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实录及说课 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展开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实录及说课师:一起说出他的名字。生::猜猜我是谁。师:好,现在请你们捂上自己的眼睛,他就要来了,猜一猜,谁第一个来呢?咕噜噜,咕噜噜,快睁开眼睛看看,谁来了。谁来猜猜看。你来猜。 生:小蝌蚪。师:你为什么觉得它是小蝌蚪?生:因为小蝌蚪的脑袋大大的,它还是灰色。师:看来你是有依据的在猜。还有谁也想猜,你来试试。生:西瓜籽。师:为什么这么猜?生:因为它旁边都是红色的,中间三个点是黑色的,我以为它是西瓜籽。师:咱们 104 他们的小朋友说出来的话还真是有理有据呢。你也想猜。生:是瓢虫。师:你为什么这么猜?生:瓢虫的点是黑色的,身体上的红翅膀。师:想不想知道它到底是什么?那我们一起揭晓答案吧,是谁啊?生:原来是小瓢虫了。师:哈哈,还想不想再猜猜?瞧,这又是谁?生:我觉得是斑马。师:你为什么这么猜?生:因为上面有两条黑色的条纹。师:这是斑马的特点。还有些谁想猜?你来。生:我觉得这是蜜蜂,因为蜜蜂是一条黄一条黑,再一条黄一条黑的顺序。师:想不想知道到底是什么?看。师:再猜,最后一个,好好。生:忽闪忽闪的,这是谁的大眼睛?师:是谁这么大的眼睛,你来说说看生:是猫头鹰的大眼睛,因为猫头鹰它的眼睛晚上的时候是会发亮的。师:这是你的想法,你也想说。生:奥特曼的眼睛。师:哈哈,看你是不是很喜欢奥特曼?哈,那你说说看,你的理由是什么?生:因为奥特曼就是这样子的。师:你抓住奥特曼的特点来说。揭晓答案喽,准备好了吗生:哈哈,我是毛毛虫,这是我身上的花斑啊师:是不是很意外?对,但其实它是毛毛虫的一个特点,请耐心等待,它就要变,猜猜会变成什么呢?蝴蝶。 103 班的小朋友可真会动脑筋。好,这就是充满着秘密的大自然。现在请你们来猜一猜我是谁?因为我们是第一次见面,你怎么知道的?生:因为方老师跟我们说过。师:看来你还很会听,一下子就记住了。今天我们就在这节课上,开心地玩,快乐地学,好吗?好,准备好上课了吗?上课,小朋友们好。刚刚我们说到大自然就是充满着许许多多奇妙的事,我们看,谁来了,快看它们游得多快活。出示视频。师:这就是——小蝌蚪。伸出右手食指,和老师一起把他的名字请到黑板上。师:蝌,虫字旁,蚪也是虫字旁。来热情地叫一叫他的名字——小蝌蚪,瞧,这就是——小蝌蚪。(师出示蝌蚪图片)谁来介绍一下小蝌蚪的样子,请你来说一说。生:黑灰色的脑袋。师:诶,真好,我们把这个句子说完整。小蝌蚪它有—生:小蝌蚪它有黑灰色的大脑袋。师:嗯,你观察到了它的颜色。还有小朋友想说吗?你来说。生:它有黑灰色的身子,它的尾巴是长的。师:你还看到了它有长长的尾巴,小朋友们请看,原来小蝌蚪就是这样的,谁来读一读?请你来。课件出示:生: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师:真是读得有声有色。我们把掌声送给她,有一个词,她读得特别准确,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个词,(师出示词卡:脑袋)袋在这里要读轻声。生开小火车读“脑袋”,齐读“脑袋”。师:小朋友们看,如果这个字它单独读,要读dài ,我们一起来拼一拼。对诶,你能用带来组个词吗?生活中你见过什么袋,请你说生:袋子的袋。师:是的,有时候我们会拎一个袋子,你还想说生:口袋。师:真好,摸摸你的小口袋。谁还想说。生:袋鼠。师:是呀,有一种动物就叫袋鼠, 103 班的小朋友可真了不起,我们一起来看。用布做的袋子就叫——不戴,还有——香袋,还有袋鼠。课件出示: 师:是呀,谁再来读,请你来。生: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师:老师发现他在读大大的长长的时候,特别的强调了一下,这样大大的脑袋,长长的尾巴的小蝌蚪,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你想说。生:很可爱。师:真的是可爱的小蝌蚪。那你把它可爱的样子读出来好吗?生读。师:我们读书的时候站起来大大方方的。哎,好,准备好了吗?生: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师:我们不着急,甩着长长的尾巴。再来读一遍。生:甩着长长的尾巴。师:甩着生:甩着。师:真好,有进步,把掌声送给他。小蝌蚪就是甩着长长的尾巴。小尾巴怎么甩的?谁会来用动作来表示一下?生演示。是呀,你感觉到小蝌蚪的心情怎么样?生:很可爱。师:真的是可爱的小蝌蚪。那你把它可爱的样子读出来好吗?生读。生:很开心,很快活,师:谢谢你。小蝌蚪就是这样快活地甩着长长的尾巴。