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案配套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案配套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古诗三首,任务跟着诗人学观察,知诗人,解诗题,诗人在江边,读古诗,找出诗中描写的景物,明诗意品诗句,指夕阳的光,品读夕阳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
任务二:学写爬山虎观察日记
任务三:我为蟋蟀卖房子
眼力比拼,明确观察主题
对比资料,学写观察日记
任务一:跟着诗人学观察
任务四:观察我的生活圈
深秋时节,诗人白居易为江上落日和新月升起的奇丽景象所陶醉;庐山雄奇险秀,诗人苏轼在畅游欣赏之余,感悟出了耐人寻味的哲理;梅雪争春,诗人卢钺抒发了极具辩论色彩的议论。 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随诗人一起欣赏如画的自然风光,领悟深刻的人生哲理吧!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暮江吟 [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①半江红。可怜②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③月似弓。
注释
① 〔瑟瑟〕这里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② 〔可怜〕可爱。
③ 〔真珠〕这里指珍珠。
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
暮江吟 [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大意:红日西沉,余晖铺洒在江面上,江水一半呈现出青绿色,一半呈现出红色。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你觉得这两句诗中哪个词用得最好?
思考:把“铺”换成“照”或“射”可不可以?
不可以。“铺”写出夕阳余晖是洒满江面的,更柔和、更动感、更宏大。如果换成“照”或“射”则不能体现这一特点。
大意:九月初三的夜晚,多么叫人喜爱呀!那露珠像珍珠一样闪烁发光,月亮如同一张弯弓挂在空中。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
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前后两句分别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
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
第一句诗,边读边做“铺”的动作,拉长“铺”的读音,读舒展。第二句“瑟瑟”读得轻而短。后两句读得轻松愉悦,读出夜的可爱。
可借助书中的插图背诵诗句。
斜阳、江水、露水、月亮
铺、瑟瑟、红、像珍珠、像弓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传世。
题①西林②壁 [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③身在此山中。
注释
① 〔题〕书写,题写。
② 〔西林〕西林寺,在今江西庐山脚下。③ 〔缘〕因为。
从正面看,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山峰巍峨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会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样子。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貌,是因为我正身处庐山之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在这两句中,苏轼都站在哪些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庐山呢?
苏轼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庐山,他看到的景物是什么样的呢?
借助图片说一说“岭”和“峰”的区别。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也游览过庐山,并用自己的诗句写下了庐山的美。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
庐山竹影几千秋,山锁高峰水自流——朱元璋
这两句要读出连绵起伏的山岭和高耸入云的山峰的不同:连绵起伏,语调有连绵之感;高耸入云,应有高亢之音。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明明是身在庐山,为什么却不识庐山的真面目呢?
因为诗人站在庐山之中,视野受到限制,只能看到庐山的局部,而非庐山的全貌。
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
由于人们所处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诗的后两句蕴含哲理,它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启发呢?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9 古诗三首暮江吟教学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设计思路,学习目标,作者导入,理解诗题,暮江吟,朗读诗词,诗词赏读,生字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暮江吟教案配套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活动导入读懂题目,活动导入,走近作者,暮江吟,读懂题目,初读古诗疏通诗意,疏通诗意,再读古诗品悟画面,自学提示,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暮江吟备课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暮江吟,上下收扁,撇捺舒展,mù莫,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