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制作隔音箱(教案)---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178781/0-17268849544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北师大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教案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第三章 声现象第三节 制作隔音箱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第三章 声现象第三节 制作隔音箱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任务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物理观念:
(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2.科学思维: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结合调查提出减小噪声污染的建议。
3.科学探究:设计隔音箱,制作隔音箱模型并测试隔音效果。
4.科学态度与责任: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2)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
教学重点:噪声的等级和危害、怎样控制噪声,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难点:设计并制作隔音箱。
鞋盒、闹钟、分贝仪、尺子、海绵、泡沫塑料、示波器、玻璃、剪刀、透明胶、彩笔、彩纸、多媒体。
新课引入
在我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中有很多噪声,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太强的噪声甚至会对人们的身体造成损伤。噪声是怎样产生的?它有哪些危害?控制噪声的方法有哪些?请你为工厂车间设计一个隔音箱,并完成隔音箱模型制作,为创造安静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贡献力量。
【任务分解】
1.认识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了解噪声防治的方法,结合调查提出减小噪声污染的建议。
3.设计隔音箱,制作隔音箱模型,并测试隔音效果。
任务一 认识噪声
1.噪声的定义
(1)引导学生自学课本,从物理角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理解噪声的含义,学习乐音和噪声的定义、波形的不同之处。
(2)教师总结学生的分析结果,得出噪声的含义:
①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是噪声。
②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一般是指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乐音的波形有规则,噪声的波形无规则。
思考并讨论:我们身边的噪声主要来源有哪些?
学生分组讨论我们生活中都有哪些噪声并举例。
(3)教师进一步总结噪声的来源:
①交通运输噪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排气声、机械运转声等。
②工业噪声: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
③施工噪声:筑路、盖楼、打桩等。
④社会生活噪声:家庭噪声,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里的喧哗声。
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1)噪声的产生和来源我们已经知道了,那么噪声有大小之分,该怎么表示呢?
(2)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出示两个问题:
①噪声强弱是如何划分的?
②噪声的危害表现在什么地方?
(3)学生阅读课本P81,并交流讨论。归纳总结:
①噪声的等级的划分用分贝(dB)表示,它实质上是指响度的大小。
②分贝过高的噪声环境里,会使人的听力受损甚至引起其他心理或生理的疾病。
任务二 了解噪声的防治方法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81~82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的三个阶段是什么?
同学们阅读后,分组讨论并回答:
①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
②空气等介质的传播。
③鼓膜的振动。
2.教师提问: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是什么?
同学们总结实验结果后回答:
(1)在声源处减弱或消除噪声;
(2)在传播过程中阻碍噪声传播;
(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3.告诉大家日常生活中从小事做起,减少不必要的噪声干扰,保护环境。向学生宣传噪声防治相关的法律法规。
任务三 设计隔音箱并制作模型
要使隔音箱实现最佳的效果,选择合适的材料非常关键。通常用于防治噪声的材料可分为隔音材料和吸音材料两种。隔音材料可以反射声音,从而起到阻碍噪声直接传播的作用。吸音材料可以使声音的能量衰减,从而起到吸音作用。
查找资料,了解不同材料的隔音或吸音效果,设计一个隔音箱。将你设计的隔音箱制作成模型在班级进行展示,并从材料、结构等方面交流你的设计方案。与同学们一起分析和讨论如何提升隔音效果,为噪声污染治理贡献力量。
板书设计
第三节 制作隔音箱
一、噪声及其来源。
二、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三、噪声的防治。
(1)在声源处减弱或消除噪声;
(2)在传播过程中阻碍噪声传播;
(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四、设计隔音箱并制作模型。
本节教材的物理知识较少,教学中要从保护环境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应用科学方法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同时通过设计隔音箱并制作模型,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学习物理知识的热爱。因此,通过本节教学后学生应该较容易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物理第三节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教学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第二节 长度及其测量教案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上册(2024)第一节 运动与静止教案设计,共2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