我们一起把这个字请到黑板上来,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写。师板书:甩师:甩着长长的尾巴,这就是快活的小蝌蚪。现在我们把这生动的语言用心记在心里。沈老师来读黑色部分,你们来读蓝色部。师生配合读。师:陈老师发现还有几位同学,不由自主地露出了你的笑容。是呀,我们读书就要这样有声有色,而且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义务对这个世界微笑来,露出你灿烂的微笑。可是小蝌蚪最近啊,有点烦,他可笑不出来了,这是为什么呢?小蝌蚪看到小鸭子都有自己的妈妈,可是它们的妈妈在哪里?所以他们要去——找妈妈,是呀,来,我们一起来写。师补充课题“找妈妈”。师:小朋友们,我们连起来读——小蝌蚪找妈妈下。小朋友们,生活中,如果你想要找一个人,你首先要知道什么呢?你说说看。生:要知道他的电话号码和样子。师:诶,这很重要,如果不知道样子,怎么找呢?你还想说。生:要知道他的地址。师:在哪里。小蝌蚪要去找他的妈妈了。那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会遇到谁?又会怎么说?请小朋友们自己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的 2- 3 只自然段。开始吧。生读书。师:好,我们 103 班的小朋友非常会学习,很多小朋友读好了,马上用最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小蝌蚪遇到了谁?生:小蝌蚪遇到了鲤鱼妈妈,还有乌龟。师:是不是?看鲤鱼阿姨和乌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我们一起来看,小蝌蚪遇到鲤鱼阿姨后,他首先做了一个什么动作?——迎。是呀,他马上就“迎上去”。师板书迎。什么是迎上去?现在老师来当鲤鱼阿姨,你来当小蝌蚪,怎么迎上来?请你来。生表演。那你能用语言来说一说什么叫“迎上去”吗?生:就是一个人在对面,然后他们俩都走过去。师:真好,就是面对面地迎接,请你把小蝌蚪迎上去的样子贴在黑板上。诶,小朋友们,有没有人有不同的想法?这是面对面地迎吗?好,自己来改。它应该在哪里。这时候真的理解了什么叫迎上去,真好,请回。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来演一演这只可爱的小蝌蚪?现在请一位小朋友来扮演小蝌蚪,好,你来读小蝌蚪的话,谁来读鲤鱼阿姨的话?好,请你来。老师来帮助读旁白,其他同学认真听,想一想小蝌蚪从鲤鱼阿姨那里获得了什么信息?小蝌蚪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后腿,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问。课件出示:师生分角色读。师:真好,还有没有小朋友也想试一试?好,请坐。你可以加上一点动作来试一试。你来当小蝌蚪,你来当鲤鱼妈妈。好,我们来试试看。那想一想可以加一点什么动作呢?师生分角色,加动作师:真好,原来我们分角色读的时候也可以加点动作。小朋友们,小蝌蚪获得了什么信息?你听出来了吗?生:他们的妈妈有 4 条腿,宽嘴巴。师:是呀,原来小蝌蚪的妈妈有这样的特点。你们看,这不就是 4 条腿,宽嘴巴的吗?小蝌蚪看到了他,心情会怎么样?请你说。课件出示乌龟图片。生:很开心。师:非常地开心。他心里会怎么想?生:我终于找到妈妈了。师:太激动了,终于找到妈妈了。有一个词可以表示出小蝌蚪当时的心情,你们真有一双会读书的眼睛,就是“追上去”,小蝌蚪看到妈妈,它追上去。师板书:追。怎么追的,看小蝌蚪来了,谁来把它贴上去?好,请你。是不是这样?那你能不能来说一说,迎上去和追上去有什么不同?生:迎上去是面对面的,追上去是一个人背对着一个人,然后另外一个人他在后面。师:一个人在前,一个人在后,这样才能追上去。好,刚刚我们是老师跟小朋友分角色读,你们想不想尝试一下自己分角色来读一读这段话?这段话里有几个角色呢?哪三个?你说说看。生:旁白,小蝌蚪,乌龟。师:那我们四人小组分角色读, 4 个人有 3 个角色,怎么分。生:小蝌蚪是两个人。师:小蝌蚪有很多,可以两个人来读,是吧?好,我们待会儿读的时候也可以给你的角色加点动作。好,现在 4 人小组分一 分角色来读。生分角色读。师:一个个读得字正腔圆,掌声送给他们。好,请回。哪个小组还能加上动作来试一试。嚯,请你们,好,谁先开始?生加动作读。师:刚刚我看到小蝌蚪加上了动作,好,谢谢你们请回。我发现 103 班的小朋友都特别地自信,特别地敢表达,还有很多小组想试。刚刚有很多同学读了之后有一个疑问了,小蝌蚪的妈妈就是四条腿宽嘴巴的,这乌龟不就是四条腿宽嘴巴吗?怎么就不是小蝌蚪的妈妈了呀?请你说。生:他妈妈还披着绿衣裳。生:头顶上还有两只大眼睛。师:把他们的信息合起来是不是就完整了?