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陕西省西安市师大附中九上数学开学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答案】
展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4分)在中,,的中垂线交,于点,,的周长是8,,则的周长是( )
A.10B.11C.12D.13
2、(4分)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与BD相交于点O,E为OD的中点,连接AE并延长交DC于点F,则DF:FC=( )
A.1:3B.1:4C.2:3D.1:2
3、(4分)不等式的解集为( )
A.B.C.D.
4、(4分)将直线y=2x﹣1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可得直线的解析式为( )
A.y=2x﹣3B.y=2x﹣2C.y=2x+1D.y=2x
5、(4分)如图,已知两直线l1:y=x和l2:y=kx﹣5相交于点A(m,3),则不等式x≥kx﹣5的解集为( )
A.x≥6B.x≤6C.x≥3D.x≤3
6、(4分)下列说法中,其中不正确的有( )
①任何数都有算术平方根;
②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一定是正数;
③a2的算术平方根是a;
④算术平方根不可能是负数.
A.0个B.1个C.2个D.3个
7、(4分)某校把学生的纸笔测试、实践能力、成长记录三项成绩分别按50%,20%,30%的比例计入学期总评成绩,90分以上为优秀.甲、乙、丙三人的各项成绩如下表(单位:分),学期总评成绩优秀的是( )
A.甲B.乙、丙C.甲、乙D.甲、丙
8、(4分)已知a是方程的一个根,则代数式的值是( )
A.6B.5C.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4分)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12和5,则斜边上的中线长是________.
10、(4分)如图,将一张矩形纸片ABCD沿EF折叠,使点D与点B重合,点C落在C'的位置上,若∠BFE=67°,则∠ABE的度数为_____.
11、(4分)方程的根是_____.
12、(4分)如图,∠A=90°,∠AOB=30°,AB=2,△可以看作由△AOB绕点O逆时针旋转60°得到的,则点与点B的距离为_______.
13、(4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矩形OABC中,A(10,0),C(0,4),D为OA的中点,P为BC边上一点.若△POD为等腰三角形,则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2分)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B⊥AC,AB=3cm,BC=5cm.点P从A点出发沿AD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1cm/s.连接PO并延长交BC于点Q,设运动时间为t (0<t<5).
(1)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ABQP是平行四边形?
(2)设四边形OQCD的面积为y(cm2),求y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点O在线段AP的垂直平分线上?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5、(8分)如图,正方形中,经顺时针旋转后与重合.
(1)旋转中心是点 ,旋转了 度;
(2)如果,,求的长.
16、(8分)计算:
(1)
(2) -
17、(10分)如图,点A在∠MON的边ON上,AB⊥OM于B,AE=OB,DE⊥ON于E,AD=AO,DC⊥OM于C.
(1)求证:四边形ABCD是矩形;
(2)若DE=3,OE=9,求AB、AD的长;
18、(10分)如图,直线l的解析式为y=-x+,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双曲线与直线l交于E,F两点,点E的横坐标为1.
(1)求k的值及F点的坐标;
(2)连接OE,OF,求△EOF的面积;
(3)若点P是EF下方双曲线上的动点(不与E,F重合),过点P作x轴,y轴的垂线,分别交直线l于点M,N,求的值.
B卷(5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4分)如图,直线AB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A(u,p)和点B(v,q),与x轴交于点C,已知∠ACO=45°,若<u<2,则v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20、(4分)小明根据去年4﹣10月本班同学去电影院看电影的人数,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折线统计图,图中统计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人.
21、(4分)如图,Rt△ABC中,∠C=90°,AC=3,BC=1.分别以AB、AC、BC为边在AB的同侧作正方形ABEF、ACPQ、BCMN,四块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为S1、S2、S3、S1.则S1﹣S2+S3+S1等于_____.
22、(4分)如图,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的网格中,A,B,C,D均为格点.
(Ⅰ)∠ABC的大小为_____(度);
(Ⅱ)在直线AB上存在一个点E,使得点E满足∠AEC=45°,请你在给定的网格中,利用不带刻度的直尺作出∠AEC.
23、(4分)若最简二次根式与是同类二次根式,则a=_____.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8分)已知:,求得值.
25、(10分)已知Rt△ABC中,∠C=90°,∠A、∠B、∠C的对边分别是a,b,c,设△ABC的面积为S.
