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语文第二单元7* 散文诗二首金色花/泰戈尔图文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第二单元7* 散文诗二首金色花/泰戈尔图文ppt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作者简介,泰戈尔的中国行,泰戈尔轶事,写作背景,文体知识散文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把握散文诗基调,有感情地朗读散文诗,培养鉴赏散文诗的能力。(重点)2.品味散文诗的精美语言,学习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难点)3.体会人间至深至爱的亲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重点)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诗人、作家。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泰戈尔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 代表作长篇小说《沉船》《戈拉》, 诗集《吉檀迦利》《飞鸟集》《园丁集》《新月集》, 剧本《摩吉多塔拉》《邮局》《红夹竹桃》等。他的诗风格清新,意象生动,韵律优美,文字隽永,抒情气息浓郁。 泰戈尔还擅长作曲和绘画,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于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
泰戈尔访华期间,由新月社为其举办了一次庆生宴,一是庆祝泰戈尔64岁的生日,二是庆祝泰戈尔中国名的命名。 泰戈尔的中国名是梁启超起的,他解释说,震旦为印度人对中国的称呼,而印度为天竺之国,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是“竺震旦”。 而想要一个中国名字,并不是喜欢他的中国人一厢情愿,而是泰戈尔自己的要求,据梅兰芳回忆,因有中国友人送给泰戈尔一枚刻有“泰戈尔的印章”,但印章上毕竟只是他的印度名字所以他才萌生了想要起个中国名字的想法他将此心愿告诉了梁启超,才有了“竺震旦”这个名字。
泰戈尔全名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泰戈尔其实是他的姓。 大约在泰戈尔出生的300年前,其家族中被称为“般伽纳”的一支来到戈温德普尔定居。虽然当时的泰戈尔家族被降为婆罗门的亚种姓,但依然属于婆罗门这种高级别的种姓,而戈温德普尔的居民都是低等种姓,所以当地居民很敬重般伽纳家族,称他们为般伽纳·泰戈尔。 在当地的语言中“泰戈尔”的意思是“尊贵的主人”。这之后,“泰戈尔”就成为这个家族的姓氏了。当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成为世界著名诗人的时候,他的作品经冰心、郑振铎等人介绍到中国来,用的就是“泰戈尔”这个名字,这可能是很多读者不知道泰戈尔其实是他的姓氏的原因。
泰戈尔14岁就离开了学校 ,开启了自学之路。 在经历了英式教育、本土教育和宗教习俗浓厚的学校教育以后,泰戈尔依然对学校教育的模式有抵制和反抗,当他的哥哥要给他转到第五所学校时,他告诉他的家人:他不再上学了。他写到“这和一切生活分离的学校磨坊,就像是一个可恨的残酷医院和监狱的混合物”可见,在上学这件事上,泰戈尔有满满的负能量。 不过,在之后的自学生活中,他却如鱼得水,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成为享誉世界的诗人、画家、哲学家、教育家、音乐家,在自学成才这条道路上,泰戈尔绝对是非常励志的榜样。
泰戈尔的祖父——德瓦尔伽纳塔乐善好施,投入大笔资金用于发展加尔各答的公共事业,建立加尔各答的第一所国立图书馆、加尔各答国立大学、加尔各答印度博物馆等等,可以说加尔各答这座城市的发展和泰戈尔家族紧密相连。 德瓦尔伽纳塔资助成立“孟加拉亚洲学会“,通过学会,将印度的名著翻译介绍给世界,让其他国家的人了解印度。 另外,泰戈尔的祖父德瓦尔伽纳塔和他的父亲代温德拉纳特都致力于宗教改革,代温德拉纳特还获得了“大仙”的尊称。 泰戈尔擅长作曲和绘画,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于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
泰戈尔家族对印度的贡献
“金色花”,即黄兰,印度将其视为圣树。《金色花》是泰戈尔《新月集》的代表作。在《新月集》中,诗人生动描绘了儿童的游戏,巧妙地展示了孩子们的心理以及他们活泼的想象,把读者带到一个纯洁的儿童世界,歌颂了孩子对母亲、对大自然的爱和天真无邪、善良纯净的心灵。
散文诗是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的描写性的某些特点。从内容上看,它有诗的情绪与想象,像诗一样精粹、凝练;从形式上看,它篇幅短小,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而是以散文形式呈现,但不乏内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它是用散文形式写成的诗篇,即“散文其形,诗意其质’
课前预习检查——字音字形
课前预习检查——多音字
摇摆:向相反的方向来回地移动或变动。匿笑:偷偷地笑。匿,隐藏。沐浴:洗澡。祷告:向神祈求保佑。
课前预习检查——词语解释
“金色花”,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诗中的“金色花”象征着孩子的天真。以此为题点明写作内容,借以赞美母子之爱。
听读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表现母子之爱的,并在课本上做好批注,学会欣赏散文诗的美
1.划分文章层次。2.画出文中描写母亲的语句。3.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
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概述课文的内容
“我”(一个孩子)和妈妈。
写了“我”(一个孩子)突发奇想,变成金色花,与妈妈嬉戏。
写“我”变成金色花后,开始和母亲嬉戏。
具体描绘三次嬉戏的画面,表达了“我”对母亲的依恋。
写“我”恢复原形后的母子对话,充满娇嗔、爱意和母子深情。
1.这首诗写了“我”和妈妈的几次嬉戏?
