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专题3.6位置与坐标章末六大题型总结(拔尖篇)同步练习(学生版+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专题3.6位置与坐标章末六大题型总结(拔尖篇)同步练习(学生版+解析)01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专题3.6位置与坐标章末六大题型总结(拔尖篇)同步练习(学生版+解析)02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专题3.6位置与坐标章末六大题型总结(拔尖篇)同步练习(学生版+解析)03
    还剩4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专题3.6位置与坐标章末六大题型总结(拔尖篇)同步练习(学生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专题3.6位置与坐标章末六大题型总结(拔尖篇)同步练习(学生版+解析),共47页。


    TOC \ "1-3" \h \u
    \l "_Tc7851" 【题型1 坐标与点的移动规律探究】 PAGEREF _Tc7851 \h 1
    \l "_Tc5783" 【题型2 坐标与图形变换规律探究】 PAGEREF _Tc5783 \h 2
    \l "_Tc5321" 【题型3 坐标系中的新定义问题探究】 PAGEREF _Tc5321 \h 3
    \l "_Tc19782" 【题型4 坐标系中的动点问题探究】 PAGEREF _Tc19782 \h 5
    \l "_Tc7110" 【题型5 坐标系中角度之间的数量关系问题探究】 PAGEREF _Tc7110 \h 7
    \l "_Tc21710" 【题型6 坐标系中图形问题探究】 PAGEREF _Tc21710 \h 9
    【题型1 坐标与点的移动规律探究】
    【例1】(2023春·广东肇庆·八年级统考期中)如图,点A在x轴正半轴及y轴正半轴上运动,点A从原点出发,依次跳动至点A1(0,1)、A2(1,0)、A3(2,0)、A4(0,2)、A5(0,3)、A6(3,0)、A7(4,0)、A8(0,4),……按此规律,则点A2023的坐标是( )
    A.(0,1011)B.(1011,0)C.(0,1012)D.(1012,0)
    【变式1-1】(2023春·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已知A11,1,A22,−1,A34,4,A46,−4,A57,1,A68,−1,A710,4,A812,−4……,按这样的规律,则点A2023的坐标为( )

    A.3032,−1B.3034,4C.3036,4D.3031,1
    【变式1-2】(2023春·北京西城·八年级北师大实验中学校考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从A1−4,0依次跳动到A2−4,1,A3−3,1,A4−3,0,A5−2,0,A6−2,3,A7−1,3,A8−1,0,A9−1,−3,A100,−3,A110,0,…,按此规律,则点A2023的坐标为( )
    A.2023,0B.805,0C.804,1D.805,1
    【变式1-3】(2023春·湖北孝感·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有点A(1,0),点A第一次跳动至点A1(﹣1,1),第二次向右跳动3个单位至点A2(2,1),第三次跳动至点A3(﹣2,2),第四次向右跳动5个单位至点A4(3,2),……,依此规律跳动下去,点A第2018次跳动至点A2018的坐标是 .
    【题型2 坐标与图形变换规律探究】
    【例2】(2023春·江西宜春·八年级统考期末)在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A1A2A3,△A3A4A5,△A5A6A7,⋯都是斜边在x轴上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且它们的斜边长分别为2,4,6…若△A1A2A3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12,0,A21,−1,A30,0,则依图中所示规律,A2022的坐标为( )

    A.1,−1013B.1,−1011C.2,1012D.2,1010
    【变式2-1】(2023春·内蒙古鄂尔多斯·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一次将△OAB变换成△OA1B1,第二次将△OA1B1变换成△OA2B2,第三次将△OA2B2变换成△OA3B3,…,观察每次变换前后的三角形的变化规律,找出规律,推测An、Bn的坐标分别是( )
    A.(n,3),(n2,0)B.(n,3),(2n,0)C.(2n,3),(2n,0)D.(2n,3),(2n+1,0)
    【变式2-2】(2023春·八年级课时练习)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腰直角三角形OM0M1的直角边OM0在x轴上,点M1在第一象限,且OM0=1,以点M1为直角顶点,OM1为一直角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OM1M2,再以点M2为直角顶点,OM2为直角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OM2M3…依此规律则点M2019的坐标是 .
    【变式2-3】(2023春·全国·八年级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1,0)、A2(3,0)、A3(6,0)、A4(10,0)、……,以A1A2为对角线作第一个正方形A1C1A2B1,以A2A3为对角线作第二个正方形A2C2A3B2,以A3A4,为对角线作第三个正方形A3C3A4B3,……,顶点B1,B2,B3……都在第一象限,按照此规律依次下去,则点Bn的坐标为 .
    【题型3 坐标系中的新定义问题探究】
    【例3】(2023春·北京海淀·八年级人大附中校联考期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对于点P,给出如下定义:
    点P的“第Ⅰ类变换”:将点P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
    点P的“第Ⅱ类变换”:将点P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
    (1)①点A的坐标为(3,0),对点A进行1次“第Ⅰ类变换”后得到的点的坐标为 ;
    ②点B为平面内一点,若对点B进行1次“第Ⅰ类变换”后得到点(0,2),则对点B进行1次“第Ⅱ类变换”后得到的点的坐标为 ;
    (2)点C在x轴上,若对点C进行a次“第Ⅰ类变换”,再进行b次“第Ⅱ类变换”后,所得到的点仍在x轴上,直接用等式表示a与b的数量关系为 ;
    (3)点P的坐标(−10,3),对点P进行“第1类变换”和“第Ⅱ类变换”共计20次后得到点Q,请问是否存在一种上述两类变换的组合,使得点Q恰好在y轴上?如果存在,请求出此时点Q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变式3-1】(2023春·辽宁抚顺·八年级统考期末)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任意一点P(x,y),给出如下定义:记a=x+y,b=−y,将点M(a,b)与N(b,a)称为点P的一对“相伴点”.
    例如:点P(2,3)的一对“相伴点”是点(5,−3)与(−3,5).
    (1)点Q(4,−1)的一对“相伴点”的坐标是______与______;
    (2)若点A(8,y)的一对“相伴点”重合,则y的值为______;
    (3)若点B的一个“相伴点”的坐标为(−1,7),求点B的坐标.
    【变式3-2】(2023春·北京海淀·八年级北理工附中校考期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对于任意一点Px,y的“绝对距离”,给出如下定义:若x≥y,则点P的“绝对距离”为x;若x1,所以点P−4,1的“绝对距离”为−4=4.当点Px,y的“绝对距离”为2时,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组成的图形为( )
    A. B.
    C. D.
    【变式3-3】(2023春·浙江台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定义:已知平面上两点Ax1,y1,Bx2,y2,称dA,B=x1−x2+y1−y2为A,B两点之间的折线距离.例如点M2,−3与点N5,2之间的折线距离为dM,N=2−5+−3−2=3+5=8.如图,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1,B−1,0.

    (1)dA,B=___________;
    (2)过点B作直线l平行于y轴,求直线l上与点A的折线距离为5的点的坐标;
    (3)已知点Nn,n,且dA,N<2,求n的取值范围;
    (4)已知平面上点P与原点O的折线距离为3,即dP,O=3,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围成的图形面积.
    【题型4 坐标系中的动点问题探究】
    【例4】(2023春·吉林·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四边形ABCD是长方形,边AB在x轴上,AD⊥x轴. 已知点A坐标为(2,0),点C坐标为(6,3). 动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折线BA−AD−DC向终点C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x(s).

    (1)点D坐标为 ;
    (2)连接PC,当直线PC将长方形ABCD的面积分为1:2的两部分时,求x的值;
    (3)连接OP,OD,直接写出三角形OPD的面积为3时,点P的坐标.
    【变式4-1】(2023春·湖北襄阳·八年级统考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a,0.B0,b,a、b满足2a−b−9+a+2b−122=0,连接AB.