(1)填表:
(2)①如果m=(c+b-a)(c-b+a),观察上表猜想S与m之间的数量关系,并用等式表示出来.
②证明①中的结论.
26、(12分)如图,四边形是正方形,是等边三角形,为对角线(不含点)上任意一点,将绕点逆时针旋转得到,连接.
(1)证明:;
(2)当点在何处时,的值最小,并说明理由;
(3)当的最小值为时,则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D
【解析】
根据中垂线定理得出AE=BE,根据三角形周长求出AB,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DE是AB的中垂线
∴AE=BE
∵△BCE的周长为8
∴AB+BC=8
∵AB =5
∴BC=3
∵AB=AC
∴AC=5
∴△ABC的周长是:AC+AB+BC=5+5+3=13.
故选A.
本题考查了中垂线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中垂线定理得出AE=BE。
2、D
【解析】
解: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DC,则△DFE∽△BAE,∴DF:AB=DE:EB.∵O为对角线的交点,∴DO=BO.又∵E为OD的中点,∴DE=DB,则DE:EB=1:1,∴DF:AB=1:1.∵DC=AB,∴DF:DC=1:1,∴DF:FC=1:2.故选D.
3、B
【解析】
先去括号,再移项,然后合并同类项,最后系数化为1,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
6x+15>8x+6
6x-8x>6-15
-2x>-9
x<4.5
因此答案选择B.
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4、C
【解析】
根据一次函数的平移规律即可解答.
【详解】
∵原直线的k=2,b=﹣1;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了新直线,
∴新直线的k=2,b=﹣1+2=1.
∴新直线的解析式为y=2x+1.
故选C.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平移规律,熟知一次函数的平移规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5、B
【解析】
首先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A点坐标,再以交点为分界,结合图象写出不等式
x≥kx-5的解集即可.
【详解】
解:将点A(m,3)代入y=得,=3,
解得,m=1,
所以点A的坐标为(1,3),
由图可知,不等式
≥kx-5的解集为x≤1.
故选:B.
此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从函数的角度看,就是寻求使一次函数y=kx+b的值大于(或小于)0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从函数图象的角度看,就是确定直线y=kx+b在x轴上(或下)方部分所有的点的横坐标所构成的集合.关键是求出A点坐标以及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
6、D
【解析】
①②③④分别根据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即可判断.
【详解】
解:根据平方根概念可知:
①负数没有算术平方根,故错误;
②反例:0的算术平方根是0,故错误;
③当a<0时,a2的算术平方根是﹣a,故错误;
④算术平方根不可能是负数,故正确.
所以不正确的有①②③.
故选D.
考核知识点:算术平方根.
7、C
【解析】
利用平均数的定义分别进行计算成绩,然后判断谁优秀.
【详解】
由题意知,甲的总评成绩=90×50%+83×20%+95×30%=90.1,
乙的总评成绩=88×50%+90×20%+95×30%=90.5,
丙的总评成绩=90×50%+88×20%+90×30%=89.6,
∴甲乙的学期总评成绩是优秀.
故选:C.
本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8、B
【解析】
根据方程的根的定义,把x=a代入方程求出a2-3a的值,然后整体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
解:∵a是方程x2-3x-1=0的一个根,
∴a2-3a-1=0,
整理得,a2-3a=1,
∴2a2-6a+3=2(a2-3a)+3
=2×1+3
=5,
故选:B.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利用整体思想求出a2-3a的值,然后整体代入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6.5
【解析】
利用勾股定理求得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然后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解题.
【详解】
解:如图,在△ABC中,∠C=90°,AC=11,BC=5,
根据勾股定理知,
∵CD为斜边AB上的中线,
故答案为:6.5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那么a1+b1=c1.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10、44°
【解析】
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AD∥BC,
∴∠DEF=∠BFE=67°;
又∵∠BEF=∠DEF=67°,
∴∠AEB=180°﹣∠BEF﹣∠DEF=180°﹣67°﹣67°=46°,
∵∠A=90°,
∴∠ABE=90°﹣46°=44°,
故答案为44°.
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作为基本知识.
11、,.
【解析】
方程变形得:x1+1x=0,即x(x+1)=0,
可得x=0或x+1=0,
解得:x1=0,x1=﹣1.
