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新教材2023版高中地理章末检测卷一第一章人口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教材2023版高中地理章末检测卷一第一章人口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01
    新教材2023版高中地理章末检测卷一第一章人口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02
    新教材2023版高中地理章末检测卷一第一章人口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03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教材2023版高中地理章末检测卷一第一章人口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3版高中地理章末检测卷一第一章人口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共9页。

    章末检测卷(一)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下图示意某流域人口分布情况。累积频率(或称对频率的累计)是指为了统计分析,有时需要观察某一数值以下或某一数值以上的频率之和。读图,完成1~2题。1.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是(  )A.空间分布比较均匀且比较稠密 B.3 550~3 650 m的百米高程最为密集C.距河8~10 km分布人口最多 D.高程4 500 m以上人口密度变化剧烈2.该流域很可能位于(  )A.黄土高原 B.东南丘陵 C.藏南谷地 D.内蒙古高原下图为某大洲局部区域图。据此完成3~4题。3.导致甲地附近海岸线破碎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海浪作用 B.流水作用 C.冰川作用 D.风力作用4.造成乙地所在区域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降水稀少 B.海拔较高 C.纬度较高 D.冰川广布春节空城指数是反映我国人口迁移的一个重要指标。下图是根据腾讯地图、腾讯位置服务发布的《2019春节出行预测大数据报告》得到的春节空城指数最高的十大城市。据此回答5~6题。5.图中S市最可能是(  )A.苏州 B.昆明 C.沈阳 D.兰州6.春节空城指数越高的城市(  )A.人口外流风险越大 B.春节期间交通越拥堵C.基础设施越完善 D.春节期间环境压力越大把人口中的所有成员按年龄由小到大排序时,位于中间的年龄即为年龄中位数,它把人口分为两个数目相等的部分。下图为我国不同年份人口年龄中位数(含预测)。据此完成7~8题。7.人口年龄中位数可以反映(  )A.人口增长率 B.人口增长数量 C.人口年龄结构 D.人口老龄化程度8.为应对我国人口年龄中位数变化带来的问题,下列对策可行的是(  )A.完善医疗、社会保障制度 B.控制人口过快增长C.加快乡村城镇化建设速度 D.鼓励城乡人口流动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七人普”)结果公布,“人户分离”人口为49 276万人。人户分离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公民的经常居住地和常住户口登记地二者不一致。这也为本次人口普查带来困难,全国700多万名普查员将在同一天走入千家万户,逐人逐项开展普查登记,并全面采用电子化方式开展,直接实时上报数据。据此完成9~11题。9.造成广大务工人员“人户分离”的主要原因有(  )①区域间经济水平差异 ②婚姻因素 ③严格的户籍管理 ④教育水平的区域差异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③10.“人户分离”现象包括两种形式,是指“有户(籍)无人”和“有人无户(籍)”,下列地区中,“有人无户(籍)”现象相对普遍的是(  )A.重庆市 B.上海市 C.河南省 D.黑龙江省11.“七人普”中,通过细致划分普查区域、运用大数据比对核查等方式,确保普查登记真实准确、不重不漏。在下列技术中,为细致划分普查区域提供资料的主要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 C.北斗导航系统 D.数据可视化下表为2019年北京市部分区人口统计数据。据此完成12~13题。  (注:自然增加人数=出生人数-死亡人数)12.表中(  )A.东城区由于外来迁入人口数量多,常住人口密度最大B.海淀区自然增加人数最多,可以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C.门头沟区户籍人口总数最小,导致人口合理容量增大D.通州区受区域职能定位影响,常住与户籍人口差异大13.影响表中四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①气候 ②水资源 ③经济水平 ④发展历史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自然生态环境不受危害并维系良好生态系统前提下,一定地域空间的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所能承载的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下图为2007年和2016年云南省玉溪市各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空间分析结果图。据此完成14~15题。14.十年来,各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  )A.红塔区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承载程度 B.元江县和新平县呈现变大的趋势C.呈现由中间向周围逐渐降低的格局 D.存在明显差异且地域邻近性明显15.