    (1)求出点A、B的坐标;
    (2)如图1,点C是线段AB上一点,若AC=2BC,求点C坐标.小军想到:可连接OC,此时将三角形OAB分成两个小三角形,而三角形OBC的面积恰好是三角形OAB的三分之一,从而求出点C坐标.请你根据小军的思路写出求解点C坐标的过程;
    (3)如图2,将线段AB先向下平移5个单位,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得到线段MN(点A的对应点为M),线段MN与y轴交于点P.点E0,t是y轴上一动点,当三角形MNE的面积小于3时,请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
    【变式4-2】(2023春·吉林·八年级校联考期中)如图,在以点O为原点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a,0)、(a,b),点C在y轴上,且BC∥x轴,a、b满足|a-3|+ b−4 =0,一动点P从原点出发,以每秒一动点P从原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O-A-B-C-O的路线运动(回到点O时停止)
    (1)直接写出点A、B、C的坐标;
    (2)在点P运动的过程中,连接PO,若PO把四边形ABCO的面积分成1:2两部分,求点P的坐标;
    (3)点P运动t秒后(t≠0),是否存在点P到x轴的距离为12 t个单位长度的情况.若存在,求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变式4-3】(2023春·广东广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已知点A−2,0,B0,−4,C−4,−6,过点C作x轴的平行线m,交y轴于点D,一动点P从C点出发,在直线m上以1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右运动,

    (1)如图,当点P在第四象限时,连接OP,作射线OE平分∠AOP,过点O作OF⊥OE.
    ①填空;若∠OPD=60°,则∠POF=______;
    ②设a=∠OPD∠DOE,求a的值.
    (2)若与此同时,直线m以2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竖直向上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点P的坐标为x,y
    ①在坐标轴上是否存在满足条件的点P,使得S△ABP=6,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②求x和y的关系式.
    【题型5 坐标系中角度之间的数量关系问题探究】
    【例5】(2023春·广东潮州·八年级统考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BCD为长方形,其中点A,C坐标分别为−4,2,1,−4,且AD//x轴,交y轴于点M,AB交x轴于点N
    (1)直接写出B,D两点的坐标,并求出长方形ABCD的面积.
    (2)一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1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AB边向B点运动,在P点的运动过程中,连接MP,OP,试探究∠AMP,∠MPO,∠PON之间的数量关系(写出探究过程以及结论).
    (3)在(2)的条件下,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得三角形AMP的面积等于长方形ABCD面积的13?若存在,求t的值以及此时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变式5-2】(2023春·福建福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5,−1),B(−3,2),将线段AB平移至线段CD,使点A的对应点C恰好落在x轴的正半轴上,设点C的坐标为(k,0),点B的对应点D在第一象限.

    (1)求点D的坐标(用含k的式子表示);
    (2)连接BD,BC.如图2,若三角形BCD的面积为8,求k的值;
    (3)连接AD,如图3,分别作∠ABC和∠ADC的平分线,交于点P,试探究∠BAD,∠BCD和∠BPD之间的等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变式5-3】(2023春·重庆江津·八年级重庆市江津中学校校考期中)如图1,以直角△AOC的直角顶点O为原点,以OC,OA所在直线为x轴和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点A0,a,Cb,0,并且满足a−b+2+b−m=0.其中m是3m+2>24的最小整数解.
    (1)求A点,C点的坐标;
    (2)如图1,坐标轴上有两动点P、Q同时出发,点P从点C出发沿x轴负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运动,点Q从点O出发沿y轴正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运动,当点P到达点O整个运动随之结束;线段AC的中点D的坐标是D(4,3),设运动时间为t秒.是否存在t,使得三角形△DOP与△DOQ的面积相等?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如图2,在(2)的条件下,若∠DOC=∠DCO,点G是第二象限中一点,并且OA平分∠DOG,点E是线段OA上一动点,连接CE交OD于点H,当点E在OA上运动的过程中,探究∠DOG,∠OHC,∠AC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题型6 坐标系中图形问题探究】
    【例6】(2023春·辽宁大连·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为边长为8的正方形,点D为OA的中点,点E在AB上,且AE=34AB.点P(x,m)是线段CD和DE上的动点,点Q(x,n)是线段CE上的动点,连接PQ.

    (1)求三角形ADE和三角形OCD的面积;
    (2)用等式表示m与x之间的数量关系;
    (3)直接写出线段PQ的长等于3时,点Q的坐标.
    【变式6-1】(2023春·辽宁大连·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一象限内矩形ABCD,AB∥y轴,点D(1,1),点B(a,b),满足a−4+|b−3|=0.
    (1)求a、b的值;
    (2)求矩形ABCD的面积;
    (3)矩形ABCD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平移,设运动时间为t秒,矩形ABCD在y轴右侧部分面积为S.
    ①当t=4时,点C的坐标为____________;
    ②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在运动过程中的S,并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
    【变式6-2】(2023春·北京西城·八年级期末)在单位长度为1的正方形网格中,如果一个凸四边形的顶点都是网格线交点,我们称其为格点凸四边形.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矩形ORST的四个顶点分别为O0,0,R0,5,T8,0,S8,5.已知点E2,4,F0,3,G4,2.若点P在矩形ORST的内部,以P,E,F,G四点为顶点的格点凸四边形的面积为6,所有符合题意的点P的坐标为 .

    【变式6-3】(2023春·江西南昌·八年级江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校考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a,0),B(b,0),其中a、b满足a+1+(b−3)2=0.
    (1)a=__________.b=__________.
    (2)如图,已知点M(−2,−2),P为坐标轴上一点,且△BMP的面积与△ABM的面积相等,求出点P的坐标.
    (3)如图,作长方形ABCD,点C的纵坐标为y,且点C在第四象限,点F在AD上,且△BEF的面积为5,△OCF
    专题3.6 位置与坐标章末六大题型总结(拔尖篇)
    【北师大版】
    TOC \ "1-3" \h \u
    \l "_Tc7851" 【题型1 坐标与点的移动规律探究】 PAGEREF _Tc7851 \h 1
    \l "_Tc5783" 【题型2 坐标与图形变换规律探究】 PAGEREF _Tc5783 \h 4
    \l "_Tc5321" 【题型3 坐标系中的新定义问题探究】 PAGEREF _Tc5321 \h 6
    \l "_Tc19782" 【题型4 坐标系中的动点问题探究】 PAGEREF _Tc19782 \h 13
    \l "_Tc7110" 【题型5 坐标系中角度之间的数量关系问题探究】 PAGEREF _Tc7110 \h 22
    \l "_Tc21710" 【题型6 坐标系中图形问题探究】 PAGEREF _Tc21710 \h 29
    【题型1 坐标与点的移动规律探究】
    【例1】(2023春·广东肇庆·八年级统考期中)如图,点A在x轴正半轴及y轴正半轴上运动,点A从原点出发,依次跳动至点A1(0,1)、A2(1,0)、A3(2,0)、A4(0,2)、A5(0,3)、A6(3,0)、A7(4,0)、A8(0,4),……按此规律,则点A2023的坐标是( )
    A.(0,1011)B.(1011,0)C.(0,1012)D.(1012,0)
    【答案】D
    【分析】根据已知点的坐标特征,将连续的4个点看成一组,由第1组,第2组确定组内点的位置特征、点坐标与组序数的联系;以此类推,2023=4×505+3,故点A2023是第506组的第3个点,则A2023在x轴上,其非零坐标即横坐标为2×506=1012.
    【详解】解:根据题意,将连续的4个点A看成一组,
    第1组:A1(0,1),A2(1,0),A3(2,0),A4(0,2),其位置分别为y轴、x轴、x轴、y轴,前两个点的非零坐标为1,后两个点的非零坐标为2;其中,1=2×1−1,2=2×1;
    第2组:A5(0,3),A6(3,0),A7(4,0),A8(0,4),其位置分别为y轴、x轴、x轴、y轴,前两个点的非零坐标为3,后两个点的非零坐标为4;其中,3=2×2−1,4=2×2;
    ……
    以此类推,2023=4×505+3,
    则点A2023是第506组的第3个点,则A2023在x轴上,其非零坐标即横坐标为2×506=1012,故点A2023的坐标是(1012,0);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规律探索,根据已知的点坐标,对点分组找出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变式1-1】(2023春·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已知A11,1,A22,−1,A34,4,A46,−4,A57,1,A68,−1,A710,4,A812,−4……,按这样的规律,则点A2023的坐标为( )

