角线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交于点,交于点.求证:四边形是菱形.
(小海的证法)证明:
是的垂直平分线,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第四步)
四边形是菱形. (第五步)
(老师评析)小海利用对角线互相平分证明了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再利用对角线互相垂直证明它是菱形,可惜有一步错了.
(挑错改错)(1)小海的证明过程在第________步上开始出现了错误.
(2)请你根据小海的证题思路写出此题的正确解答过程,
16、(8分)如图1是一个长时间没有使用的弹簧测力计,经刻度盘,指针,吊环,挂钩等个部件都齐全,但小明还是对其准确程度表示怀疑,于是他利用数学知识对这个弹簧测力计进行检验。下表是他记录的数据的一部分:
在整理数据的过程中,他发现在所挂物体的质量不超过1㎏时,弹簧的长度与弹簧所挂物体的质量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于是弹簧所挂物体的质量x㎏,弹簧的长度为ycm。
(1)请你利用如图2的坐标系,描点并画出函数的大致图象。
(2)根据函数图象,猜想y与x之间是怎样的函数,求出对应的函数解析式。
(3)你认为该测力计是否可以正常使用,如果可以,请你求出所挂物体的质量为1㎏时,弹簧的长度;如果不可以,请说明理由。
17、(10分)解答下列各题:
(1)计算:;
(2)当时,求代数式的值.
18、(10分)在一个布口袋里装着白、红、黑三种颜色的小球,它们除颜色之外没有任何其它区别,其中有白球3只、红球2只、黑球1只.袋中的球已经搅匀.
(1)闭上眼睛随机地从袋中取出1只球,求取出的球是黑球的概率;
(2)若取出的第1只球是红球,将它放在桌上,闭上眼睛从袋中余下的球中再随机地取出1只球,这时取出的球还是红球的概率是多少?
(3)若取出一只球,将它放回袋中,闭上眼睛从袋中再随机地取出1只球,两次取出的球都是白球概率是多少?(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计算)
B卷(5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4分)从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能画5条对角线,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_______.
20、(4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B的平分线BE与AD交于点E,∠BED的平分线EF与DC交于点F,当点F是CD的中点时,若AB=4,则BC=_____.
21、(4分)已知:一组邻边分别为和的平行四边形,和的平分线分别交所在直线于点,,则线段的长为________.
22、(4分)函数y=kx的图象经过点(1,3),则实数k=_____.
23、(4分)命题“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逆命题是__________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8分)计算:(1) ; (2) .
25、(10分)如图,把矩形纸片ABCD置于直角坐标系中,AB∥x轴,BC∥y轴,AB=4,BC=3,点B(5,1)翻折矩形纸片使点A落在对角线DB上的H处得折痕DG.
(1)求AG的长;
(2)在坐标平面内存在点M(m,-1)使AM+CM最小,求出这个最小值;
(3)求线段GH所在直线的解析式.
26、(12分)如图,在四边形OABC中,OA∥BC,∠OAB=90°,O为原点,点C的坐标为(2,8),点A的坐标为(26,0),点D从点B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BC向点C运动,点E同时从点O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折线OAB运动,当点E达到点B时,点D也停止运动,从运动开始,设D(E)点运动的时间为t秒.
(1)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ABDE是矩形;
(2)当t为何值时,DE=CO?
(3)连接AD,记△ADE的面积为S,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
参考答案与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D
【解析】
试题解析:当a=0时,a2=0,故A、B中分式无意义;
当a=-1时,a+1=0,故C中分式无意义;
无论a取何值时,a2+1≠0,
故选D.
考点: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2、D
【解析】
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就是求函数解析式有意义的条件,根据二次根式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和分式分母不为0的条件,要使各函数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必须:
A、分式有意义,x﹣1≠0,解得:x≠1;B、二次根式和分式有意义,x﹣1>0,解得x>1;
C、函数式为整式,x是任意实数;D、二次根式有意义,x﹣1≥0,解得x≥1.故选D.
3、A
【解析】
直接利用图形的剪拼方法结合正方形的性质分别分析得出答案.
【详解】
解:如图所示:
可得甲、乙都可以拼一个面积是5的大正方形.
故选:.
此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剪拼以及正方形的性质,正确应用正方形的性质是解题关键.
4、B
【解析】
分析: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得出乙和丙与△ABC全等,甲与△ABC不全等.
详解:乙和△ABC全等;理由如下:
在△ABC和图乙的三角形中,满足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SAS,
所以乙和△ABC全等;
在△ABC和图丙的三角形中,满足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AAS,
所以丙和△ABC全等;
不能判定甲与△ABC全等;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ASA、AAS、HL.注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须有边的参与,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须是两边的夹角.
