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届天津市滨海新区九上数学开学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展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4分)使分式有意义的的取值范围是( )
A.B.C.D.
2、(4分)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3,E在BC上,且BE=2,P在BD上,则PE+PC的最小值为( )
A.B.C.D.
3、(4分)一次函数y=kx+b中,y 随x的增大而增大,b > 0,则这个函数的图像不经过 ( )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4、(4分)小明研究二次函数(为常数)性质时有如下结论:①该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始终在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②该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与x轴的两个交点构成等腰直角三角形;③当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m的取值范围为;④点与点在函数图象上,若,,则.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
A.1B.2C.3D.4
5、(4分)若甲、乙两人同时从某地出发,沿着同一个方向行走到同一个目的地,其中甲一半的路程以a(km/h)的速度行走,另一半的路程以b(km/h)的速度行走;乙一半的时间以a(km/h)的速度行走,另一半的时间以b(km/h)的速度行走(a≠b),则先到达目的地的是( )
A.甲B.乙
C.同时到达D.无法确定
6、(4分)在函数中的取值范围是( )
A.B.C.D.
7、(4分)如图,中,,的平分线交于点,连接,若,则的度数为
A.B.C.D.
8、(4分)对于函数y=﹣5x+1,下列结论:
①它的图象必经过点(﹣1,5)
②它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③当x>1时,y<0
④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0B.1C.2D.3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4分)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30,BD=60,则菱形ABCD的面积为____________.
10、(4分)直线关于轴对称的直线的解析式为______.
11、(4分)已知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请写出不等式ax+b≥2的解集为___________.
12、(4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直线分别交反比例函数和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于点过点作轴于点交的图象于点连结.若是等腰三角形,则的值是________________.
13、(4分)某学校八年级班有名同学,名男生的平均身高为名女生的平均身高,则全班学生的平均身高是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点B(6,0)的直线AB与直线OA相交于点A(4,2).
(1)求直线AB的解析式.
(2)求△OAC的面积.
(3)在y轴的负半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ABM是以AB为直角边的直角角形?如果存在,求出点M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
15、(8分)某跳水队为了解运动员的年龄情况,作了一次年龄调查,根据跳水运动员的年龄(单位:岁),绘制出如下的统计图①和图②.请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接受调查的跳水运动员人数为 ,图①中m的值为 ;
(2)求统计的这组跳水运动员年龄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16、(8分)探究:如图,分别以△ABC的两边AB和AC为边向外作正方形ANMB和正方形ACDE,NC、BE交于点P.
求证:∠ANC=∠ABE.
应用:Q是线段BC的中点,若BC=6,则PQ= .
17、(10分)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每个小格的顶点叫做格点
(1)在图1中以格点为顶点画一个面积为5的正方形;
(2)在图2中以格点为顶点画一个三角形,使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2,,.
18、(10分)课堂上老师讲解了比较和的方法,观察发现11-10=15-14=1,于是比较这两个数的倒数:
,
,
因为>,所以>,则有<.
请你设计一种方法比较与的大小.
B卷(5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4分)已知:如图,在△ABC中,∠ACB=90°,D、E、F分别是AC、AB、BC的中点,若CE=8,则DF的长是________.
20、(4分)如图菱形 ABCD 的对角线 AC,BD 的长分别为 12 cm,16 cm,则这个菱形的周长为____.
21、(4分)矩形(非正方形)四个内角的平分线围成的四边形是__________形.(埴特殊四边形)
22、(4分)化简:_____.
23、(4分)在菱形ABCD中,∠A=60°,其所对的对角线长为4,则菱形ABCD的面积是_______.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8分)分解因式
(1)
(2)
25、(10分)甲、乙两校的学生人数基本相同,为了解这两所学校学生的数学学业水平,在某次测试中,从两校各随机抽取了30名学生的测试成绩进行调查分析,其中甲校已经绘制好了条形统计图,乙校只完成了一部分.
(1)请根据乙校的数据补全条形统计图:
(2)两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如下表所示,写出、的值:
(3)两所学校的同学都想依据抽样的数据说明自己学校学生的数学学业水平更好些,请为他们各写出条可以使用的理由;甲校:____.乙校:________.
(4)综合来看,可以推断出________校学生的数学学业水平更好些,理由为________.
26、(12分)某游泳馆普通票价20元/张,暑假为了促销,新推出两种优惠卡:
①金卡售价600元/张,每次凭卡不再收费.
②银卡售价150元/张,每次凭卡另收10元.
暑假普通票正常出售,两种优惠卡仅限暑假使用,不限次数.设游泳x次时,所需总费用为y元.