刚刚鲤鱼阿姨她没有把小蝌蚪妈妈的样子说完整,所以小蝌蚪才认错了妈妈。哪位小朋友非常能干,可以把小蝌蚪妈妈的样子介绍完整,谁来试试看。生:你们的妈妈 4 条腿宽嘴巴,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师:这样子介绍是不是就说得特别完整?小蝌蚪游啊游,他找到自己的妈妈了吗?这是他的妈妈吗?课件出示青蛙图片及文字。谁来读?生: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水一对大眼睛。师:小朋友们,听了他的介绍,你知道青蛙妈妈是什么样子的吗?生:他的身体是绿色的,他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生:肚皮雪白的。师: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了,请坐。青蛙妈妈就是这样的,(课件出示)来,小朋友分组读词语。师:原来青蛙妈妈是这样的。小朋友们,你们能不能选择红色的字来说一句话呢?我们先来观察一下红色的字有什么特点,请你来说说看。生:红色的字都是动词。师:它们都是表示动作的词语,那你能不能选择其中一个来说一句话呢,请你来,你想选哪个字?生:我想选披 这个字,嗯,妈妈披着黑色的头发。师:诶,真好,今天沈老师也披着头发。你想选哪个字?生:鼓,爸爸吹鼓的气球。师:把这个气球吹得都鼓起来了,看来你的活经验很丰富。你想说。生:我想选披 这个字。冬天到了,妈妈披着大棉袄。师:可以做好保暖措施。诶,谁能用“露”来说一说呢?请你来。生:妈妈穿衣服的时候要把脸露出来。师:如果穿衣服的时候不露脸会怎么样?(生哈哈大笑)现在大家都露出了笑脸,露出了笑容,好,小朋友们,我们现在分角色,来读一读,老师来读旁白。我们男生来读小蝌蚪说的话,女孩子来读青蛙妈妈说的话。课件出示:师:小蝌蚪看到妈妈心情非常的激动,他迫不及待的到妈妈那儿去。谁来读?请你来。课件出示:生读: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师:请你读。生读: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师:请你读。生读: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师:谁想来做一做这样的动作?好,请你来,你也想做这样的动作?来,过来。好,排好队。来,上来,我们一起来帮他们读。下面同学读文字,上面同学做动作。师:好,请回,请你们观察一下这几个字,你有什么发现?生:这些字都是足字旁。师:都是足字旁,跟什么有关?生:腿有关。师:对,所以刚刚同学们做动作的时候都用到脚。是呀,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把三个足字旁的字请到黑板上。师板书:蹬 跳 蹦师:就是这样一蹬一跳一蹦到了青蛙妈妈那。小朋友们读到这儿有没有产生了疑问?小蝌蚪一开始是这样的(手指板书),它怎么能够一蹬一跳一蹦?生:因为他们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发生了许多变化。师:真好,他们是一下子就变成了小青蛙的吗?不是,他们在找妈妈的过程中,慢慢地,悄悄地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请你从文中找出小蝌蚪逐渐发生变化的句子,画下来。师:请你来说,你画下了哪些句子?把句子读完整。生:小蝌蚪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后腿。师:好,这是在第几自然段?师:第二自然段。师:好,接下来你要说一下在第几自然段找到的。生:在第三自然段,小蝌蚪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前腿。在第四自然段,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小蝌蚪尾巴变短了。在第六自然段,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师:哼,找得特别完整,没有画完整的同学,也请你把它补充完整。好。有些小朋友已经用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他已经画好了。师:小朋友们请看黑板。小蝌蚪就是这样,一天天发生着变化,你看它的样子一天天在变,最后慢慢变成了小青蛙。小朋友们,小蝌蚪在变成小青蛙的过程中,除了它的样子发生了变化,你觉得还有什么也在变化着?你想说。生:技能也变化了。师:什么技能?生:捉虫子的技能变化了。师:好,我们把话说完整。小蝌蚪变成青蛙后——生:小蝌蚪变成青蛙后,它跟妈妈一起稻田里捉害虫。师:嗯,它更加有本领了。还有吗?你觉得什么变化?