    A.3032,−1B.3034,4C.3036,4D.3031,1
    【答案】B
    【分析】先找到点的规律,然后计算解题即可.
    【详解】由题可知,每四个点纵坐标重复一次,横坐标向左平移6个单位长度,
    ∴2023÷4=505⋯3,
    则A2023的横坐标为:505×6+4=3034,纵坐标为4,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坐标的规律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找到点的坐标规律.
    【变式1-2】(2023春·北京西城·八年级北师大实验中学校考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从A1−4,0依次跳动到A2−4,1,A3−3,1,A4−3,0,A5−2,0,A6−2,3,A7−1,3,A8−1,0,A9−1,−3,A100,−3,A110,0,…,按此规律,则点A2023的坐标为( )
    A.2023,0B.805,0C.804,1D.805,1
    【答案】D
    【分析】由图可知,10个坐标为一循环,因此判断A2023对应的坐标是A3−3,1,那么纵坐标为1,横坐标每多一个循环则大4,可算出横坐标为805,然后直接求解即可.
    【详解】∵2023÷10=202……3
    ∴A2023对应的坐标为A3−3,1
    ∴A2023横坐标为−3+202×4=805
    ∴A2023805,1
    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点坐标的规律探究,解题关键是找到循环然后直接求解.
    【变式1-3】(2023春·湖北孝感·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有点A(1,0),点A第一次跳动至点A1(﹣1,1),第二次向右跳动3个单位至点A2(2,1),第三次跳动至点A3(﹣2,2),第四次向右跳动5个单位至点A4(3,2),……,依此规律跳动下去,点A第2018次跳动至点A2018的坐标是 .
    【答案】(1010,1009)
    【分析】观察所给图形,不难得到第偶数次跳动至点的横坐标是跳的次数的一半加上1,纵坐标是跳的次数的一半;由此可得规律:第2n次跳动至点A2n的坐标是(n+1,n),进而求出点A2018的坐标.
    【详解】解:观察发现可知:
    第2次跳动至点A2的坐标是(2,1),
    第4次跳动至点A4的坐标是(3,2),
    第6次跳动至点A6的坐标是(4,3),
    第8次跳动至点A8的坐标是(5,4),

    则第2n次跳动至点A2n的坐标是(n+1,n),
    故第2018次跳动至点的坐标是(1010,1009).
    故答案为(1010,1009).
    【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规律,解题在关键在于明确偶数次跳动的点的横坐标、纵坐标与跳动次数的关系.
    【题型2 坐标与图形变换规律探究】
    【例2】(2023春·江西宜春·八年级统考期末)在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A1A2A3,△A3A4A5,△A5A6A7,⋯都是斜边在x轴上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且它们的斜边长分别为2,4,6…若△A1A2A3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12,0,A21,−1,A30,0,则依图中所示规律,A2022的坐标为( )

