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湘教版 (2019)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备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地理湘教版 (2019)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备课课件ppt,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一天体和天体系统,天体系统,逆时针方向标注,类地行星,巨行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通过对天体及天体系统的学习,认识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培养地理实践力2.通过对太阳系模式图的分析,认识太阳系八大行星及其位置和基本数据,培养综合思维能力3.通过对地球上存在生命条件的学习,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学会分析其他天体存在生命的条件,培养综合思维能力及人地协调观
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1.宇宙所有时间、空间和 物质 的总和。 2.可观测宇宙(已知宇宙)人类已经 观测到 的有限宇宙,半径约137亿光年。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1.天体(1)概念:宇宙中的各种 物质 。 (2)常见类型: 恒星 、星云、 行星 、卫星等。
2.天体系统(1)概念: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 互相绕转 ,形成天体系统。 (2)级别。
3.银河系与河外星系(1)组成:主要由 恒星 等比较大的天体组成。 (2)计量恒星之间距离的最小单位: 光年 。 (3)星云:由尘埃和 气体 等组成的云雾状天体。 (4)银河系:由恒星和 星云 组成。 (5)河外星系:银河系以外的 恒星 系统。 (6)可观测宇宙:由银河系与现阶段所能观测到的 河外星系 组成。
4.太阳系与地月系(1)太阳系。
①组成:由太阳、 行星 、矮行星和卫星,以及 小行星 、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等组成,中心天体是 太阳 。 ②八大行星。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为:A水星,B 金星 ,C地球,D 火星 ,E 木星 ,F土星,G天王星,H 海王星 。
(2)地月系。①组成:地球与 月球 。 ②月球:公转、自转的 方向 和周期完全一样,自身不发可见光。
三、特殊行星——地球由于地球具备了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充足的 水分 ,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 成分 ,适宜的太阳光照和 温度 范围等,在地球上产生了目前所知道的唯一的高级智慧生命——人类。 微思考 假设太阳系之外有一颗适合生命生存的行星,那么它自身应具有哪些条件?提示:具备适宜生命生存的温度、大气、水。
重难归纳1.主要自然天体的类型及特征
有童谣唱道:“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地球大,月亮小,月亮绕着地球跑。”下图是天体系统层次图。
(1)“月亮绕着地球跑”描述的是哪一级天体系统?这种描述准确吗?为什么?(2)“地球绕着太阳跑”描述的是哪一级天体系统?地球为何绕着太阳跑,而不是太阳绕着地球跑?提示:(1)描述的是地月系。这种描述不准确,因为月球和地球互相吸引、互相绕转。(2)描述的是太阳系。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其质量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86%,具有强大的引力,约束地球按照一定的轨道绕着它运转。
典例剖析北京时间2019年4月20日22时41分,“北斗三号”系统首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北斗三号”系统首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发射前与发射成功后都不是天体B.发射前与发射成功后都是天体C.发射前是天体,发射成功后不是天体D.发射前不是天体,发射成功后是天体
(2)“北斗三号”系统首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运行空间所在的天体系统是( )A.太阳系B.其他恒星系C.河外星系D.土星系
解析:第(1)题,天体是指宇宙中的恒星、星云、行星、卫星等各种物质,该卫星发射前是地球的一部分,不是天体,发射成功后围绕地球运行,成为宇宙中的物质,属于天体,D项正确。第(2)题,该卫星发射成功后围绕地球运行,属于地月系。地月系属于太阳系、银河系,A项正确。
方法技巧 “四看法”判断天体系统天体之间能否构成天体系统,关键在于能否互相吸引而达到互相绕转的程度。判断某些天体集合或者集团是不是天体系统,要做到“四看”:一看天体的数量,二看天体之间的距离,三看天体是否互相吸引,四看天体是否互相绕转。天体系统至少由两个天体组成,单个天体不能构成天体系统。构成天体系统的天体位置比较靠近时,相互之间的吸引力才足够大。天体系统内部,质量较小的天体围绕质量较大的天体运转。如果某些天体只互相吸引但达不到互相绕转的程度,就不能构成天体系统。
学以致用读天体系统层次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天体系统( )A.共有三级B.最高级别的是银河系C.地月系与河外星系为同级D.具有从高到低的包含关系(2)以地球为中心天体的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宇宙答案:(1)D (2)A
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图中的天体系统有可观测宇宙、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和地月系共四级天体系统;最高级别的天体系统是可观测宇宙;河外星系和银河系级别相同,而地月系属于银河系;图中天体系统具有从高到低的包含关系。第(2)题,地月系是由地球和月球组成的,其中心天体是地球。
二 特殊行星——地球
重难归纳地球的特殊性——存在高级智慧生命(1)适宜的温度条件——日地距离适中。(2)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体积、质量适当。(3)有液态水的存在。
木卫二是已发现的距离木星第二近的卫星,是科学家寻找外星生命的首选之地,它的表面被冰层覆盖,底层是一片海洋。木卫二的直径为3 138千米,质量不足地球的1/100。如图为木卫二模拟图。
(1)与地球相比,木卫二存在生命的不利条件是什么?(2)试比较木星、地球的结构特征。提示:(1)木卫二距太阳较远,表面温度比地球低;木卫二体积、质量较小,大气稀薄。(2)木星体积和质量大,密度小;地球体积和质量小,密度大。
典例剖析“生命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适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区域。读“生命宜居带”资料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在图示的“生命宜居带”中,可能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温度条件B.恒星质量C.行星体积D.大气成分(2)如果太阳质量是现在的两倍,则出现生命的行星可能是( )A.金星B.地球C.木星D.水星答案:(1)A (2)C
