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陕西省西安市第二十三中学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调研试题【含答案】
展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4分)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如图所示,当y>0时,x的取值范围是( )
A.x>0B.x<0C.x>-1D.x>2
2、(4分)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下列变形正确的是( ).
A.B.C.D.
3、(4分)如图,AD、BE分别是的中线和角平分线,,,F为CE的中点,连接DF,则AF的长等于( )
A.2B.3C.D.
4、(4分)在正方形中,是边上一点,若,且点与点不重合,则的长可以是( )
A.3B.4C.5D.6
5、(4分)如图,反比例函数y=(k≠0,x>0)图象经过正方形ABCD的顶点A,边BC在x轴的正半轴上,连接OA,若BC=2OB,AD=4,则k的值为( )
A.2B.4C.6D.8
6、(4分)已知一次函数y=kx+b﹣x的图象与x轴的正半轴相交,且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增大,则k,b的取值情况为()
A.,B.,C.,D.,
7、(4分)一个容量为80的样本最大值为143,最小值为50,取组距为10,则可以分成( )
A.10组B.9组C.8组D.7组
8、(4分)矩形与矩形如图放置,点共线,共线,连接,取的中点,连接,若,,则( )
A.B.C.2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4分)计算的结果是______.
10、(4分)抛物线有最_______点.
11、(4分)数据﹣2,﹣1,0,3,5的方差是 .
12、(4分)数据、、、、的方差是____.
13、(4分)如图,一张纸片的形状为直角三角形,其中,,,沿直线AD折叠该纸片,使直角边AC与斜边上的AE重合,则CD的长为______cm.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2分)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B=6cm,BC=10cm,∠B=60°,G是CD的中点,E是边AD上的动点,EG的延长线与BC的延长线交于点F,连接CE、DF.
(1)求证:四边形CEDF是平行四边形;(2)当AE的长是多少时,四边形CEDF是矩形?
15、(8分)(题文)如图,四边形ABCD中,AB//CD,AC平分∠BAD,CE//AD交AB于E.
求证:四边形AECD是菱形.
16、(8分)如图,在四边形中,且,四边形的对角线,相交于,点,分别是,的中点,求证:.
17、(10分)房山某中学改革学生的学习模式,变“老师要学生学习”为“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 自主学习的能力.小华与小明同学就“最喜欢哪种学习方式”随机调查了他们周围的一些同学,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绘制了以下的两个统计图.请根据下面两个不完整的统计图回答以下问题:
(1)这次抽样调查中,共调查了 名学生;
(2)补全两幅统计图;
(3)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估算该校 1000 名学生中大约有多少人选择“小组合作学习”?
18、(10分)如图,在Rt△ABC中,∠C=90°,以点B为圆心,以适当的长为半径画弧,与∠ABC的两边相交于点E、F,分别以点E和点F为圆心,以大于EF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作射线BM交AC于点D;若∠ABC=2∠A,证明:AD=2CD.
B卷(5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4分)如图,M是△ABC的边BC的中点,AN平分∠BAC,BN⊥AN于点N,延长BN交AC于点D,已知AB=10,BC=15,MN=3,则△ABC的周长是_______.
20、(4分)不等式﹣2x>﹣4的正整数解为_____.
21、(4分)如图,折叠矩形纸片ABCD,使点B落在边AD上,折痕EF的两端分别在AB、BC上(含端点),且AB=6cm,BC=10cm.则折痕EF的最大值是 cm.
22、(4分)二次函数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__.
23、(4分)关于x的分式方程的解为非正数,则k的取值范围是____.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8分)如图(1)是超市的儿童玩具购物车,图(2)为其侧面简化示意图,测得支架AC=24cm,CB=18cm,两轮中心的距离AB=30cm,求点C到AB的距离.(结果保留整数)
25、(10分)某单位要印刷“市民文明出行,遵守交通安全”的宣传材料.甲印刷厂提出:每份材料收1.5元印刷费,另收120元的制版费:乙印刷厂提出:每份材料收3元印刷费,不收制版费
设在同一家印刷厂一次印制数量为x份(x为正整数)
(1)根据题意,填写下表
(2)设选择甲印刷厂的费用为y1元,选择乙印刷厂的费用为y2元,分别写出y1,y2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3)在印刷品数量大于500份的情况下选哪家印刷厂印制省钱?请说明理由.
26、(12分)某工人为一客户制作一长方形防盗窗,为了牢固和美观,设计如图所示,中间为三个菱形,其中左右为两个全等的大菱形,中间为一个小菱形,竖着的铁棍的间距是相等的,尺寸如图所示(单位:m),工人师傅要做这样的一个防盗窗,总共需要多长的铁棍(不计损耗?)