    A.1,−1013B.1,−1011C.2,1012D.2,1010
    【答案】B
    【分析】根据题意发现规律:当下标是2、6、10…时,横坐标为1,纵坐标为下标的一半的相反数;当下标是4、8、12…时,横坐标是2,纵坐标为下标的一半,据此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图中的各三角形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的纵坐标的绝对值为斜边的一半,
    ∴A21,−1、A42,2,A61,−3,A82,4,A101,−5,A122,6
    当下标为偶数时的点的坐标规律如下:
    当下标是2、6、10…时,横坐标为1,纵坐标为下标的一半的相反数,
    当下标是4、8、12…时,横坐标是2,纵坐标为下标的一半,
    ∵每四个字母为一组,
    2022÷4=,
    点A2022在第一象限,横坐标为1,
    纵坐标是2022÷2=1011,
    ∴A2022(1,−1011),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变化规律,根据坐标正确得到规律是解题关键.
    【变式2-1】(2023春·内蒙古鄂尔多斯·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一次将△OAB变换成△OA1B1,第二次将△OA1B1变换成△OA2B2,第三次将△OA2B2变换成△OA3B3,…,观察每次变换前后的三角形的变化规律,找出规律,推测An、Bn的坐标分别是( )
    A.(n,3),(n2,0)B.(n,3),(2n,0)C.(2n,3),(2n,0)D.(2n,3),(2n+1,0)
    【答案】D
    【分析】根据图中各点的坐标的变化,依次写出A1,A2,A3,⋯,B1,B2,B3,⋯.再根据点的坐标变化的特点写出An、Bn的坐标即可.
    【详解】解:∵A1(2,3),A2(22,3),A3(23,3),⋯,
    ∴An(2n,3);
    ∵B1(22,0),B2(23,0),B3(24,0),⋯,
    ∴Bn(2n+1,0);
    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的变化,正确写出前几个点的坐标、找出坐标变化的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变式2-2】(2023春·八年级课时练习)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腰直角三角形OM0M1的直角边OM0在x轴上,点M1在第一象限,且OM0=1,以点M1为直角顶点,OM1为一直角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OM1M2,再以点M2为直角顶点,OM2为直角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OM2M3…依此规律则点M2019的坐标是 .
    【答案】−22019,22019
    【分析】本题点M坐标变化规律要分别从旋转次数与点M所在象限或坐标轴、点M到原点的距离与旋转次数的对应关系.
    【详解】由已知,点M每次旋转转动45°,则转动一周需转动8次,每次转动点M到原点的距离变为转动前的2倍
    ∵2019=252×8+3
    ∴点M2019的在第二象限的角平分线上,
    ∴点M2019的坐标为−22019,22019,
    故答案为:−22019,22019.
    【点睛】本题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下的规律探究题,除了研究动点变化的相关数据规律,还应该注意象限符号.
    【变式2-3】(2023春·全国·八年级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1,0)、A2(3,0)、A3(6,0)、A4(10,0)、……,以A1A2为对角线作第一个正方形A1C1A2B1,以A2A3为对角线作第二个正方形A2C2A3B2,以A3A4,为对角线作第三个正方形A3C3A4B3,……,顶点B1,B2,B3……都在第一象限,按照此规律依次下去,则点Bn的坐标为 .
    【答案】[(n+1)22,n+12]
    【分析】利用图形分别得出B点横坐标B1,B2,B3,…的横坐标分别为:42,92,162,252…,点Bn的横坐标为:(n+1)22,再利用纵坐标变化规律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解:分别过点B1,B2,B3,作B1D⊥x轴,B2E⊥x轴,B3F⊥x轴于点D,E,F,
    ∵A1(1,0),
    ∴A1A2=3−1=2,A1D =1,OD=2,B1D=A1D =1,
    可得出B1(2,1),
    ∵A2(3,0),
    ∴A3A2=6−3=3,EB2=32,B2E=EA2=32,OE=6−32=92,
    可得B2(92,32),
    同理可得出:B3(8,2),B4(252,52),…,
    ∵B1,B2,B3,…的横坐标分别为:42,92,162,252…,
    ∴点Bn的横坐标为:(n+1)22,
    ∵B1,B2,B3,…的纵坐标分别为:1,32,43,52,…,
    ∴点Bn的纵坐标为:n+12,
    ∴点B5的坐标为(18,3);点Bn的坐标为:[(n+1)22,n+12].
    故答案为:[(n+1)22,n+12].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和归纳能力,从所给的数据和图形中寻求规律分别得出B点横纵坐标的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题型3 坐标系中的新定义问题探究】
    【例3】(2023春·北京海淀·八年级人大附中校联考期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对于点P,给出如下定义:
    点P的“第Ⅰ类变换”:将点P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
    点P的“第Ⅱ类变换”:将点P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
    (1)①点A的坐标为(3,0),对点A进行1次“第Ⅰ类变换”后得到的点的坐标为 ;
    ②点B为平面内一点,若对点B进行1次“第Ⅰ类变换”后得到点(0,2),则对点B进行1次“第Ⅱ类变换”后得到的点的坐标为 ;
    (2)点C在x轴上,若对点C进行a次“第Ⅰ类变换”,再进行b次“第Ⅱ类变换”后,所得到的点仍在x轴上,直接用等式表示a与b的数量关系为 ;
    (3)点P的坐标(−10,3),对点P进行“第1类变换”和“第Ⅱ类变换”共计20次后得到点Q,请问是否存在一种上述两类变换的组合,使得点Q恰好在y轴上?如果存在,请求出此时点Q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①(2,2);②(4,−1)
    (2)2a=b
    (3)不存在,理由见解析
    【分析】(1)①利用点P的“第Ⅰ类变换”的定义,可求解;②利用点P的“第Ⅰ类变换”的定义和点P的“第Ⅱ类变换”的定义,可求解;
    (2)利用点P的“第Ⅰ类变换”的定义和点P的“第Ⅱ类变换”的定义列出方程可求解;
    (3)利用点P的“第Ⅰ类变换”的定义和点P的“第Ⅱ类变换”的定义列出方程可求解.
    【详解】(1)解:①∵点A的坐标为(3,0),
    ∴点A进行1次“第Ⅰ类变换”后得到的点的坐标(2,2),
    故答案为:(2,2);
    ②∵点B进行1次“第Ⅰ类变换”后得到点(0,2),
    ∴点B坐标为(1,0),
    ∴点B进行1次“第Ⅱ类变换”后得到的点的坐标为(4,−1),
    故答案为:(4,−1);
    (2)设点C(c,0),
    ∵点C进行a次“第Ⅰ类变换”,再进行b次“第Ⅱ类变换”后,所得到的点仍在x轴上,
    ∴0+2a−1×b=0,
    ∴2a=b,
    故答案为:2a=b;
    (3)不存在,理由如下:
    设经过m次“第1类变换”,经过(20−m)次“第Ⅱ类变换”,使得点Q恰好在y轴上,
    ∵点P的坐标(−10,3),对点P进行“第1类变换”和“第Ⅱ类变换”共计20次后得到点Q,点Q恰好在y轴上,
    ∴−10−1×m+3(20−m)=0,
    ∴m=252,
    ∵m为非负整数,
    ∴m=252不合题意舍去,
    ∴不存在一种上述两类变换的组合,使得点Q恰好在y轴上.
    【点睛】本题是平移变换综合题,理解点P的“第Ⅰ类变换”的定义和点P的“第Ⅱ类变换”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变式3-1】(2023春·辽宁抚顺·八年级统考期末)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任意一点P(x,y),给出如下定义:记a=x+y,b=−y,将点M(a,b)与N(b,a)称为点P的一对“相伴点”.
    例如:点P(2,3)的一对“相伴点”是点(5,−3)与(−3,5).
    (1)点Q(4,−1)的一对“相伴点”的坐标是______与______;
    (2)若点A(8,y)的一对“相伴点”重合,则y的值为______;
    (3)若点B的一个“相伴点”的坐标为(−1,7),求点B的坐标.
    【答案】(1)(1,3),(3,1);
    (2)−4;
    (3)(6,−7)或(6,1).
    【分析】(1)根据新定义求出a,b,即可得出结论;
    (2)根据新定义,求出点A的一对“相伴点”,进而得出结论;
    (3)设出点B的坐标,根据新定义,建立方程组,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1)∵Q(4,−1),
    ∴a=4+(−1)=3,b=−(−1)=1,
    ∴点Q(4,−1)的一对“相伴点”的坐标是(1,3)与(3,1),
    故答案为:(1,3),(3,1);
    (2)∵点A(8,y),
    ∴a=8+y,b=−y,
    ∴点A(8,y)的一对“相伴点”的坐标是(8+y,−y)和(−y,8+y),
    ∵点A(8,y)的一对“相伴点”重合,
    ∴8+y=−y,
    ∴y=−4,
    故答案为:−4;
    (3)设点B(x,y),
    ∵点B的一个“相伴点”的坐标为(−1,7),
    ∴ x+y=−1−y=7或−y=−1x+y=7,
    ∴ x=6y=−7或x=6y=1,
    ∴B(6,−7)或(6,1).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新定义,解方程组,解方程,理解和应用新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
    【变式3-2】(2023春·北京海淀·八年级北理工附中校考期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对于任意一点Px,y的“绝对距离”,给出如下定义:若x≥y,则点P的“绝对距离”为x;若x1,所以点P−4,1的“绝对距离”为−4=4.当点Px,y的“绝对距离”为2时,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组成的图形为( )
    A. B.
    C. D.
    【答案】D
    【分析】根据点Px,y的“绝对距离”为2,可知x=2,y≤2或y=2,x≤2,即可确定点P组成的图形.
    【详解】解:∵点Px,y的“绝对距离”为2,
    ∴x=2,y≤2或y=2,x≤2,
    即x=2时,−2≤y≤2,x=−2时,−2≤y≤2,y=2时,−2≤x≤2,y=−2时,−2≤x≤2,
    即可确定点P组成的图形为图D中的正方形,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新定义,理解新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变式3-3】(2023春·浙江台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定义:已知平面上两点Ax1,y1,Bx2,y2,称dA,B=x1−x2+y1−y2为A,B两点之间的折线距离.例如点M2,−3与点N5,2之间的折线距离为dM,N=2−5+−3−2=3+5=8.如图,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2,1,B−1,0.

    (1)dA,B=___________;
    (2)过点B作直线l平行于y轴,求直线l上与点A的折线距离为5的点的坐标;
    (3)已知点Nn,n,且dA,N<2,求n的取值范围;
    (4)已知平面上点P与原点O的折线距离为3,即dP,O=3,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P围成的图形面积.
    【答案】(1)4
    (2)−1,−1或−1,3
    (3)12(4)18
    【分析】(1)根据折线距离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
    (2)根据题意可得直线l上的点的横坐标都为−1,设点K−1,t是直线上与点A的折线距离为5的点,则dA,K=t−1+3=5,据此求解即可;
    (3)由题意可得n−2+n−1<2,然后去绝对值解不等式即可;
    (4)设Px,y,则x−0+y−0=3,由此去绝对值得到x、y的关系式即可确定围成的区域图形,进而求出对应的面积即可.
    【详解】(1)解:由题意得,dA,B=−1−2+0−1=−3+−1=3+1=4,
    故答案为:4;
    (2)解:∵直线l平行于y轴, B−1,0,
    ∴直线l上的点的横坐标都为−1,
    设点K−1,t是直线上与点A的折线距离为5的点,
    ∴dA,K=−1−2+t−1=−3+t−1=t−1+3=5,
    ∴t−1=2,
    ∴t−1=2或t−1=−2,
    ∴t=3或t=−1,
    ∴点K的坐标为−1,−1或−1,3,
    ∴直线l上与点A的折线距离为5的点的坐标−1,−1或−1,3;
    (3)解:∵A2,1,Nn,n,且dA,N<2,
    ∴n−2+n−1<2,
    当n>2时,则n−2+n−1<2,解得n<52,
    ∴2当1≤n≤2时,则2−n+n−1<2,即1<2,此时恒成立;
    当n<1时,则2−n+1−n<2,解得n>12,
    ∴12综上所述,12(4)解:设Px,y,
    ∵dP,O=3,
    ∴x−0+y−0=3,
    ∴x+y=3,
    ∴当x≥0,y≥0时,x+y=3;
    当x≥0,y<0时,x−y=3;
    当x<0,y>0时,−x+y=3;
    当x<0,y<0时,−x−y=3;
    ∴点P围成的图形区域即为四边形CDEF(C−3,0,D0,−3,E3,0,F0,3 )如下所示:

    ∴围成的图形面积为2×12×3×6=18.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绝对值方程等等,正确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
    【题型4 坐标系中的动点问题探究】
    【例4】(2023春·吉林·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四边形ABCD是长方形,边AB在x轴上,AD⊥x轴. 已知点A坐标为(2,0),点C坐标为(6,3). 动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折线BA−AD−DC向终点C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x(s).

