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 第10课《竹节人》第二课时 分层作业2024-2025学年上学期大单元教学同步备课 统编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155800/0-172611459058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六年级上册 第10课《竹节人》第二课时 分层作业2024-2025学年上学期大单元教学同步备课 统编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155800/0-172611459070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六年级上册 第10课《竹节人》第二课时 分层作业2024-2025学年上学期大单元教学同步备课 统编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155800/0-172611459073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六年级上册竹节人第二课时课后测评
展开参考答案:
【识字与写字】
(1)威风凛凛 mú 别出心裁 棍 跺脚 沮丧 趴 抽屉 hòng
(2)竹节人 B
2.②①③④
【阅读与鉴赏】
一、(1) 孙悟空 《西游记》 李逵 废弃的钩针 虎头双钩
硬纸夹剪纸斧子 拴在竹节人的手上当作李逵的一双板 斧取人头 歌曲《中国功夫》
(2) 给竹节人粘上一个橡皮雕成的脑袋,做一套纸盔甲。中看不中用,没打几个回合,那粘上的脑袋
连盗甲被它自己手里的大刀磕飞了 。
(3)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更形象的写出了克敌制胜的战斗场面。
二、1.片段②中“入了迷、 伸长脖子”等词语让我们感受到后面的同学看得很投入。
作者写“后面的同学”的表现为的是 衬托出 “我”和同桌玩竹节人非常精彩,或展现后面的同学非常喜欢玩竹节人。
2.片段③中,“屏风”指的是 课本 ,“秘密”指的是“我”和同桌用课本遮挡玩竹节人。
3.片段⑦中“_念念有词、 全神贯注、 忘乎所以 ”等词语可以看出老师玩竹节人非常投入。
4.为什么“我”和同桌“方才的那份小小的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 C )
课外阅读:
(1)形容不得离开 依依不舍
(2)走马灯 三英战吕布
(3)元宵之夜,街上店铺的花灯都点起来了,把黑夜照得如同白昼,观灯的人络绎不绝,街上充满了欢声笑语,一派热闹景象
(4)因为年过完了,要投入到学习中了
【表达与交流】
1.(1)木头——竹子——纸
(2)传递信息
2.我知道传统玩具有 风筝、拨浪鼓、陀螺 等,我知道的传统游戏有 滚铁环、跳皮筋、老鹰抓小鸡 等。我喜欢玩 跳皮筋 ,因为 我们可以三五个朋友一起玩,分成两组,一边跳一边唱歌,非常有趣。
【梳理与探究】
1.落实语文要素,根据学习任务,梳理阅读方法:
作业内容
分层要求
【识字与写字】
1. 读文段,完成练习。
竹节人给我们带来了多少欢乐啊!那小小的竹节变成了一个个wēi fēng lǐn lǐn的壮士模(mó mú)样,有人还bié chū xīn cái ( )地给它配备了武器一一 一根木gùn( )。在主人的指挥下,两位“壮士”就英勇地“战斗”起来。其中一位很快就败下阵来,气得主人直duò jiǎ( ),jǔ sàng( )地pā( )在课桌上。可不一会儿,在对手的挑战下,他又忍不住从chōu tì( )里拿出“宝贝”,杀将起来。直到上课铃响了,大家才一哄(hōng hòng)而散。
(1)看拼音写词语,并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画线句子中的“宝贝”是指 ,双引号的作用是( )(填序号)。
A.表示引语 B.表示特殊含义
C.表示否定和讽刺 D.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
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屈:①弯曲,使弯曲;②屈服,使屈服;③理亏;④委屈,冤枉。
顽强不屈( ) 能屈能伸( )
理屈词穷( ) 屈打成招( )
必做题
【阅读与鉴赏】
一、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竹节人(节选)
竹节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就成了手握金箍棒的孙悟空,号称“齐天小圣”,四个字歪歪斜斜刻在竹节人背上,神气!
找到两根针织机上废弃的钩针,装在竹节人手上,就成了窦尔敦的虎头双钩。把“金钩大王”刻在竹节人的胸口,神气!
用铅皮剪一把偃月刀,用铁丝系一绺红丝线做一柄蛇矛,给那竹节人装上,再挖空心思取一个更威风、更吓人、叫得更响的名号。
破课桌,伊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
还有同学别出心裁,想技高一筹,给竹节人粘上一个橡皮雕成的脑袋,做一套纸盔甲。一有机会,便得意扬扬招呼大伙来观摩。谁知弄巧成拙,中看不中用,没打几个回合,那粘上的脑袋连盗甲被它自己手里的大刀磕飞了,于是对方大呼胜利。
其实,竹节人的动作压根儿不由扯线人做主,那不过是在竹节间的线一紧一松间的胡乱耸动而已,可看上去,却挺像是那么回事。
黑虎掏心!泰山压顶!双龙抢珠!
咚锵咚锵咚咚锵!咚咚锵!
(1)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竹节人玩法提取
提取选文信息填空
拓展想象填空
玩法一
玩法二
我的玩法
起名号
名号:______
选自名著《______》
名号:窦尔敦
选自京剧《盗御马》
我起的名号:______
选自中国古典名著《 》
添兵器
冰棍儿→金箍棒
( )→( )
( )→( )
创绝招
绝招1:黑虎掏心
绝招2:泰山压顶
绝招3:双龙戏珠
我的绝招:______
加音效
咚锵咚锵咚咚锵!咚咚锵!