(1)分别写出选择银卡、普通票消费时,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在同一坐标系中,若三种消费方式对应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请求出点A、B、C的坐标;
(3)请根据函数图象,直接写出选择哪种消费方式更合算.
参考答案与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A
【解析】
根据分式有意义的条件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
由题意得,x+2≠0,
解得:x≠-2,
故选A.
本题考查了分式有意义的条件,熟练掌握“分母不为0时,分式有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2、B
【解析】
要求PE+PC的最小值,PE,PC不能直接求,可考虑通过作辅助线转化PE,PC的值,从而找出其最小值求解.
【详解】
如图,连接AE,
因为点C关于BD的对称点为点A,
所以PE+PC=PE+AP,
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得AE就是AP+PE的最小值,
∵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3,BE=2,
∴AE==,
∴PE+PC的最小值是.
故选:B.
此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和轴对称及勾股定理等知识的综合应用.根据已知得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得AE就是AP+PE的最小值是解题关键.
3、D
【解析】
先根据一次函数的增减性判断出k的符号,再由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一次函数y=kx+b中,y随x的增大而增大,
∴k0.
∵b0,
∴此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不经过第四象限.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关键在于根据一次函数的增减性判断出k的正负.
4、D
【解析】
根据函数解析式,结合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对称轴以及增减性依次对4个结论作出判断即可.
【详解】
解: 二次函数=-(x-m)1+1(m为常数)
①∵顶点坐标为(m,1)且当x=m时,y=1
∴这个函数图象的顶点始终在直线y=1上
故结论①正确;
②令y=0,得-(x-m)1+1=0
解得:x=m-1,x=m+1
∴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坐标为A(m-1,0),B(m+1,0)
则AB=1
∵顶点P坐标为(m,1)
∴PA=PB=,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函数图象的顶点与x轴的两个交点构成等腰直角三角形
故结论②正确;
③当-1<x<1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且-1<0
∴m的取值范围为m≥1.
故结论③正确;
④∵x1+x1>1m
∴>m
∵二次函数y=-(x-m)1+1(m为常数)的对称轴为直线x=m
∴点A离对称轴的距离小于点B离对称轴的距离
∵x1<x1,且-1<0
∴y1>y1
故结论④正确.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二次函数的系数的关系,是一道综合性比较强的题目,需要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本题.
5、B
【解析】
设从A地到B地的路程为S,甲走完全程所用时间为t甲,乙走完全程所用时间为t乙,根据题意,分别表示出甲、乙所用时间的代数式,然后再作比较即可。
【详解】
解:设从到达目的地路程为S,甲走完全程所用时间为t甲,乙走完全程所用时间为t乙,由题意得,
而对于乙: 解得:
因为当a≠b时,(a+b)2>4ab,
所以<1
所以t甲>t乙,即甲先到达,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了根据实际问题列代数式,列代数式首先要弄清语句中各种数量的意义及其相互关系,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表示出甲乙所用时间,并选择适当的方法比较出二者的大小.
6、C
【解析】
根据分母不等于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
根据题意得,,
解得.
故选C.
本题考查了函数自变量的范围,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
(1)当函数表达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
(2)当函数表达式是分式时,考虑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
(3)当函数表达式是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非负.
7、D
【解析】
由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互平行和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BC=80°;然后由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得∠EBC=∠ABC=40°;最后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答.
【详解】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
.
又,
.
是的平分线,
.
又,
.
.
故选.
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此题利用了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互平行和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的性质.
8、B
【解析】
试题分析:∵当x=-1时,y=-5×(-1)+1=-6≠5,
∴此点不在一次函数的图象上,
故①错误;
∵k=-5<0,b=1>0,
∴此函数的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
故②错误;
∵x=1时,y=-5×1+1=-4,
又k=-5<0,
∴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x>1时,y<-4,
则y<0,
故③正确,④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的只有:③
故选B.
考点:一次函数的性质.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1
【解析】
根据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积的一半,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解:∵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30,BD=60,
∴菱形ABCD的面积为:AC•BD=1.
故答案为:1.
此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注意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积的一半.
10、
【解析】
设函数解析式为:y=kx+b,根据关于y轴对称的两直线k值互为相反数,b值相同可得出答案.
【详解】
∵y=kx+b和y=-3x+1关于y轴对称,
∴可得:k=3,b=1.
∴函数解析式为y=3x+1.
故答案为:y=3x+1.
本题考查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掌握直线关于y轴对称点的特点是关键.
