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学期科学20《肠道传染病》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6146365/0-172584144762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三年级下学期科学20《肠道传染病》教案
展开知道常见的传染病及其症状;了解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查阅资料或调查等方式获取有关肠道传染 病的信息;学会科学正确的吸收。
对肠道传染病的预防表现出强烈的探究兴趣。
树立健康生活,珍爱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点:知道常见的传染病及其症状。
教学难点:了解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课件、《活动手册》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肠道传染病
常见肠道传染病:细菌性痢疾、伤寒
传播途径:净水传播、经食物传播、经昆虫传播
预防肠道传染病:不喝生水、注意饮食卫生、消灭蝇虫、饭前便后洗手
课后反思: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人新课
教师提出问题:夏秋李节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期。你们的肠道有没有出现过不舒量的感觉呢?
教师小结:如果出现恶心、呕吐或拉肚子等症状,就说明你的肠道出现了问题。这有可能属于肠道传染病的症状。
教师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肠道传染病及如何预防肠道传染病。(板书课题:肠道传染病。)
二、探究活动
(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哪些?
1.教师出示细菌性痢疾、伤寒等常见肠道传染病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交流对肠道传染病的了解。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小组汇报交流结果,师生评价交流情况。
2.教师出示资料卡进行小结: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类疾病。 肠道传染病是病原体经人口侵人肠道 ,在肠道内繁殖且散发毒素,并能通过粪便排出病原体的一类疾病。 大多数患者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有些伴有发热、头痛、肢体疼痛等。若治疗不及时,则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还了解哪些关于肠道传染病及其症状的知识?
(学生交流、讨论后汇报。)
3.师生小结:肠道传染病是一类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当患肠道传染病时,要引起重视,及时治疗。
(二)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1.教师提出问题: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你们知道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吗?引导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教师出示经水传播、经食物传播和昆虫传播等常见的传播途径的图片或视频。
2.教师出示资料卡:肠道传染病可通过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和昆虫等媒介传播。饮用水源被肠道传染病人的粪便、呕吐物或衣物等污染,可引发肠道传染病。食品在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过程中被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污染,可造成肠道传染病的局部流行。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可以通过人们握手,接触病人用过的衣物等方式传播。
3.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资料卡,交流讨论更多关于肠道传染病传播途径的相关知识。
(三)、怎样预防肠道传染病?
1.教师出示不喝生水、饭前便后洗手、注意饮食卫生、消灭蝇虫等常见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交流对预防肠道传染病的了解。
(学生小组汇报交流结果,师生评价交流情况。)
2.教师提出问题:怎样正确活动手?洗手时,我们还要注意什么?
(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教师小结:我们要掌握七步洗手法.洗手时最好使用流动的水、使用香皂或洗手液,洗手每一步揉搓时间均应大于15秒。
教师出示资料卡,组织学生学习七步洗手法。
(学生小组内学习、体验七步洗手法。)
3.教师出示法治在线: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动植物疫病的,应当及时向医疗机构、有关专业机构或者部门报告。
师生引导学生对课堂表现、思维发展、知识进阶、意识形成等方面进行评价。
4.教师小结:我们一定要重视传染病的危害和影响,加强预防措施,增强卫生意识和安全意识。
三、拓展活动
教师布置课下任务,设计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宣传海报。
教师提醒学生结合实际生活开展拓展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 (2017)五年级上册11 预防传染病精品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 (2017)五年级上册11 预防传染病精品教案,共5页。
小学科学湘科版 (2017)五年级下册4 传染病的防控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湘科版 (2017)五年级下册4 传染病的防控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粤教粤科版 (2017)20 四季星空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粤教粤科版 (2017)20 四季星空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重,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