江川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降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优越 B.城乡规划,土地利用结构调整C.撤县设区,人口素质提升 D.交通设施完善,人口密度增大二、综合题(共55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 2020年美国人口数量约3.27亿,为世界上人口第三大国。美国是发达国家中唯一人口数量仍在以较快速度增长的国家。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位于美国西部的太平洋沿岸地区,面积约4.11×105 km2,为美国人口最多的州。下图为美国本土人口分布图。(1)指出美国本土人口的分布特点,分析其东北部人口稠密的地理原因。(6分)(2)简述近30多年来加利福尼亚州吸引人口迁入,逐渐成为人口大州的原因。(4分)(3)说明美国人口持续增长的原因,从地理角度分析美国人口增长对本国和全球的主要影响。(6分)17.2016年8月5日,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开幕,2018年世界杯足球赛于俄罗斯成功举办,2022年世界杯足球赛在卡塔尔举办。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材料一 下图为巴西简图与卡塔尔所在区域简图。  材料二 2014年卡塔尔全国人口约为246万人,其中外籍人口约占85%,外籍人口主要来自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2002年俄罗斯人口约为1.45亿人,到2010年俄罗斯人口约为1.43亿人。2010年10月美国《洛杉矶时报》撰文指出,如果不采取措施,俄罗斯的人口到2080年可能会减少到约5 200万人。(1)说明卡塔尔吸引大量外籍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2分)(2)简述俄罗斯人口减少带来的问题和缓解这些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5分)(3)分析巴西人口集中于B、C两区域,而A区域人口较少的原因。(4分)18.下图是我国某年各省级行政区的综合人口压力指数分布示意图(人口压力指数是指一个区域现有人口数量与经济人口容量之比,当人口压力指数小于1时,经济人口容量相对富余,说明该地区相对人口压力不大,还有一定人口扩容余地)。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6分)(1)江苏省是我国人口压力指数最小的地区之一,简述江苏省人口压力指数较小的原因。(6分)(2)西藏自治区是我国人口压力指数最大的地区之一,据研究西藏地区人口压力还在不断加大,简述西藏地区人口压力不断加大的原因。(4分)(3)说明减轻我国人口压力,提高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应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19.阅读材料和表格,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 人口增长、人口构成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国家人口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也折射出一个国家可能面临的人口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去行动。下表为2019年甲、乙、丙三国人口、社会和经济指标。材料二 老年人口抚养比(ODR)是指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需要负担老年人的人口数,是反映青壮年负担状况的指标之一。衡量一个国家青壮年负担状况,除考虑老年人口抚养比外,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1)甲国ODR大于丙国,但甲国青壮年负担压力比丙国小,根据表中信息分析其主要原因。(4分)(2)说出丙国人口年龄构成特点和人口发展趋势。(4分)材料三 下山头村地处浙江省乐清市北部山区,人均耕地不足半亩,青壮年多外出经商或进城就业。该村积极探索“村企共建,以企带村”的发展模式,引导村民将2 000多亩土地经营权进行流转,其中200多亩用来种植铁皮石斛,石斛有入药、观赏、制作香料等用途。目前,下山头村石斛田园综合体已成为省级创建项目。(3)说出人口外出对下山头村带来的有利影响。(4分)章末检测卷(一)1~2.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流域不同区域的人口数量随着高程和距河流距离发生变化,空间分布不均匀且人口密度较小,故A项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3 550~3 650 m的曲线斜率最大,即该百米高程的人口最为密集,故B项正确;从“不同距河流距离的人口密度”曲线可以看出,距河1~2 km人口密度最大,分布人口最多,而距河8~10 km处分布人口不是最多,故C项错误;从“不同高程的人口总数累计频率”曲线可以看出,高程4 500 m以上人口密度变化小,D项错误。故选B。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3 500~4 000 m人口总数累积频率最高,说明人口较多,4 000 m以上人口累计频率小,说明人口较少。藏南谷地平均海拔3 700 m左右,人口主要集中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4 000 m以上,气温较低,人口稀少,因此,藏南谷地符合图示特点,故C项正确;从高程数据看黄土高原海拔800~1 200 m、东南丘陵海拔200~500 m之间、内蒙古高原海拔1 000~1 200 m,均不符合图示高程,A、B、D错误。故选C。答案:1.B 2.C3~4.