    (1)点D坐标为 ;
    (2)连接PC,当直线PC将长方形ABCD的面积分为1:2的两部分时,求x的值;
    (3)连接OP,OD,直接写出三角形OPD的面积为3时,点P的坐标.
    【答案】(1)(2,3)
    (2)x=43或52;
    (3)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为(2,0)或(4,3).
    【分析】(1)利用矩形的性质求出OA,AD,可得结论;
    (2)分两种情形:如图1中,当点P在线段AB上时,如图2中,当点P在线段AD上时,分别构建方程求解;
    (3)当点P与A重合时,△POD的面积为3,此时P(2,0),过点A作AP'∥OD交CD于点P',此时OA=DP'=2,△ODP'的面积为3,求出P'坐标即可.
    【详解】(1)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A(2,0),C(6,3),
    ∴OA=2,BC=AD=3,
    ∴D(2,3),
    故答案为:(2,3);
    (2)解:如图1中,当点P在线段AB上时,
    由题意,S△PBC=13S矩形ABCD,
    ∴ 12×2x×3=13×3×4,
    ∴x=43.
    如图2中,当点P在线段AD上时,
    由题意,S△DCP=13S矩形ABCD,
    ∴ 12×(7−2x)×4=13×3×4,
    ∴x=52.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x的值为43或52;
    (3)解:如图3中,
    当点P与A重合时,△POD的面积为3,此时P(2,0),
    过点A作AP'∥OD交CD于点P',此时OA=DP'=2,△ODP'的面积为3,
    ∴P'(4,3),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为(2,0)或(4,3).
    【点睛】本题属于四边形综合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解决问题.
    【变式4-1】(2023春·湖北襄阳·八年级统考期末)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a,0.B0,b,a、b满足2a−b−9+a+2b−122=0,连接AB.

    (1)求出点A、B的坐标;
    (2)如图1,点C是线段AB上一点,若AC=2BC,求点C坐标.小军想到:可连接OC,此时将三角形OAB分成两个小三角形,而三角形OBC的面积恰好是三角形OAB的三分之一,从而求出点C坐标.请你根据小军的思路写出求解点C坐标的过程;
    (3)如图2,将线段AB先向下平移5个单位,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得到线段MN(点A的对应点为M),线段MN与y轴交于点P.点E0,t是y轴上一动点,当三角形MNE的面积小于3时,请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
    【答案】(1)A6,0.B0,3
    (2)C2,2,过程见解析
    (3)−4【分析】(1)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得出关于a,b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之即可;
    (2)设点C的坐标为m,n,根据三角形OBC的面积恰好是三角形OAB的三分之一,以及三角形OAC的面积恰好是三角形OAB的三分之二,分别列出方程,求出m和n的值,即可得到坐标;
    (3)求出各点平移后的坐标,得到点C平移后在y轴上,即为点P,根据三角形MNE的面积小于3,列出不等式,解之即可.
    【详解】(1)解:∵2a−b−9+a+2b−122=0,
    ∴2a−b−9=0a+2b−12=0,
    解得:a=6b=3,
    ∴A6,0,B0,3;
    (2)设点C的坐标为m,n,
    ∵A6,0,B0,3,
    ∴OA=6,OB=3,
    ∵AC=2BC,
    ∴三角形OBC的面积恰好是三角形OAB的三分之一,
    ∴12×3×m=13×12×6×3,
    解得:m=2,
    同理:三角形OAC的面积恰好是三角形OAB的三分之二,
    ∴12×6×n=23×12×6×3,
    解得:n=2,
    ∴点C的坐标为2,2;
    (3)由平移可得:M4,−5,N−2,−2,
    而点C平移后的坐标为2−2,2−5,即0,−3,
    ∴点C平移后在y轴上,即为点P,则P0,−3,
    ∴S△MNE=12×PE×xM−xN<3,
    即12×−3−t×6<3,
    解得:−4【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坐标与图形,非负数的性质,点的平移,三角形的面积,解不等式,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坐标表示三角形的面积,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变式4-2】(2023春·吉林·八年级校联考期中)如图,在以点O为原点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a,0)、(a,b),点C在y轴上,且BC∥x轴,a、b满足|a-3|+ b−4 =0,一动点P从原点出发,以每秒一动点P从原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O-A-B-C-O的路线运动(回到点O时停止)
    (1)直接写出点A、B、C的坐标;
    (2)在点P运动的过程中,连接PO,若PO把四边形ABCO的面积分成1:2两部分,求点P的坐标;
    (3)点P运动t秒后(t≠0),是否存在点P到x轴的距离为12 t个单位长度的情况.若存在,求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A(3,0),B(3,4),C(0,4)
    (2)(3,83)或(2,4)
    (3)(3,1)或(0,145)
    【分析】(1)直接利用非负数的性质即可解答;
    (2)证明四边形ABCO为长方形,求出面积,再分两种情况:当S△POA=4时和当S△OPC=4时,分别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3)分两种情况:点P在AB上运动和点P在OC上运动,根据点P到x轴的距离为12t个单位长度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1)解:由题意知,a,b满足|a−3|+b−4=0,
    ∵|a−3|≥0,b−4>0.,
    ∴a−3=0,b−4=0,
    ∴a=3,b=4,
    ∴A(3,0),B(3,4),C(0,4);
    (2)由题意可知,AB⊥x轴,BC=OA,
    ∵BC∥x轴,
    ∴四边形ABCO为长方形,
    ∵B(3,4),
    ∴S矩形ABCO=3×4=12,
    ∵PO把四边形ABCO的面积分成1:2的两部分,
    ∴一部分面积为4,另一部分面积为8,
    ∴可分两种情况讨论:当S△POA=4时和当S△OPC=4时,
    ①当S△POA=4时,
    此时点P在AB上,点P的坐标为(3,2t−3),AP=2t−3,
    ∴S△POA=12⋅OA⋅AP=12×3×2t−3=4,
    ∴t=176,
    ∴2t−3=83,
    ∴点P的坐标为(3,83),
    ②当S△OPC=4时,
    此时点P在BC上,点P的坐标为(10−2t,4),CP=10−2t,
    ∴S△OPC=12⋅CP⋅CO=12×10−2t×4=4,
    ∴t=4,
    ∴点P的坐标为(2,4),
    综上可知,,点P的坐标为(3,83)或(2,4);
    (3)存在,理由如下:
    ①当P在AB上运动时,AP=12t,
    由(2)可知,AP=2t−3,
    ∴.2t−3=12t,
    ∴t=2,
    ∴AP=2t−3=1,
    ∴点P的坐标为(3,1),
    ②当P在OC上运动时,
    OP=14−2t,
    ∴14−2t=12t,
    ∴t=285,
    ∴OP=14−2t=145,
    ∴点P的坐标为(0,145),
    综上可知,点P的坐标为(3,1)或(0,145).
    【点睛】本题考查非负数的性质、坐标与图形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分类讨论是解题关键.
    【变式4-3】(2023春·广东广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已知点A−2,0,B0,−4,C−4,−6,过点C作x轴的平行线m,交y轴于点D,一动点P从C点出发,在直线m上以1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右运动,

