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章末综合提升练习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174284/0-17267883955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章末综合提升练习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174284/0-172678839566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章末综合提升练习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174284/0-172678839569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章末综合提升练习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章末综合提升练习含答案,共7页。
续表地理调查活动——家庭人口迁移调查【调查目的】1.了解家庭人口的迁移情况,分析家庭人口迁移的原因。2.分析家庭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调查内容】家庭人口的迁出地和迁入地、家庭人口迁移的原因和影响。【调查方法】访谈法。【调查对象】祖辈和父辈。【调查过程】1.祖辈人口迁移情况调查。(1)祖辈人口迁移调查表。填表说明:此表用于调查祖父及其兄弟姐妹的居住地改变情况。“祖辈家庭人口总数”一栏填写包括曾祖父、曾祖母及其所有儿女在内的祖辈家庭人口总数。“称谓”一栏按照祖父及其兄弟姐妹的出生先后顺序依次填写,其中兄弟姐妹超过九人时可自行添加新行。“出生地”一栏填写祖父及其兄弟姐妹出生时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现居住地”一栏填写祖父及其兄弟姐妹现在居住的省级行政区域。“迁移时间”一栏填写祖父及其兄弟姐妹从出生地迁往现居住地的年份。“迁移原因”一栏填写祖父及其兄弟姐妹从出生地迁往现居住地的原因(如逃荒、找工作、求学等)。中间有多次迁移的,体现最后一次的迁移时间和迁移原因。(2)祖辈人口迁移路径图。①请在下面中国行政区划图中填出各省级行政区域的名称。②请用不同颜色的箭头标出家庭祖辈各成员的迁移路径(从出生地指向现居住地;出生地与现居住地无变化的家庭成员不用画其迁移路径)。2.父辈人口迁移情况调查。(1)父辈人口迁移调查表。填表说明:此表用于调查父亲及其兄弟姐妹的居住地改变情况。“父辈家庭人口总数”一栏填写包括祖父、祖母及其所有儿女在内的父辈家庭人口总数。“称谓”一栏按照父亲及其兄弟姐妹的出生先后顺序依次填写,其中兄弟姐妹超过三人时可自行添加新行。“出生地”一栏填写父亲及其兄弟姐妹出生时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现居住地”一栏填写父亲及其兄弟姐妹现在居住的省级行政区域。“迁移时间”一栏填写父亲及其兄弟姐妹从出生地迁往现居住地的年份。“迁移原因”一栏填写父亲及其兄弟姐妹从出生地迁往现居住地的原因(如逃荒、找工作、求学等)。中间有多次迁移的,体现最后一次的迁移时间和迁移原因。(2)父辈人口迁移路径图。①请在下面中国行政区划图中填出各省级行政区域的名称。②请用不同颜色的箭头标出家庭父辈各成员的迁移路径(从出生地指向现居住地;出生地与现居住地无变化的家庭成员不用画其迁移路径)。3.迁移给家庭带来的影响有哪些?【活动总结】地理术语第一节人口稠密区 自然因素 人文因素 气候 地形 水源 低平地区 社会经济条件 发展历史第二节人口迁移 国际人口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 人口机械增长 推力 拉力 经济因素 集团性 外籍工人 工业化 有组织 有计划第三节资源环境承载力 自然资源 科技发展水平 人均消费水平 短板效应 人口合理容量学科语言第一节1.人口分布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开发时间长短等因素的制约。2.一般来说,气候较为适宜的中低纬度地区、平原地区和近海地区,人口较为稠密。3.人类历史悠久的东亚和南亚、经济发达的欧洲西部和北美东部是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4.自然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气候适宜、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的地区为人口分布密集区。5.在自然条件的基础上,人文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很大,经济发展水平高、历史悠久、政治稳定的地区为人口稠密区学科语言第二节1.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是由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共同决定的。2.人口迁移的动力由迁出地的推力和迁入地的拉力共同构成。3.人们为了获得更好的工作、更高的收入和更有前途的发展,常常迁往经济发达或就业机会多的地区。4.地区之间自然环境的差异,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口迁移有重要的影响。5.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6.改革开放以后,国内人口主要由农村迁入城镇,由内陆地区迁往沿海地区第三节1.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保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2.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受自然资源数量和质量、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人均消费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3.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生活的水平,同时又在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祖辈家庭人口总数:称谓出生地现居住地迁移时间迁移原因父辈家庭人口总数:称谓出生地现居住地迁移时间迁移原因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