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江苏省宜兴市外国语学校九上数学开学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展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4分)一副三角板按图 1 所示的位置摆放,将△DEF 绕点 A(F)逆时针旋转 60°后(图 2), 测得 CG=8cm,则两个三角形重叠(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16+16 cm2
B.16+ cm2
C.16+ cm2
D.48cm2
2、(4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一支在第二象限,则的取值范围是()
A.B.C.D.
3、(4分)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若,则
B.若,则
C.若是一个完全平方公式,则的值等于
D.将点向上平移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点的坐标为
4、(4分)为了改善居民住房条件,某市计划用未来两年的时间,将城镇居民的住房面积由现在的人均20平方厘米提高到24.2平方厘米,每年的增长率相同,设为x,则可列方程是( )
A.(1+x)2=24.2B.20(1+x)2=24.2
C.(1﹣x)2=24.2D.20(1﹣x)2=24.2
5、(4分)某班抽取6名同学参加体能测试,成绩如下:80,90,75,75,80,80.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众数是80B.中位数是75C.平均数是80D.极差是15
6、(4分)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B.C.D.
7、(4分)如图,在四边形中,与相交于点,,那么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四边形是菱形的为( )
A.∠OAB=∠OBAB.∠OBA=∠OBCC.AD∥BCD.AD=BC
8、(4分)在一次数学测试中,将某班51名学生的成绩分为5组,第一组到第四组的频率之和为1.8,则第5组的频数是( )
A.11B.9C.8D.7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4分)如图,已知, AD平分于点E, ,则BC= ___cm。
10、(4分)如图,△ABC是边长为6的等边三角形,D是AB中点,E是边BC上一动点,连结DE,将DE绕点D逆时针旋转60°得DF,连接CF,若CF=,则BE=_________。
11、(4分)如图,已知∠1=100°,∠2=140°,那么∠3=_____度.
12、(4分)如图,在中,是的角平分线,,垂足为E,,则的周长为________.
13、(4分)若,则=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2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文学方面,《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中的典型代表,被称为“四大古典名著”.某中学为了解学生对四大名著的阅读情况,就“四大古典名著”你读完了几部的问题在全校900名学生中进行了抽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尚不完整的统计图.
请根据以上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1)本次调查被调查的学生__________名,学生阅读名著数量(部)的众数是__________,中位数是__________;
(2)扇形统计图中“1部”所在扇形的圆心角为__________度;
(3)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4)试估算全校大约有多少学生读完了3部以上(含3部)名著.
15、(8分)本学期开学初,学校体育组对九年级某班50名学生进行了跳绳项目的测试,根据测试成绩制作了下面两个统计图.
根据统计图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测试的学生中,得4分的学生有多少人?
(2)本次测试的平均分是多少分?
(3)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体育组对该班学生的跳绳项目进行了第二次测试,测得成绩的最低分为3分.且得4分和5分的人数共有45人,平均分比第一次提高了0.8分,问第二次测试中得4分、5分的学生各有多少人?
16、(8分)某学校要对如图所示的一块地进行绿化,已知,,,,,求这块地的面积.
17、(10分)如图1,以直线MN上的线段BC为边作正方形ABCD,CH平分∠DCN,点E为射线BN上一点,连接AE,过点E作AE的垂线交射线CH于点F,探索AE与EF的数量关系。
(1)阅读下面的解答过程。并按此思路完成余下的证明过程
当点E在线段BC上,且点E为BC中点时,AB=EF
理由如下:
取AB中点P,達接PE
在正方形ABCD中,∠B=∠BCD=90°,AB=BC
∴△BPE等腰三角形,AP=BC
∴∠BPB=45°
∴∠APBE=135°
又因为CH平分∠DCN
∴∠DCF=45°
∴∠ECF=135°
∴∠APE=∠ECF
余下正明过程是:
(2)当点E为线段AB上任意一点时,如图2,结论“AE=EF”是否成立,如果成立,请给出证明过程;
(3)当点E在BC的延长线时,如图3,结论“AE=EF”是否仍然成立,如果成立,请在图3中画出必要的辅助线(不必说明理由)。
18、(10分)先化简,再求值:,在﹣1、0、1、2 四个数中选一个合适的代入求值.