5、D
【解析】
解:.
故选:D.
6、D
【解析】
当DE⊥CE时,DE最小,过点C 作AB的垂线,交AB于点F.先证出是直角三角形,再用面积法求出CF的值,然后根据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得到DE的值。
【详解】
解:如图,当DE⊥CE时,DE最小,过点C 作AB的垂线,交AB于点F.
∵,,,
∴是直角三角形,面积=×3×4=6,
∴CF=
∵平行四边形ADCE,
∴CE∥AB,
∴DE=CF=
故选:D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垂线段最短的应用,熟练掌握定理和面积法求高是解题关键。
7、B
【解析】
方差就是和中心偏离的程度,用来衡量一批数据的波动大小(即这批数据偏离平均数的大小)在样本容量相同的情况下,方差越小,说明数据的波动越小,越稳定.因此,
∵0.1<0.28,∴乙的成绩比甲的成绩稳定.故选B.
8、B
【解析】
首先根据菱形的性质求出AB的长度,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DO的长度,进而得到点C的坐标.
【详解】
∵菱形ABCD的顶点A、B的坐标分别为(-6,0)、(4,0),点D在y轴上,
∴AB=AO+OB=6+4=10,
∴AD=AB=CD=10,
∴,
∴点C的坐标是:(10,8).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性质以及坐标与图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勾股定理求出DO的长度.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x>1
【解析】
分析:根据两直线的交点坐标和函数的图象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直线y1=kx+b与直线y2=mx交于点P(1,m),
∴不等式mx>kx+b的解集是x>1,
故答案为x>1.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图象在上方的部分对应的函数值大,图象在下方的部分对应的函数值小.
10、(3,6)
【解析】
先求出周伟所在的排数与列数,再根据第一个数表示排数,第二个数表示列数解答.
【详解】
解:∵周伟的座位在李明的前面相距2排,同时在他的右边相距2列,
∴周伟在第3排第6列,
∴周伟的座位可简记为(3,6).
故答案为:(3,6).
本题考查坐标确定位置,读懂题目信息,理解有序数对的两个数的实际意义是解题关键.
11、1<x≤1
【解析】
解不等式x﹣3(x﹣2)<1,得:x>1,
解不等式,得:x≤1,
所以不等式组解集为:1<x≤1,
故答案为1<x≤1.
12、3
【解析】
连接DE,交AC于点P,连接BD.点B与点D关于AC对称,DE的长即为PE+PB的最小值,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出DE的长度.
【详解】
连接DE,交AC于点P,连接BD.
∵点B与点D关于AC对称,
∴DE的长即为PE+PB的最小值,
∵AB=6,E是BC的中点,
∴CE=3,
在Rt△CDE中,
DE=
=
=
=3.
故答案为3.
主要考查轴对称,勾股定理等考点的理解,作出辅助线得出DE的长即为PE+PB的最小值为解决本题的关键.
13、
【解析】
先根据一次函数判断出函数图象的增减性,再根据x1<x1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直线,k=-<0,
∴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又∵x1<x1,
∴y1>y1.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增减性,即一次函数y=kx+b(k≠0)中,当k>0,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y随x的增大而减小.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①直线解析式, ②N(0,),周长的最小值为;(2).
【解析】
(1)①利用矩形的性质确定A、B、C点的坐标,再利用等腰三角的性质确定,所以,确定P点的坐标,再根据A点的坐标确定确定直线AP的函数表达式. ②作G点关于y轴对称点G'(-2,0),作点G关于直线AP对称点G''(3,1)
连接G'G''交y轴于N,交直线AP于M,此时ΔGMN周长的最小.(2)过P作PM⊥AD于M,先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证明DM=MA ,再根据角角边定理证明ΔODE≌ΔMDP,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出点P、D的坐标,代入直线解析式得k=2,b=-2,所以直线PE的解析式为y=2x-2.
【详解】
(1)①∵矩形,
∴,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
∴
∵
∴
∴
∴
设直线解析式,过点,点
∴ ∴
∴直线解析式
②作点关于轴对称点,作点关于直线对称点
连接交轴于,交直线于,此时周长的最小.
∵
∴直线解析式
当时,,∴
∵
∴周长的最小值为
(2)如图:作于
∵ ∴且
∴,且 ∴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又∵
∴
∴ ∴
∵ ∴
∴
设直线的解析式
∴
∴直线解析式
本题主要考查矩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角边角定理以及一次函数的应用.
