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3.11《西汉建立与文景之治》(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247847/0-172882538912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3.11《西汉建立与文景之治》(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247847/0-172882538920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3.11《西汉建立与文景之治》(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247847/0-172882538922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3.11《西汉建立与文景之治》(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247847/0-1728825389252/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3.11《西汉建立与文景之治》(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247847/0-1728825389276/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3.11《西汉建立与文景之治》(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247847/0-1728825389312/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3.11《西汉建立与文景之治》(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247847/0-1728825389336/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3.11《西汉建立与文景之治》(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6247847/0-1728825389363/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统编版七年级历史教学课件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文配套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文配套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楚汉之争,西汉建立,汉高祖的,休养生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 “文景之治”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知道西汉从建立之初的社会残 破发展到国力强盛的变化及原因。
心中有目标 学习更高效
1、了解楚汉之争的过程及性质,知道西汉建立的基本史实。(时空观念)2、知道西汉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内容及作用。(史料实证、历史解释)3、知道文景之治的措施及表现,了解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概况,通过对比秦亡汉兴,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项羽,名籍,字羽,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代表人物,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武将之一,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
刘邦,沛县丰邑中阳里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
秦朝灭亡后,拥有重兵的项羽分封诸侯,自称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双方为争夺国家统治权展开争战,史称“楚汉之争”
任务一、结合所学思考秦朝灭亡前后,项羽、刘邦进行的战斗有何不同?完成下面表格。
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
贵族出身,名将之后,拥兵40万。
出身平民,当过小吏,拥兵10万
“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得,此所以失天下也。
“父老苦秦苛法久矣,吾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为父老除害。”——《史记∙刘邦本纪》
运筹帷幄,吾不如张良,治理国家,吾不如萧何,统军作战,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
任务二、结合下列材料,你认为他们谁能胜出,为什么?
刚愎自用,一味依赖武力,失去民心
注重收揽民心,善于用人。得到民心
任务三、结合教材,制作西汉建立情况小档案
反映出西汉统一全国以及长治久安的寓意。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大风劲吹啊浮云飞扬,我统一了天下啊衣锦还乡,怎样才能得到勇士啊为国家镇守四方!
材料二、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饷,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醇驷(毛色纯一的驷马),而将相或乘牛车。 ——《史记•平淮书》
任务一、阅读材料归纳汉高祖面对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状况?造成这种社会状况的原因是什么?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材料一、汉兴……民失作业(耕作),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汉书•食货志》
社会状况:人口锐减,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
原因:秦的残暴统治,秦末的战乱。
首要问题: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王朝。
来自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汉初,大臣陆贾在汉高祖面前经学谈论《诗》《书》中的治国道理。汉高祖反感地说:“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贾说:“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乡(向)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汉高祖认为言之有理,让陆贾专门著书总结秦亡汉兴的经验教训。
任务二、汉高祖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什么措施?
主张清静无为,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
休养生息:指在大动乱、大变革之后所采取的减轻人民负担,恢复生产,安定社会秩序的措施。
休养:休息调养生息:繁衍人口
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
任务三、阅读史料,归纳休养生息政策的具体措施?
民以饥饿自卖为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
“令……民产子,复勿事二岁”“春三月……令吏卒从军至平城及守城色者,皆复终身勿事。”
实施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赋税(十五税一)
任务四、整理休养生息政策,分析其作用。
负担减轻,生产积极性提高。
西汉经济从战乱中逐步恢复,国家局势稳定下来。
任务五、根据所学结合下表,议一议秦与西汉不同的统治政策给统治者带来什么启示?
启示:统治者要实行仁政,重视民生。
任务六、观察《西汉初年形势图》指出西汉初年还面临着什么问题?
匈奴连岁入边,烽火逼于长安……杀掠人口,动以万计。 —《史记·匈奴列传》
问题:匈奴不断袭扰边郡
原因:汉初经济凋敝、百废待兴
作用:为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营造了和平的环境。
汉初统治者实行什么措施?为什么?
汉文帝刘恒(前202年—前157年),汉高祖刘邦第四子,母薄姬,其为人宽容平和,在政治上保持低调。即位后,励精图治,兴修水利,衣着朴素,废除肉刑,使汉朝进入强盛安定的时期。
汉景帝刘启是西汉第六位皇帝。汉景帝在西汉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继承和发展其父汉文帝的事业,与父亲一起开创“文景之治”;并为其子刘彻的“汉武盛世”奠定基础,完成从文帝到武帝的过渡。
任务一、汉高祖死后,继任的文帝和景帝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到了汉文帝、汉景帝时期,他们又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材料二: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汉书·景帝本纪》
1、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
材料三、文帝两次下诏“赐农民今年租税之半”;公元前156年五月,景帝“令田半租”,即三十税一,并成为汉朝定制。——班固《汉书》
2、文帝和景帝进一步把田租降到三十税一
材料四、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史记·孝文帝本纪》
材料五、夏四月,大旱,蝗。令诸侯无入贡;弛山泽,减诸服御,损郎吏员;发仓庾以振民;民得卖爵。 ——《资治通鉴》
3、每逢灾荒之年,国家积极赈济灾民
4、文帝和景帝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汉文帝在历史上以节俭著称。
任务二、根据教材结合下面文物,说一说文景时期的社会经济有什么变化?
1、纺织、漆器等有较大发展。
4、一些商人依靠经营煮盐、冶铁等成为富商大贾;
3、汉景帝时开通边境贸易,各族往来更加频繁。
2、长安城已初具规模,布局规整。
任务二、整理“文景之治”的措施,结合视频指出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
进一步把田租降到三十税一
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作用: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人民生活安定,这一时期被称为“文景之治”。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为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
让士兵还乡务农;将奴婢释放为平民;轻徭薄赋,减轻赋税(十五税一);减免徭役及兵役
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进一步把田租降到三十税一;国家积极赈济灾民;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纺织、漆器有较大发展、商贸繁荣
楚汉之争:为争夺国家统治权
西汉建立:于公元前202年,定都长安
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社会安定
2.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减轻赋税徭役,重视“以德化民”,提倡勤俭治国。这一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历史上称之为(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1.西汉建立之初,社会残破不堪,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到了文景时期,“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畜积岁增,户口寝息(人口逐渐增加)”。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休养生息 B.尊崇儒术 C.盐铁专卖 D.版图拓展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授课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楚汉之争,争夺国家统治权,垓gāi下之战,楚军战败刘邦胜,善用人才,大失民心,军纪严明,收揽民心,依赖武力,刚愎自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获奖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景之治”,得民心者得天下,西汉初年景象视频,休养生息政策,汉文帝视频,汉文帝霸陵,文景之治视频,课堂小结,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历史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课文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性质争夺帝位的战争,西汉建立的时间,公元前202年,开国皇帝,刘邦汉高祖,“汉并天下”瓦当,统治残暴,休养生息,素养启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