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小兴安岭》优质教案(第一课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256989/0-172903483876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美丽的小兴安岭》优质教案(第一课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256989/0-172903483883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美丽的小兴安岭》优质教案(第一课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256989/0-17290348388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课时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 美丽的小兴安岭
主备教师
【课前解析】
关注主旨:《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关注结构:第1自然段概括叙述小兴安岭的特点——绿色的海洋。第2-5自然段分别具体叙述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第6自然段做总结,首尾呼应,紧扣题目。
小兴安岭的树多,像绿色的海洋,一年四季又各具特色。作者把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季的美丽景色作为描述重点。春天,抓住“树木”“积雪”“小溪”“小鹿”等景物来描写;夏天,抓住“树木”“雾”“太阳”“草地”“野花”等景物来描写;秋天,抓住“树叶”“松柏”“山葡萄”“榛子”等景物来描写;冬天,抓住“雪花”“树木”“西北风”“紫貂”“黑熊”“松鼠”等反映小兴安岭冬季的特点。作者在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时,不仅抓住不同季节的景物特点,而且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特点——树木来写,和第一部分的总述相呼应。
关注语言:课文用词准确生动,富有美感。
关注插图:课文配有两幅插图,一幅是夏日林海的图片,一幅是冬天森林的图片。配图与课文内容情景融合,有助于学生对照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兴安岭的美。
【教学目标】
1.认识“融、侧”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兴、舍”,会写“脑、袋”等13个字,会写“东北、脑袋”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长句子。能初步体会“抽出”“浸”等词语表达上的好处。
3.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喜欢小兴安岭的理由。
【教学重点】
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特点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按四季的顺序,抓住特色进行观察的方法。
【课前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优质教案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融、侧”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兴、舍”,会写“脑、袋”等13个字,会写“东北、脑袋”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能初步体会“抽出”等词语表达上的好处,感受小兴安岭春天的美丽。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边播放小兴安岭的美景图,边引入课题: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山河秀丽。今天让我们一起去东北的小兴安岭,领略一下它的美丽与富饶吧!
2.教师板书课题,(板书:美丽的小兴安岭),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出示美丽的图画引入课题,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教学情境。)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2.认读生字词。
(1)指名学生朗读词语,评价读得是否正确。
(2)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识记、理解生字。
比如,识记“梢”字时,结合学过的“消、悄”等熟字,通过换偏旁的方法识记“梢”,了解“梢”和植物有关。
(3)读准多音字“兴”“舍”。
让学生根据词语语境选择正确的读音:多音字“兴”,文中读“xīnɡ”,组词“小兴安岭”,还有一个读音是“xìnɡ”,可以组词“高兴、兴致”。多音字“舍”,文中读“shè”,可以组词“校舍、田舍”,还有一个读音是“shě”,可以组词“取舍、舍得”。
(4)进行识字游戏,检验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学生自读课文,圈画出关键语句,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2.指名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1)引导学生找一找:课文哪个句子概括了小兴安岭的美丽?
预设: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2)提问: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预设:从“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可以发现课文是按季节变换的顺序写的。
(3)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课文按照季节变换的顺序向我们介绍了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
(设计意图:从整体入手,把握文意,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避免了机械的分析,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符合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
四、学习第1自然段,感受小兴安岭树多的特点
1.请学生读课文第1自然段,圈画出关键语句,想一想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2.指名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1)引导学生围绕“数不清”“……”“几百里”“绿色的海洋”等词语感受小兴安岭树木繁多、森林广阔的特点。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见过的森林是什么样子的。
(3)出示森林的图片或者结合插图,引导学生理解“绿色的海洋”是指小兴安岭地广树多。(板书:总起——树多)
五、学习第2自然段,体会小兴安岭春天的美(板书:分述——春)
1.请学生默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描写了春天的小兴安岭哪些景物,这些景物什么样子,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指名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1)围绕第1句话,交流树木的生机勃勃。
①提问:把“抽出”换成“长出”好吗?为什么?
②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出示“春天树木抽枝”的动图,引导学生谈谈看到图片后的感受,丰富学生对春天树木生机勃勃的感受。
③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4句话。提示:“抽出”在朗读时要适当加重语气。
(2)围绕第2、3句话,感受春的气息和生机。
①引导学生围绕“融化”“汇成”“流着”“涨满”等表示动态的词,体会春天的生机和作者用词的丰富。出示“积雪融化”的图片,学生欣赏。
②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2、3句话。
(3)围绕第4句话,交流春天给动物带来的喜悦。
①引导学生围绕“散步、俯下身子、欣赏”等词语,体会春天里小鹿的可爱和语言的生动。出示“小鹿喝水”的图片,学生欣赏。
②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4句话。
(4)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读着这段话,你仿佛听到了、看见了什么?
预设1:听到潺潺的流水声,看见流水掀着细小的波浪,唱着歌儿向山下奔跑着。
预设2:感受到春天到来后万物复苏的景象,看到了生机勃勃的春景。
(5)学生齐读第2自然段。
3.仿照第2自然段第4句话,用“有的……有的……”写一段燕子的活动。
预设:春天,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有的在树枝上唧唧喳喳地说话,有的在屋檐下造房子。
六、指导书写,抄写词语
1.指导书写本课生字。
(1)指名认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字的结构和需要注意的笔画。
(2)重点指导“袋、线、软”,教师范写。
袋:“代”右半部分的斜钩要向外舒展,给“衣”的点让出空间。“衣”的横短而斜,撇、捺要舒展,竖提在竖中线稍左处,要短而直,使整个字重心稳定。
线:左窄右宽。右半部分的斜钩作为主笔要有力、舒展,两横也要略斜,撇要穿插到绞丝旁的下方。
软:“车”的最后一笔变成提,“欠”的最后一笔捺要写得舒展。注意左右穿插。
(3)学生书写,展示评价。
2.抄写“东北、脑袋”等14个词语。
七、课堂演练,布置作业
1.课堂演练。
2.课后作业。
(1)本课生字词写2遍,词语解释写2遍。
(2)积累优美的具有新鲜感的词句。
(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是让学生体会小兴安岭的美,美的体会就从字词和朗读中去慢慢品味,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创设了美的情境,引导学生分层次的朗读,在读中品味小兴安岭的美。读中找景,读与评相结合。使学生在品评中,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同时进一步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
抓住关键词句,质疑深探。如春天里的“抽出”“淙淙”“俯下身子”“侧着脑袋”都用得十分到位,动静结合,把整个春天展现在了读者面前。课文描写小兴安岭的春天时有这样一句话: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在学习这句话时,我用换词语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抽出比较恰当,它写出了新芽长得很快,另外还给我们一种动感,让学生体会文章中用词的精确性和重要性,感受小兴安岭勃勃生机的春景。而在夏天中“封”“挡”“遮”“浸”等词把夏天的特点写得十分准确,同时又体现出小兴安岭独特的魅力。
在今后教学中要以课本为载体,引领学生进行课外拓展,引导和帮助学生查阅有关的文字资料或图片资料,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积累。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坐井观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课时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走月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统编版(2024)观潮第一课时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