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课件《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205224/0-172762441133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课件《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205224/0-172762441140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课件《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205224/0-172762441141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课件《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205224/0-1727624411431/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课件《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205224/0-1727624411449/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课件《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205224/0-1727624411472/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课件《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205224/0-1727624411485/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课件《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205224/0-1727624411532/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下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下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教学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背景,学习目标,课文解读,新知导入,创作背景,作者简介,知识链接,朗读指导,课文精讲,课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诵读诗歌,提高朗读水平。2.体会典故在诗词中的表达作用及对作者情感的表现力。(难点)3.品析诗歌的语言,欣赏诗歌的语言美。(重点)
南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都城在临安(今杭州),版图主要在东南方,是与西夏、金国和大理并存的政权。南宋经济虽发达,但军事实力软弱,面对金国、西夏的侵扰,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奉行投降路线,无意收复中原。
本词选自《稼轩词编年笺注》卷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辛弃疾一生力主抗金,但长期遭冷落,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六月被起用为绍兴府知府兼浙东安抚使。次年三月,65岁的辛弃疾被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当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词人登临京口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辛弃疾,字幼安,中年号稼轩,南宋爱国词人。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军事家和政治家,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北固亭,最初修建年代未知,新亭重建于明朝崇祯年间,又称凌云亭、摩天亭、天下第一亭。《三国演义》中孙尚香惊闻夫君刘备病殁白帝城的噩耗后,曾在亭里设奠遥祭,旋即投江自尽,故此亭又叫祭江亭。 晋朝蔡谟筑楼北固山上,称北固亭,原址位于今江苏镇江北固山上,北临长江,又称北顾亭。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指国家的兴盛和衰亡,朝代的更替。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指孙权年轻时就统率千军万马。
曹操率大军南下,见孙权的军队军容整肃,感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
译文: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年代太长了。只有这无尽的长江水滚滚东流。当年孙权年纪轻轻就统率千军万马,占据东南一方,坚持抗战,没有停止。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对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中原大地今何在?(答:沦落敌手。)
通过一问一答,写词人登临远望,由眼前美景引发家国之思,表达对金兵占领的广大中原地区的怀念。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千古兴亡、国家盛衰,历史变迁多少事?(答:只有这滚滚东流的长江水。)
既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又指词人思绪的无穷。
运用设问,自问自答。这句话纵观千古成败,意味深长,回味无穷。又运用比喻,把历史变迁比作滚滚长江水,抒发了词人对古往今来国家兴衰之变化无常的无限感慨。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显示了孙权非凡的胆识和气魄,表现了词人对他的赞颂之情。
这句话一是突出孙权的年少有为,“年少”而敢于与兵多将广的强敌曹操较量,这需要非凡的胆识和气魄。二是突出了孙权的盖世武功,他不断征战,不断壮大而“坐断东南”,形势与南宋政权相似。词人热情赞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反衬了当时南宋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怯懦苟安。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天下英雄匹敌孙权者是谁?(答:曹操、刘备。)
词人继续抒发对孙权的敬仰之情,字里行间洋溢着词人报国杀敌,征战沙场的必战信念。他希望南宋有如孙权那样的有志之士,并暗示了自己就如孙权一样,有奋发图强、收复失地的伟大理想,同时也暗含了自己对南宋朝廷主和派的愤恨之情。
“不尽长江滚滚流”既是实写也是虚写,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词人登上北固楼,遥望故国神州,满眼风光之中自然有滚滚东流的长江,所以是实景描写。同时,词人由眼前的自然风光联想到历史上的兴亡之事,悠悠岁月,犹如奔流的长河,淹没了历史的风云,所以此句又暗指时间的流逝,也是虚写。
本词上、下片各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上片即景抒情,词人登高望远,感受到千古兴亡之事已经逝去,唯有滚滚长江,不舍昼夜,短暂和永恒形成对比,表达了词人对中原故土的怀念。 下片用典,表现了词人怀古伤今的无限感慨。
这首词最大的特点是以问句的形式来抒怀,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何处望神州?”,以问句开头,将那种国土尽失而不能收复的悲痛心情表现了出来;“千古兴亡多少事?”,历史沧桑变化,兴亡更替,此乃人力无法挽回;“天下英雄谁敌手?”,将孙权与曹操、刘备并称,说明只要励精图治,定能治理好国家。通过这些问句,词人借古讽今,抒发了对朝廷的不满,表达了自己的爱国之情。
1.即景抒情,借古讽今 本词围绕“登北固楼”的主题,把写景、抒情、议论密切结合起来。上片借景抒情,整体情感沉郁悲怆。下片借曹刘来衬托孙权的英雄形象,表达了词人对英雄的仰慕,对屈辱求和的南宋朝廷的失望与愤慨。大处落墨,视野开阔,气魄宏大。
2.三问三答,互相呼应 上片用了两个问句,“何处望神州?”的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所有了。“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运用设问,自问自答,这个问句意味深长。这里的问答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下片第三次发问,以提醒人们注意:“天下英雄谁敌手?”词人自问又自答曰:“曹刘。”这首词通篇三问三答,互相呼应,感怆雄壮,意境高远。
此词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拾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
1.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角度一:设问,由登临北固亭,望神州风光引发联想,一问一答,抒发了词人对古往今来国家兴衰变化无常的无限感慨。 角度二:比喻,把千古兴亡、国家兴衰的历史变化比作滚滚不尽的长江水,生动形象地抒发了词人对古往今来国家兴衰变化无常的无限感慨。 角度三:用典,化用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抒发了词人对古往今来国家兴衰变化无常的无限感慨。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试讲课ppt课件,共1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4 诗词曲五首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教学ppt课件,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北固山图,稼轩故里,⑥休停止,问江山,问兴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教课课件ppt,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辛弃疾坟墓,写作背景,书法作品欣赏,问江山,问兴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