11、x≥1.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得当x≥1时,ax+b≥2,即不等式ax+b≥2的解集为x≥1.
故答案为x≥1.
考点: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12、或
【解析】
根据题意,先求出点A、B的坐标,然后得到点C的坐标,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分类讨论,即可求出k的值.
【详解】
解:根据题意,有则,
解得:
同理可得:
为等腰三角形,
当时,
即
整理得
解得或(舍去);
当时,
即
整理得,
解得或(舍).
故答案为:或.
本题利用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交点特征将点坐标用含 的式子表示出来,对等腰三角形的腰进行分类讨论.属于常考题型
13、
【解析】
只要运用求平均数公式:即可求得全班学生的平均身高.
【详解】
全班学生的平均身高是:.
故答案为:1.
本题考查的是样本平均数的求法.熟记公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y=﹣x+6;(2)12;(3)点M的坐标为(0,-2)或(0,-6).
【解析】
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函数的解析式;
(2)求得C的坐标,即OC的长,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
(3)分两种情形①过点A作AB的垂线AM交y轴与M.②过点B作BM′⊥AB交y轴与M′,求出点M与M′坐标即可.
详解:(1)设直线AB的解析式是y=kx+b,
根据题意得:,
解得:,
则直线的解析式是:y=-x+6;
(2)在y=-x+6中,令x=0,解得:y=6,
S△OAC=×6×4=12;
(3)如图,
①过点A作AB的垂线AM交y轴与M.
∵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6,
∴直线AM的解析式为y=x-2,
∴M(0,-2).
②过点B作BM′⊥AB交y轴与M′,则直线BM′的解析式为y=x-6,
∴M′(0,-6),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点M的坐标为(0,-2)或(0,-6).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以及三角形面积求法等知识,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是解题关键.
15、(1)40人;1;(2)平均数是15;众数16;中位数15.
【解析】
(1)用13岁年龄的人数除以13岁年龄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即可得本次接受调查的跳水运动员人数;用16岁年龄的人数除以本次接受调查的跳水运动员人数即可求得m的值;(2)根据统计图中给出的信息,结合求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方法求解即可.
【详解】
解:(1)4÷10%=40(人),
m=100-27.5-25-7.5-10=1;
故答案为40,1.
(2)观察条形统计图,
∵,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15;
∵在这组数据中,16出现了12次,出现的次数最多,
∴这组数据的众数为16;
∵将这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其中处于中间的两个数都是15,有,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15.
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掌握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16、证明见解析,3
【解析】
探究:根据正方形性质得出AN=AB,AC=AE,∠NAB=∠CAE=90°,求出∠NAC=∠BAE,证出△ANC≌△ABE即可;
应用:先证明△BCP为直角三角形,然后,依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求解即可.
【详解】
证明:∵四边形ANMB和ACDE是正方形,
∴AN=AB,AC=AE,∠NAB=∠CAE=90°,
∵∠NAC=∠NAB+∠BAC,∠BAE=∠BAC+∠CAE,
∴∠NAC=∠BAE,
在△ANC和△ABE中,AN=AB,∠NAC=∠BAE,AC=AE
∴△ANC≌△ABE(SAS),
∴∠ANC=∠ABE.
应用:如图所示,
∵四边形NABM是正方形,
∴∠NAB=90°,
∴∠ANC+∠AON=90°,
∵∠BOP=∠AON,∠ANC=∠ABE,
∴∠ABP+∠BOP=90°,
∴∠BPC=∠ABP+∠BOP=90°,
∵Q为BC中点,BC=6,
∴PQ=BC=3,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性质,垂直定义,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正方形性质的应用,关键是推出△ANC≌△ABE和推出∠BPC=90°.
17、 (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
【解析】
(1)直接利用勾股定理结合网格得出符合题意的图形,
(2)直接利用勾股定理结合网格得出符合题意的图形.
【详解】
解:(1)如图1所示:正方形ABCD即为所求;
(2)如图2所示:三角形ABC即为所求.
本题考查了利用勾股定理求直角三角形的边长,熟练掌握定理即可求解.
18、方法见解析.
【解析】
【分析】观察可知8+3=6+5,因此可以利用两数平方进行比较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 ,
,
∵,
∴,
∵, ,
∴ .
【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大小比较,二次根式的运算,理解题意,并且根据式子的特点确定出合适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1
【解析】
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2CE=16,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计算即可.
【详解】
∵∠ACB=90°,E是AB的中点,
∴AB=2CE=16,
∵D、F分别是AC、BC的中点,
∴DF=AB=1.