参考答案与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C
【解析】
首先找到当y>0时,图象所在位置,再根据图象可直接得到答案.
【详解】
当y>0时,图象在x轴上方,
∵与x交于(-1,0),
∴y>0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1,
故选:C.
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关键是能从图象中找到对应的直线.
2、D
【解析】
根据配方法的原理,凑成完全平方式即可.
【详解】
解:
,
,
,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配方法的掌握,关键在于一次项的系数等于2倍的二次项系数和常数项的乘积.
3、D
【解析】
已知AD是的中线,F为CE的中点,可得DF为△CBE的中位线,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得DF∥BE,DF=BE=2;又因,可得∠BOD=90°,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DF=∠BOD=90°,在Rt△ADF中,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AF的长.
【详解】
∵AD是的中线,F为CE的中点,
∴DF为△CBE的中位线,
∴DF∥BE,DF=BE=2;
∵,
∴∠BOD=90°,
∵DF∥BE,
∴∠ADF=∠BOD=90°,
在Rt△ADF中,AD=4,DF=2,
∴AF=.
故选D.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及勾股定理,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求得DF∥BE,DF=BE=2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4、B
【解析】
且根据E为BC边上一点(E与点B不重合),可得当E与点C重合时AE最长,求出AC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AB=BC=3,
AC=,
又∵E为BC边上一点,E与点B不重合,
∴当E与点C重合时AE最长,
则3<AE≤,
故选:B.
本题考查全正方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求出当E与点C重合时AE最长是解题的关键.
5、D
【解析】
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和BC=2OB,AD=4,可求出OB、AB,进而确定点A的坐标,代入求出k即可.
【详解】
解:∵正方形ABCD,AD=4,
∴AB=AD=4=BC,
∵BC=2OB,
∴OB=2,
∴A(2,4),代入y=得:k=8,
故选:D.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几何问题中k的求解,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几何图形的性质得出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
6、A
【解析】
试题解析:一次函数y=kx+b-x即为y=(k-1)x+b,
∵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
∴k-1>1,解得k>1;
∵图象与x轴的正半轴相交,
∴图象与y轴的负半轴相交,
∴b<1.
故选A.
7、A
【解析】
在这组数据中最大值为143,最小值为50,它们的差为143-50=93,已知组距为10,可知93÷10=9.3,故可以分成10组.
故选A.
此题主要考查了频数直方图的组距,关键是求出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然后除以组距,用进一法取整数值就是组数.
8、A
【解析】
如图,延长GH交AD于点M,先证明△AHM≌△FHG,从而可得AM=FG=1,HM=HG,进而得DM=AD-AM=2,继而根据勾股定理求出GM的长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如图,延长GH交AD于点M,
∵四边形ABCD、CEFG是矩形,
∴AD=BC=3,CG=EF=3,FG=CE=1,∠CGF=90°,∠ADC=90°,
∴DG=CG-CD=3-1=2,∠ADG=90°=∠CGF,
∴AD//FG,
∴∠HAM=∠HFG,∠AMH=∠FGH,
又AH=FH,
∴△AHM≌△FHG,
∴AM=FG=1,HM=HG,
∴DM=AD-AM=3-1=2,
∴GM=,
∵GM=HM+HG,
∴GH=,
故选A.
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确添加辅助线,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1
【解析】
利用二次根式的计算法则正确计算即可.
【详解】
解:
=
=
=1
故答案为:1.
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掌握计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10、低
【解析】
因为:,根据抛物线的开口向上可得答案.
【详解】
解:因为:,所以根据抛物线的开口向上,抛物线图像有最低点.
故答案:低.
本题考查的符号决定抛物线的图像的开口方向,掌握抛物线的图像特点是解题关键.
11、.
【解析】
试题分析:先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公式要计算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再根据方差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解:这组数据﹣2,﹣1,0,3,5的平均数是(﹣2﹣1+0+3+5)÷5=1,
则这组数据的方差是:
[(﹣2﹣1)2+(﹣1﹣1)2+(0﹣1)2+(3﹣1)2+(5﹣1)2]=;
故答案为.
12、
【解析】
分析:先求平均数,根据方差公式求解即可.