故答案是:x1=0,x1=﹣1.
12、1
【解析】
【分析】根据图形旋转的性质可得出△AOB≌△A′OB′,再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出∠A′OB′=30°,AB=1,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可得出△AOB≌△A′OB,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连接A′B,
∵△A′OB′可以看作是由△AOB绕点O逆时针旋转60°得到的,
∴△AOB≌△A′OB′,
∴OA=OA′,∠A′OA=60°,
∵∠AOB=30°,
∴∠A′OB=30°,
在△AOB与△A′OB中,
,
∴△AOB≌△A′OB,
∴A′B=AB=1,
故答案为:1.
【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旋转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3、(2.5,4)或(3,4)或(2,4)或(8,4).
【解析】
试题解析:∵四边形OABC是矩形,
∴∠OCB=90°,OC=4,BC=OA=10,
∵D为OA的中点,
∴OD=AD=5,
①当PO=PD时,点P在OD得垂直平分线上,
∴点P的坐标为:(2.5,4);
②当OP=OD时,如图1所示:
则OP=OD=5,PC==3,
∴点P的坐标为:(3,4);
③当DP=DO时,作PE⊥OA于E,
则∠PED=90°,DE==3;
分两种情况:当E在D的左侧时,如图2所示:
OE=5-3=2,
∴点P的坐标为:(2,4);
当E在D的右侧时,如图3所示:
OE=5+3=8,
∴点P的坐标为:(8,4);
综上所述:点P的坐标为:(2.5,4),或(3,4),或(2,4),或(8,4)
考点:1.矩形的性质;2.坐标与图形性质;3.等腰三角形的判定;4.勾股定理.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当t=时,四边形ABQP是平行四边形(2)y=t+3(3)存在,当t=时,点O在线段AP的垂直平分线上
【解析】
(1)根据ASA证明△APO≌△CQO,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P=CQ=t,则BQ=5-t,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可知当AP∥BQ,AP=BQ时,四边形ABQP是平行四边形,即t=5-t,求出t的值即可求解;
(2)过A作AH⊥BC于点H,过O作OG⊥BC于点G,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4,由Rt△ABC的面积计算可求得AH=,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得OG=,再根据四边形OQCD的面积y= S△OCD+S△OCQ=OC·CD+CQ·OG,代入数值计算即可得y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如图2,若OE是AP的垂直平分线,可得AE=AP=,∠AEO=90°,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E2+OE2=AO2,由(2)知:AO=2,OE=,列出关于t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t的值.
【详解】
(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OA=OC,AD∥BC,
∴∠PAO=∠QCO.
又∵∠AOP=∠COQ,
∴△APO≌△CQO,
∴AP=CQ=t.
∵BC=5,
∴BQ=5-t.
∵AP∥BQ,
当AP=BQ时,四边形ABQP是平行四边形,
即t=5-t,∴t=,
∴当t=时,四边形ABQP是平行四边形;
(2) 图1
如图1,过A作AH⊥BC于点H,过O作OG⊥BC于点G.
在Rt△ABC中,∵AB=3,BC=5,∴AC=4,
∴CO=AC=2,
S△ABC=AB·AC=BC·AH,
∴3×4=5AH,
∴AH=.
∵AH∥OG,OA=OC,
∴GH=CG,
∴OG=AH=,
∴y=S△OCD+S△OCQ=OC·CD+CQ·OG,
∴y=×2×3+×t×=t+3;
图2
(3)存在.
如图2,∵OE是AP的垂直平分线,
∴AE=AP=,∠AEO=90°,
由(2)知:AO=2,OE=,
由勾股定理得:AE2+OE2=AO2,
∴(t)2+()2=22,
∴t=或- (舍去),
∴当t=时,点O在线段AP的垂直平分线上.
故答案为(1)当t=时,四边形ABQP是平行四边形(2)y=t+3(3)存在,当t=时,点O在线段AP的垂直平分线上.
本题考查平行四边的判定与性质.
15、(1)A,90;(2).
【解析】
(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AB=AD,∠BAD=90°,则根据旋转的定义得到△ADE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后与△ABF重合;
(2)根据旋转的性质得BF=DE,S△ABF=S△ADE,利用CF=CB+BF=8得到BC+DE=8,再加上CE=CD-DE=BC-DE=4,于是可计算出BC=6,于是得到结论.