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图中甲地位于南美洲西南部,那里曾经是南半球冰川发育的地方。冰期冰川从安第斯山脉下来,在流向大海的过程中不断摩擦海岸,形成冰川槽谷,而冰期结束,冰川退缩,这些被摩擦切割的海岸就会因为地势相对低洼被海水淹没,出现破碎地形,C正确。甲地附近海岸线破碎与海浪作用、流水作用、风力作用无关,A、B、D错误。故选C。第4题,由图可知,乙处位于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荒漠广布,是造成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A正确。读图可知,图中乙处位于东海岸,海拔较低,B错误。由图可知,乙处位于中纬度,属于温带气候,不是造成人口稀少的原因,C错误。乙处位于中纬度,海拔较低,没有冰川分布,D错误。故选A。答案:3.C 4.A5~6.解析:第5题,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凭借丰富的就业机会、优渥的薪资、完善的公共设施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在春节期间,大量人口返乡,从而出现空城。图中S市空城指数高,应为经济发达的城市,选项中苏州经济最发达,A正确。第6题,春节空城指数越高的城市经济越发达,基础设施越完善,人口外流风险越小,春节期间大量人口返乡,交通拥堵减轻,环境压力较小,C正确。答案:5.A 6.C7~8.解析:第7题,年龄中位数将总人口分成两半,一半在年龄中位数以上,一半在年龄中位数以下,年龄中位数的大小可以反映人口的年老或年轻的程度,中位数越大,反映老年人口所占比重越大,D项正确;无法反映人口增长状况,A、B项错误;人口年龄结构指各个年龄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或百分比,无法根据人口年龄中位数推出,C项错误。故选D。第8题,根据表格信息,我国人口年龄中位数呈上升趋势,意味着老年人口比重逐渐上升,反映出人口增长缓慢,社会养老负担加重,需要完善医疗、社会保障制度,A项正确,B项错误;城镇化建设及鼓励城乡人口流动对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影响不大,C、D项错误。故选A。答案:7.D 8.A9~11.解析:第9题,由于广大务工人员的户籍与常住地不一致,造成“人户分离”,其主要原因是我国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导致务工人员难以在务工地入户,区域经济的发展差异,使大量务工人员外出务工,造成“人户分离”,①③正确;婚姻、教育水平对“人户分离”影响不大,②④错误。故选D。第10题,“有人无户(籍)”应该为经济发达地区,外来务工人员多,但户籍不在上海,与其他城市相比,上海市是我国发达的地区,外来务工人员多,出现这种现象普遍,B正确,A、C、D错误。故选B。第11题,要对普查的区域进行细分,要了解该区域的人口密度,合理分配任务给普查员,必须进行区域的人口数量统计,而要完成这一任务,必须用到地理信息系统,通过该技术对区域人口进行初步统计,合理划定区域,A正确。遥感只能获得影像资料,并不能获取人口信息,不能为细致划分普查区域提供资料,B错误。北斗导航系统多用于地理信息的定位与导航,数据可视化不是地理信息技术,不能为细致划分普查区域提供资料,C、D错误。故选A。答案:9.D 10.B 11.A12~13.解析:第12题,东城区户籍人口多于常住人口,人口以迁出为主,A错。资源环境承载力与资源、技术水平、对外开放程度等有关,自然增加人数最多并不能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B错。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门头沟区户籍人口总数最小,并不能提高其人口合理容量,C错。通州区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受区域职能定位影响,人口迁入量大,常住人口多于户籍人口,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差异大,D正确。故选D。第13题,东城区、海淀区、通州区等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发展历史较早,常住人口密度大,门头沟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常住人口密度小,③④正确。区域气候差异不大,与气候关系不大,①错。水资源不是主要影响因素,排除②。故选C。答案:12.D 13.C14~15.解析:第14题,环境承载力是一种能力,承载程度是一种状态,材料中没有提到承载程度,无法判断红塔区是否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承载程度,A错误;元江县没有变化,B错误;表现出的是由中部向东部和西部降低的格局,不是向四周降低的格局,C错误;能够看出各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存在明显差异,且地域邻近的区域差别不大,D正确。故选D。第15题,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有资源、地区对外开放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文化水平、人口消费水平等。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优越,环境承载力会较高,不是环境承载力降低的原因,A错误;撤县设区,人口素质不一定会提升,C错误;交通设施完善,环境承载力会提高,D错误;撤县设区,城乡规划,建筑用地增多,土地资源的环境承载力可能降低,B正确。故选B。答案:14.D 15.B16.解析:第(1)题,据图概括美国本土人口空间分布特点;从资源、开发历史、经济、交通等方面分析东北部沿海和五大湖区人口密度大的主要原因。第(2)题,从经济、环境等方面分析加利福尼亚州吸引人口迁移,成为人口大州的原因。