B卷(5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4分)如图,正方形 ABCD 的顶点 C, A 分别在 x 轴, y 轴上, BC 是菱形 BDCE 的对角线.若 BC 6, BD 5, 则点 D 的坐标是_____.
20、(4分)在菱形ABCD中,∠A=60,对角线BD=3,以BD为底边作顶角为120的等腰三角形BDE,则AE的长为______.
21、(4分)计算:____.
22、(4分)一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当时,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23、(4分)如图,把△ABC经过一定的变换得到△A′B′C′,如果△ABC上点P的坐标为(a,b),那么点P变换后的对应点P′的坐标为_____.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8分)小红同学根据学习函数的经验,对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帮她把探究过程补充完整.
第一步:通过列表、描点、连线作出了函数的图象
第二步: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作出函数的图象
(1)观察发现: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都是双曲线,并且形状也相同,只是位置发生了改变.小红还发现,这两个函数图像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请你直接写出函数的对称中心的坐标.
(2)能力提升:函数的图象可由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平移得到,请你根据学习函数平移的方法,写出函数的图象可由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怎样平移得到?
(3)应用:在所给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的图像,若点,在函数的图像上,且时,直接写出、的大小关系.
25、(10分)綦江区某中学的国旗护卫队需从甲、乙两队中选择一队身高比较整齐的队员担任护旗手,每队中每个队员的身高(单位:cm)如下:
乙队:
分析数据:两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如下表所示:
整理、描述数据:
(1)表中a=______,b=______,c=______;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选择哪个队比较好?请说明理由.
26、(12分)如图,在▱ABCD中,E是BC延长线上的一点,且DE=AB,连接AE、BD,证明AE=BD.
参考答案与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B
【解析】
过G点作GH⊥AC于H,则∠GAC=60°,∠GCA=45°,GC=8cm,先在Rt△GCH中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得到GH与CH的值,然后在Rt△AGH中根据含30°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求得AH,最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解:过G点作GH⊥AC于H,如图,
∠GAC=60°,∠GCA=45°,GC=8cm,
在Rt△GCH中,GH=CH=GC=4cm,
在Rt△AGH中,AH=GH=cm,
∴AC=AH+CH=+4(cm).
∴两个三角形重叠(阴影)部分的面积=AC•GH=×(+4)×4=16+cm2
故选:B.
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求直角三角形中未知的边和角的过程叫解直角三角形.也考查了含30°的直角三角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以及旋转的性质.
2、A
【解析】
分析:当比例系数小于零时,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二、四象限,由此得到k-1<0,解这个方程求出k的取值范围.
详解:由题意得,
k-1<0,
解之得
k<1.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对于反比例函数,当k>0,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两个分支在第一、三象限;当 k<0,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两个分支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一象限内.
3、B
【解析】
分析是否为真命题,需要分别分析各题设是否能推出结论,从而利用排除法得出答案.
【详解】
、若,则,是假命题;
、若,则,是真命题;
、若是一个完全平方公式,则的值等于,是假命题;
、将点向上平移3个单位后得到的点的坐标为,是假命题.
故选:.
本题主要考查了命题的真假判断,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判断命题的真假关键是要熟悉掌握相关定理.
4、B
【解析】
如果设年增长率为x,则可以根据“住房面积由现在的人均约为10平方厘米提高到14.1平方厘米”作为相等关系得到方程10(1+x)1=14.1.
【详解】
解:设每年的增长率为x,根据题意得10(1+x)1=14.1,故选:B.
本题考查列一元二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由题意得到等式10(1+x)1=14.1.