15、(1)二; (2)见解析.
【解析】
(1)由垂直平分线性质可知,AC和EF并不是互相平分的,EF垂直平分AC,但AC并不平分EF,需要通过证明才可以得出,故第2步出现了错误;
(2) )根据平行四边形性质求出AD∥BC,推出,证,推出,可得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推出菱形.
【详解】
(1)二
(2)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
是的垂直平分线,
.
在与中,
.
.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四边形是菱形.
本题考查菱形的判定,以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关键是掌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16、 (1)见解析;(2);(3)弹簧所挂物体的质量为1㎏时,弹簧的长度为17cm,理由见解析
【解析】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即可画出图象;(2)先设出一次函数关系式,再由表格中任取两对数代入即可;(3)计算后只要不超过弹簧的最大限度1㎏就可以.
【详解】
(1)如图所示
(2)y与x之间是一次函数关系
对应的解析式为(k≠0)
由于点(0,12),(0.1,12.5)都在函数的图象上
解得:
∴
经检验(0.2,12),(0.3,13.5),(0.4,14)均满足
(3)可以正常使用,但不能超过弹簧的最大限度(不超过1㎏)
当x=1时,y=17
∴弹簧所挂物体的质量为1㎏时,弹簧的长度为17cm。
本题考查了一元函数的应用,解题时从实际问题中整理出函数模型并利用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7、(1)(2)1.
【解析】
(1)根据实数的运算法则即可化简;
(2)根据整式的运算法则进行化简即可求解.
【详解】
解:(1)原式.
(2)原式,将代入得
此题主要考查实数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实数的运算法则与整式的运算.
18、(1);(2);(3).
【解析】
(1)由白球3只、红球2只、黑球1只根据概率公式求解即可;
(2)若取出的第1只球是红球,则剩余的5个球中有1个红球,根据概率公式求解即可;
(3)先列举出所有等可能的情况数,再根据概率公式求解即可.
【详解】
解:(1)由题意得取出的球是黑球的概率为;
(2)若取出的第1只球是红球,则剩余的5个球中有1个红球
所以这时取出的球还是红球的概率是;
(3)根据题意列表如下:
共有36种组合,其中两次取出的球都是白球的有9中组合,则取出的球都是白球概率是.
本题考查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概率的求法: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的比值.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1
【解析】
根据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最多可以作对角线(n-3)条,求出边数即可.
【详解】
解:∵从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5条对角线,设多边形边数为n,
∴n-3=5,
解得n=1.
故答案为:1.
本题考查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掌握n边形从一个顶点出发可引出(n-3)条对角线是解题的关键.
20、
【解析】
分析:
如下图,延长EF与BC的延长线相交于点H,由已知条件易证:AE=AB=4,BE=,△DEF≌△CHF,从而可得DE=CH,∠DEF=∠H=∠BEH,从而可得BH=BE=,设BC=,则AD=,由此可得DE=AD-AE=,CH=BH-BC=,由此可得,解此方程即可求得BC的值.
详解:
如下图,延长EF与BC的延长线相交于点H,设BC=,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D=∠HCF=∠ABC=90°,CD=AB=4,AD=BC=,AD∥BC,
∴∠AEB=∠CBE,∠DEF=∠H,
∵BE平分∠ABC,
∴∠AEB=∠CBE=∠ABE,
∴AE=AB=4,
∴BE=,DE=AD-AE=,
∵点F是DC的中点,EF平分∠BED,
∴DF=FC,∠DEF=∠BEF=∠H,
∴△DEF≌△CHF,BH=BE=,
∴DE=CH=BH-BC=,
∴,解得:,
∴BC=.
点睛:“作出如图所示的辅助线,由已知条件证得BH=BE=,通过证△DEF≌△CHF得到DE=CH,从而得到AD-AE=BH-BC”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或
【解析】
利用当AB=10cm,AD=6cm,由于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互相平行,又AE平分∠BAD,由此可以推出所以∠BAE=∠DAE,则DE=AD=6cm;同理可得:CF=CB=6cm,而EF=CF+DE-DC,由此可以求出EF长;同理可得:当AD=10cm,AB=6cm时,可以求出EF长
【详解】
解:如图1,当AB=10cm,AD=6cm
∵AE平分∠BAD
∴∠BAE=∠DAE,
又∵AD∥CB
∴∠EAB=∠DEA,
∴∠DAE=∠AED,则AD=DE=6cm
同理可得:CF=CB=6cm
∵EF=DE+CF-DC=6+6-10=2(cm)
如图2,当AD=10cm,AB=6cm,
∵AE平分∠BAD,
∴∠BAE=∠DAE
又∵AD∥CB
∴∠EAB=∠DEA,
∴∠DAE=∠AED则AD=DE=10cm
同理可得,CF=CB=10cm EF=DE+CF-DC=10+10-6=14(cm)
故答案为:2或14.
