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2024新版)八年级全一册信息技术:第1~30课教学设计全套
信息技术第19课 数据呈现可视化教案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信息技术第19课 数据呈现可视化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核心素养教育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9课 数据呈现可视化 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物联系统有了一定的了解,掌握了基本的数据收集和处理方法。但对于如何将数据以直观、美观的方式呈现出来,即数据可视化的概念和方法还比较陌生。这个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围绕简易物联系统实践展开,第十九课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旨在让学生认识到数据可视化在物联系统中的重要性,掌握常见的数据可视化方式,提高学生对数据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实际应用,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数据可视化的方法和技巧。
三、核心素养教育目标
1. 信息意识:学生能够认识到数据可视化的重要性,了解不同的数据可视化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场景。
2. 计算思维:学会运用数据可视化工具和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3.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掌握数据可视化的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实践,制作个性化的数据可视化作品。
4. 信息社会责任:在数据可视化过程中,注重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培养学生的信息道德和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 了解数据可视化的作用。
• 熟悉常见的数据可视化方式。
• 体验数据可视化的过程。
2. 教学难点:
• 选择合适的数据可视化方式来呈现特定的数据。
• 理解数据可视化背后的原理和设计原则。
五、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案例素材、数据可视化工具软件。
2. 学生准备:电脑、笔记本。
六、教法学法
1. 教法:讲授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
2. 学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法。
七、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 分钟)
• 教师活动:展示一些数据可视化的案例图片,如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表的特点和作用。
•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积极发言,分享自己对这些图表的认识。
•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了解数据可视化的作用(10 分钟)
• 教师活动:讲解数据可视化的概念和作用,如更直观地展示数据、发现数据中的规律、便于沟通和决策等。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数据可视化的重要性,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3. 熟悉常见的数据可视化方式(15 分钟)
• 教师活动:介绍常见的数据可视化方式,如柱状图、折线图、饼图、散点图、地图等,讲解每种图表的特点和适用场景。通过案例展示,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不同图表的应用。
• 学生活动:观察案例,记录不同图表的特点和适用场景,与同桌交流讨论。
•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掌握常见的数据可视化方式,为实际应用做好准备。
4. 体验数据可视化(20 分钟)
• 教师活动:分发一些简单的数据,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数据可视化方式进行呈现。巡视指导学生操作,解答学生的问题。
• 学生活动:根据教师提供的数据,选择合适的图表进行制作,小组内交流讨论,互相评价作品。
• 设计意图: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数据可视化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5. 总结归纳(5 分钟)
• 教师活动: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数据可视化的重要性和常见方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明确学习目标,为后续学习提供指导。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义务教育版(2024)八年级全一册第27课 安全事件与风险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核心素养教育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信息技术第20课 反馈控制有算法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核心素养教育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信息技术义务教育版(2024)八年级全一册第18课 数据分析与处理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核心素养教育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