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当堂检测题
展开注:成都双流机场2019年运量及全国排位为 eq \f(5 586万人次(4),67.19万吨(6)) eq \f(年旅客吞吐量(全国排位),货邮吞吐量(全国排位))
1.成都建设天府国际机场的主要原因是( )
A.客流量的快速增加
B.临空经济发展需求
C.城市等级提升迅速
D.“一带一路”政策支持
2.天府国际机场选址在成都市区的东南部,主要目的是( )
A.提高设计能力 B.减少占用农地
C.降低噪声污染 D.带动区域发展
3.为了发挥机场的综合效益,适宜在天府国际机场附近布局的产业是( )
A.汽车制造 B.服装批发
C.高档电子产品 D.大型商业综合体
在大城市中往往会形成多个商业中心,这些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与交通、市场、行政等因素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商业中心的等级受服务范围、提供的商品种类及服务人口规模等因素影响。下图为我国某市地铁线分布图,1~6号地铁线按时间顺序而建。据此完成4~6题。
4.据图推测,该城市商业网点( )
A.向中心汇集,呈单核发展趋势
B.以海岸线为轴线,条带状延伸
C.向外扩散,呈多核心发展趋势
D.以机场和客运站为核心发展
5.下列地点中,最早演变为商业中心地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与地面交通方式相比,地铁交通( )
A.建设周期短 B.不受灾害干扰
C.建造成本低 D.更快捷准时
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俄罗斯是世界重要的天然气开采和出口国。2017年12月8日,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集天然气勘探开采、液化、运输、销售于一体,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实施的首个海外特大型项目。俄罗斯为该项目配建了港口。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该项目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即将生产线和相关建筑设计成一系列的模块,由全球多地工厂制造,然后运至项目施工现场拼装。模块体积大,重量大,最大的模块重量与埃菲尔铁塔相当。该项目以中国、日本等亚洲太平洋沿岸国家为主要目标市场。中方企业全方位参与设计和建造,数十家企业承揽了85%模块的建造。该项目超过60%的模块和零部件经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运至项目施工地。下图示意该项目的位置。
(1)简述俄罗斯配建港口对该项目及周边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
(2)分析开发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对提高该项目产品(液化天然气)市场竞争力的作用。
随着高速公路、轨道交通不断向郊外延伸,高速公路出入口、轨道交通站点附近成为购物、就业和人口的集聚区。随着集聚区规模的扩大,这里逐渐形成具备城市功能的新都市,又称“边缘城市”。下图示意美国某“边缘城市”高速公路出入口附近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布局。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高速公路出入口附近首先出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生产用地 B.办公用地
C.零售业用地 D.居住用地
2.关于图示“边缘城市”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口的昼夜流动性大
B.建筑物的密度比中心城市的大
C.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
D.空间上和中心城市相连接
万州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东北部,处三峡库区腹心,属长江上游区域中心城市。万州区城镇化率大约为67%。下图为万州城区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万州城区呈现较为明显的组团形态,主要形成因素是( )
A.地形 B.河流
C.交通 D.矿产
4.近年来,万州城区不断向北部扩展,下列关于其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长江的航运地位下降
B.高铁对城市影响明显
C.北部地势高不易洪涝
D.北部主要布局工业区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现代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行业,其中电子商务快递业是高速发展的新兴服务业和现代物流的重要形态。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劳动力充裕。2019年,珠三角城市群中广州、深圳、东莞、佛山和中山的快速业务量在全国占比近21%。东莞地处广州与深圳连接的黄金走廊,地区内制造业十分发达,市委、市政府定位“新兴物流城市”,地区仓储物流行业十分繁荣,已逐步成为广东省内乃至整个华南地区的物流中心。左图示意珠三角城市群分布,右图示意珠三角城市群电子商务快递物流网络结构(线条粗细表示物流联系度强弱)。
(1)据图概括珠三角城市群电子商务快递物流网络结构的特点。
(2)分析东莞市成为广东省内乃至整个华南地区物流中心的优势条件。
(3)请为珠三角城市群电子商务物流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课时分层作业(十一)
A级·学考达标练
1~3.解析:第1题,通过材料“近年来,成都双流机场的客流量年均增长率接近两位数”可知客流量的增加快速,由于双流机场的吞吐能力有限,促使成都建设天府机场,A正确;通过材料和图示看不出成都将要发展临空经济,B错误;成都城市等级没有提升,如果提升了,也不是主要原因,C错误;“一带一路”政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错误。故选A。第2题,由图可知,天府机场建设在东南部,更有利于利用机场的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机场距离重庆近,客货源更多,辐射的区域更广,D正确;天府机场建设在东南部并不能提高设计能力,A错误;建在东南部是否减少农田占用和降低噪声污染在材料和图示中无法判断,且不是主要目的,B、C错误。故选D。第3题,临机场布局的产业(临空经济)一般对交通运输要求高和对市场的敏感程度高,多为高附加值,体积小,重量较轻的产品。所以适合布局明显航空运输指向性的加工制造业和有关服务业,C正确;汽车制造体积太大,A错误;服装批发附加值低,B错误;大型商业综合体对消费人群需求大,对航空运输的需求不大,D错误。故选C。
答案:1.A 2.D 3.C