详解:数据1,2,3,3,6的平均数
∴数据1,2,3,3,6的方差:
故答案为:
点睛:考查方差的计算,记忆方差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13、3
【解析】
在Rt△ABC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B=20,再根据折叠的性质得AE=AC=6,DE=DC,∠AED=∠C=90°,所以BE=AB-AE=4,设CD=x,则BD=8-x,然后在Rt△BDE中利用勾股定理得到42+x2=(8-x)2,再解方程求出x即可.
【详解】
在Rt△ABC中,
∵AC=6,BC=8,
∴AB==10,
∵△ACB沿直线AD折叠该纸片,使直角边AC与斜边上的AE重合,
∴AE=AC=6,DE=DC,∠AED=∠C=90°,
∴BE=AB-AE=10-6=4,
设CD=x,则BD=8-x,
在Rt△BDE中,
∵BE2+DE2=BD2,
∴42+x2=(8-x)2,解得x=3,
即CD的长为3cm.
故答案为3
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也考查了勾股定理.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1)见解析;(2)时,四边形CEDF是矩形.
【解析】
(1)先证明△GED≌△GFC,从而可得GE=GF,再根据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即可证得结论;
(2)当AE的长是7cm时,四边形CEDF是矩形,理由如下:作AP⊥BC于P,则∠APB =90°,求得BP=3cm,再证明△ABP≌△CDE,可得∠CED=∠APB=90°,再根据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即可得.
【详解】
(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F,
∴∠DEF=∠CFE,∠EDC=∠FCD,
∵GD=GC,
∴△GED≌△GFC,
∴GE=GF,
∵GD=GC,GE=GF,
∴四边形CEDF是平行四边形;
(2)当AE的长是7cm时,四边形CEDF是矩形,理由如下:
作AP⊥BC于P,则∠APB=∠APC=90°,
∵∠B=60°,
∴∠PAB=90°-∠B=30°,
∴BP=AB==3cm,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CDE=∠B=60°,DC=AB=6cm,AD=BC=10cm,
∵AE=7cm,
∴DE=AD-AE=3cm=BP,
∴△ABP≌△CDE,
∴∠CED=∠APB=90°,
又∵四边形CEDF是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CEDF是矩形,
即当AE=7cm时,四边形CEDF是矩形.
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5、证明见解析.
【解析】证明:∵AB∥CD,CE∥AD,
∴四边形AECD是平行四边形.
∵AC平分∠BAD,
∴∠BAC=∠DAC,
又∵AB∥CD,
∴∠ACD=∠BAC=∠DAC,
∴AD=DC,
∴四边形AECD是菱形.
16、见解析
【解析】
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角线互相平分得出OA=OC,OB=OD,利用中点的意义得出OE=OF,从而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判定BFDE是平行四边形,从而得出BE=DF.
【详解】
解:证明:连接BF、DE,如图所示:
∵,,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OA=OC,OB=OD,
∵E、F分别是OA、OC的中点,
∴OE=OA,OF=OC,
∴OE=OF,
∴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
∴BE=DF.
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基本性质和判定定理的运用.性质:①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②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③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④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判定:①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②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③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④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⑤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17、(1)500(2)见解析(3)300人
【解析】
(1)根据“个人自学后老师点拨”与所占的百分比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2)求出“教师传授”的人数:(人)补全条形统计图;求出“教师传授”所占百分比:和“小组合作学习” 所占百分比:补全扇形统计图.
(3)用样本估计总体.
【详解】
解:(1)根据“个人自学后老师点拨”300人.占60%,得(人).
(2)补全统计图如下:
(3)∵(人),
∴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估计该校1000名学生中大约有300人选择“小组合作学习”.
考点:1.条形统计图;2.扇形统计图;3.用样本估计总体.
18、详见解析
【解析】
根据角平分线的画法和性质解答即可.
【详解】
证明:由题意可得:BD是∠ABC的角平分线,
∵∠ABC=2∠A,在Rt△ABC中,∠C=90°,
∴∠ABC=60°,∠A=30°,
∴∠CBD=∠DBA=30°,
∴BD=2CD,
∵∠DBA=∠A=30°,
∴AD=BD,
∴AD=2CD.
本题考查了基本作图,关键是根据角平分线的画法和性质证明.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9、41
【解析】
证明△ABN≌△ADN,求得AD=AB=10,BN=DN,继而可和CD长,结合M为BC的中点判断MN是△BDC的中位线,从而得出CD长,再根据三角形周长公式进行计算即可得.
