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案设计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6244839/0-172873885529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案设计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6244839/0-172873885537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展开比例的基本性质(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课本第39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2.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3.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可以组成比例。
教学重点: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可以组成比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明标
1.复习导入
(1)教师提问:什么叫做比例?
(2)判断两个比是否组成比例,关键看什么?
(3)下面各组中的比能否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2.4 :1.6和60 :40 :和:
2.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二、依标导学
(一)自学
提出问题:在2.4:1.6=60:40和 =比例中各部分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1.课件出示自学要求,让学生根据要求自学。
自学要求:(1)带着以上的问题自学课本39页,并用把有关的知识用横线画出来。
在学习单上标注出比例中各部分的名称。
2.4∶ 1.6 = 60∶ 40 (2) QUOTE
( ) =
( )
学生展示。
试一试: 指出下面比例的外项和内项。
(二)共学
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1.提出问题:计算下面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内项的积。比较一下,你能发现什么?(完成学习单共学部分第1题)
(1)2.4 : 1.6 = 60 : 40 (2) =
外项积: 外项积:
内项积: 内项积: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
提出交流要求:
①4人为一个小组
②先计算出上面两组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内项的积
③观察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1)2.4 : 1.6 = 60 : 40 (2) =
外项积:2.4×40=96 外项积:3×15=45
内项积: 1.6×60=96 内项积:5×9=45
(3)学生展示
3. 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有这样的规律呢?有什么好办法进行验证?(举例验证)
活动要求:
(1)同桌各写出一个比例,同桌互相交换验证。
(2)通过举例验证,能得出什么结论?同桌之间说一说。
(3)学生展示
4. 师生共同归纳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等于两个内项的(),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用字母表示:如果 a:b=c:d,那么()=( )。
5.了解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6.总结提升:到现在为止,我们学习了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有哪几种方法?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比例。
三、达标检测
1、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1)6:3和8:5 (2)0.2:2.5和4:50
(4)1.2 : 和 ,4-5. :5
(3) 和
2.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是20,其中一个内项是4,另一个内项是多少?
3.已知6×3=2×9,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你能写出比例吗?你能写几个?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五、作业布置
1.课本P41页练习八第2、5、7题;
2.学习测评P30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比例的基本性质
外项 内项
(1)2.4∶ 1.6 = 60∶ 40 (2) QUOTE
内项 内项 外项
外项
(1)2.4×40=96 (2)3×15=45
1.6×60=96 9×15=45
小学比例的基本性质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a href="/sx/tb_c8483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比例的基本性质公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4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级下册<a href="/sx/tb_c8483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回顾复习,导入新课,自主活动,探索新知,当堂训练,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4 比例1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级下册4 比例1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课件出示,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