    (1)如图,当点P在第四象限时,连接OP,作射线OE平分∠AOP,过点O作OF⊥OE.
    ①填空;若∠OPD=60°,则∠POF=______;
    ②设a=∠OPD∠DOE,求a的值.
    (2)若与此同时,直线m以2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竖直向上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点P的坐标为x,y
    ①在坐标轴上是否存在满足条件的点P,使得S△ABP=6,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②求x和y的关系式.
    【答案】(1)①30°;②a的值为2.
    (2)①存在点P的坐标为P(0,2);②x和y的关系式为y=2x+2.
    【分析】(1)①由x轴∥直线m可得∠AOP+∠OPD=180°,∠AOP=120°,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EOP=12∠AOP=60°,由垂直的定义知∠EOF=90°,即可求得∠POF=30°;
    ②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可把∠EOP表示为45°+12∠DOP,因此∠EOD=∠EOP−∠DOP=45°−12∠DOP,由于∠OPD=90°−∠DOP,故可得到a的值为2;
    (2)①由题意,经过t秒后,点P的坐标为(−4+t,−6+2t),然后分点P在x轴上和点P在y轴上两种情况求点P的坐标,进而求出S△ABP,可得到点P坐标为(0,2)时符合题意;
    ②由①知x=−4+ty=−6+2t,消去t,即可得到x和y的关系式为y=2x+2.
    【详解】(1)解:①∵ x轴∥直线m,
    ∴ ∠AOP+∠OPD=180°,
    ∵∠OPD=60°,
    ∴∠AOP=120°,
    ∵OE平分∠AOP,
    ∴∠EOP=12∠AOP=60°,
    ∵OF⊥OE,
    ∴∠EOF=90°,
    ∴∠POF=∠EOF−∠EOP=90°−60°=30°.
    故答案为:30°
    ②∵OE平分∠AOP,
    ∴∠EOP=12∠AOP=12(90°+∠DOP)=45°+12∠DOP,
    ∴∠EOD=∠EOP−∠DOP=45°−12∠DOP,
    ∵∠OPD=90°−∠DOP,
    ∴a=∠OPD∠DOE=90°−∠DOP45°−12∠DOP=2,
    即a的值为2.
    (2)解:①存在符合题意的点P.
    由题意,经过t秒后,点P的坐标为(−4+t,−6+2t),
    若点P在x轴上,则−6+2t=0,解得t=3,
    ∴P(−1,0),
    ∵A−2,0,
    ∴AP=1,
    ∴SABP=12AP⋅OB=12×1×4=2≠6,不合题意;
    若点P在y轴上,则−4+t=0,解得t=4,
    ∴P(0,2),
    ∴BP=6,OA=2,SABP=12BP⋅OA=12×6×2=6,符合题意.
    故使得S△ABP=6的点P的坐标为P(0,2);
    ②由①知x=−4+ty=−6+2t,
    由x=−4+t得t=x+4,
    代入y=−6+2t,得y=−6+2(x+4)=2x+2,
    故x和y的关系式为y=2x+2.
    【点睛】此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垂线的定义以及消元等知识点,掌握相应的知识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题型5 坐标系中角度之间的数量关系问题探究】
    【例5】(2023春·广东潮州·八年级统考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BCD为长方形,其中点A,C坐标分别为−4,2,1,−4,且AD//x轴,交y轴于点M,AB交x轴于点N
    (1)直接写出B,D两点的坐标,并求出长方形ABCD的面积.
    (2)一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1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AB边向B点运动,在P点的运动过程中,连接MP,OP,试探究∠AMP,∠MPO,∠PON之间的数量关系(写出探究过程以及结论).
    (3)在(2)的条件下,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得三角形AMP的面积等于长方形ABCD面积的13?若存在,求t的值以及此时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B(-4,-4),D(1,2),30;(2)见解析;(3)存在,t=10,P(-4,-3)
    【分析】(1)利用点A、C的坐标和矩形的性质易得B(-4,-4),D(1,2),然后根据矩形面积公式计算矩形ABCD的面积;
    (2)分类讨论:当点P在线段AN上时,作PQ//AM,如图,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易得∠QPM=∠AMP,∠QPO=∠PON,则∠MPO=∠AMP+∠PON;当点P在线段NB上时,同样方法可得∠MPO=∠AMP-∠PON;
    (3)由于AM=4,AP=12t,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S△AMP=t,再利用三角形AMP的面积等于长方形面积的13可计算出t=10,则AP=5,然后根据点的坐标的表示方法写出P点坐标.
    【详解】解:(1)∵点A、C坐标分别为(-4,2)、(1,-4),
    而四边形ABCD为矩形,
    ∴B(-4,-4),D(1,2);
    矩形ABCD的面积=(1+4)×(2+4)=30;
    (2)当点P在线段AN上时,作PQ//AM,如图,
    ∵AM//ON,
    ∴AM//PQ//ON,
    ∴∠QPM=∠AMP,∠QPO=∠PON,
    ∴∠QPM+∠QPO=∠AMP+∠PON,
    即∠MPO=∠AMP+∠PON;
    当点P在线段NB上时,同样方法可得∠MPO=∠AMP-∠PON;
    (3)存在.
    ∵AM=4,AP=12t,
    ∴S△AMP=12×4×12t=t,
    ∵三角形AMP的面积等于长方形面积的13,
    ∴t=30×13=10,
    ∴AP=12×10=5,
    ∵AN=2,
    ∴P点坐标为(-4,-3).
    【点睛】本题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性质:利用点的坐标计算相应线段的长和判断线段与坐标轴的位置关系.也考查了三角形面积公式.
    【变式5-1】(2023春·广东汕头·八年级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校考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长方形ABCD的顶点A(a,0),B(b,0)在坐标轴上,C的纵坐标是2,且a,b满足式子:a+b−2+|b−4|=0
    (1)求出点A、B、C的坐标.
    (2)连接AC,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COM的面积等于△ABC的面积,若存在请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若点P是边CD上一动点,点Q是CD与y轴的交点,连接OP,OE平分∠AOP交直线CD于点E,OF⊥OE交直线CD于点F,当点P运动时,探究∠OPD和∠EOQ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答案】(1) A−2,0,B4,0,C4,2;(2) M的坐标为(0,3)或(0,-3);
    (3)∠OPD =2∠EOQ.
    【分析】(1)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出关于a、b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然后解方程组即可求出点A、B、C的坐标.
    (2)求出△ABC的面积,根据△COM的面积与△ABC的面积相等,求得OM的长,即可求得M的坐标;
    (3) 利用∠BOF,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表示出∠OPD和∠EOQ即可求解.
    【详解】(1)∵a+b−2+|b−4|=0,
    ∴a+b−2=0b−4=0,
    解得a=−2b=4.
    故a、b的值分别是−2、4;
    点A、B、C的坐标分别为:A−2,0,B4,0,C4,2;
    (2)∵A(−2,0),B(4,0),
    ∴AB=6,
    ∵C(4,2),
    ∴△ABC的面积=12AB⋅BC=12×6×2=6,
    ∵△COM的面积=△ABC的面积,
    ∴△COM的面积=6,即12OM⋅OB=12×OM×4=6,
    ∴OM=3.
    ∴M的坐标为(0,3)或(0,-3)
    (3) ∵ABCD是长方形,
    ∴AB∥CD,
    ∴∠OPD=∠POB.
    ∵OF⊥OE,
    ∴∠POF+∠POE=90∘,∠BOF+∠AOE=90∘,
    ∵OE平分∠AOP,
    ∴∠POE=∠AOE,
    ∴∠POF=∠BOF,
    ∴∠OPD=∠POB=2∠BOF.
    ∵∠EOQ+∠QOF=∠BOF+∠QOF=90∘,
    ∴∠EOQ=∠BOF,
    ∴∠OPD=2∠BOF=2∠EOQ.
    【点睛】坐标与图形性质,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三角形的面积,同角的余角相等,角平分线的性质等,数形结合是解题的关键.
    【变式5-2】(2023春·福建福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5,−1),B(−3,2),将线段AB平移至线段CD,使点A的对应点C恰好落在x轴的正半轴上,设点C的坐标为(k,0),点B的对应点D在第一象限.