图1 图2
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关键是平行四边形的不同可能性进行分类讨论.
22、3
【解析】
试题分析:直接把点(1,3)代入y=kx,然后求出k即可.
解:把点(1,3)代入y=kx,
解得:k=3,
故答案为3
【点评】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正比例函数解析式:设正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kx(k≠0),然后把正比例函数图象上一个点的坐标代入求出k即可.
23、如果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那么是全等三角形
【解析】
首先分清题设是:两个三角形全等,结论是:面积相等,把题设与结论互换即可得到逆命题.
【详解】
命题“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逆命题是:如果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那么是全等三角形.
故答案为:如果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那么是全等三角形
本题考查了互逆命题的知识,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条件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又是第二个命题的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另一个命题的逆命题.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1)0;(2)
【解析】
(1)根据二次根式的乘法公式:和合并同类二次根式法则计算即可;
(2)二次根式的乘法公式:、除法公式和合并同类二次根式法则计算即可.
【详解】
解:(1)
=
=0
(2)
=
=
=
此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掌握二次根式的乘法公式:、除法公式和合并同类二次根式法则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25、(1)AG=1.5;AM+CM最小值为;(3)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AG=GH,设AG的长度为x,在Rt△HGB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x的值;
(2)作点A关于直线y=-1的对称点A',连接CA'与y=-1交于一点,这个就是所求的点,求出此时AM+CM的值;
(3)求出G、H的坐标,然后设出解析式,代入求解即可得出解析式.
试题解析:(1)由折叠的性质可得,AG=GH,AD=DH,GH⊥BD,
∵AB=4,BC=3,
∴BD=,
设AG的长度为x,
∴BG=4-x,HB=5-3=2,
在Rt△BHG中,GH2+HB2=BG2,
x2+4=(4-x)2,
解得:x=1.5,
即AG的长度为1.5;
(2)如图所示:作点A关于直线y=-1的对称点A',连接CA'与y=-1交于M点,
∵点B(5,1),
∴A(1,1),C(5,4),A'(1,-3),
AM+CM=A'C=,
即AM+CM的最小值为;
(3)∵点A(1,1),
∴G(2.5,1),
过点H作HE⊥AD于点E,HF⊥AB于点F,如图所示,
∴△AEH∽△DAB,△HFB∽△DAB,
∴,,
即,,
解得:EH=,HF=,
则点H(,),
设GH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y=kx+b,
则,解得:,
则解析式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涉及了折叠的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等知识,知识点较多,难度较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
26、(1)t=;(2)t=6s或7s;(3)当点E在OA上时, ,当点E在OAAB上时, .
【解析】
(1)根据矩形的判定定理列出关系式,计算即可;
(2)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解答;
(3)分点E在OA上和点E在AB上两种情况,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
(1)∵点C的坐标为(2,8),点A的坐标为(26,0),
∴OA=26,BC=24,AB=8,
∵D(E)点运动的时间为t秒,
∴BD=t,OE=3t,
当BD=AE时,四边形ABDE是矩形,
即t=26-3t,
解得,t=;
(2)当CD=OE时,四边形OEDC为平行四边形,DE=OC,此时CD=26-2-t=24-t,
即24-t=3t,
解得,t=6
当四边形OCDE为等腰梯形时,DE=OC,
即CD=26-2-t=24-t,OE=3t,
∵OE=CD+4,
∴3t=24-t+4,
解得,t=7,
则t为6s或7s时,DE=CO;
(3)如图1,当点E在OA上时,
AE=26-3t,
则S=×AE×AB=×(26-3t)×8=-12t+104(),
当点E在AB上时,AE=3t-26,BD=t,
则S=×AE×DB=×(3t-26)×t=t2-13t().
本题考查的是矩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函数解析式的确定,掌握相关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灵活运用分情况讨论思想是解题的关键.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弹簧所挂物体的质量(单位:㎏)
0
0.1
0.2
0.3
0.4
弹簧的长度(单位cm)
12
12.5
13
13.5
14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5届福建省泉州晋江市九上数学开学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答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届福建省龙岩市第五中学数学九上开学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甘肃省会师中学九上数学开学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