【详解】
解:(1)∵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AB=AD,∠BAD=90°,
∴△ADE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后与△ABF重合,
即旋转中心是点A,旋转了90度;
故答案为A,90;
(2)∵△ADE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后与△ABF重合,
∴BF=DE,S△ABF=S△ADE,
而CF=CB+BF=8,
∴BC+DE=8,
∵CE=CD-DE=BC-DE=4,
∴BC=6,
∴AC= BC=6.
故答案为(1)A,90;(2).
本题考查旋转的性质: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旋转有三要素:旋转中心; 旋转方向; 旋转角度.也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
16、(1);(2)
【解析】
分析:
(1)按照“二次根式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2)根据“二次根式相关运算的运算法则”结合“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1)原式= ==;
(2)原式= = = .
点睛:熟记“二次根式的相关运算法则和平方差公式及完全平方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7、 (1) 见解析;(2) AB、AD的长分别为3和1
【解析】
(1)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矩形的判定解答即可;
(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解答即可.
【详解】
证明:(1)∵AB⊥OM于B,DE⊥ON于E,
∴∠ABO=∠DEA=90°.
在Rt△ABO与Rt△DEA中,
∵
∴Rt△ABO≌Rt△DEA(HL)
∴∠AOB=∠DAE.
∴AD∥BC.
又∵AB⊥OM,DC⊥OM,
∴AB∥DC.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90°,
∴四边形ABCD是矩形;
(2)由(1)知Rt△ABO≌Rt△DEA,
∴AB=DE=3,
设AD=x,则OA=x,AE=OE﹣OA=9﹣x.
在Rt△DEA中,由AE2+DE2=AD2得:(9﹣x)2+32=x2,
解得x=1.
∴AD=1.即AB、AD的长分别为3和1.
此题考查矩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注意利用勾股定理求线段AD的长是解题关键.
18、(1);(2);(3)
【解析】
(1)求出点E纵坐标,把点E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中即可求出k的值,再联立方程组求出点F的坐标;
(2)运用“割补法”,根据求解即可;
【详解】
(1)设点的坐标为(1,a),代入y= y=-x+得,a=2,
∴,
把代入得,
∴
联立方程组得,解得,
∴
(2)分别过点、做轴的垂线段、,如图,
令y=0,则,解得x=7,令x=0,则y=
∴,,
又,,
∵
=
=
=
(3)如图,
设,则有
则,,,
∴,
∴
本题主要考查反比例函数的综合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以及运用“割补法”求三角形的面积.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2<v<1
【解析】
由∠ACO=45°可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b,由点A、B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可得出p=,q=,代入点A、B坐标中,再利用点A、B在直线AB上可得=﹣u+b①,=﹣v+b②,两式做差即可得出u关于v的关系式,结合u的取值范围即可得答案.
【详解】
∵∠ACO=45°,直线AB经过二、四象限,
∴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b.
∵点A(u,p)和点B(v,q)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的点,
∴p=,q=,
∴点A(u,),点B(v,).
∵点A、B为直线AB上的点,
∴=﹣u+b①,=﹣v+b②,
①﹣②得:,
即.
∵<u<2,
∴2<v<1,
故答案为:2<v<1.
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根据∠ACO=45°设出直线AB解析式,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的坐标特征是解题关键.
20、1
【解析】
将这7个数按大小顺序排列,找到最中间的数即为中位数.
【详解】
解:这组数据从大到小为:27,1,1,1,42,42,46,
故这组数据的中位数1.
故答案为1.
此题考查了折线统计图及中位数的知识,关键是掌握寻找中位数的方法,一定不要忘记将所有数据从小到大依此排列再计算,难度一般.
21、2
【解析】
过F作AM的垂线交AM于D,通过证明S2=SRt△ABC;S3=SRt△AQF=SRt△ABC;S1=SRt△ABC,进而即可求解.
【详解】
解:过F作AM的垂线交AM于D,
可证明Rt△ADF≌Rt△ABC,Rt△DFK≌Rt△CAT,
所以S2=SRt△ABC.