生:它的颜色发生了变化,他还小的时候是黑灰色的,长大了就变成了碧绿的身子。师:这也是他样子的变化。除了样子有变化,你觉得还有什么有变化?生:它的技能一还有一点变化了,本来只能游泳,现在也可以在陆地上跳了。师:哦,越来越厉害了。你想说。生:小蝌蚪变得更有力量了,刚开始只能迎上去,后面又可以追上去,又后面可以跳到荷叶上了。师:哇,你真会思考,都发现了小蝌蚪它的动作都在慢慢的变化着。真好,还有什么也在变化着?你想说。生:他有本领了,因为一开始他不会捉虫,然后等他长大后他就会捉虫了。生:就是他慢慢变聪明了。师:诶,为什么说他慢慢变聪明了?生:因为他之前都不会问别人怎么做,现在他妈妈会问问他妈妈长什么样子了。师:真好,看来你也是一个很有智慧的孩子。他是在不断地问,不断地寻找,在这个过程中智慧增长了。你说。生:他吃的东西变化了。师:怎么说?生:他刚开始不能吃蚊害虫,长大之后就可以吃害虫了。师:是呀。还能为我们人类做很多好事了。那你想对这样的小蝌蚪说些什么呢?生:你变得更加勇敢了。师:哇,你马上把这个称呼都变了,就好像现在老师变成了小蝌蚪,你对我说,小蝌蚪——生:你变得更加勇敢了,独立了。生:小蝌蚪,你真厉害,从刚开始要问,一直寻找妈妈,没有放弃,到最后找到了妈妈,你真厉害。师:这是一只不断地去寻找不放弃的小蝌蚪。你也想说。生:小蝌蚪,你在找妈妈过程中,第一次没有找对,第二次也没有找对,但是你没有放弃,坚持一直找到你了为止。师:这是一只勇敢的小蝌蚪。你特别想说,来,你来说生:小蝌蚪,你在找妈妈的时候,身体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变化,大自然也太奇妙了。师:哇,你还发现了自然的奇妙之处。是呀,小朋友们,你们真是爱读书,爱思考。小蝌蚪在一天天变成小青蛙的过程中,它不断地在变化着,也不断地在成长着。这就是自然的奇妙之处,也是成长的奇妙之处。课后,请小朋友们把这个经典的童话故事带给你的家人,说给他们听一听。下课。课后说课师:大家好,我将以“习语言之美,品同话之趣”为题,说说小蝌蚪找妈妈一课的教学反思。小蝌蚪找妈妈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科普童化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童趣,情节反复,适合低段学生阅读。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学习任务群的划分,这篇课文侧重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我们在教学的时候紧紧围绕核心素养,凸显语言运用和思维能力这两大核心素养。师:一、聚焦“寻找”,丰富语言运用。在《小蝌蚪找妈妈》一课中,有许多表示动作的词语,这些字词重点引导学生积累与运用,一层层推进积累词语。在第一自然段有很多叠词,比如说大大的、长长的这样的词,引导小朋友感受小蝌蚪的可爱。动词甩,非常生动地呈现了小蝌蚪游动的样子,请学生做做甩着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的样子,在自主说、朗读、表演等过程中积累语言。师:二、多种方式积累运用小蝌蚪在遇到鲤鱼、乌龟、青蛙的时候,分别用到了游、迎、追这些不同的动词,这些动词可以表示说话对象的位置,用板贴图片的方式帮助学生积累和理解描写青蛙妈妈的时候,也用到了披、露、鼓这些动词,从说短语到说句子,建起词和句之间的桥梁,降低难度,联系学生的生活来说说话。这些多种多样的形式都是在引导低端的学生不断的积累语言,学语言,用语言。师:其次,发现变化,提升逻辑思维。1.有条理的表达。在读演的过程中,追问乌龟不正是四条腿宽嘴巴的吗?这样的疑问呐,引导学生发现深一层次的信息,原来鲤鱼妈妈说的信息并不完整,结合乌龟所说的特点,完整的来说一说小蝌蚪的妈妈是什么样的,积累语言的同时也提升了思维的缜密性。2.有依据的表达,通过引发认知冲突的问题,为什么小蝌蚪看到妈妈的时候是蹬跳蹦的,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依据,原来小蝌蚪不是一下子变成青蛙,它先长出后腿,长出前腿,尾巴变短,尾巴不见了,就是这样悄悄地在发生:着变化。其实小蝌蚪不仅外形发生着变化,其实他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内心也在发着变化,它变得更加的独立了,其实这就是不断成长的过程。最后通过口头表达,你想对小蝌蚪说些什么,学生:说说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也是在学习科普同化的过程中体会文学阅读的乐趣,也是在学习科普同化的过程中习得语言,获得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