【详解】
在△ABN和△ADN中,
,
∴△ABN≌△ADN,
∴BN=DN,AD=AB=10,
又∵点M是BC中点,
∴MN是△BDC的中位线,
∴CD=2MN=6,
故△ABC的周长=AB+BC+CD+AD=10+15+6+10=41,
故答案为:41.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注意培养自己的敏感性,一般出现高、角平分线重合的情况,都需要找到等腰三角形.
20、x=1.
【解析】
将不等式两边同时除以-2,即可解题
【详解】
∵﹣2x>-4
∴x<2
∴正整数解为:x=1
故答案为x=1.
本题考查解不等式,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即可解题.
21、.
【解析】
试题分析:点F与点C重合时,折痕EF最大,
由翻折的性质得,BC=B′C=10cm,
在Rt△B′DC中,B′D==8cm,
∴AB′=AD﹣B′D=10﹣8=2cm,
设BE=x,则B′E=BE=x,
AE=AB﹣BE=6﹣x,
在Rt△AB′E中,AE2+AB′2=B′E2,
即(6﹣x)2+22=x2,
解得x=,
在Rt△BEF中,EF=cm.
故答案是.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22、-5
【解析】
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求解即可.
【详解】
∵的a=-2<0,
∴当x=1时,有最大值-5.
故答案为-5.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最值:二次函数y=ax2+bx+c,当a>0时,抛物线在对称轴左侧,y随x的增大而减少;在对称轴右侧,y随x的增大而增大,因为图象有最低点,所以函数有最小值,当x=-时,y=;(2)当a<0时,抛物线在对称轴左侧,y随x的增大而增大;在对称轴右侧,y随x的增大而减少,因为图象有最高点,所以函数有最大值,当x=-时,y=.
23、k≥1且k≠3.
【解析】
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由分式方程的解为非正数,确定出k的范围即可.
【详解】
去分母得:x+k+2x=x+1,
解得:x=,
由分式方程的解为非正数,得到⩽0,且≠−1,
解得:k≥1且k≠3,
故答案为k≥1且k≠3.
本题考查的是分式方程,熟练掌握分式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30分)
24、点C到AB的距离约为14cm .
【解析】
通过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来判断三角形ABC的形状,从而再利用三角形ABC的面积反求点C到AB的距离即可.
【详解】
解:过点C作CE⊥AB于点E,则CE的长即点C到AB的距离.
在△ABC中,∵,,,
∴,,
∴ ,
∴△ABC为直角三角形,即∠ACB=90°.……
∵,
∴,即,
∴CE=14.4≈14 .
答:点C到AB的距离约为14cm .
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能通过三角形面积反求对应的边长.
25、(1)135,150,15,60;(2)y1=120+1.5x, y2=3x;(3)在印刷品数量大于500份的情况下选甲家印刷厂印制省钱.
【解析】
(1)根据题意,可以将表格中的数据计算出来并将表格补充完整;
(2)根据题意可以直接写出y1,y2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3)先判断,然后根据题意说明理由即可,理由说法不唯一,只要合理可以说明判断的结果即可.
【详解】
(1)由题意可得,
当x=10时,甲印刷厂的费用为:120+1.5×10=135(元),
当x=20时,甲印刷厂的费用为:120+1.5×20=150(元),
当x=5时,乙印刷厂的费用为:3×5=15(元),
当x=20时,乙印刷厂的费用为:3×20=60(元),
故答案为:135,150,15,60;
(2)由题意可得,
y1=120+1.5x,
y2=3x;
(3)在印刷品数量大于500份的情况下选甲家印刷厂印制省钱,
理由:当x=500时,
y1=120+1.5×500=870,
y2=3×500=1500,
∵870<1500,甲每多印刷一份需要交付1.5元,乙每多印刷一份需要交付3元,
∴在印刷品数量大于500份的情况下选甲家印刷厂印制省钱.
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解答.
26、需要m的铁棍.
【解析】
根据图中的几何关系,然后由菱形的四边相等可以求出答案.
【详解】
由题意,知两个大菱形的边长为: (m) .
小菱形的边长为: (m) .
所以三个菱形的周长的和为:(m) .
所以所需铁棍的总长为:1.8×9+2.4×2+2=m .
答:需要m的铁棍.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在计算中的应用,明确菱形的性质及根据勾股定理构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次印制数量(份)
5
10
20
…
甲印刷厂收费(元)
127.5
…
乙印刷厂收费(元)
30
…
2024-2025学年双鸭山市重点中学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调研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双鸭山市重点中学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开学调研试题【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2025学年陕西省西安市信德中学数学九上开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陕西省西安市信德中学数学九上开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2025学年陕西省西安市西工大附中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陕西省西安市西工大附中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开学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