4~6.解析:第4题,由某市地铁线分布图可知,图中“1~6号地铁线按时间顺序而建”,因此,该城市地铁的发展经历了“先内后外”的建设过程,呈现出网络化的布局特点。由于交通通达度的改善,吸引商业资源集中到地铁沿线和交通枢纽发展,围绕地铁枢纽逐渐形成新的商业中心,故地铁建设促进了城市内部多个商业中心形成,使该城市商业网点不断向外扩散,呈多核心发展趋势,C正确,A错;图中连接码头、机场的地铁线建成较晚,并且码头、机场、客运站多分布于城市外缘或远郊地区,因此,该城市商业网点不具有以海岸线为轴线或以机场和客运站为核心发展特点,B、D错。故本题选C。第5题,图中1号和2号地铁线建成最早,与①、③、④站点相比,围绕1号和2号两条地铁线形成的②枢纽站周边地区的交通通达度最先得到改善,因此,最早演变为商业中心地的是②枢纽站,B正确,A、C、D错。故本题选B。第6题,地铁可抵御雪灾、大风等天气,但不能抵御地震等地质灾害,B错;地铁主要在城市地面以下施工,需钻挖地底,建造成本高,建设周期长,A、C错;与地面常规公交方式相比,地铁在地下运行受外界干扰相对较小,道路通畅,地铁运行速度快,不像地面交通一样易发生交通拥挤、误点,因此准点率高,D正确。故本题选D。
答案:4.C 5.B 6.D
7.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交通运输建设的影响。结合材料可知,该项目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模块体积大、重量大,即运输量大,修建港口可以保证模块运输和运营的稳定进行。对周边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需考虑北冰洋沿岸地区和鄂毕河沿岸经济发展的运输需求。第(2)题,本题考查交通运输发展的影响。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可以缩短该地天然气到目标市场(中国、日本等亚洲太平洋沿岸国家)的距离和时间,进而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竞争力。
答案:(1)对本项目的经济价值:(该项目)运输量巨大,保证该项目建设和运营,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经济收益。
对周边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为俄罗斯北冰洋沿岸地区及北冰洋上的经济活动提供基地;促进鄂毕河沿岸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为鄂毕河出海航运提供中转服务。
(2)中国、日本(太平洋西岸的亚洲国家)是其主要销售市场;开通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与苏伊士运河—大西洋航线相比)大大缩减产品的运输距离和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从而降低产品销售价格,提高其在全球天然气市场的竞争力。
B级·选考高分练
1~2.解析:第1题,高速公路出入口附近交通便捷,物流畅通,有利于零售业的货物运输;且郊区地价低廉,适合开设占地面积较大的大型购物超市并配套停车场,方便前来购物的顾客停车。由图可知,出入口附近主要是零售业用地,C正确,A、B、D错误。故选C。第2题,“边缘城市”是由起初为购物、就业和人口的集聚区逐渐演变而来,随着规模的扩大,其逐渐具备城市功能,土地利用类型中也存在居住用地,由此可知,其存在常住人口,人口昼夜流动性较小,A错误。“边缘城市”形成于高速公路出入口、轨道交通站点附近,是独立于城市中心的小区域,虽然具备了城市功能,但规模较小,建筑物密度不及中心城市,B错误。“边缘城市”位于郊区,空间上和中心城市相距较远,D错误。在“边缘城市”核心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中,零售业用地和办公用地占绝对比重,由此可知,其产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C正确。
答案:1.C 2.C
3~4.解析:第3题,万州位于长江三峡段,图中可见以山地为主,且城市分布主要沿河分布,可以推测主要分布于长江河谷中相对低平位置,分为各大组团,A正确。另外河流也是组团形成的另一原因,但是没有地形因素的制约效应明显;交通、矿产对该城市组团的影响不大,B、C、D错误。所以选A。第4题,北部新城区正好有高铁通过,高铁的修建,吸引新城区向北拓展,推测其北部地势相对较为平坦,建设条件相对较好,长江的航运地位没有下降,B正确,A、C错误。工业区主要布局城市外围,D错误。所以选B。
答案:3.A 4.B
5.解析:第(1)题,据图可概括出珠三角城市群快递物流网络密度较高,已形成典型的网络式空间结构;珠三角城市群网络联系强度自区域外围由弱到强逐渐向珠江口东岸方向变化,形成广州—东莞—深圳快递物流廊道。第(2)题,东莞成为广东省内乃至整个华南地区物流中心的优势条件,主要从地理位置、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程度及政策等方面分析。东莞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东部,地处广州、深圳黄金经济走廊之间;“地区内制造业十分发达”,对现代物流业有巨大需求;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外向型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一直以来,东莞市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非常重视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物流服务水平和运转效率高。第(3)题,对物流行业来说,首先要打破行业、企业界限,大力推进物流共同化,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核心,优化物流全过程,提高电子商务物流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配送效率;加快电子商务物流业人才的培养、推进物流业的电子商务化发展,建立先进的物流体系,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答案:(1)珠三角城市群形成以广州—东莞—深圳为轴心的快递物流联系廊道;物流联系强度从物流廊道向外逐渐减弱。
(2)地处广州、深圳黄金经济走廊之间,地理位置优越;制造业发达,对现代物流业有巨大需求;经济外向度高;基础设施完善;政府政策支持。
(3)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物流信息网络;提高电子商务物流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加快电子商务物流业人才的培养,推进物流业的电子商务化进程。
A级·学考达标练
B级·选考高分练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后复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浩吉铁路的建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四章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一节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一课一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示地区交通线路形态多为,城市轨道交通具备的特点有,影响广济桥修建的决定性因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练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