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4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152005/0-172601082535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4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152005/0-172601082538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4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152005/0-172601082541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4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152005/0-172601082545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4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152005/0-1726010825479/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4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152005/0-172601082550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4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152005/0-172601082552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4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6152005/0-1726010825537/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水调歌头示范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水调歌头示范课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词人家庭,父亲苏洵,母亲程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国诗人眼中的月亮一片冰心,于是千里婵娟是月,云破弄影是月,芦花深处是月,小楼吹笙是月,千江有水千江月,掬水在手月在手。
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苏轼谪居密州,这时他的弟弟苏辙正在济南任职,兄弟俩已有七年多没见面。这年中秋,作者对月畅饮,在醉意朦胧之中写下这首词。
“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清朝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1.在多次诵读中,理解词作者表达的意思;2.在品读重要词句中,感受词作的意境;3.在想象与拓展中,获得乐观、豁达的人生思考。
苏轼:苏轼字子瞻, 东坡为号焉。 生于北宋间, 家乡在眉山。 唐宋八大家 苏家竟占三
“唐宋八大家”唐韩柳宋三苏安石曾巩欧阳修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月中仙宫。
意思是诗人在月光下起舞,影子也随着舞动。
译文: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问青天。不知道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哪一年。我想乘着清风回到天上去,又担心在美玉砌成的楼宇里,经受不住高耸九天的严寒。(我)在月光下起舞,影子也随着舞动,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不能入睡,这里指不能入睡的人(指诗人自己)。
译文: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门窗上,照着不能入睡的人。(月儿)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不能团聚时圆呢?人间总有悲欢离合之事,月亮总有阴晴圆缺之时,这种事情自古以来就难以求全。只希望你我健康长寿,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亮。
1.小序交代了哪些内容?
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和缘由;抒发了个人的苦闷感慨和对亲人的真挚怀念;总领全篇,引起下文。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家庭:只剩作者和弟弟相依为命
2.本词以什么为线索?词的上、下两阕主要写的是什么?
上阕:饮酒问月(写景)、叙身世之感和思想矛盾。下阕:对月怀人(抒情),抒发对兄弟的怀念之情。
本词通篇咏月,以“明月”开端,以“婵娟”收尾。明月是词的中心形象和红线。
1.“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写出了诗人怎样的矛盾心理?
向往天上仙境,惆怅于人间生活中的种种不顺;但又眷念人世间的繁华热闹,不舍离去。
他写这首词时正政治失意,思想的矛盾、对现实不满充塞胸怀,由此,才写出幻想中的天上宫阙,幻想超脱尘世。
如何理解“高处不胜寒”?
不仅指禁不住高处的寒冷;因为朝廷中的排挤和中伤,不愿回朝廷做官,讨厌那里的党派斗争,勾心斗角;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孤单冷清;禁不住人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2.“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月下起舞,清影随人,真令词人陶醉。这句写他对着自己的影子,说明当时没有别人,表达他当时孤独的心情; “何似在人间”写词人通过比较,觉得还是人间好,表现了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3.思考“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在结构上有何作用?
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着屋里无法入眠的人。
承上启下:“转朱阁,低绮户” 是承上,“照无眠”是启下,自然过渡到怀念弟弟子由的手足深情。
4.“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拟人、反问。用反诘的语气、埋怨的口吻向月亮发问,将月亮人格化,表面上是埋怨月亮不通人情,实则寄寓词人怀念亲人的感情,也表达了不能与亲人团聚的离人们的同情。
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这是蕴涵了人生哲理的句子,它将人世的聚合离散看作明月的阴晴圆缺,两者都是自然的常理,非人力所能左右,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既然如此,就不必再慨叹悲伤了。表现了词人由心中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做达观之想的心理变化。
词人把对亲人的思念化作真诚的祝福:只要人平安幸福,纵然千里阻隔,也能同赏一轮明月,犹如咫尺相依。难遣之情至此释怀,这是自我安慰,是对亲人的劝慰,同时也是对自己政治遭遇的宽慰。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也表达了作者的乐观态度和豪迈情怀。
6.怎样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话?
7. 如何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诗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唯愿(兄弟)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表达了对人们美好的祝愿,表现出词人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8.梳理作者情感的变化轨迹,说说其中表达了他对人生怎样的思考?(1)高亢激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2)浪漫幽默(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3)通达豪放(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4)幽深绵长(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5)通透豁达(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5)热烈奔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抒发对亲人的思念与祝福:“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现作者旷达的胸怀,乐观的情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理想与现实、出世与入世的矛盾:“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哲理:启示我们要乐观面对生活,面对挫折。“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借月抒怀,表达了对亲人的怀念,对人们的美好祝愿,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表现了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4 诗词三首水调歌头公开课课件ppt,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课堂导入,了解作者苏轼,豪放词,指导诵读,读准字音,读出韵律,交流积累,重点积累下面词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4 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课文内容课件ppt,文件包含第14课第三课时《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pptx、水调歌头mp4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上册水调歌头教课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上阕望月问月,下阕对月怀人,古诗文中月亮的别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