由Rt△DFK≌Rt△CAT可进一步证得:Rt△FPT≌Rt△EMK,
∴S3=S△FPT,
又可证得Rt△AQF≌Rt△ACB,
∴S1+S3=SRt△AQF=SRt△ABC.
易证Rt△ABC≌Rt△EBN,
∴S1=SRt△ABC,
∴S1﹣S2+S3+S1
=(S1+S3)﹣S2+S1
=SRt△ABC﹣SRt△ABC+SRt△ABC
=2﹣2+2
=2,
故答案是:2.
本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根据已知条件证得S2=SRt△ABC,S3=SRt△AQF=SRt△ABC,S1=SRt△ABC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2、90.
【解析】
(Ⅰ)如图,根据△AB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解决问题;
(Ⅱ)构造正方形BCDE即可.
【详解】
(Ⅰ)如图,∵△AB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BM=90°
(Ⅱ)构造正方形BCDE,∠AEC即为所求;
故答案为90
本题考查作图-应用与设计,解题的关键是寻找特殊三角形或特殊四边形解决问题
23、1
【解析】
根据题意,它们的被开方数相同,列出方程求解.
【详解】
∵二次根式与是同类二次根式,
∴3a-5=a+3,解得a=1.
故答案是:1.
考查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同类二次根式是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称为同类二次根式.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2015
【解析】
先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将多项式变形,再将a的值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
原式=,
∵,
∴原式.
此题考查多项式的化简求值,二次根式的乘方计算,将多项式正确变形使计算更加简便.
25、(1)6,30,60,4,6,10;(2)①S=m;②见解析
【解析】
(1)根据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两条直角边的乘积除以2,可求得,把三边对应数值分别代入c-b+a,即得结果;
(2)①通过图表中数据分析,可得4S=m,即得S与m的关系式;
②利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把m展开化简,利用勾股定理即可证明.
【详解】
(1)直角三角形面积S=,代入数据分别计算得:,,,由,分别代入计算得:5-4+3=4,13-12+5=6,17-15+8 =10;
(2)①结合图表可以看出:6×4÷4=6,20×6÷4=30,24×10÷4=60,即得m=4S,所以S=m;
②证明:∵m= (c+b-a)(c-b+a)
= [c+(b-a)][(c-(b-a)]= [c2-(b-a)2]= [c2-(a2+b2)+2ab]
在Rt△ABC中,c2=a2+b2,∴m=×2ab=ab,
又∵S=ab,
∴S=m.
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求法,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勾股定理的应用,掌握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以及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26、(1)见解析;(2)当点位于与的交点处时,的值最小,理由见解析;(3).
【解析】
(1) 由题意得MB=NB,∠ABN=15°, 所以∠EBN=45°, 容易证出△AMB≌△ENB;
(2)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当M点位于BD与CE的交点处时,AM+BM+CM的值最小,即等于EC的长;
(3)过E点作EF⊥BC交CB的延长线于F,由题意求出∠EBF=30°, 设正方形的边长为x,在Rt△EFC中,根据勾股定理求得正方形的边长为.
【详解】
解:(1)∵是等边三角形,
∴,
∵,
∴,即.
又∵,
∴;
(2)如图,连接,当点位于与的交点处时,的值最小.
理由如下:
连接,
由(1)知,,
∴.
∵,
∴是等边三角形,
∴.
∴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最短.
当点位于与的交点处时,的值最小,即等于的长.
(3)正方形的边长为边.
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
∴.
设正方形的边长为,则,.
在中,
∵,
∴,
解得,(舍去负值).
∴正方形的边长为.
此题是四边形的综合题,考查里正方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勾股定理,最短路径问题,解题中注意综合各知识点.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纸笔测试
实践能力
成长记录
甲
90
83
95
乙
88
90
95
丙
90
88
90
三边a,b,c
S
c+b-a
c-b+a
3,4,5
6
5,12,13
20
8,15,17
24
三边a,b,c
S
c+b-a
c-b+a
3,4,5
6
6
4
5,12,13
30
20
6
8,15,17
60
24
10
2025届陕西省咸阳市秦岭中学九上数学开学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5届陕西省咸阳市秦岭中学九上数学开学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答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届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九上数学开学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5届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九上数学开学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答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届北京西城师大附中数学九上开学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5届北京西城师大附中数学九上开学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答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