第(3)题,从生育率、死亡率、平均寿命、移民等方面说明美国人口持续增长的原因,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美国人口增长对本国和全球的主要影响。答案:(1)特点:东北部(东北沿海和五大湖区)人口稠密;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人口较多;广大内陆地区人口稀少。原因:东北部煤、铁资源丰富;开发时间长;经济(工业、金融贸易发达)基础好;水陆交通便利。(2)高新技术产业发达;经济发展迅速,就业机会多;阳光充足,环境优美。(3)原因:较高的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低;人口平均寿命延长;外来移民多。影响:增强综合国力;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和广阔的消费市场;高素质移民迁入促进创新发展;促进多元文化交流;美国人均资源消耗量大,人口快速增长会给全球能源安全和环境带来巨大挑战。17.解析:第(1)题,卡塔尔石油资源丰富,经济发展较快,因而吸引了大量外籍人口的迁入,人口机械增长较快。第(2)题,俄罗斯人口减少会造成人口老龄化严重,从而带来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接纳移民、鼓励生育是缓解人口减少问题的重要措施。第(3)题,结合巴西不同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征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即可。答案:(1)该国石油资源丰富;经济高速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大量外籍人口的迁入。(2)问题: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养老负担加重;国防兵源不足;劳动力不足。措施:鼓励生育;接纳移民。(3)B、C两区域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坦,海洋运输便利,殖民者最先到达,开发早,故人口多集中于这两个区域。A区域气候炎热多雨,故人口较少。18.解析:第(1)题,江苏省人口压力指数小是由于其经济人口容量大。结合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可从自然、经济、科技水平等方面分析江苏省人口压力指数较小的原因。第(2)题,西藏地区人口压力加大,说明其现有人口数量增多且经济人口容量在减小,可结合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分析其人口压力不断加大的原因。第(3)题,结合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分析。答案:(1)水热条件好、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对外开放程度高,经济人口容量大。(2)现有人口数量增多;人们的消费水平提高;生产过程中破坏了生态环境;自然灾害增多等。(3)①加大经济和科技投入;②控制污染,保护环境;③开源节流,挖掘资源潜力;④加强地区之间的资源调配;⑤适度消费,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⑥加大地域开放程度,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等。19.解析:第(1)题,抚养比由老年人口抚养比和少年儿童抚养比构成。甲国人均GDP高,城镇化水平高,为发达国家。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生育观念的影响,出生率低,少年儿童比重小,少年儿童抚养比小,抚养负担较轻。第(2)题,丙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3%,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为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高,少年儿童比重高,老年人口比重较低,所以人口增长快。发展趋势是人口将快速增长,人口规模将迅速扩大。第(3)题,由材料“青壮年多外出经商或进城就业”可知,进城务工,可以增加经济收入;下山头村人均耕地不足半亩,人口外出可以缓解人地矛盾;由材料“引导村民将2 000多亩土地经营权进行流转,其中200多亩用来种植铁皮石斛,石斛有入药、观赏、制作香料等用途”可知,下山头村人口外出,可以加快当地土地流转,有利于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增加乡村人均资源占有量;增加建设用地等。答案:(1)人均GDP高(收入高);少年儿童比重小,抚养负担轻。(2)特点:少年儿童比重大,老年人口比重小。趋势:人口将快速增长,规模迅速扩大。(3)增加经济收入;缓解人地矛盾;调整农业结构;有利于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增加乡村人均资源占有量;增加建设用地。 常住人口(万人)户籍人口(万人)常住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自然增加人数(人)东城区79.498.818 96820海淀区323.7241.17 51510 365门头沟区34.425.4237162通州区167.580.81 8485 871国家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年龄构成城市人口比重/%人口/每公顷耕地人均GDP/美元0~14岁/%≥65岁/%甲国0.81.11319880.227 460乙国2.20.7356283.32 800丙国3.81.5425165.3710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新教材2023版高中地理章末检测卷一第一章人口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