解析:第(1)题,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是有适宜的温度、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液态水及稳定的光照和安全的宇宙环境。该图反映了恒星质量、轨道半径与“生命宜居带”的关系,这两个因素主要影响行星的温度,故“生命宜居带”内可能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温度条件。第(2)题,由图中信息可知,恒星质量越大,出现生命的行星距离恒星越远。
方法技巧 “四看法”分析某行星是否有生命物质存在一看该行星所处的宇宙环境是否安全稳定。二看该行星是否有适宜的温度。从与恒星的距离远近、自转和公转周期长短、大气层厚薄方面分析。 三看该行星周围有无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从该行星的体积、质量和大气演化方面分析。四看该行星是否有液态水存在。从温度高低和水体运动方面分析。
学以致用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穿过火星大气层,稳稳地降落在火星表面,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火星大气约95%是二氧化碳,还有约3%的氮,大气密度约为地球大气的1%。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体是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处于不停地运动之中B.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质量占整个太阳系的10%C.火星所处的天体系统从小到大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D.当彗星出现时,地球上会有灾难发生
(2)火星暂时未发现有生命存在,主要原因可能是( )A.火星无法获得稳定的太阳光照B.火星附近天体运动杂乱,时常与火星发生碰撞C.火星自转和公转周期太长,温度日变化和年变化过大D.火星大气层稀薄,水汽太少
解析:第(1)题,天体是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处于不停地运动之中,A项正确;太阳的质量约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86%, B项错误;火星不在地月系中,C项错误;彗星主要由冰物质组成,小彗星经过大气层的摩擦会渐渐消失,大一些的彗星在冲入大气层后会变成流星雨,彗星的出现与灾难的发生没有必然关系,D项错误。
第(2)题,火星处于太阳系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中,太阳光照稳定,A、B项错误;火星的自转和公转周期与地球相差不大,C项错误;火星虽然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但目前仍然没有发现有生命存在,原因最可能是火星大气层稀薄,水汽太少,D项正确。
读天体系统层次图,回答1~2题。1.从天体系统级别来看,甲、乙、丙、丁中,属于同一级别的是( )A.甲与乙B.丙与丁C.乙与丙D.乙与丁2.图中天体系统级别共有( )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答案:1.A 2.D
解析:第1题,图中甲代表的是银河系,乙代表的是河外星系,它们属于同一级别。第2题,读图可知,图中天体系统有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和可观测宇宙,共四级。
读部分天体运行轨道示意图,回答3~4题。 3.图中的行星M是( )A.土星B.水星C.火星D.金星4.关于地球与木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绕日公转的轨道都是正圆形B.两者都自西向东绕日公转C.地球的密度和质量都比木星大D.地球表面的温度比木星低
解析:第3题,在太阳系模式图中,火星轨道位于地球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第4题,地球与木星绕日公转的轨道是椭圆而不是正圆;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木星是巨行星,地球是类地行星,木星质量大,密度小;地球距日较近,表面温度比木星高。
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描写的是 时的月相,该月相出现在农历的 。( ) A.满月 十五或十六B.新月 廿二或廿三C.新月 初七或初八D.满月 初一或初二答案:A解析:“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描写的是满月时的月相,出现在农历的十五或十六。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据此回答6~7题。6.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不包括( )A.地球上有液态水B.地球有比较厚的大气层C.日地距离适中D.地球有一颗卫星
7.如果把太阳系中地球和水星的位置互换,则( )A.地球将会被水淹没,人类无法在地球上生存下去B.地表温度太高,原子无法结合起来形成生物大分子,也就不会有生命物质C.地球上将不会有大气D.地球上将只有固态和晶体物质解析:第6题,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卫星数量的多少无关。第7题,如果把地球和水星的位置互换,则对地表温度影响很大,进而影响生命物质的存在。
8.读太阳系局部图,回答下列各题。
(1)在图中A行星处标出A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2)图中A是 ,B是 。按结构特征分类A行星属 ,B行星属 。 (3)八大行星的公转方向具有 性,公转的轨道具有 性。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课堂教学ppt课件,共5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主预习·新知导学,合作探究·释疑解惑,课堂小结,随堂训练,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常见的天体及其特征,2地月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人教版 (2019)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课文配套ppt课件,共5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E01,E02,E03,E0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课堂教学课件ppt,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目录索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