5、B
【解析】
(1)80出现的次数最多,所以众数是80,A正确;
(2)把数据按大小排列,中间两个数为80,80,所以中位数是80,B错误;
(3)平均数是80,C正确;
(4)极差是90-75=15,D正确.故选B
6、C
【解析】
根据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
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
B: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
C: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正确;
D: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
故答案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分辨,熟记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的有关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7、A
【解析】
根据菱形的判定方法有三种:①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②四边相等;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
A.∵AC⊥BD,BO=DO,
∴AC是BD的垂直平分线,
∴AB=AD,CD=BC,
∴∠ABD=∠ADB,∠CBD=∠CDB,
∵∠OAB=∠OBA,
∴∠OAB=∠OBA=45°,
∵OC与OA的关系不确定,
∴无法证明四边形ABCD的形状,故此选项正确;
B. ∵AC⊥BD,BO=DO,
∴AC是BD的垂直平分线,
∴AB=AD,CD=BC,
∴∠ABD=∠ADA,∠CBD=∠CDB,
∵∠OBA=∠OBC,
∴∠ABD=∠ADB=∠CBD=∠CDB,
BD=BD,
∴△ABD≌△CBD,
∴AB=BC=AD=CD,
∴四边形ABCD是菱形,故此选项错误;
C. ∵AD∥BC,
∴∠DAC=∠ACB,
∵∠AOD=∠BOC,BO=DO,
∴△AOD≌△BOC,
∴AB=BC=CD=AD,
∴四边形ABCD是菱形,故此选项错误;
D. ∵AD=BC,BO=DO,
∠BOC=∠AOD=90°,
∴△AOD≌△BOC,
∴AB=BC=CD=AD,
∴四边形ABCD是菱形,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A.
此题考查菱形的判定,解题关键在于掌握菱形的三种判定方法.
8、A
【解析】
频率总和为1,由此求出第五组的频率,然后由频率是频数与总数之比,求出频数即可.
【详解】
解:第五组的频率为,所以第五组的频数为.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了频率频数,掌握频率频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1
【解析】
过点D作DE⊥AB于E,根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可得DE=CD,然后求出CD、BD的长度,即可得解.
【详解】
解:如图,过点D作DE⊥AB于E,
∵点D到AB的距离等于5cm,
∴DE=5cm,
∵AD平分∠BAC,∠C=90°,
∴DE=CD=5cm,
∵BD=2CD,
∴BD=2×5=10cm,
∴BC=CD+BD=5+10=1cm.
故答案为:1.
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性质,是基础题,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0、1或2
【解析】
当DF在CD右侧时,取BC中点H,连接FH交CD于M,连接DH,CD。可证△FDH≌△EDB,再证△CHM≌△DHM,推出MH⊥CD,由勾股定理可得FM,由中位线可得MH,进而可计算FH,由全等可得FH=BE。同理可求DF在CD左侧时,FH的值,进而求BE的值。
【详解】
如图当DF在CD右侧时,取BC中点H,连接FH交CD于M,连接DH,CD。
易证△BDH是等边三角形,DH=BD, ∠FDH=∠EDB ,DF=DE
∴△FDH≌△EDB
∴FH=BE,∠FHD=∠B=60°
在等边△BDH中∠DHB=60°
∴∠CHF=60°
∴MH=MH,∠CHM=∠MHD=60°,DH=CH,
∴△CHM≌△DHM
∴CM=DM,
∵ CM=DM,CH=BH
∴ MH//BD,
∵CD⊥AB
∴MH⊥CD
∴∠CMF=90°
∴
∴
∴
BE==1
同理可证,当DF在CD左侧时
BE==2
综上所诉,BE=1或2
灵活构造三角形全等,及中位线,勾股定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1、60°.
【解析】
该题是对三角形外角性质的考查,三角形三个外角的和为360°,所以∠4=360°-∠1-∠2=360°-100°-140°=120°,∠3=180°-120=60度.
【详解】
解:∵∠1=∠3+(180°-∠2),
∴∠3=∠1-(180°-∠2)=100°-(180°-140°)=60°.
故答案为:60°.
此题结合了三角形的外角和和邻补角的概念,要注意三角形的外角和与其它多边形一样,都是360°.
12、;
【解析】
在△ACD、△ADE、△DEC都是含有30°的直角三角形,利用边之间的关系,得出各边长,从而得出△ABC的周长.
【详解】
∵∠C=90°,∠B=30°,DE=1
∴在Rt△DEB中,DB=2,EB=
∵AD是∠CAB的角平分线
∴CD=DE=1,∠CAD=∠DAE=30°
∴在Rt△ACD中,AD=2,
同理,在Rt△ADE中,AD=2,AE=
∴△ABC的周长=AE+EB+BD+DC+CA=3+3
故答案为:3+3.