____________(可以是鼓点、节奏、音乐或是歌曲)
(2)联系选文内容理解加点词“弄巧成拙”,“弄巧”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成拙”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节选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二、阅读片段,完成填空:
①上课了,意兴依然不减,手痒痒的,将课本竖在面前当屏风,跟同桌在课桌上又搏将起来,这会儿,嘴里不便咚锵。
②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被那虎视眈眈的老师看出了破绽。
③老师大步流星走过来,怒气冲冲伸手一拂,“屏风”颓然倒了,一切秘密暴露无遺。不消说,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建立了赫赫伟绩,鏖战犹酣的两个竹节人被一把抓去。
④下课后,眼巴巴看别的同学重新开战,玩得欢,不禁沮丧得要命,便一起悄悄溜到办公室窗户下的冬青丛里转悠,希望老师能像往常一样,把没收的东西扯散了,随手扔出窗外。
⑤蹲着身子,瞪大眼,可一无所获。正悻悻然准备离去,却见同桌趴在窗玻璃旁看得津津有味。
⑥我也凑过去,一探头,咦,看见了什么?
⑦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⑧他脸_上的神情,跟我们玩得入迷时一模一样。
⑨于是,我跟同桌相视一笑,虽两手空空,但心满意足,轻手轻脚地溜了。
⑩方才的那份小小的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
1.片段②中“ 、 ”等词语让我们感受到后面的同学看得很投入。
作者写“后面的同学”的表现为的是_
。
片段③中,“屏风”指的是 ,“秘密”指的是
。
3.片段⑦中“ 、 、 ”等词语可以看出老师玩竹节人非常投入。
4.为什么“我”和同桌“方才的那份小小的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 )
A.因为“我们”在课堂上玩竹节人本身是不对的,“我们”明白了老师是为“我们”好。
B.因为老师也喜欢“我们”的竹节人,说明“我们”的竹节人制作得很精美。
C.因为“我们”非常喜欢玩竹节人,竹节人被老师收走“我们”很沮丧,但当“我们”
看到老师对“我们”的竹节人也是那么喜爱,心中有一种被认可的喜悦感,所以感到
心满意足。
D.因为“我们”和老师的心是相通的,竹节人能给老师带来欢乐,“我们”也快乐。
2.课外阅读。
我十一岁那年,回到故乡福建福州,那里过年热闹多了。我们大家庭里是四房同居分吃,祖父是和我们这一房在一起吃饭的。从腊月廿三起,大家就忙着扫房、擦洗门窗和铜锡器具,准备糟和腌的鸡、鸭、鱼、肉。祖父只忙着写春联,贴在擦得锃亮的大门或旁门上。
新年里,我们各人从自己的“姥姥家”得到许多好东西。最好的东西,还是灯,福州方言,“灯”和“丁”同音,因此灯的数目,比孩子的数目多一些,是添丁的意思。那时我的弟弟们还小,不会和我抢,多的那一盏总是给我。这些灯:有纸的,有纱的,还有玻璃的……于是我屋墙上挂的是“走马灯”,上面的是“三英战吕布”。同时我家所在的南后街,本是个灯市,这一条街上大多是灯。我家门口的“万兴桶石店”,兼卖各种灯,元宵之夜,都点了起来,真是“花市灯如昼”,游人如织,欢笑满街!
元宵过后,一年一度的光彩辉煌的日子,就完结了,当大人们让我们把许多玩够了的灯笼,放在一起烧了之后,说:“从明天起,好好收收心上学去吧。”我们默默地听着,看着天井里那些灯笼的星星余烬,恋恋不舍地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惆怅寂寞之感。上床睡觉的时候,这一夜的滋味真不好过!
(1)“恋恋不舍”的意思是_________,和它意思相近的词语是__________。
(2)“我”屋墙上挂的是“_________”,上面画的是“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作者家乡元宵之夜南后街的热闹景象。
(4)为什么“这一夜的滋味真不好过”?
必做题
【表达与交流】
1.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的木鸟,是人类最早的风筝。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了墨翟的风筝材质。到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
(1)风筝制作材料的演变过程是: —— ——
(2)据史料记载,南北朝时,风筝被用来
2.我知道传统玩具有 、 、 等,我知道的传统游戏有 、 、 等。我喜欢玩 ,因为 。
选做题
【梳理与探究】
1.落实语文要素,根据学习任务,梳理阅读方法:
阅读目的
阅读方法
关注内容
学习“竹节人”的制作指南
关注如何制作“竹节人”及
怎么玩得内容。
体会“斗竹节人”
乐趣
讲有关老师的故事
今天我收获了_______颗星,我已经积累了_______颗星,真棒啊,继续努力!
阅读目的
阅读方法
关注内容
学习“竹节人”的制作指南
1.采用快速阅读的方法。
2.找相关段落仔细阅读。
关注如何制作“竹节人”及
怎么玩得内容。
体会“斗竹节人”
乐趣
1.浏览全文,找出关键句子。
2.仔细阅读、批注和体会玩具带来的乐趣
关注做竹节人、斗竹节人
细节描写
讲有关老师的故事
1.浏览阅读,找相关段落。
2.重点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关注老师没收玩具,
玩玩具的内容
统编版(2024)六年级上册故宫博物院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六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61115_t7/?tag_id=28" target="_blank">故宫博物院课堂检测</a>,共4页。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六年级上册宇宙生命之谜第二课时练习题: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六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61113_t7/?tag_id=28" target="_blank">宇宙生命之谜第二课时练习题</a>,共4页。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六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61119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语文园地课后测评</a>,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交流平台】,要确定阅读方法,最好先明确,下面适合用浏览的方法阅读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