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
20、40cm
【解析】
根据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可得AC⊥BD,OA=AC,OB=BD,再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AB,然后根据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
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
∴AC⊥BD,OA=AC=×12=6cm,
OB=BD=×16=8cm,
根据勾股定理得,,
所以,这个菱形的周长=4×10=40cm.
故答案为:40cm.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主要利用了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需熟记.
21、正方
【解析】
此类题根据矩形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角平分线定义得到所求的四边形的各个角为90°,进而求解.
【详解】
∵AF,BE是矩形的内角平分线.
∴∠ABF=∠BAF-90°.
故∠1=∠2=90°.
同理可证四边形GMON四个内角都是90°,则四边形GMON为矩形.
又∵有矩形ABCD且AF、BE、DK、CJ为矩形ABCD四角的平分线,
∴有等腰直角△DOC,等腰直角△AMD,等腰直角△BNC,AD=BC.
∴OD=OC,△AMD≌△BNC,
∴NC=DM,
∴NC-OC=DM-OD,
即OM=ON,
∴矩形GMON为正方形,
故答案为正方.
本题考查的是矩形性质,角平分线定义,联系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可求解.
22、
【解析】
见详解.
【详解】
.
本题考查平方根的化简.
23、8.
【解析】
直接利用菱形的性质结合勾股定理得出菱形的另一条对角线的长,进而利用菱形面积求法得出答案.
【详解】
如图所示:
∵在菱形ABCD中,∠BAD=60°,其所对的对角线长为4,
∴可得AD=AB,故△ABD是等边三角形,
则AB=AD=4,
故BO=DO=2,
则AO=,
故AC=4,
则菱形ABCD的面积是:×4×4=8.
故答案为:8.
此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正确得出菱形的另一条对角线的长是解题关键.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1);(2)
【解析】
(1)先提取-1,然后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2)先提取(a-5),然后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
【详解】
解:(1)
=
=
(2)
=
=
=
本题考查提公因式和公式法因式分解,掌握因式分解的技巧正确计算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25、(1)见解析;(2);;(3)答案不唯一,理由需包含数据提供的信息;(4)答案不唯一.
【解析】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到乙校70-79的和60-69的各有多少人,从而可以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将乙校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排列,即可得到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
(3)答案不唯一,理由需包含数据提供的信息;
(4)答案不唯一,理由需支撑推断结论.
【详解】
解:(1)由表格可得,
乙校,70-79的有5人,60-69的有2人,
补全条形统计图,如下图
各分数段条形统计图
(2)乙校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排列是:57、61、63、71、72、73、76、79、80、83、84、84、84、85、85、87、87、88、89、89、90、90、91、92、92、92、92、92、94、94,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3)甲校:我们学校的平均分高于乙校,所以我们学校的成绩好;
乙校:我们学校的众数高于甲校,所以我们学校的成绩好;
故答案为我们学校的平均分高于乙校,所以我们学校的成绩好;我们学校的众数高于甲校,所以我们学校的成绩好;
(4)综合来看,甲校学生的数学学业水平更好一些,理由:甲校的平均分高于乙校,说明总成绩甲校好于乙校,中位数甲校高于乙校,说明甲校一半以上的学生成绩较好
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中位数、众数、平均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
26、(1)银卡消费:y=10x+150,普通消费:y=20x;(2)A(0,150),B(15,300),C(45,600);(3)答案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银卡售价150元/张,每次凭卡另收10元,以及旅游馆普通票价20元/张,设游泳x次时,分别得出所需总费用为y元与x的关系式即可;
(2)利用函数交点坐标求法分别得出即可;
(3)利用(2)的点的坐标以及结合得出函数图象得出答案.
解:(1)由题意可得:银卡消费:y=10x+150,普通消费:y=20x;
(2)由题意可得:当10x+150=20x,
解得:x=15,则y=300,
故B(15,300),
当y=10x+150,x=0时,y=150,故A(0,150),
当y=10x+150=600,
解得:x=45,则y=600,
故C(45,600);
(3)如图所示:由A,B,C的坐标可得:
当0<x<15时,普通消费更划算;
当x=15时,银卡、普通票的总费用相同,均比金卡合算;
当15<x<45时,银卡消费更划算;
当x=45时,金卡、银卡的总费用相同,均比普通票合算;
当x>45时,金卡消费更划算.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根据数形结合得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得出是解题关键.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批阅人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甲校
乙校
2025届天津市新华圣功学校九上数学开学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5届天津市新华圣功学校九上数学开学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届青海省九上数学开学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5届青海省九上数学开学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届辽宁省九上数学开学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5届辽宁省九上数学开学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