本题考查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角平分线的性质,解题关键是得出△ACD、△ADE、△DEC都是含有30°的直角三角形.
13、
【解析】
设=k,同x=2k,y=4k,z=5k,再代入中化简即可.
【详解】
设=k,
x=2k,y=4k,z=5k
=.
故答案是:.
考查的是分式化简问题,利用比例性质通过设未知数的方式,代入分式化简可以求解.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40,1,2;(2)126;(3)见解析;(4)315人.
【解析】
(1)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求得众数、中位数,
(2)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求得相应的圆心角的度数;
(3)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求得读一部的学生数,从而可以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4)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求得看完3部以上(包含3部)的有多少人.
【详解】
解:(1)本次调查的学生有:10×25%=40(人),
读一部的有:40-2-10-8-6=14(人),
本次调查所得数据的众数是1部,
∵2+14+10=26>21,2+14<20,
∴中位数为2部,
(2)扇形统计图中“1部”所在扇形的圆心角为:,
故答案为:.
(3)补全的条形统计图如右图所示;
(4))∵=315(人),
∴看完3部以上(包含3部)的有315人.
本题考查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中位数、众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答.
15、(1)25人
(2)37分
(3)第二次测试中得4分的学生有15人、得5分的学生有30人.
【解析】
(1)根据频数、频率和总量的关系:频数=总量频率计算即可.
(2)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据此计算即可.
(3)设第二次测试中得4分的学生有x人、得5分的学生有y人,根据“得4分和5分的人数共有45人”和“平均分比第一次提高了0.8分”列方程组求解即可.
【详解】
解:(1)本次测试的学生中,得4分的学生有人.
(2)本次测试的平均分平均分(分).
(3)设第二次测试中得4分的学生有x人、得5分的学生有y人,
根据题意,得:,
解得:.
答:第二次测试中得4分的学生有15人、得5分的学生有30人.
16、24m2.
【解析】
连接AC,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再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ABC是直角三角形,
根据△ABC的面积减去△ACD的面积就是所求的面积.
【详解】
解:连接
∵∴
在中,根据勾股定理
在中,
∵
是直角三角形
∴.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得到△ABC是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同时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17、(1)见解析;(2)成立,理由见解析;(3)成立,图形见解析
【解析】
(1) 取AB中点P,连接PE,得出∠APE=∠ECF,再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得出∠BAE=∠CEF,进而得出ΔAPE≌ΔECF,求出结果;
(2) 在AB上截取BN=BE,类比(1)的证明方法即可得出结果;
(3) 在BA延长线上取一点Q,使BQ=BE,连接EQ, 类比(1)的证明方法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
(1)余下证明过程为:
∵∠ABE=90°
∴∠BAE+∠AEB=90°
∵∠AEF=90°
∴∠BAE=∠CEF
∴ΔAPE≌ΔECF
∴AE=EF.
(2)成立
证明:在AB上截取BN=BE
在正方形ABCD中,∠B=∠BCD=90°,AB=BC
∴ΔBNE为等腰三角形,AN=EC
∴∠BNE=45°
∴∠ANE=135°
又因为GH平分∠DCN
∴∠DCF=45°
∴∠ECF=135°
∴∠ANE=∠ECF
由(1)得∠BAE+∠AEB=90°,∠AEB+∠CEF=90°
∴∠BAE=∠CEF
∴ΔANE≌ΔECF
∴AE=EF
(3)如图
证明:在BA延长线上取一点Q,使BQ=BE,连接EQ,
在正方形ABCD中,
∵AB=BC,
∴AQ=CE.
∵∠B=90°,
∴∠Q=45°.
∵CH平分∠DCN,∠DCN=∠DCB=90°,
∴∠HCE=∠Q=45°.
∵AD∥BE,
∴∠DAE=∠AEB.
∵∠AEF=∠QAD=90°,
∴∠QAE=∠CEF.
∴△QAE≌△CEF.