    (1)求点D的坐标(用含k的式子表示);
    (2)连接BD,BC.如图2,若三角形BCD的面积为8,求k的值;
    (3)连接AD,如图3,分别作∠ABC和∠ADC的平分线,交于点P,试探究∠BAD,∠BCD和∠BPD之间的等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1)Dk+2,3
    (2)k=1
    (3)∠BPD=12∠BCD+12∠A,证明见解析
    【分析】(1)由A,C的坐标变化得出平移方式,从而可得答案;
    (2)如图,过B作BQ⊥x轴于Q,过D作DH⊥x轴于H,可得Q−3,0,Hk+2,0,结合C(k,0),B(−3,2),Dk+2,3,可得CQ=k+3,CH=2,由S梯形BQHD−S△CBQ−S△CDH=8,再建立方程求解即可;
    (3)如图,过P作PE∥AB,由平移的性质可得:AB∥CD,可得AB∥PE∥CD,可得∠ABP=∠BPE,∠ADC=∠A,∠ABC=∠BCD,∠EPD=∠PDC,证明∠BPD=∠BPE+∠DPE=∠ABP+∠CDP,再结合角平分线可得结论.
    【详解】(1)解:∵点A(−5,−1),B(−3,2),设点C的坐标为(k,0),
    ∴平移方式为向右平移k+5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
    ∴Dk+2,3;
    (2)如图,过B作BQ⊥x轴于Q,过D作DH⊥x轴于H,
    ∴Q−3,0,Hk+2,0,而C(k,0),B(−3,2),Dk+2,3,

    ∴CQ=k+3,CH=2,
    ∴S梯形BQHD−S△CBQ−S△CDH=8,
    ∴122+3×k+5−12×2×k+3−12×2×3=8,
    解得:k=1;
    (3)∠BPD=12∠BCD+12∠A;理由如下:
    如图,过P作PE∥AB,

    由平移的性质可得:AB∥CD,
    ∴AB∥PE∥CD,
    ∴∠ABP=∠BPE,∠ADC=∠A,∠ABC=∠BCD,∠EPD=∠PDC,
    ∴∠BPD=∠BPE+∠DPE=∠ABP+∠CDP,
    ∵BP平分∠ABC,DP平分∠ADC,
    ∴∠PBA=12∠ABC,∠PDC=12∠ADC,
    ∴∠BPD=12∠ABC+12∠ADC=12∠BCD+12∠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坐标与图形面积,平移的性质,平行公理的应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熟练的利用割补法求解图形面积,作出合适的辅助线都是解本题的关键.
    【变式5-3】(2023春·重庆江津·八年级重庆市江津中学校校考期中)如图1,以直角△AOC的直角顶点O为原点,以OC,OA所在直线为x轴和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点A0,a,Cb,0,并且满足a−b+2+b−m=0.其中m是3m+2>24的最小整数解.
    (1)求A点,C点的坐标;
    (2)如图1,坐标轴上有两动点P、Q同时出发,点P从点C出发沿x轴负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运动,点Q从点O出发沿y轴正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运动,当点P到达点O整个运动随之结束;线段AC的中点D的坐标是D(4,3),设运动时间为t秒.是否存在t,使得三角形△DOP与△DOQ的面积相等?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如图2,在(2)的条件下,若∠DOC=∠DCO,点G是第二象限中一点,并且OA平分∠DOG,点E是线段OA上一动点,连接CE交OD于点H,当点E在OA上运动的过程中,探究∠DOG,∠OHC,∠AC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1)A(0,6),C(8,0);
    (2)存在,t=2.4;
    (3)∠DOG+∠ACE=∠OHC,理由见解析.
    【分析】(1)利用非负性即可求出a,b,再解出不等式3m+2>24的最小整数解,即可得出结论;
    (2)先表示出OQ,OP,利用面积相等,建立方程求解即可得出结论;
    (3)先判断出∠OAC=∠AOD,进而判断出OG∥AC,即可判断出∠FHC=∠ACE,同理∠FHO=∠DOG,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1)∵a−b+2+b−m=0,
    ∴a-b+2=0,b-m=0,
    ∴b=m,
    3m+2>24,
    解得:m>223,
    ∵m是3m+2>24的最小整数解.
    ∴m=8,
    ∴b=8,
    ∴a-8+2=0,得:a=6,
    ∴A(0,6),C(8,0),
    (2)由(1)知,A(0,6),C(8,0),
    ∴OA=6,OB=8,
    由运动知,OQ=t,PC=2t,
    ∴OP=8−2t,
    ∵D(4,3),
    ∴SΔODQ=12OQ×xD=12t×4=2t,
    SΔODP=12OP×yD=12(8−2t)×3=12−3t,
    ∵ΔODP与ΔODQ的面积相等,
    ∴2t=12−3t,
    ∴t=2.4,
    ∴存在t=2.4时,使得ΔODP与ΔODQ的面积相等;
    (3)猜想:∠DOG+∠ACE=∠OHC,
    理由如下:
    ∵x轴⊥y轴,
    ∴∠AOC=∠DOC+∠AOD=90°,
    ∴∠OAC+∠ACO=90°,
    又∵∠DOC=∠DCO,
    ∴∠OAC=∠AOD,
    ∵y轴平分∠GOD,
    ∴∠GOA=∠AOD,
    ∴∠GOA=∠OAC,
    ∴OG//AC,
    如图,过点H作HF//OG交x轴于F,
    ∴HF//AC,
    ∴∠FHC=∠ACE,
    同理∠FHO=∠GOD,
    ∵OG//FH,
    ∴∠DOG=∠FHO,
    ∴∠DOG+∠ACE=∠FHO+∠FHC,
    即∠DOG+∠ACE=∠OHC.
    【点睛】此题是三角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非负性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线的性质,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本题的关键.
    【题型6 坐标系中图形问题探究】
    【例6】(2023春·辽宁大连·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ABC为边长为8的正方形,点D为OA的中点,点E在AB上,且AE=34AB.点P(x,m)是线段CD和DE上的动点,点Q(x,n)是线段CE上的动点,连接PQ.

