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课件: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 第9课 说“木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课件: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 第9课 说“木叶”第1页
    课件: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 第9课 说“木叶”第2页
    课件: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 第9课 说“木叶”第3页
    课件: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 第9课 说“木叶”第4页
    课件: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 第9课 说“木叶”第5页
    课件: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 第9课 说“木叶”第6页
    课件: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 第9课 说“木叶”第7页
    课件: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 第9课 说“木叶”第8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9 说“木叶”课堂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9 说“木叶”课堂教学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袅袅灼灼涔阳窸窣,褒寒砧言筌,照浦亭皋万应锭迢远,发现问题13,分析问题46,总结全文7,关键点,在“木”字,第3段,“木叶”到底指什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在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足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色。尤其是我们的古典诗词,用简短的几个字,造就的却是丰富的情感与博大的意境。读后满口余香,却是妙处难与君说,这跟诗歌的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今天,我们就通过《说“木叶”》一文,对中国古典诗词语言的特质做一番探幽,去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
    林庚(1910— )字静希。我国现当代著名学者,诗人,文史学家。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1933年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 林庚先生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出版过《春野与窗》《问路集》等六部新诗集及古典文学专著《诗人李白》《中国文学简史》等。
    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既是诗人,又是学者。在唐诗和楚辞的研究中卓有建树。他提出了著名的“盛唐气象”(作品笔力雄壮,气象浑厚,豪情壮志,才气逼人,希冀建功立业)。
    袅袅——形容微风吹拂的样子。灼灼——明亮鲜艳的样子。寒砧——秋后的捣衣声。诗词中常用来象征凄凉萧瑟的景象。砧,捣衣石。亭皋——水边的平地。亭,平;皋,水旁地。窸窣——象声词。此处指叶落的细小的声音。冉冉——形容枝条柔弱下垂的样子。
    请概括每段的段落大意。【可用首尾句跳读法快速提炼信息】
    第一段:“木叶”为诗人钟爱。
    第二段:古代诗歌中很少看见“树叶”。
    第三段:“木叶”与“树叶”的不同,其关键在于“木”字。
    第四段:“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
    第五段: 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
    第六段: “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在颜色上具有暗示性。
    第七段: 概念相同的字,形象不同,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析“木”的两个艺术特征
    艺术领域:一字之差相隔千里
    “木叶”为古代诗人所钟爱
    “木叶” 为历代诗人所钟爱。
    思考:在古诗中,诗人极少用“树叶”,而常用“木叶”甚至“落木”,原因何在?其关键点在哪?(请从第3段中找答案)
    明确:“木”就是“树”,在概念上是一致的,“木叶”就是“树叶”。
    读第4段,请思考: “木”一般用在什么场合? 秋风叶落的季节中
    品味诗句“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比较诗中“高木”与 “高树”的不同意味。
    “木”比“树”更显得单纯,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没有落叶的形象 ; 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高树”则饱满。“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是落叶的景况。 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 “高木”则空阔。
    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字义有直指的意义和联想的意义。《咬文嚼字》 一位中国诗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另一位诗人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富于暗示性。《谈中国诗》
    概括“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特征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叶”属于风而不是属于雨的 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是沉沉的阴天 是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落木”则更显得空阔, 连“叶”字的绵密之意也没有了。“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 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
    落叶的微黄和干燥之感,带来整个疏朗和清秋的气息。
    作者说: “木”和“树”在概念上相去无几; 但在艺术形象的领域,差别就是一字千里。老师说: 因此,我们在欣赏诗歌时,就要去体会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体会诗歌中潜在的形象。
    文章说“木叶”其实是来说中国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
    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请根据课文所阐释的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的理论,体味古诗中的“落花”“月亮”意象的艺术特点。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辛弃疾 落红满路无人惜,踏作花泥透脚香。            ——杨万里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修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 ——武衍谁把青钱衬落红,满地无人扫。 ——舒亶 (dǎn)

    相关课件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9 说“木叶”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9 说“木叶”图文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正音正字,整体梳理,萧瑟凄凉,木落千山,浓密繁华,枝繁叶茂浓阴匝地,疏朗绵密,精读课文第6段,春夏之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