∴AE=EF.
本题是四边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18、1.
【解析】
分析:原式括号中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同时利用除法法则变形,约分得到最简结果,把x=1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详解:原式=
=
=
=3x+10
当 x=1 时,原式=3×1+10=1.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
【解析】
过点作于点,根据四边形是菱形可知,可得出是等腰三角形,即可得到,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过点作于点,
四边形是菱形,
,
是等腰三角形,
点是的中点,
,
,
四边形是正方形,
=6,
6+4=10,
.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的是正方形的性质,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利用菱形的性质判断出是等腰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20、或2
【解析】
四边形ABCD为菱形,∠A=60,BD=3,得△ABD为边长为3等边三角形,分别讨论A,E在同侧和异侧的情况,在通过∠ BED=120°算出即可
【详解】
画出示意图,分别讨论A,E在同侧和异侧的情况,
∵四边形ABCD为菱形,∠A=60,BD=3,
∴△ ABD为边长为3等边三角形,则AO=,
∵∠ BED=120°,则∠ OBE=30°,可得OE=,
则AE=,
同理可得OE’=,则AE’=,
所以AE的长度为或
本题考查菱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画出图形,考虑问题要全面,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21、1
【解析】
根据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解:.
故答案为:1.
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掌握基本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22、
【解析】
根据函数图象与轴的交点坐标,观察图象在x轴上方的部分即可得.
【详解】
当y≥0时,观察图象就是直线y=kx+b在x轴上方的部分对应的x的范围(包含与x轴的交点),
∴x≤2,
故答案为:x≤2.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合理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是解题的关键.
23、(a+3,b+2)
【解析】
找到一对对应点的平移规律,让点P的坐标也作相应变化即可.
【详解】
点B的坐标为(-2,0),点B′的坐标为(1,2);
横坐标增加了1-(-2)=3;纵坐标增加了2-0=2;
∵△ABC上点P的坐标为(a,b),
∴点P的横坐标为a+3,纵坐标为b+2,
∴点P变换后的对应点P′的坐标为(a+3,b+2).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已知对应点找到各对应点之间的变化规律.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1)观察发现:;(2)能力提升:函数的图象可由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2个单位平移得到;(3)应用:见解析,.
【解析】
(1)根据函数的图象,可得出结论;(2)根据平移的规律即可求解;(3)根据函数图象即可求得.
【详解】
解:(1)
(2)函数的图象可由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2个单位平移得到.
(3)画图如图
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5、(1);;;(2)选甲队好
【解析】
(1)根据中位数定义,众数的的定义方差的计算公式代值计算即可;
(2)根据方差的意义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1)根据图象可知道乙队一个10人,中位数在第五六位之间,故为;
估计表中数据178出现了4次,出现的次数最多,所以;根据方差公式即可计算出
故答案为:;;.
(2)选甲队好.
∵甲队的方差为0.6,乙队的方差为1.8.
∴甲队的方差小于乙队的方差.
∴甲队的身高比乙队整齐. .
∴选甲队比较好.
此题考查方差,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解题关键在于看懂图中数据
26、见解析
【解析】
首先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AB=CD,AB∥CD,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DCE=∠DEC,即可证明△ABE≌△DEB,再根据全等三角形性质可得到结论.
【详解】
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DC,AB=DC,
∵DE=AB,
∴DE=DC.
∴∠DCE=∠DEC,
∵AB∥DC,
∴∠ABC=∠DCE.
∴∠ABC=∠DEC.
在△ABE与△DEB中
,
∴△ABE≌△DEB(SAS).
∴AE=BD.
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图中角的关系,找出证明全等的条件.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批阅人
…
-6
-5
-4
-3
-1
0
1
2
…
…
-1.5
-2
-3
-6
6
3
2
1.5
…
甲队
178
177
179
179
178
178
177
178
177
179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方差
甲队
178
178
b
0.6
乙队
178
a
178
c
2024年江苏省宜兴市周铁区九上数学开学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年江苏省宜兴市周铁区九上数学开学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丁蜀区数学九上开学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丁蜀区数学九上开学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九上数学开学调研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九上数学开学调研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四象限,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