    (1)求三角形ADE和三角形OCD的面积;
    (2)用等式表示m与x之间的数量关系;
    (3)直接写出线段PQ的长等于3时,点Q的坐标.
    【答案】(1)S△ADE=12,S△OCD=16
    (2)m=8−2x(0≤x≤4)32x−6(4(3)(447,457)或(127,537)
    【分析】(1)先求出OD=4,AE=6,再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即可;
    (2)连接PO,利用三角形面积求解即可;
    (3)按照(2)的方法表示n与x之间的数量关系,再根据PQ=3求解即可.
    【详解】(1)解:∵四边形OABC为边长为8的正方形,点D为OA的中点,点E在AB上,且AE=34AB,
    ∴AD=OD=4,AE=34×8=6,BE=AB−AE=2,
    ∴S△ADE=12AD·AE=12×4×6=12,
    S△OCD=12OC·OD=12×8×4=16.
    (2)解:当点P(x,m)是线段CD上的动点时,连接PO,
    S△OCP=12OC·x=4x,S△ODP=12OD·m=2m,
    ∵S△OCP+S△ODP=S△OCD,
    ∴4x+2m=16,
    ∴m=8−2x(0≤x≤4);

    当点P(x,m)是线段DE上的动点时,连接PA,
    S△AEP=12AE·(8−x)=24−3x,S△ADP=12AD·m=2m,
    ∵S△AEP+S△ADP=S△ADE,
    ∴24−3x+2m=12,
    ∴m=32x−6(4综上,m=8−2x(0≤x≤4)32x−6(4
    (3)解:连接BQ,S△CBE=12BC·BE=12×8×2=8
    S△CBQ=12CB·(8−n)=32−4n,S△BEQ=12BE·(8−x)=8−x,
    ∵S△CBQ+S△BEQ=S△CBE,
    ∴32−4n+8−x=8,
    ∴n=−14x+8,
    当点P(x,m)是线段CD上的动点时,PQ=n−m,
    即−14x+8−(8−2x)=3,
    解得,x=127,n=−14×127+8=537,
    点Q的坐标为(127,537).
    当点P(x,m)是线段DE上的动点时,PQ=n−m,
    即−14x+8−(32x−6)=3,
    解得,x=447.
    n=−14×447+8=457,
    点Q的坐标为(447,457).
    综上,点Q的坐标为(447,457)或(127,537).

    【点睛】本题考查图形与坐标,解题关键是熟练运用面积得出点的横纵坐标的关系,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变式6-1】(2023春·辽宁大连·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一象限内矩形ABCD,AB∥y轴,点D(1,1),点B(a,b),满足a−4+|b−3|=0.
    (1)求a、b的值;
    (2)求矩形ABCD的面积;
    (3)矩形ABCD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平移,设运动时间为t秒,矩形ABCD在y轴右侧部分面积为S.
    ①当t=4时,点C的坐标为____________;
    ②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在运动过程中的S,并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
    【答案】(1)a=4,b=3;
    (2)6
    (3)①点C的坐标为(-3,3);②S=60≤t≤18−2t1【分析】(1)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可得a-4=0,b-3=0,解方程即可;
    (2)由矩形的性质可得AD和AB的长,从而得出面积;
    (3)①由t=4可知平移的距离为4,从而得出点C的坐标;
    ②根据矩形ABCD在y轴右侧部分的图形变化,分三种情形分别计算即可.
    (1)
    解:∵a−4+|b−3|=0.
    ∴a-4=0,b-3=0,
    ∴a=4,b=3;
    (2)
    解:∵D(1,1),B(4,3),
    ∴AD=3,AB=2,
    ∴矩形ABCD的面积为2×3=6;
    (3)
    解:①当t=4时,点C的横坐标为1-4=-3,
    ∴C(-3,3),
    故答案为:(-3,3);
    ②当0<t≤1时,S=6;
    当1<t<4时,如图:
    ∴C'F=t-1,
    ∴S=6-2(t-1)=8-2t;
    当t≥4时,S=0.
    综上,S=60≤t≤18−2t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绝对值和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坐标与图形的性质,矩形的平移等知识,化动为静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
    【变式6-2】(2023春·北京西城·八年级期末)在单位长度为1的正方形网格中,如果一个凸四边形的顶点都是网格线交点,我们称其为格点凸四边形.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矩形ORST的四个顶点分别为O0,0,R0,5,T8,0,S8,5.已知点E2,4,F0,3,G4,2.若点P在矩形ORST的内部,以P,E,F,G四点为顶点的格点凸四边形的面积为6,所有符合题意的点P的坐标为 .

    【答案】6,3,5,4,7,2,2,1
    【分析】画出图形,运用分割法求出与P,E,F,G四点为顶点的格点凸四边形的面积为6时的点P即可.
    【详解】解:如图,S△EFG=4×2−12×1×2−12×1×4−12×2×2=3,S△P1EG=12×3×2=3,
    ∴S四边形P1EFG=S△EFG+S△P1EG=3+3=6,
    此时,格点P1的坐标为5,4,

    过格点P1作EG的平行线,过格点P2,P3,则有:S△P2EG=S△P3EG=S△P1EG=3,
    ∴S四边形P2EFG=6,S四边形P3EFG=6,
    ∴P26,3, P37,2,
    又S△P4FG=12×1+2×4−12×2×2−12×2×1=3,
    ∴S四边形P1EFG=S△EFG+S△P4FG=3+3=6
    ∴P42,1,
    所以,以P,E,F,G四点为顶点的格点凸四边形的面积为6的点P有四处,坐标为6,3,5,4,7,2,2,1,
    故答案为:6,3,5,4,7,2,2,1.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坐标与图形,找准、找全点P的坐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变式6-3】(2023春·江西南昌·八年级江西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校考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a,0),B(b,0),其中a、b满足a+1+(b−3)2=0.
    (1)a=__________.b=__________.
    (2)如图,已知点M(−2,−2),P为坐标轴上一点,且△BMP的面积与△ABM的面积相等,求出点P的坐标.
    (3)如图,作长方形ABCD,点C的纵坐标为y,且点C在第四象限,点F在AD上,且△BEF的面积为5,△OCF的面积为8,则y=__________.
    【答案】(1)−1;3;(2)P1(7,0);P2(−1,0);P30,25;P40,−145;(3)−265
    【分析】(1)根据非负数的性质确定a,b的值;
    (2)需要分点P在x轴上和y轴上两种情况讨论,三角形的三边都不与坐标轴平行时,求它的面积的方法是过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作坐标轴的平行线,构成一个长方形,再用面积的和差关系表示出三角形的面积;
    (3)设F−1,m,根据△BEF的面积为5,△OCF的面积为8,用面积的和差关系列出关于m,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求y.
    【详解】解:(1)∵a+1+b−32=0,
    根据非负性得,
    a+1=0,b−3=0,
    ∴a=−1,b=3.
    (2)∵A−1,0,B3,0,M−2,−2,
    ∴AB=4,yM=2,
    ∴S△ABM=12AB×yM=4,
    ∴S△BMP=4,
    当点P在x轴上时,
    S△BMP=12BP×yM=4,即:BP=4,
    ∴P1−1,0,P27,0.
    当点P在y轴上时(如图).
    ①当点P在线段MB上方时,设P0,t,作如图长方形CMED,
    S△BMP=S矩形CMED−S△CMP−S△BDP−S△MEB
    =2+t×5−12×2+t×2−12×t×3−12×5×2
    =52t+3
    =4.
    得t=25.
    ∴P30,25.
    ②当点P在线段MB下方时,同理可得,P40,−145,
    综上所述,P点坐标为−1,0,7,0,0,25,0,−145.
    (3)∵A−1,0,B3,0,
    由题可知:C3,y,D−1,y,E0,y,
    ∴设F−1,m,
    相关试卷

    初中数学苏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5.2 平面直角坐标系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a href="/sx/tb_c100316_t7/?tag_id=28" target="_blank">5.2 平面直角坐标系课堂检测</a>,共47页。

    苏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勾股定理3.1 勾股定理练习题: 这是一份苏科版(2024)八年级上册<a href="/sx/tb_c1705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三章 勾股定理3.1 勾股定理练习题</a>,共47页。

    初中数学苏科版八年级上册5.2 平面直角坐标系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八年级上册<a href="/sx/tb_c100316_t7/?tag_id=28" target="_blank">5.2 平面直角坐标系同步达标检测题</a>,共12页。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专题3.6位置与坐标章末六大题型总结(拔尖篇)同步练习(学生版+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