母亲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我”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在母亲读《罗摩衍那》时,将影子投在母亲所读的书页上。
在母亲拿了灯去牛棚时,突然跳到母亲跟前,恢复原形。
2、在和妈妈的几次嬉戏中,你读出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形象?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运用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笑嘻嘻”写孩子的神态,“摇摆”“跳舞”写孩子的动作,这些词语表现了孩子天真、活泼、可爱的性格特点。
3、”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模仿孩子的口吻和心理,借儿童特有的奇思妙想,通过虚拟之境,刻画了一个调皮、天真、稚气的孩童形象。
4、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沐浴在母爱之下的孩子,用散发幽香的方式回报母亲,表现了孩子的天真、调皮。
5、当你吃过中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投我的小小的影子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将影子投射到母亲所读的书页上,替母亲遮挡刺眼的阳光,表现出孩子对母亲的爱,也暗含了对母亲的依恋。
6、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个故事给我听。
“突然”表明孩子想给母亲带来惊喜;“求你讲个故事给我听”,以孩子独特的天真、调皮的行为方式,表达了对母亲的爱和依恋。
7“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语言描写,孩子不告诉母亲自己的行踪这一行为,表现了孩子的调皮、淘气。
7、第8段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心情?如何理解“坏孩子”的含义?
表现了孩子不见了,母亲内心焦虑惶恐,突然见到孩子又惊又喜的心情。
“坏孩子”贬词褒用,将母亲的嗔怪、担忧、焦虑、假愠之态展现了出来,饱含了母亲对孩子的爱。母亲一天没见到孩子,焦急不安之情与时俱增,再次见到孩子,惊喜之情溢于言表,“你这坏孩子”似嗔实爱,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疼爱和惦念。
从散文诗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一位什么样的妈妈?请概括回答。
孩子 妈妈
快乐、调皮活泼、可爱聪明、伶俐 爱妈妈
技法点拨——人物形象题
解答概括、分析人物形象题的五个入手角度
1.从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经历、教养等方面入手。因为这些直接关系人物的言行,影响人物的形象(性格)。
2.从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入手。通过分析文章中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概括出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征。
3.从分析情节入手。情节是人物形象(性格)形成的过程,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人物鲜明的个性。
4.从分析环境入手。人物的成长变化、人物形象(性格)的形成与社会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什么样的典型环境塑造什么样的典型形象(性格)。
5.从人物间的关系、作者的议论、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评价入手。
概括、分析人物形象题答题模板
1.综合表述式。用一个判断句表述:××是一个……(思想性格特点)+……(身份地位)的人。
2.分点列举式一。××的形象(性格)特点:①特点一+分析;②特点二+分析;③特点三+分析。
3.分点列举式二。①从……体现出……特点一;②从……体现出……特点二;③从……体现出……特点
9、诗人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金黄的色彩象征什么?结合注释,谈谈你的看法。
孩子变成的金色花是指印度的圣树上所开的花朵, 泰戈尔借此赞美了孩子的天真、可爱。那金黄的色彩体现了母爱的光辉,孩子活泼可爱、快乐天真,正是因为沐浴在母爱中。
10、孩子变成金色花以后,为什么不让妈妈知道?
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他也要无私地来回报母爱,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舒适,所以他不让妈妈知道。
11、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情感? 你发现诗歌美在哪里?
表现了孩童对母亲的热爱和亲昵。“奇妙的想象”“真挚的情感”“活泼的语言”“美妙的表达”。
❶想象丰富,富有情趣。
《金色花》全文以一个活泼、调皮、可爱儿童的口吻来写,不管行为还是语言,都充满童真、童趣。 一开始这个孩子想象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长在树的高枝上。长在树的高枝上是“为了好玩。”符合儿童的逻辑。当母亲寻找他时,他“暗暗地在那里匿笑”,竟“一声儿不响”,写出一个顽童形象。当母亲询问他到哪里去了时,他说:“我不告诉你,妈妈。”将孩子的调皮描写得淋漓尽致。 以丰富的联想和奇妙的想象,把一个机灵可爱的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赞美了儿童的纯真、可爱。
本文采用的都是平常之语,却丝毫没有给读者以苍白贫乏之感;相反,平实中显灵气,朴素中蕴文采。就在这清新的文字中,饱含孩子对母亲的依恋以及母子之间的浓浓亲情。
❷语言清新,饱含温情。
“托物” 是手段,“言情” 才是目的。 这首散文诗借助丰富的想象,把儿童想象成一朵金色花——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按时间顺序叙写了一天里孩子与母亲的三次嬉戏,在亲热的氛围中,使读者感受到的是纯真的母子之爱。 本文就是借“金色花”(孩子的化身)来表现神圣的母子之爱。那金黄的色彩,正映射着母爱的光辉。
这首散文诗由“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生发想象,按时间顺序叙写了孩子与母亲的三次嬉戏,描绘孩子与母亲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孩子对母亲的爱和依恋,也表现了美好、圣洁的母子之爱。更表现了家庭之爱以及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2024)金色花集体备课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什么是散文诗,散文诗特点,金色花,生生对话预习检测,预习检测,整体感知,师生对话内容解析,师生对话品析语言,对话作者,对话自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7* 散文诗二首示范课课件ppt,共5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二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金色花教课课件ppt,共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